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巧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山東 濟南 250000)
引起心臟病心衰的原因眾多,如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等,其中高血壓性心臟病引起的心衰最為常見。目前對于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衰常用藥物進行控制,可緩解臨床癥狀,降低短期死亡率,但對改善遠期預后效果不佳[1-2]。健康指導能從多方面改善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有助于改善患者預后。心臟康復運動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3-4]。本研究認為對于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衰患者,心臟康復運動結合健康指導效果理想,為了證實這一觀點,選取了90 例患者進行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抽取本院2019 年2 月至2021 年2 月收治的90 例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衰患者,依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45)、觀察組(n=45)。
入選標準:(1)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者[5];(2)符合心力衰竭診斷標準者[6]。排除標準:(1)存在冠心病者;(2)存在嚴重腎功能不全者;(3)患有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
對照組采用健康指導,(1)用藥指導。指導患者按照醫(yī)囑用藥,不能私自加藥、減藥、停藥。若患者服用洋地黃類藥物,密切關注患者情況,每次用藥前需要測量心率;若服用利尿劑,檢測患者體重和電解質(zhì)的變化。(2)飲食指導。指導患者合理攝入鈉鹽,使其多食維生素含量高、產(chǎn)氣少、易消化的食物,遵循少食多餐的飲食原則,控制水攝入量,避免大量攝入水。指導患者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3)心理指導。干預人員增加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向其講述和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衰有關的知識;采用溫和的話語安撫患者,告知相同疾病治療成功的案例。(4)隨訪?;颊叱鲈汉?,進行電話隨訪,1 次/月,10 min/次,告知患者居家期間有問題時,可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告知醫(yī)護人員。
觀察組給予心臟康復運動+健康指導,健康指導同對照組,心臟康復運動:根據(jù)患者的年齡、體重、興趣愛好等因素,制定個性化有氧運動方案。(1)運動方式:踏車、步行、八段錦。(2)運動頻率:3-5 次/周。(3)運動強度:對患者進行6 min 步行試驗(6MWT)測定,根據(jù)測出的最大心率,利用靶心率法結合Borg 呼吸困難指數(shù)共同確定運動強度。(4)運動時間:30-60 min/次,分為熱身、運動、放松3 個階段,熱身:5-10 min,運動:20-30 min,放松5-10 min,可根據(jù)患者情況循序漸進。(5)注意事項:①指導患者進行自我檢測心率,可通過運動手環(huán)或數(shù)脈搏的方式進行,測量15 s 的脈搏乘以4;②空腹或者飽食后不宜運動,可飯后1 h 進行運動。
(1)健康行為:分別于干預前、干預3 個月后,采用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進行評價,包括壓力管理、自我實現(xiàn)等6 個維度,52 條項目,采用Likerts 級評分法,每項分值1-4 分,分值越高,干預效果越理想。
(2)心功能指標:分別于干預前、干預3 個月后進行測定,包括6MWT、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心房內(nèi)徑(LAD)、左心室舒張期內(nèi)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ESD),6MWT:在醫(yī)院平直走廊盡可能快地行走,記錄6 min 行走距離;LVEF、LAD、LVEDD、LVESD 采用心臟彩超進行測定。
(3)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分別于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采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量表進行評價,有14 個條目,采用Likerts 級評分法,總分56分,分值越低,日常生活能力越強。
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 22.0 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對比行χ2檢驗,計量表示方法為,組間對比行t檢驗,P<0.05 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組間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干預前,組間健康行為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組間健康行為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健康行為比較(,分)
表2 兩組健康行為比較(,分)
注:與本組干預前對比,*P<0.05。
項目健康責任人際關系運動營養(yǎng)壓力管理自我實現(xiàn)時間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觀察組(n=45)26.34±0.57 39.28±1.24*10.50±1.15 22.40±1.65*16.41±0.37 27.34±1.51*10.22±0.70 21.53±1.15*8.14±0.43 17.38±1.24*9.40±0.62 17.55±1.34*對照組(n=45)26.52±0.44 39.16±1.33*10.44±1.27 22.44±1.53*16.50±0.32 27.40±1.43*10.26±0.61 21.17±1.36*8.22±0.37 17.58±1.43*9.32±0.71 17.37±1.35*t 值1.677 0.443 0.235 0.119 1.234 0.194 0.289 1.356 0.946 0.709 0.569 0.635 P 值0.097 0.659 0.815 0.905 0.220 0.847 0.773 0.179 0.347 0.480 0.571 0.527
干預前,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6MWT、LVEF 高于對照組,LAD、LVEDD、LVESD 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表3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本組干預前對比,*P<0.05。
?
干預前,組間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各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上述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比較(,分)
表4 兩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比較(,分)
注:與本組干預前對比,*P<0.05。
?
人體的心臟主要將動脈血泵到主動脈及其分支,給全身各個臟器供血、供氧,若患者血壓增高,心臟泵血會遇到很大阻力,隨著時間的延長,心臟功能會出現(xiàn)障礙,引發(fā)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衰。對于該病不僅需要進行藥物控制,為了提高治療效果,還需在治療過程中進行一定的干預。
經(jīng)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對該病患者的干預效果與患者的健康行為有著密切關系,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可促進患者疾病康復[7]。健康指導是根據(jù)患者的健康需求,對患者進行衛(wèi)生保健知識指導,來促進患者養(yǎng)成健康的行為方式。本研究所用的健康指導,通過用藥指導、飲食指導、心理指導、隨訪等,來增強患者對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衰的了解程度,促使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健康行為,表2 中,干預前后兩組健康行為各評分比較(P>0.05),但兩組與干預前相比,干預后各評分均有所提高(P<0.05)證實了這一點,車志剛[8]等學者的觀點和本研究相似。
本研究中干預后,觀察組6MWT、LVEF 高于對照組(P<0.05),LAD、LVEDD、LVESD 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心臟康復運動+健康指導有助于改善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和何紅紅[9]等學者研究結論相一致。近年來,隨著對運動康復對心力衰竭患者效果研究的深入,發(fā)現(xiàn)有氧運動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與運動耐力,延長患者壽命,還可減輕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10]。心臟康復運動能通過不同的運動,增強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運動耐量,改善內(nèi)皮功能,緩解心肌缺血,促使其心功能恢復。本研究中實施的心臟康復運動,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有氧運動方案,選擇適宜的運動方式,規(guī)定運動頻率、運動強度、運動時間、注意事項等,從而改善患者心臟泵血狀態(tài),促使其心功能恢復。當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疾病得到控制,其日常生活能力會隨之提高,干預后觀察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各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于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衰患者而言,心臟康復運動+健康指導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