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輝燕
(泉州市光前醫(yī)院,福建 泉州 362321)
高血壓在老年群體中較為常見,它是指以動脈血管壓力持續(xù)性增高為表現(xiàn)的慢性疾病,多表現(xiàn)為頭痛、頭暈、失眠等。如果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會逐步損傷患者動脈血管、心臟、大腦等重要器官,持續(xù)性血壓升高會影響腫瘤患者的病情程度,影響預后,導致殘障甚至威脅生命。肺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病因多與遺傳、長期吸煙、環(huán)境影響等原因有關[1]。肺癌根治術是指在切除瘤子的同時,將周圍的可疑組織與淋巴結也一并清除,期望達到“根治”目的的手術[2]。想要護理高血壓行肺癌根治術患者,需要考慮其個體情況。這兩種疾病雖沒有顯著的因果關系,但存在共同的危險因素,如年齡大、吸煙、不良習慣等[3]。所以對合并高血壓的肺癌根治術術后患者進行護理時,需重點關注血壓水平這一項重要身體指標。多維度深度護理是一種較為全面的護理方式,能夠以多角度、多層面、多方面的方式覆蓋患者的生命周期,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4]。持續(xù)、深度推進優(yōu)質護理,關注患者的病情反應與變化趨勢,能夠突破常規(guī)護理模式。本文為研究多維度深度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行肺癌根治術后患者血壓、并發(fā)癥的影響,做出以下報道。
選取我院2018 年3 月至2020 年11 月期間收治的78 例高血壓行肺癌根治術患者作為探討對象,以抽簽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9 例。
納入標準:(1)患者符合《中華醫(yī)學會腫瘤學分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21 版)》[5]中的診斷標準,確診為肺癌,并經(jīng)臨床診斷確診合并高血壓。(2)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同意參與本次研究。
排除標準:(1)語言或思維障礙者。(2)精神疾病患者。(3)合并嚴重感染者。
1.2.1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1)監(jiān)測生命體征及吸氧。(2)指導患者術后24 h 內臥床休息。(3)指導患者按時服用治療藥物。(4)遵醫(yī)囑進行輸液給藥及治療。(5)進行飲食指導:控制血糖、血壓及血脂情況,低鹽低鈉飲食。(6)藥物不良反應較大不舒服時,盡快與醫(yī)護人員溝通。
1.2.2 觀察組進行多維度深度護理干預。術后從患者生理需求、心理需求、預防需求等角度進行評估。(1)術后護理。使用心電監(jiān)護嚴密監(jiān)測患者血壓、脈搏和呼吸,及時給予氧氣支持。并及時反饋給醫(yī)生?;颊咔逍押笾苯优c本人溝通,詢問術中情況、術后是否有不適,囑咐有任何不適都要及時與醫(yī)護人員說明。(2)心血管護理。①嚴密監(jiān)測血壓情況,注意收縮壓保持在140-160 mmHg,舒張壓在90-95 mmHg。詳細記錄回病房、術后30 min、1 h、2 h、3 h 的血壓情況。同時注意觀察可能引起血壓升高的某些因素,如寒冷、疼痛、焦慮、失眠及尿潴留等,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對癥處理。②嚴格遵醫(yī)囑掌握血管用藥的劑量和間隔時間,以防漏服。嚴格控制輸液量和滴速。③心理呵護。采用開放式問題啟發(fā)與鼓勵患者說出內心想法與需求并給予回應。安慰情緒低落的患者,可舉例病情恢復較好的案例,幫助患者樹立康復的自信心。把握合適時機,可利用輸液與查房的時機與患者交流,觀察患者表情與動作,及時做出反應有利于收集信息,獲取病情。④按照術后的不同恢復階段,給予不同的飲食指導、鍛煉指導及用藥指導。并且根據(jù)患者的病情、一般資料與現(xiàn)狀監(jiān)督其飲食習慣和用藥情況,并及時糾正錯誤行為與不良習慣。⑤家庭干預。術后利用圖畫、視頻等方式向家屬講解疾病知識、手術方式與手術內容,增加家屬對于患者疾病治療方式的認知,并教導家屬如遇異常情況及時反饋通知,指導家屬應配合做的工作及注意事項。⑥健康知識宣教。囑咐患者注意保暖,防止受涼,避免進食冰涼刺激性食物,以免對咽喉部產(chǎn)生刺激。指導患者逐步增加運動量,早期下床后可進行輕體力運動鍛煉,如太極、散步、八段錦等以促進胃腸道蠕動。身體條件允許情況下,指導患者從流食逐漸向普食過渡,多吃清淡易消化、高膳食纖維素、高維生素、蛋白質豐富的食物。(3)肺部護理。護理人員在護理時確?;颊哂幸欢ǖ男菹r間,并定時檢查呼吸道通氣狀況,告知體位對咳嗽咳痰的影響與有效咳嗽方法,利用叩背、翻身、霧化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對于疼痛的患者,可采用體表止痛法。使用按摩、涂抹止痛藥、各種溫度變換刺激等方式,刺激疼痛部位周圍的皮膚或相對應的健側,或用65℃熱水袋放在濕毛巾上作局部熱敷,疼痛難耐時20 min/次,可取得一定的止痛效果。轉移注意力止痛,可對患者放一些舒緩的音樂,使患者全身放松,閉目,做腹式呼吸訓練,引導患者以平臥的姿勢進行訓練,鼻部吸氣時腹部隆起,鼻部呼氣時腹部應逐漸下陷,可以將雙手放于腹部來感知動作是否到位、呼吸是否有效。每天早晚各訓練一次,每次15 min 為宜,使清新空氣進入肺部,達到止痛目的。
(1)血壓情況。使用血壓儀對兩組護理前后的血壓情況進行測量。正常范圍:收縮壓(SBP)為90-140 mmHg,舒張壓(DBP)為60-90 mmHg。
(2)肺功能與6 min 步行距離。利用肺功能測定儀對兩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氣值(FEV1)、FVC/ FEV1水平進行測定,F(xiàn)EV1/FVC正常范圍應>80%;指導患者用自己最快的速度行走6 min,測量行走距離,評定運動耐力。>550 m 視為優(yōu)秀,426-550 m 視為良好,150-425 m 視為一般,<150 m 視為差。如有安全危險,則立即停止測試。
(3)并發(fā)癥。對比兩組護理后發(fā)生肺部感染、下肢靜脈栓塞、壓瘡、尿路感染的人數(shù)占比。
(4)生活質量。護理前后采用生活質量評分表評估兩組生理功能、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等8 個項目。每項均百分制,得分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
以SPSS 22.0 處理數(shù)據(jù),以n(%)表示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臨床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
護理前兩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血壓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護理前、后血壓情況(,mmHg)
表2 對比兩組護理前、后血壓情況(,mmHg)
?
護理前,兩組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肺功能指標與步行距離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肺功能與6 min 步行距離()
表3 對比兩組肺功能與6 min 步行距離()
?
兩組對比,觀察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2.56%,低于對照組10.24%,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對比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n(%)]
護理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對比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分)
表5 對比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分)
?
血壓水平對患者術后康復過程有著重要影響,血壓過高會持續(xù)性危害患者的心、腦、血管等。肺癌根治術患者術后常出現(xiàn)疼痛、活動耐力下降、營養(yǎng)不良、各項功能減退等并發(fā)癥。血壓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不利于減輕術后并發(fā)癥與促進機體恢復[6]。手術前要控制血壓水平方能進行手術,術后積極維持血壓水平穩(wěn)定,可遏制甚至逆轉因血管腔內壓強高所損害的靶器官,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程,降低心腦血管并發(fā)癥風險,改善惡性腫瘤患者的死亡風險率[7]。術后護理對患者的康復效果有重要意義,護理質量與患者就診體驗感密切相關,也是檢驗醫(y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參考依據(jù),遵從服務于人民健康的宗旨,提高護理質量,可惠及廣大患者,為實現(xiàn)衛(wèi)生體制改革目標貢獻一份力量。多維度深度護理干預能夠全方位保障患者術后安全。
本次研究中的肺癌患者自身患有高血壓,并且術后由于疼痛刺激、情緒不穩(wěn)定等原因,易導致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增加,進而造成血壓增高的情況。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術后血壓均有升高情況,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術后應將患者血壓波動情況及時、準確地反饋給醫(yī)生進行有效干預處理,嚴格控制液體滴速與輸液量可有效預防液體量過大導致體內容量過多。指導患者規(guī)律、營養(yǎng)、清淡飲食與適量運動可以防治高血壓。健康的飲食能夠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運動訓練可以改善心血管系統(tǒng)機能,活躍外周骨骼肌毛細血管,增強心肌收縮力,降低外周阻力,提高心鈉素分泌,加強利尿排鉀作用,產(chǎn)生降壓的效果[8]。不良情緒可能會觸發(fā)激活患者體內的交感神經(jīng),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增高。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排解不良情緒,使其放松能有效減少血管緊張素分泌,擴張血管,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9]。肺癌患者術后常見并發(fā)癥為疼痛,會刺激人體分泌腎上腺素、兒茶酚胺等,引起血壓一過性升高。體表止痛法與轉移注意力止痛能夠緩解患者對疼痛的敏感度,使患者放松與收斂激素分泌,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10]。護理后觀察組的肺功能指標與步行距離均高于對照組(P<0.05)。指導有效咳嗽與腹式呼吸,能夠幫助患者排出分泌物、維持呼吸道通暢、保持肺部清潔。膈肌運動能夠直接影響肺部的通氣量,改善肺癌患者呼吸困難、憋氣喘息、咳嗽、胸痛等癥狀[11]。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2.56%。經(jīng)過多維度深度護理干預,患者血壓與肺功能得到改善。術后護理與健康知識宣教使患者與家屬更加了解疾病并能及時防治,提高了恢復效率,有效改善預后。長期高血壓對心臟負擔較大,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甚至威脅生命,肺癌患者因身體不適與疼痛,使自我支持能力與機體各項效能降低[12]。經(jīng)有效護理,能夠提高身體機能與生活質量,支持機體進行鍛煉恢復,亦有可能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
綜上所述,多維度深度護理干預能夠改善高血壓行肺癌根治術后患者血壓水平,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效果較為顯著,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