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娜 葛文杰 葉敏慧 劉 柳 胡 睿 董桂平
近年來,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和家庭空巢化的加劇,日益增長的老年護理需求與滯后的老年護理教育之間的矛盾已逐漸成為一個主要的社會問題[1]。因此培養(yǎng)老年??谱o士對提升老年護理服務質(zhì)量至關重要[2]。體驗式教學起源于英國[3],是指學生在真實場景或他人建構的情景中獲得個人經(jīng)驗,然后進行反思、概括、討論、評價等活動,最終產(chǎn)生新的知識、情緒和行為,并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和應用,以指導后續(xù)行為的過程[4]。本研究是在開展老年??谱o士培訓中將學習任務與真實情景中的參與體驗有機結合,以期提升護士對老年人的共情及關懷能力,從而為老年人提供優(yōu)質(zhì)護理,建立和諧融洽的護患關系。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1年5月-2021年9月參加本醫(yī)院老年專科護士培訓班的30位學員作為研究對象,學員年齡25~40歲,平均年齡(31.90±3.82)歲;護士9人,護師15人,主管護師6人;本科29人、研究生1人。①納入標準:具有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證書的在職護士;本科及以上學歷;從事老年護理工作滿3年;知情同意且自愿參加本調(diào)查研究。②排除標準:不能全程參與的人員。
1.2 研究方法 組建專科護士帶教小組,由老年科護士長擔任小組組長,8名組員均為國家級老年??谱o士。所有人員均接受過統(tǒng)一的培訓及考核。
1.2.1 培訓前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培訓 帶教老師根據(jù)教學大綱,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培訓,即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形式講授老年??谱o理知識及??谱o理操作技能等,學習時間4周。
1.2.2 體驗式教學培訓方案
1.2.2.1 教學場景、情景設計 ①準備高齡者體驗教學道具,包括使用隔音耳罩模擬老年人聽力減退情況,使用弱光眼鏡模擬老年人視覺改變及視力下降情況,使用負重衣褲、身體前傾帶模擬老年人行動遲緩的情況。②選定一間病房作為老年模擬體驗室,設施包括多功能病床、助行器、助聽器、拐杖、輪椅、坐便器、扶手、樓梯等。③根據(jù)老年患者存在的視聽障礙、軀體功能障礙、認知障礙等失能失智特點,以“路遇70、80、90的你”主題設定4個情景模擬即情景一“助聽器”、情景二“一席之地”、情景三“人生的最后一跤”及情景四“丟失的自我”。④體驗式教學時間為2周,其中高齡體驗15 min/人,情景模擬4個學時,每次4 h。
1.2.2.2 教學過程 ①高齡體驗:根據(j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特征,帶教老師組織學員3~4人一組進行老年人模擬體驗:環(huán)境體驗和角色體驗。環(huán)境體驗:學員置身于老年病房,感受其與一般病房環(huán)境的差異和共同點。角色體驗:學員戴上高齡者體驗設備,模擬老年人完成各種日?;顒樱缱呗?、打電話、穿衣,進食,上下樓梯等,體會肢體功能障礙及衰老帶來生活的不便和困難。②情景模擬:在充分體驗的前提下,兩兩配對進行情景模擬。一人模擬老年人起床、穿衣、吃飯、洗漱、轉(zhuǎn)移等日常活動。一人對老年人進行日常生活護理的實踐,針對不同病例進行評估,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協(xié)助。要求每名學員利用模擬裝置按照情境演示的場景設計依次完成老年體驗。其中情景一重點在于體會視聽力下降帶來的不便與內(nèi)心感受;情景二重點在于體會癱瘓患者自理能力下降甚至喪失,身體的感受及感覺;情景三重點體會軀體功能衰弱所引起跌倒等意外發(fā)生的感受;情景四重點體會癡呆導致認知功能障礙引起精神及內(nèi)心的感受。帶教老師對情景模擬的過程進行記錄、拍照,作為后續(xù)的總結與指導。情景模擬結束后進行帶教老師情景再現(xiàn)點評、小組組織討論、學員代表分享、帶教老師總結。
1.2.3 問卷調(diào)查 在體驗式培訓前及培訓后通過掃描二維碼的形式,分2次向參與本項培訓的學員發(fā)放關懷能力量表、護士共情量表及自制教學質(zhì)量評價問卷,共30名學員參與問卷調(diào)查,回收有效率100%。
1.3 評價方法
1.3.1 關懷能力量表(Caring Ability Inventory,CAI) 采用許娟[5]修訂的中文版關懷能力量表,量表包括3個維度37個條目。即認知14個條目,勇氣13個條目,耐心10個條目。每個條目均采用Likert 7級評分,答案從“完全反對”到“非常同意”分別計為1~7分,其中13條為反向計分。量表總分為37~256分,得分越高,說明關懷能力越強。該量表的Cronbach's系數(shù)為0.84。
1.3.2 護士共情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 for China,IRI-C) 由美國學者Davis等于1980年編制,我國臺灣學者詹志禹等翻譯修訂[6]。量表包括4個維度22個條目,即想象力6個條目,個人悲傷5個條目,觀點采擇5個條目,同情關注6個條目。每個條目均采用Likert 5級評分,由“非常不恰當”到“很恰當”分別計為0~4分,量表總分0~88分,得分越高,說明共情能力越強。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71。
1.3.3 自制教學質(zhì)量評價問卷 包括對教學模式學習興趣、與患者表達溝通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對教學滿意度等四個方面,每項1~5分,總分20分。得分越高,教學質(zhì)量評價越高。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進行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體驗式教學前后老年專科護士關懷能力得分比較 體驗式教學培訓后的老年??谱o士關懷能力總分及各個維度得分均高于培訓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1。
表1 體驗式教學前后老年??谱o士關懷能力得分比較(,分)
表1 體驗式教學前后老年??谱o士關懷能力得分比較(,分)
時間 n 總分 認知 勇氣 耐心培訓前30157.60±11.78 60.17±6.3554.90±9.0942.53±7.21培訓后30207.67±14.40 80.57±6.9967.50±6.9459.60±6.32 t -22.92 -15.92 -7.97 -12.25 P <0.001 <0.001 <0.001 <0.001
2.2 體驗式教學前后老年??谱o士共情能力得分比較 體驗式教學培訓后的老年??谱o士共情能力總分及各個維度得分均高于培訓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2。
表2 體驗式教學前后老年專科護士共情能力得分比較(,分)
表2 體驗式教學前后老年??谱o士共情能力得分比較(,分)
時間 n 總分 想象力 個人悲傷 觀點采擇 同情關注培訓前 3041.67±8.2811.37±2.979.9±1.89 9.97±2.4410.43±1.55培訓后 3052.57±12.9313.23±3.1812.00±2.8512.60±3.1014.73±4.59 t -10.44 -6.70 -6.30 -7.66 -7.32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3 體驗式教學前后教學質(zhì)量得分比較 體驗式教學培訓后教學質(zhì)量總分及各個維度得分均高于培訓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3。
表3 體驗式教學前后教學質(zhì)量得分比較(,分)
表3 體驗式教學前后教學質(zhì)量得分比較(,分)
時間 n 總分 學習興趣 溝通表達 團隊協(xié)作 教學滿意度培訓前 3011.17±2.292.67±0.802.43±0.772.87±0.73 3.20±1.10培訓后 3016.17±1.763.67±0.713.97±0.674.10±0.76 4.43±0.57 t -12.12 -6.60 -10.82 -9.28 -6.71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3.1 體驗式教學可提升老年專科護士關懷能力 人文關懷能力是老年??谱o士基本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基于SWOT-PEST模型分析明確體驗式教學作為多樣化教學模式探索,是老年專科護士發(fā)展的技術優(yōu)勢因素[7-8]。體驗式課程通過針對性情景設計、體驗感悟、團隊互動等,從而激發(fā)、調(diào)整、升華學生知、情、行等方面的素質(zhì)與潛能[9]。相比傳統(tǒng)教學方式,體驗式教學需要學員親身經(jīng)歷、參與和體驗,這種教學模式更關注學員過程體驗與感知。體驗與感知的過程,幫助學員換位思考,增加對患者的關愛與耐心。高齡體驗增加學員對老年患者和自身工作的深刻理解,情景模擬幫助學員在觀察中總結,在實踐中反思,逐漸將關懷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本研究顯示,體驗式教學可提升老年??谱o士關懷的能力,三個維度中認知及耐心層面均有較大提升。表明老年??谱o士雖有從事老年護理相關工作經(jīng)驗,但工作中不能體驗高齡帶來的身心折磨,仍需要通過切身體驗老年狀態(tài)才能獲得對老年人更多關懷的理解。
3.2 體驗式教學能提升老年??谱o士共情的能力 Alligood MR[10]認為共情可分為基本共情和訓練共情,基本共情是人類發(fā)展特征,訓練共情是一種臨床技能狀態(tài)。本研究對象平均年齡(31.90±3.82)歲,作為青壯年的她們很難體會老年人由于視聽力下降、軀體功能障礙、自理能力下降及認知障礙所帶來的生活的不便。體驗式教學,可以彌補學員由于年齡差距對老年患者生命狀態(tài)的體驗不深刻等方面的不足,通過高齡體驗設備,設身處地的感受老年患者肢體功能障礙帶來的不便,有利于提高學員對患者的主觀感受,增加學員的同理心。本次教學培訓,有學員在課堂討論中分享扮演癱瘓臥床患者時,感受到臥床患者吃飯、翻身、排泄的困難與痛苦。本研究顯示,培訓后學員的共情能力總分及各個維度得分均高于培訓前,表明體驗式教學可提升學員共情能力。尤其是同情關注維度得分較前有較大的提升,可見學員通過多感官的體驗方式,設身處地地感受老年人的行為不便,從而增加對老年人的理解與同情,有利于思考臨床老齡患者的健康需求,便于針對性為老年患者提供優(yōu)質(zhì)的整體護理。
3.3 體驗式教學促進教學質(zhì)量提高 目前老年??谱o士培訓課程內(nèi)容多集中在老年??谱o理理論知識和技能上,其內(nèi)容的深度和廣度仍然不夠,關于老年??谱o士培訓課程內(nèi)容的設置也有待進一步研究[11]。護理教育者不再是教學關系中的主體,以醫(yī)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模式逐漸被取代[12]。體驗式教學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需要學員與教學者共同參與教學任務,不僅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想象力,而且提高學員主觀能動性和增強學習效果。本研究發(fā)現(xiàn)使用體驗式教學模式能有效提高老年??谱o士對培訓的興趣,增加學員課程參與度,幫助學員對老年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產(chǎn)生認知。此外,體驗式教學小組內(nèi)進行分工合作,不僅增強了學員的團結合作能力與組織能力,還鍛煉了學員溝通能力,有利于提高護士的臨床綜合素質(zhì)。最后,體驗式教學側重于發(fā)揮學員自主性,鼓勵其在互動中學習、思考、總結,增強了此次培訓的自信心,提高了對教學質(zhì)量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體驗式教學應用于老年??谱o士教學培訓,可以幫助學員了解老年人活動特點,對多維度的老年照護工作進行深入思考,提升護士對老年人的關懷水平及共情能力,有較好的教學效果,值得在老年專科護士培訓中推廣。但由于本研究樣本量較少且采用自身對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需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同時完善教學質(zhì)量評價模塊,以提高研究結果的可靠性、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