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瑾
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只有學生的積極性、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得以充分發(fā)揮,只有當學生的人格得以尊重,智慧得以顯露,行為得以認同時,才能形成活躍、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
一、教師要言傳身教,全情投入
良好的課堂氣氛基本標準就是和教學內容相協(xié)調,和學生的情感認識相一致。教學中要學生動情,教師要先進入課文,進行富有情感的教學。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氣氛,教師要進入角色,以準確的情感,采用各種手段激情入境。教師的一言一行在潛移默化中都會對學生造成影響。一個機智、幽默、學識淵博的教師不僅會得到學生的敬愛,而且也會使學生在課堂上全身心的投入。平易近人,懂得適時贊美學生,鼓勵學生的教師,往往會讓人如沐春風,能觸動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心存感激。
二、教師要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
充滿著生長律動的課堂是自由的,這里是學生放飛心靈的精神家園;充滿著生長律動的課堂又是開放的,在這里,每個生命都能獲得應有的高貴。教學設計是一種思路,一個好的教學設計,就是一部展示教師個性化創(chuàng)造過程的真實記錄片,蘊含著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思想觀念、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凸顯著教師對教材的到位理解和對學情準確把握的能力。語文課本中有許多文辭兼美的文章,例如,在學習沈從文的《端午日》時,我用多媒體出示了湘西的美麗風光及當?shù)厝嗣穸宋绻?jié)的習俗,學生在感受湘西美麗的同時,對《端午日》中的幾種端午習俗也印象深刻,學習起來當然如魚得水,得心應手,課堂氣氛也始終是活躍,愉悅的。
三、教師的教態(tài)促成良好課堂氣氛
教態(tài)是教師講課時的情緒的外在表現(xiàn),比如,教學心情、表情、體態(tài)動作、神態(tài)等,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輔助手段。學生在課堂上會通過教師有聲語言的講解而“察其容”,而且還會通過教師的教態(tài)而“觀其色”。教師的教態(tài)在無形中形成了一種教學氣氛,學生在無形中感受到一種課堂氣氛。因此,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直接影響課堂氣氛。
四、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現(xiàn)代教學論認為:課堂教學除知識對流的主線外,還有一條情感對流的主線。民主、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是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形成的基礎。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在愉快、平心靜氣的時候,學習效率最高,最容易產生創(chuàng)新靈感。因此,教師必須堅持教學民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師生關系,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平等還給學生,把自由還給學生,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