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英鷹
【摘 要】目的 分析口腔修復學臨床實踐教學中采用案例式教學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2022年1月-12月于貴州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實習的40名高職院校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實踐教學模式,觀察組采用案例式教學模式,比較兩組教學效果及教學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病例匯報成績、理論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教學滿意度為95.00%,高于對照組的80.00%(P<0.05)。結論 案例式教學在口腔修復學臨床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確切,可有效提高教學效果,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判斷能力,且教學滿度度較高。
【關鍵詞】案例式教學;口腔修復學;臨床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C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49(2023)08-0135-03
Application Effect of Case-based Teach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of Prosthodontics
YANG Ying-ying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Qiandongnan National Polytechnic, Kaili 556000, Guizhou,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ase-based teach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of prosthodontics.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2, 40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who practiced in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20 college stud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conventional practice teaching mod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case-based teaching mod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teach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ase report score and theoretical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teach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00%, which was higher than 80.00%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asebased teach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of prosthodontics is effective,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help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thinking and judgment ability, and the teaching satisfaction is high.
【Key words】Case-based learning; Prosthodontics;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口腔修復學(prosthodontics)是口腔醫(yī)學的一個重要學科,涉及生物醫(yī)學、口腔醫(yī)學、美學等領域[1]。口腔修復醫(yī)生需具備較強的理論知識結構及實踐操作技能[2]。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3],大多數(shù)口腔醫(yī)學學生反映對口腔修復學課程理解較為困難,因此教師應該不斷更新教學理念,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認知。同時,口腔修復學也是一門實踐性、專業(yè)性較強的學科,臨床實踐教學階段在學生從理論到實際操作轉(zhuǎn)變的過程中起到關鍵性作用。不僅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牙體預備、制取印模等操作,又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同時需要學生具備自主診療口腔修復學臨床常見疾病的能力[4]。常規(guī)教學模式下主要由教師進行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無法深刻理解口腔修復學的特點與應用,且學生的主動性較低,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臨床思維,導致教學效果較不理想;而案例式教學以病例為中心,教師引導學生對病例進行分析探討,能夠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并將其與實踐相結合,對于提高學生專業(yè)技能具有積極意義[5]?;诖?,本研究旨在探究案例式教學在口腔修復學臨床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2年1月-12月貴州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實習的40名高職院校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例。對照組男10名,女10名;年齡20~23歲,平均年齡(22.46±2.46)歲。觀察組男9名,女11名;年齡20~23歲,平均年齡(22.12±2.33)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學生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參加。
1.2 方法
1.2.1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實踐教學模式:由帶教老師統(tǒng)一安排學習講座、病例匯報、技能培訓等臨床實踐教學,并跟隨帶教老師診治患者,以學生在不同時期的學習和認知狀況為依據(jù),指導其完成牙體預備、制取印模、義齒設計等,并根據(jù)實習大綱對特定病種進行診療記錄。在經(jīng)過為期12周的培訓后,提交一份完整的診斷報告。
1.2.2觀察組 采用案例式教學模式:于教學后第4、6、8、10周,帶教老師根據(jù)臨床常見病例合理設計案例式教學內(nèi)容,向?qū)W生提前發(fā)放病例資料,并提出相應的問題。要求學生在1周內(nèi)根據(jù)病例資料寫出該病例的診斷治療方案,并分析相關問題,通過幻燈片形式提交方案。于教學后第2周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提高其參與度。兩組學生均參加為期12周的培訓,培訓結束后統(tǒng)一進行考核。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教學效果及教學滿意度。
1.3.1教學效果 于教學后統(tǒng)一安排學生進行考核,包括病例匯報成績、理論成績,總分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教學效果越好,學生的綜合思辨能力越強。
1.3.2教學滿意度 通過采用滿意度調(diào)查表形式評定兩組學生對教學模式的滿意度,總分為100分,分為不滿意(<70分)、基本滿意(71~85分)、十分滿意(>85分)3個等級。滿意度=(基本滿意+十分滿意)/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教學效果比較 觀察組病例匯報成績、理論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教學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教學滿意度高于對照組(χ2=7.352,P<0.05),見表2。
口腔學科的內(nèi)容十分抽象和復雜,在進行理論教學時,要求學生能充分掌握理解材料學、多力學等方面的知識[6,7]。同時,需要通過不斷的實踐,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思維體系,使其能夠?qū)⒆约核鶎W到的理論知識靈活應用于臨床[8]。對于口腔外科學生來講,口腔修復學尤為重要。如何培養(yǎng)出一批高素質(zhì)技能型口腔臨床醫(yī)生是口腔院校一直探索和發(fā)展的一個方向[9,10]。在實施案例式教學模式前期需要合理設計案例,使教學案例盡量貼近于臨床,有明確的教學目的、重點及內(nèi)容[11],首先由資深教師擬定教學大綱,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臨床病例,與情景設置相結合,最終完成教學大綱的編制。需要注意的是,設計教學案例的難度應該適中,并且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化差異,以便學生能夠理解和接受。另外,可通過附加圖片、視頻等方式,使內(nèi)容更加貼切、生動,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好地理解教學內(nèi)容并思考[12]。最后,點評環(huán)節(jié),教師不能只看對與錯,應該注重引導學生的思維,從全局和整體的角度來分析問題,制定出一套最為合理的治療方案。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病例匯報成績、理論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教學滿意度為95.00%,高于對照組的80.00%(P<0.05),表明案例式教學模式可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滿意度。分析認為,案例式教學模式中將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保障了教學質(zhì)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有利于提升學生成績。同時,通過根據(jù)臨床病例進行分析,有助于提高教學的邏輯性、系統(tǒng)性和理論性,提高帶教水平,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故其對教學模式的滿意度較高[13,14]。案例式教學模式主要特點是針對某一任務,由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通過查找相關文獻、所學的知識來解決提出的問題,能夠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此外,案例式教學模式還可以推動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持續(xù)轉(zhuǎn)化,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其更好地理解重要觀點及原理,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臨床思維能力[15]。
綜上所述,案例式教學在口腔修復學臨床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確切,可有效提高教學效果,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判斷能力,且教學滿度較高。
[1] 張君,趙煉,韋紀英,等.案例式教學在口腔修復學臨床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21,13(25):24-27.
[2] 劉冰,馬楚凡,逄鍵梁,等.探討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在口腔瓷貼面規(guī)培教育中的應用[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21,22(6):445-448.
[3] 陸徐,陳旭東,孔德秋,等.以案例為引導的探究式教學法對醫(yī)學生臨床綜合能力的影響研究[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20(11):102-103.
[4] 韋紀英,周祥文,王麗波,等.CBL在口腔修復學理論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8,10(9):20-21.
[5] 任麗萍,張爽,劉博,等.遞進式案例教學在口腔修復學授課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學教育探索雜志,2020,19(7):828-830.
[6] 王君玲,邵苗苗,胡書海,等.CBL和PBL結合研討會教學法在口腔修復實習教學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7(10):103-104.
[7] 唐成芳,朱勇,左艷萍,等.適應基層應用型人才需求的口腔修復學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8,36(5):82-83.
[8] 劉純,趙起超,趙熠.口腔醫(yī)學長學制學生與專業(yè)型研究生參與復雜病例治療對臨床決策能力培養(yǎng)的探討[J].中國口腔醫(yī)學繼續(xù)教育雜志,2022,25(1):18-21.
[9] 徐晶,王子嫻,曲竹麗,等.口腔醫(yī)學牙周病學專業(yè)人才需求調(diào)研與思考[J].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22):52-54.
[10] 蘭玲鮮.典型案例情境式教學對傳染科見習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影響[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9,11(5):19-21.
[11] 王翠艷,郝雷,康毅敏,等.案例式教學法在病理生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臨床醫(yī)藥文獻雜志,2019,6(1):181.
[12] 余培,羅有成,陳佳敏,等.基于數(shù)字化技術的整合課程教學模式探索——以口腔修復臨床實習前培訓為例[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22,23(3):218-222.
[13] 楊洋,丁茜,廖宇,等.探討案例教學法在口腔美學修復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21,22(2):134-137.
[14] 張東東,梁衍峰,康玉明,等.病理生理學教學中“行動導向”教學效果評價[J].醫(y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25(1):102-104,144.
[15] 張華林,安奕霖.CBL教學法在口腔修復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調(diào)查分析[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8,5(25):10-11,13.
編輯 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