陳秀麗
摘要: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防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中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應當具備基本的消防安全意識和技能。因此,將消防知識融入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還能提升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本文將探討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融入消防知識的策略,以期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消防知識
一、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融入消防知識的價值
將消防知識融入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價值和作用。首先,通過開展消防安全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使他們掌握消防安全知識,如嚴禁在各單元的走廊中亂放廢棄物;禁止將汽車停在消防逃生路線上,保持消防通道暢通;不要在室外使用明火,在易燃物附近不能燃放煙花等,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避免他們受到傷害。其次,將消防知識融入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共安全意識。中學生作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應當關注社會公共安全問題,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yè)。通過學習消防知識,學生可以了解自己在火災中的角色和責任。例如,檢查公共區(qū)域內(nèi)電氣設備的安裝和使用是否達到消防安全標準;檢查街道、場館、集貿(mào)市場、公園、游樂場的消防設備、器材、設施、裝置;校園食堂、鍋爐房、庫房、車庫、實驗室要建立消防責任制,裝備規(guī)定的消防物品及器材,從而更好履行社會職責。另外,教師也可以將消防安全逃生與價值觀引領有機結(jié)合,如在教師的指導與示范下,學生們會彎腰低姿,用手帕、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按逃生既定路線,有秩序撤離,不會出現(xiàn)踩踏事件。[1]此外,消防知識的融入可以助力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在學習消防知識過程中,學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消防應急處理對策,如冷靜、仔細觀察火災位置,辨別風向,趁著火勢還沒有完全擴散出去,朝著相反方向迅速逃離火場;當身上衣服著火時,可以地上翻滾或者用厚重衣服來撲滅火焰,這些知識和能力可以為學生未來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二、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融入消防知識的現(xiàn)狀
(一)教師關注消防文化的程度
在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消防文化建設。因為消防文化知識的融入,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消防知識,如掌握滅火器的正確使用方法。以ABC干粉滅火器為例,在使用前,將滅火器上下翻轉(zhuǎn)數(shù)遍,讓里面的粉末松掉,拔掉保險絲,按壓壓把,粉末會從噴頭中噴出。如果是帶噴霧軟管的干粉滅火器,應一手拿著噴頭,一手向下按壓,在離火源大約5公尺的地方使用滅火器。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把這些消防文化知識融入課程設計、教學內(nèi)容之中。同時,中學可以組織教師參加有關的學術研討會、培訓班等活動,既能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術,又能讓他們的教學能力得到切實提升,更好把消防文化與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活動結(jié)合起來。
(二)學生消防文化認知狀況
當前,很多學生對消防文化知識的重視程度還不夠高,有的還表現(xiàn)出一種比較消極的態(tài)度。這主要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學習、生活和消防工作沒有直接聯(lián)系,因而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為此,中學應持續(xù)加強消防文化宣傳和教育,如開展消防安全知識講座,通過知識講座學生可以掌握以下知識:當發(fā)生火災時,應將火災發(fā)生的具體情況告知消防隊,并告知火災發(fā)生的區(qū)域(縣)、街道、胡同、門牌號以及起火原因。如果衣服被點燃,可以快速脫下衣服,就地打滾,要盡可能降低自己的灼傷程度。[2]為此,學校和老師應該重視加強學生的消防意識,并制定相關的教學對策。
三、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融入消防知識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消防教育情境
在教學《生活離不開規(guī)則》時,為增強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與消防意識,主動在現(xiàn)實社會中踐行消防規(guī)則,教師可運用圖片、視頻等多媒體資源,構建消防媒體教育情景。近些年,電動車起火事件頻頻發(fā)生,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將電動車起火事件作為切入點,利用多媒體播放《電動車為什么會起火?》消防知識宣傳動畫,學生通過觀看該視頻可以掌握以下消防知識:一層的電動車起火,90秒后溫度高達200攝氏度,120秒后電動車發(fā)生劇烈爆炸,煙霧很快彌漫整條走廊,并冒出大量毒氣。180秒后六層樓都會被煙霧籠罩,240秒后一樓的溫度達到300攝氏度,所有樓層的監(jiān)控攝像頭都被燒壞,六樓溫度達到39.2攝氏度,而且還在持續(xù)升高,一氧化碳含量爆表,氧氣降到11%。接著利用多媒體營造電動車在樓道內(nèi)起火情境,并向?qū)W生提出以下問題:身處此情境中我們應該如何逃生?有的學生答道:“電動車燃燒起來,毒煙會迅速向上蔓延,樓道很快會陷入毒煙密布的狀態(tài),我們不應該盲目逃生,正確的方式是把房門關閉,如有煙氣竄入可以將毛巾打濕,堵住門縫,并打開外窗排出煙氣,及時報警、等待救援”。教師進行總結(jié):“電動車在樓道內(nèi)起火,是因為電動車主人沒有遵守《關于規(guī)范電動車停放充電加強火災防范的通告》中電瓶車不能在建筑內(nèi)的共用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處等公共區(qū)域充電這一規(guī)則,所以通過本次學習我們應該認識到遵守社會規(guī)則的重要性”。
(二)深度發(fā)掘消防元素,豐富教育教學資源
在教學《敬畏生命》時,教師要想確保學生對生命意義產(chǎn)生深刻感悟??梢愿鶕?jù)教學內(nèi)容選取消防員在火災現(xiàn)場的英勇事跡,并以“平凡與偉大”為主題,要求學生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談談身邊感人的消防事跡。通過開展此類活動,學生不僅能認識到生命的意義,而且也會敬畏生命。同時,教師需要向?qū)W生講解突遇森林火災時如何自救互救。第一,在森林里遇到火災,要盡可能冷靜,善于利用周圍資源,最大程度保護自己。第二,若火災規(guī)模不大,可用水澆、土埋、樹枝撲打等方式迅速滅火。第三,要是大火已經(jīng)燒起來,必須立即移動躲避危險,并撥打119火警。第四,在移動躲避危險時,要辨別方向,要迎風而行。教師也可以“敬畏生命,消防安全記心中”為主題舉辦手抄報展,由此進一步加深學生的認知。
(三)鏈接消防熱點,合理設計教學問題
在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可以使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diào)動,引領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效率,切實增強消防知識在中學道德與法治中的融入效果。對此,教師可以主動鏈接消防時政熱點,并將其巧妙引入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這樣可以在情感層面引發(fā)學生共鳴,促使他們通過消防熱點,感悟消防知識,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例如,在教學《凝聚價值追求》時,教師可以引入“重慶山火”熱點新聞。44度高溫天氣,消防員幾天幾夜接連滅火。他們直面火海,英勇無畏。他們勇敢逆行,警報聲一響,不分白晝,奮力撲救,消滅每一處小火苗。他們躺在滾燙的地上和衣而臥,他們與“火魔”持續(xù)斗爭,這些逆行之人讓我們歲月靜好。通過這一熱點新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他們的行為凝聚了怎樣的價值追尋,自己的價值追尋又是什么?除了幫助學生有效領悟并內(nèi)化本節(jié)教學內(nèi)容之外,也可以引領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四)開展自律自查,增強學生消防意識
在教學《走進公共生活》時,社會生活是學生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消防教育則讓他們在社會中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并以消防安全作為自己的行動方向。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作自我反省。例如,能否自覺遵循消防規(guī)則,不帶煙花、爆竹、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危險物品進入公共場所;不應堵塞消防通道,嚴禁挪用消防器材,不得損壞消火栓、火災報警器等設施;學會識別安全標志,熟悉安全通道;發(fā)生火災時,應服從公共場所管理人員的統(tǒng)一指揮,有序疏散到安全地帶。當公共場所發(fā)生火災時,能否正確按照打開消防栓箱——延伸水帶——轉(zhuǎn)開止水閥步驟使用消防栓。這樣,在日常生活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們開展自律自查,可以使他們把消防安全付諸實際,從而獲得更好發(fā)展。
(五)組織實踐活動,內(nèi)化消防知識
在教學《守護生命》時,教師可以利用消防演練進行實踐教學。例如,活動伊始,由教師向?qū)W生講解學校的消防設施,并詳細示范如何更好了解、檢查學校的消防設施和消防標志。然后,由邀請的消防隊員示范如何操作消防栓。首先,要打開消火栓門。一名消防員拿著接好的槍頭和水帶奔向起火點,另一名消防員將水管和閥門連接起來,將消防栓的手輪順時針轉(zhuǎn)動,將火焰撲滅。其次,消防員示范如何正確操作滅火器。檢查壓力,擰開插栓,拔出插銷、拉出皮管,提起滅火器,對準火源根部、按壓握把。當學生將上述知識掌握后,便可以開展消防演練活動,班主任在走廊里敲響火災警報,教師在教室里指揮同學們快速、有秩序疏散。[3]所有學生在班主任和教師帶領下,以最快速度從教室里跑出來,然后在升旗廣場上集合。最后,由學生所飾演的“消防員”到著火班級滅火。通過開展消防演練,提高學生們的參與度和熱情,使他們快速掌握消防知識,同時通過這些消防實踐活動,讓他們懂得如何尊重生命、如何守護生命。
(六)明確師生角色與責任,增強消防文化融入
在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進行消防安全知識講解,師生在其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首先,在消防安全教育中,教師要以身作則,體現(xiàn)出高度責任心、敬業(yè)精神。[4]因此,教師應具有一定的消防安全知識,并做到以下幾點:一分鐘內(nèi),起火部位現(xiàn)場教職工組織在場其他職工組成第一批救援力量;三分鐘內(nèi),單位消防安全應急各小組到場,形成第二批救援力量,并采取相應措施。其次,在消防教育過程中,學生要承擔起保護自身的責任,并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嚴禁攜帶火種和易燃易爆物品進入教室;不在教室門口逗留、打鬧,保證教室門口通暢。第二,無人教室內(nèi)所有電器、燈開關均處于關閉狀態(tài)。如有任何電器出現(xiàn)不正?,F(xiàn)象,應立即通知教師。第三,愛護學校的消防器材,如走廊上的滅火器、疏散指示標志等,確保其完好有用。這樣既可以加強學生對火災安全的認識與應用,又可以擴大其影響范圍,進而提高全社會的消防安全意識。
結(jié)語
總而言之,在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融入消防安全知識,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還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理解和掌握消防知識,提高他們的消防安全意識和素質(zhì)。因此,教師應該重視消防安全知識的融入,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更好掌握消防知識,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意識。同時,教師也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他們成為消防安全的傳播者和實踐者,為社會的安全穩(wěn)定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涂政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時政教學的有效性及實踐性研究[J].考試周刊,2021(91):136-138.
[2]張躍茜.體驗式教學活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2(07):29-31.
[3]肖秋琪.淺談中學體育教學中實施消防安全知識教學的方法[J].速讀(上旬),2019(11):58.
[4]杜燕,王慧珍.例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如何加強生命教育一以“活出生命的精彩”一課為例[J].安徽教育科研,2023,145(09):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