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星
【摘 要】整本書閱讀分享課的意義不僅在于帶領學生走近文本,還要讓學生走近文本。教師要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閱讀整本書,借助多種方式分享閱讀心得,交流研討閱讀中發(fā)現的問題。本文設計用游戲的形式梳理書中的主要內容,重點探討精彩情節(jié),由淺入深,由表及里,讓閱讀有層次感。深層次的閱讀引發(fā)學生思維的碰撞,發(fā)揮想象建構畫面,走進文本,走近角色,縮短年代距離,感受作品傳達的真、善、美,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能力。
【關鍵詞】閱讀層次 深度閱讀 閱讀體驗 悲劇力量 共情
三年級的學生對于童話故事的特點有一定的感知,但是對于中國童話的閱讀卻涉獵較少。學生雖有一定的閱讀經驗,卻仍舊停留在淺層次的“看故事”階段,缺少自己的獨特體會和見解。《稻草人》的創(chuàng)作背景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些距離,就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而言,他們較難進入作者筆下的時代背景,不容易體會作者表達的“對窮苦人民的同情”。要讀懂這個與學生當代生活有距離感的童話,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走近文本,激發(fā)情感體驗,讀懂童話背后的現實意義。這就是這節(jié)整本書閱讀分享課的意義所在,也是交流的難點。
一、呈現話題,直入主題
《稻草人》堪稱現代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葉圣陶先生也被稱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人”。這個月,我們共讀了葉圣陶先生的童話集《稻草人》,同學們也做了很多關于這本書的閱讀摘抄和手抄報。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分享閱讀收獲。
二、成果展示,精彩回顧
游戲熱身:猜猜樂。
1.看圖猜故事名
出示同學們自制的最喜歡的故事海報圖片,猜故事名。(見圖1)
2.讀片段猜故事
出示節(jié)選片段讓同學們猜故事名。(見圖2)
3.說情節(jié)猜角色
(1)分享人物檔案,感悟人物品質。
師生示范:老師列舉出“傻子”的傻事,猜一猜他是誰。(見圖3)
(2)討論“傻子”到底傻不傻,體會“傻子”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踏實肯干、為他人著想、拾金不昧。
(3)兩個同學一組,一人說與他相關的事件,或做動作表演故事情節(jié),另一人猜一猜是哪個故事中的角色。
例如:
梧桐子:天真勇敢有夢想,對未來充滿希望,卻力量渺小。紅面書主人:虛偽狂妄??鞓返娜耍悍e極樂觀。
小結:葉圣陶爺爺這本童話集中的故事有的很有趣;有的富有哲理,帶給我們思考;還有的很溫暖,帶給我們感動。但《稻草人》帶來的卻是悲傷。
【設計意圖】游戲最能激發(fā)學生參與的興趣。游戲一下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也迅速把學生引入書本中,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快樂、在快樂中閱讀。教師通過三個“猜猜猜”的游戲,從故事名、故事情節(jié)、故事人物的角度檢測學生對整本書中故事內容的熟悉程度,引導學生讀懂故事,同時在游戲中展示學生的讀書筆記,如制作故事海報、制作最難忘的故事情節(jié)摘抄書簽等,使學生體驗到閱讀分享的樂趣。
三、研讀情節(jié),讀懂內涵
(一)認識“稻草人”
1.找出相關語句,用自己的話說說稻草人的形象,結合自己畫的稻草人與文字進行對比,看看是否相似。(見圖4)
2.齊讀句段,感受稻草人孤獨、沒有手腳、無法動彈的形象,為后面感受到即使看盡世間可憐的人、可憐的事也無能為力、無可奈何做鋪墊。
(二)欣賞星空月夜,感受僅存的美好
每天夜里稻草人見到了什么樣的風景?找出相關語句,配樂讀,想象畫面,品味文字之美。
小結:稻草人在這樣的夜里,不僅欣賞到了美好的夜晚,還目睹了人世間悲慘的故事。
(三)探尋稻草人經歷,發(fā)現悲慘結局
1.稻草人每天夜里守護在稻田,經歷了哪些事?
四人小組完成學習單一,概括稻草人一夜所見的事。 (見圖5)
2.小組交流匯報,梳理出稻草人經歷圖。
3.引導發(fā)現,稻草人所經歷的事都是悲劇結尾,感受世人的坎坷經歷。
(四)走近人物角色,關注凄涼命運
1.角色一:以稻田為生的孤寡老太太
(1)四人小組完成學習單二,在書中找出稻田一點點被蛾蟲吃掉時老太太的反應和稻草人的反應的句段,摘抄在表格中。(見下表)
《稻草人》童話閱讀分享單
姓名:
稻草人看到老婦人的稻田一天天地變化,他是怎么做的,找出相關語句摘抄下來。
(2)小組交流匯報。隨機出示相關語句,師生合作朗讀,教師讀稻田的變化的句子,學生讀稻草人的表現的句子,體會稻草人的焦急心情變化,感受它盡職盡責的品質。
(3)談感受,體會老太太命運坎坷、生活的艱難。聯系老太太的處境,面對唯一能讓她活命的稻田只剩下直僵僵的光稈兒的結局,你想說什么?
2.角色二:可憐的漁婦
(1)見到帶著生病的孩子捕魚的可憐漁婦,稻草人又是怎樣的表現呢?找出相關語句,讀一讀,交流感受,體會漁婦的可憐,感受稻草人面對鯽魚的哀求時兩難之選的無奈,感受稻草人的善良品質。
(2)補充原著中的片段,三個“恨不得”進一步體會稻草人的無能為力和萬般無奈的悲哀。
3.角色三:投河自盡的女人
用同樣的方法,找出稻草人看到投河自盡的女人時的表現語句讀一讀,感受女人的悲慘命運,再次感受稻草人的無奈。(見圖6)
(五)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感受現實的悲慘
1.思考討論一:為什么作者筆下人物的命運如此相似?為什么故事中受苦受累的都是女性?
(1)出示20世紀20年代人們生活的紀錄片,了解當時人們悲慘的生活。天災人禍、戰(zhàn)爭頻發(fā),整個社會在風雨中飄搖。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勞動婦女更是生活在底層。
(2)交流觀后感受:老百姓生活悲慘,和故事中人物的命運很相似。
(3)教師相機引導:童話故事里的場景,很多都是現實生活的再現,童話是反映現實社會和人生并寄托著美好理想的。本書便是反映當時的生活,同時表達作者內心的渴望、對美好的向往。
2.思考討論二:為什么作者用本書中的其中一篇童話題目作為書名?
小結:作者就如稻草人,看盡世間可憐的人、可憐的事,想要幫助他們卻無能為力,只能用筆作武器,通過寫作,通過童話中稻草人的經歷表達自己對舊社會黑暗的不滿和控訴,通過故事表達自己無比渴望通過努力獲取美好幸福、贏取光明的愿望。
【設計意圖】閱讀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讀會”,還要深入文本“讀懂”“讀透”。這一板塊重點研讀《稻草人》這一個經典故事,在上一個環(huán)節(jié)了解整本書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故事內涵,品味語言文字,品析人物形象,感受故事情節(jié),理解深層含義。
四、總結提升,升華主題
回顧整本書的故事目錄,按情感主題分類。
總結:同學們,人不可能每件事都經歷,我們沒有經歷過萬惡的舊社會,我們是幸運的。在和平時期,我們通過對這些故事的閱讀,去了解那段歷史,豐富人生閱歷,從而更能體會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葉圣陶先生的這本童話集中有的故事帶給我們快樂、溫暖,有的故事帶給我們無限遐想和天真爛漫,有的故事帶給我們哲理和思考,還有的故事帶給我們悲傷。我們在這本書中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樂,感受不同人物命運。閱讀這本書讓我們的心靈世界再一次豐盈起來,這就是童話的魅力、文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