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慧妍
摘要:精準教學是從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發(fā)展實際出發(fā),充分運用大數(shù)據(jù)和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的一種教學形式。以精準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能夠提高教學效率,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地以精準教學的模式開展教學活動,為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助力。本文論述小學語文精準教學的意義,并結合當前的教學形勢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精準教學;實踐策略
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實現(xiàn)小學語文精準教學是當前教學背景下的教學目標之一。在以精準教學模式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科學分析學生的發(fā)展實際,并以此為基礎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真正接觸和了解符合自身發(fā)展實際的知識內容,提高學習效率,保證學習效果,最終促進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對精準教學模式進行細致的研究、分析,并在實際教學中進行合理應用。
1? ?小學語文精準教學的意義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更加關注課堂教學的效率,以及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大部分教師會運用信息技術輔助開展教學活動。精準教學模式指充分運用信息技術中的大數(shù)據(jù)技術,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監(jiān)督、記錄和分析,并結合實際提出合理的教學方案。以保證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無論是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還是新型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課堂上會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課堂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發(fā)展實際完成知識的講解,能夠為學生的發(fā)展帶來一定的積極影響。但是,這種教學模式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這些不確定性因素可能會導致教學工作的開展和教學目標的達成受到一定影響。借助信息技術開展精準教學,能夠從教育發(fā)展的要求出發(fā),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案,并結合學生的發(fā)展實際提出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策略,使“因材施教”這一教學理念的價值得到充分發(fā)揮。
2? ?小學語文精準教學的實踐策略
2.1提升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打好精準教學基礎
以精準教學模式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對教師的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精準教學模式下,教師要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提升職業(yè)品質、提升學習能力,同時還要掌握信息技術的應用技巧,以更好地落實好相應的教育教學工作。就核心素養(yǎng)而言,具有良好核心素養(yǎng)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對教學形勢、教學目標、教學重點等有更加準確的把握,同時能夠充分運用信息技術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進而更好地完成知識的傳授,也有利于保證教學效果。就職業(yè)品質而言,在精準教學模式下,盡管教師可以運用大數(shù)據(jù)技術輔助完成教學設計、開展教學活動、落實學生管理,但相較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壓力增加。在精準教學模式下,教師面對的不僅是一個集體,更是每個學生個體。教師要對學生給予針對性的幫助和指導,這需要其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就學習能力而言,在該種教學模式下,教師能夠借助信息技術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完成教學設計。這看似降低了教師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實際上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借助數(shù)據(jù)信息對學生的情況進行細致的分析,需要借助學習平臺與學生分享學習資源,需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給予及時的指導。以上種種,都需要教師具有積極的學習精神、良好的學習能力,以此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保證精準教學價值的充分發(fā)揮。就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而言,精準教學模式需要依托信息技術才能順利開展,因此,教師需要具備良好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才能更好地應用這種模式輔助開展教學活動,最終促進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诖耍處熢谌粘=虒W和生活中要探尋合理的途徑來提升自身素養(yǎng),例如,積極參與教研活動、積極參加與精準教學模式相關的培訓等,為教學工作的開展打好基礎。
2.2結合學生實際,制定精準教學目標
小學語文教師在組織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所處年級、所學文章的體裁和主題,所學內容的領域等方面,制定個性化的教學目標。在以精準教學模式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自己教學的年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之間的差異,制定不同形式、不同難度的教學目標,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讓學生真正掌握對自身成長和發(fā)展有益的知識內容。為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個人愛好、學習能力、學習方式等進行細致的調查和分析,并以此為基礎對教學目標進行優(yōu)化,讓學生掌握滿足自身成長需要的知識內容和學習方法,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日后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在教學部編版三年級上冊《清明》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目標。對于基礎一般的學生,要求其掌握詩中的重點字詞,熟練背誦并準確翻譯全詩。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讓其在掌握基礎內容的前提下,了解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中心思想等。結合學生的發(fā)展實際,制定精準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明確的方向,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助力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精準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有積極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反饋及時對教學目標做出調整,以此來提升目標的精確性,更好地推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2.3立足教學目標,精準完善教學設計
優(yōu)質的教學設計是教學工作有序開展、教學目標順利達成的重要基礎。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精準教學模式下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重視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并結合教學目標設計精準的教學方案。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要考慮以下兩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年級的高低、年紀的大小、生活經(jīng)歷及興趣愛好等都是決定其認知水平的關鍵因素,而學生的認知水平是影響其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效果的主要因素。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的學生,在認知水平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要對此有充分的認識。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側重幫助其打牢基礎,關注其對拼音、生字的掌握情況。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教師要在幫助其夯實基礎知識的同時,關注其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對教學的形式、側重點進行及時調整,以確保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另一方面,要做好教學素材的選擇。受年齡因素的影響,小學生對生動、具象化的事物往往會表現(xiàn)出更高的熱情。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融入多樣化、趣味性、直觀的素材,輔助開展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學習興趣,讓其在課堂上有更加積極的表現(xiàn),最終實現(xiàn)能力的提升。教師在進行素材選擇時,要貼合學生的發(fā)展實際,避免引入一些陳舊、空泛的內容。例如,在進行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習作內容的教學設計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展示“父親粗糙的雙手”“爺爺佝僂的背影”等圖片,以此來實現(xiàn)對學生思路和情感的引導,助力其順利地完成創(chuàng)作。
2.4結合教學實際,精準選用教學方法
在當前的教學背景下,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式很難滿足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需求,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對教學方法做出調整,以推進教學目標的達成。在以精準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實際,運用練習法、課堂討論法、啟發(fā)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展開教學。與此同時,教師要借助板書、多媒體課件等方式進行輔助教學,結合不同教學內容,為學生展示不同的場景、資料,實現(xiàn)教學內容和形式的精準化。為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好對信息技術的充分運用,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內容和形式的精準化程度,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進而助力學生的發(fā)展。例如,在講授部編版六年級下冊《北京的春節(jié)》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課文中所描繪的“腌臘八蒜”“貼年畫”“逛廟會”等圖片,讓學生對文中描述的場景有更加直觀的了解。在此之后,教師要給學生時間,讓學生自主討論“我們的春節(jié)習俗”,激發(fā)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學習熱情。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發(fā)展實際選擇個性化的教學方法,能夠提升語文教學的精準性。由此可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深入了解教育發(fā)展要求,對教學內容進行細致的分析,并根據(jù)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需求調整教學方案,這對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有積極的作用。
2.5圍繞教學內容,精準拓展課外知識
為助力學生更好地了解相關知識、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語文教材中收錄了諸多閱讀材料。但是,由于教材篇幅有限,學生要想完成對知識的充分理解,需要在課后進行自主探究和學習。由于小學生的知識儲備有限,自主學習能力、信息判斷能力也相對較低,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教材內容為中心,為學生拓展講解相關的知識,以此來幫助學生充分理解所學內容。此外,在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要結合學生個人興趣、能力基礎的差異為其推薦適合的課外閱讀材料。在學生自主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對課堂所學內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其知識儲備量也會有所增加。在日復一日的積累中,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也會逐漸被激發(fā),這對于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在講授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少年閏土》時,教師可以在講授教材內容后,為學生介紹魯迅先生生活的時代背景等內容,在幫助學生了解作者的同時,激發(fā)其學習的興趣。在課程結束后,教師可以為基礎一般的學生推薦《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名篇,為基礎較好的學生推薦《朝花夕拾》這一經(jīng)典作品,以此讓學生對魯迅及其作品有更好的了解。小學語文教師在以精準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以教材內容為基礎,結合學生的發(fā)展實際對課外知識進行精準拓展,以此來豐富教學內容,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
2.6兼顧情智發(fā)展,精準開展教學評價
精準的教學評價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精準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提高對該環(huán)節(jié)的重視程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精準、正向的教學評價,能夠讓學生對自身的學習狀態(tài)有更加清晰的認知,能夠引導學生以更好的狀態(tài)面對日后的學習和生活。為保證教學評價的精準性,教師要在進行評價之前對學生的情況有充分的了解,知曉學生在性格、愛好、基礎等方面的差異,并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教師要盡量避免將不同的學生個體進行對比,而是要對比學生自身的成長和發(fā)展狀態(tài),以此來保證評價的針對性和科學性。為更好地記錄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情況,教師可以為每位學生建立一個成長檔案,將學生成長的一點一滴都記錄在檔案之中,在見證學生成長的同時,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發(fā)展情況,進而給予學生更加精準的評價,推進學生向更好的方向發(fā)展。此外,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立“作文”高手、“拼音小百科”等獎勵稱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茖W的評價方法、多樣化的激勵機制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樹立學習的信心,同時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深入學習、實現(xiàn)語文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例如,在講授部編版一年級下冊《春夏秋冬》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識字比賽,讓學生認讀“霜、吹、落、降”等重點生字,讀得最快、最準的學生可以獲得“識字小能手”的證書。與此同時,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成果給予評價,例如,XX同學和XXX同學能夠緊緊跟著老師的節(jié)奏認讀生字,并在識字比賽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績,老師要在這里對兩名同學提出表揚。這樣能夠讓學生有清晰、準確的學習方向,對于學生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有重要意義。
小學語文教師要滿足教育的發(fā)展需要,以科學的教學形式落實好語文教學工作,為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打好基礎?,F(xiàn)階段,教師要充分運用精準教學模式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為推進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師要提升自身的能力,為教學工作的開展打好基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從教學內容及學生的發(fā)展實際出發(fā),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選擇科學的教學方法。此外,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成長實際給予針對性的教學評價,以此來更好地保證教學目標的達成。
參考文獻:
[1]吳翠鳳.小學語文“精準教學”的思與行[J].思維與智慧,2021(22):50-51.
[2]董服相.立足語文要素 精準教學目標:以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為例[J].中小學教學研究,2021,22(5):57-63.
[3]王亞玲.大數(shù)據(jù)背景下小學語文精準教學模式建構[J].教師,2021(17):35-36.
[4]趙靜華,潘巧明,王志臨.希沃教學平臺在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精準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麗水學院學報,2020,42(1):99-103.
[5]李鳳君.“小學語文原點教學”精準教學目標的實踐與探究[J].小學語文教學,2019(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