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軍
【摘? 要】隨著教育的深化改革對語文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掌握,更要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致力于實現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本文主要以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如何提升為重點進行闡述,首先對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重要性、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其次從開展課前預習,促進獨立尋疑、明確學習目標,確定學習方向、加強自讀感悟,合作討論交流和引入課外閱讀,做好突破積累等幾個方面深入說明并進行探討,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小學中高年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提升
語文作為小學階段的主要學科之一,閱讀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師需要提高對閱讀教學的重視程度,促進學生掌握更多閱讀技巧的同時形成語文學科素養(yǎng)。閱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建立在學生個性化行為基礎上,每一位學生在閱讀中都會獲得不一樣的學習感受與成果,若單純通過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難以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因此,閱讀教學過程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掌握知識內容,發(fā)揮學生自身潛藏的學習能力,通過文字勾畫、閱讀分析等方法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閱讀學習將讀作為中心,在閱讀中感知文章整體、在閱讀中陶冶情感、是豐富、拓展學生語文知識的一個有效途徑,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需要通過多樣化的閱讀教學為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
一、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重要性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第一是提升閱讀能力,第二是豐富文采,促進寫作能力的提升。對于學生而言,小學中高年級是學習閱讀的關鍵時期,教師作為學生語文學習的引導者,如果能夠高質量地教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則有利于學生豐富語文知識、取得語文好成績,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文學名著、名人自傳等閱讀內容,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學生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了解更多文化知識。同時,高質量的閱讀也會提升學生的文字水平,直接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的寫作素材。學生通過有效的閱讀之后,掌握語文文章中多樣的修辭方式、寫作思路,將知識內容進行內化,運用到寫作實踐中,一方面深入鞏固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賦予寫作更多靈魂內容。因此,語文教師有必要提升對閱讀教學的重視程度,給予學生正確的學習引導,注重理論和實踐教學之間的關聯,深入發(fā)掘閱讀文章中的內涵與價值,真正發(fā)揮語文閱讀教學為學生帶來的真正價值。
二、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功利化造成閱讀目標偏差
隨著小升初政策的整改,很多小學教師和家長更加關注學生的語文成績,將閱讀教學目標與升學考試之間構建緊密關聯,成績也成為體現閱讀教學高效性的一個憑證,為了確保學生能夠在語文考試中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教師會在學生有限的學習時間中為學生引入大量閱讀文本進行練習,這些閱讀習題往往都是將考試作為學習方向,通過一些固定的解題套路解決問題,沒有真正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進行深入分析的能力,甚至沒有引導學生感受和體會文章作者想表達的深意。
(二)學生自主學習被教師經驗教學所替代
要想保證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要做好對學生的課堂引導,促使學生能夠在閱讀中通過自主學習發(fā)現答案。但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因為課堂時間有限、教學任務繁重,教師根本沒有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自主思考閱讀中存在的問題,而是通過教師的講解與分析,將自身的經驗和思考傳授給學生,學生長時間處于這樣的教學模式中,不利于自身發(fā)展,即使學生將教師的經驗和思考都落實到書面上,也難以提升學科素養(yǎng)、學習能力,語文閱讀教學無法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現象能力起到鍛煉作用,僅是取得表面的學習效果。
(三)教學重點發(fā)生改變與偏移
結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中高年級的閱讀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會閱讀,會審美、會感悟等,對學生的情操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但在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將閱讀教學重點放在如何更好地理解閱讀中的字、詞、段落含義,這也是造成學生在閱讀中只掌握字里行間的情感因素,直接忽視對文章整體性掌握的一個原因,不利于學生真正理解閱讀和學會閱讀。另外,教師沒有為學生提供大量的閱讀機會。小學語文教學將教材作為核心內容,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在作業(yè)完成方面,根本沒有更多的時間完成閱讀,難以感受到閱讀學習給學生帶來的樂趣,導致學生在完成閱讀學習時也是草率結束,難以實現在語文閱讀能力和質量的提升。
三、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提升策略
(一)開展課前預習,促進獨立尋疑
學生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能夠對閱讀學習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直接提升語文閱讀效率,在閱讀學習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耙黄x教材放在學生面前,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就要學生建立課前預習”,在預習實踐中教師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預習方式十分重要,在預習時初步閱讀文章,通過“導讀”給予學生提示促進自主預習,為之后的深入閱讀理解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學生也要在預習時將重點詞句進行標注,將其中不理解的地方進行標記,提出自己對文章的疑問,也可以結合已經掌握的語文知識與學生之間進行研究,教師應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渠道查閱有關閱讀內容的知識,激發(fā)學生對內容的學習欲望,構建更加濃郁的學習氛圍。學生在預習中也要注重質疑,促進思維發(fā)展與提升。例如,在學習《白楊樹》內容時,在學生預習環(huán)節(jié)布置思考性問題,如“在十分荒涼的地方為何會長出如此的白楊樹?在哥哥向爸爸詢問之后,為什么爸爸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臉色十分嚴肅?”引導學生帶著問題研讀課文內容,有效進行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通過為學生設置答疑引導學生從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轉變?yōu)橹鲃?,進一步實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二)明確學習目標,確定學習方向
對任意一篇文章開展閱讀時,都要為學生制訂清晰的學習目標,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做到心中有數,將學習目標作為引導自己前進和努力學習的方向,才能更加主動地投身到學習活動中,取得更好的閱讀學習效果。學習目標的確定也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關鍵部分,教師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為學生設置學習目標,而是要精心為學生設計教學情境,營造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例如,在學習《田忌賽馬》內容時,教師可以采用興奮語氣、趣味語言,引導學生思考在學習完田忌賽馬這篇文章之后有什么感受?鼓勵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感受進行大膽表達,同學在教師的鼓勵下都紛紛舉手進行表達。一些學生在表達中提到學習目標:能夠講述故事的起因、發(fā)展、高潮和結局,并且能夠通過“得意洋洋”等詞語掌握人物說話時的語氣,理解田忌賽馬從失敗到取得勝利的一個關鍵原因。從思維發(fā)展的教學目的出發(fā),進一步學習孫臏足智多謀、善于采用科學態(tài)度進行思考的精神。之后對學生提出“你最想用什么方式進行學習?你想通過文章學習怎樣的目標?”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都紛紛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并且在積極的氛圍中進行相互探究,進而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三)開展自讀感悟,促進合作交流
對于小學生而言,學會獨立學習能夠對語文閱讀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促使學生在思考中發(fā)現更多的知識,若學生缺乏獨立感悟則難以真正學會閱讀。獨立學習可以建立在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基礎上,學生在相互的溝通交流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內容,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語文閱讀通過合作學習能夠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在學生自讀之后整理和提出發(fā)現的問題,將問題在小組中進行探究,教師發(fā)揮領導作用,通過對學生的啟示和點撥促使學生解決閱讀問題,更好地將讀和議有效結合。例如,在學習《落花生》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閱讀進行思考,歸納課文中的內容,學生在獨立感悟中理解文章中具有深刻含義的句子,進一步懂得:“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一道理。之后再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讀出大家分享成果的喜悅,讀出父親語重心長的關心,引導學生理解文章是怎樣通過花生揭示做人的道理。學生通過多種方式完成閱讀,從不同角度出發(fā)發(fā)掘作者所表達的人生道理,學生也在相互表演中更加積極地進行閱讀,教師通過對學生獨立感悟的培養(yǎng)、合作學習過程的探究,促進學生對文章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進而完成自主讀書這一環(huán)節(jié),真正發(fā)揮學生在語文閱讀中的主
體性。
(四)引入課外閱讀,做好積累突破
基于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特點和認知,不能單一地只為學生引入課內閱讀,可以通過課內與課外閱讀結合這一方式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有利于學生加強對閱讀文本的自主性選擇,進一步為學生營造閱讀氛圍,引入更多新穎的知識內容,發(fā)揮課外閱讀在閱讀教學中的引導作用。例如,在學習《草船借箭》內容時,為了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了解,教師可以為學生收集豐富的有關資料,為學生引入《三國演義》中的有關內容,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再如,學習《少年閏土》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引入相同作者的文章加強學生對文章的分析,如《故鄉(xiāng)》。另外,教師也可以結合一些具有意義的節(jié)日為學生引入有關的課外閱讀活動,不僅豐富學生的課堂生活,還能帶來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教師關注學生的興趣開展閱讀教學,為學生引入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可以開展“我最愛的作者”“閱讀心得”“口語表達”等活動,激發(fā)學生內心中的閱讀欲望和閱讀激情,確保學生在獨立閱讀中收集更多豐富的資料,進一步提升中高年級學生語文閱讀質量。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質量的閱讀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教師保證教學過程的分寸與適度性,注重閱讀教學中對學生的引導促進學生獨立自主思考,倡導學生能夠在閱讀中尋求正確答案,給予學生一定的閱讀時間進行思考,為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提供支持。當下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教師解決其中的問題,從多個方面優(yōu)化教學措施,實現學生在閱讀知識和能力兩方面的共同發(fā)展,為學生之后的語文學習、語文寫作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祁文娟.探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2(10):188-190.
[2]王小平.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優(yōu)化路徑[J].試題與研究,2022(29):174-176.
[3]王莉.以生活為“源”,優(yōu)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試題與研究,2022(29):163-164.
[4]黃秀花.語文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的小學中高年級閱讀教學模式初探[J].學周刊,2022(30):157-159.
[5]劉愛華.采取讀寫結合模式,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J].學周刊,2022(30):160-162.
[6]樊勤勤.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策略[J].學周刊,2022(30):58-60.
[7]田子祥.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試題與研究,2022(30):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