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濤 胡芳
在我國體育教學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師工作量的計量確保合理性,防止縮短工作量。高校的體育工作不僅包括上課工作,也存在隱性工作量,工作類型多、頻次高,并具有較廣的覆蓋面,具有較大的工作強度,體育教師的超負荷工作,對體育教師的心理健康存在不良影響,注重對于體育教師工作量的科學考量、評估,提高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本文主要分析高校體育教師的勞動特點、高校體育教師工作量的計算中問題,探討高校體育教師的工作量、高校體育教師工作量及勞動保護策略,以達到對高校體育教師的勞動保護的目標。
1 高校體育教師的勞動特點
1.1 體力勞動與勞力勞動的結合
學校體育包括課堂體育、課外體育競賽活動、體育鍛煉活動。高校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習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高校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發(fā)揮指導作用,高校體育教師的體育教學工作包括技術動作師范,在學生的組織訓練中發(fā)揮示范、幫助保護的作用,其中包括體力勞動,也包括腦力勞動,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消耗體力、腦力。教師的體育教學,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個性差異,在分析教學內(nèi)容的基礎上,采取適當?shù)慕虒W方法進行教學設計開展教學以及科研活動,這些體育教育工作都是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結合,難度系數(shù)較高,教學形式復雜。
1.2 體育教學形式具有特殊性
高校體育教學中,由于體育教學具有特殊的勞動形式,導致體育教學難度增大。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中存在較多的不確定因素,并且空間范圍大,根據(jù)天氣情況在室內(nèi)或室外上課,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參與課堂互動,給學生傳授體育知識,促使學生掌握體育技能。尤其是對于體育戶外教學,戶外教學中的周圍環(huán)境中的不確定因素會影響教學,教師要注重對技術動作的清晰表達。由于學生存在身體素質(zhì)差異,教師根據(jù)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開展差異化教學,對不同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幽默語言、肢體動作的運用,同時運用教學器具,提升教學質(zhì)量。
2 高校體育教師工作量的計算中的問題
高校體育教師的最佳勞動期具有局限性,年齡的增長會對教師的教學示范動作產(chǎn)生影響,教師需要不斷鉆研教學方式,借助輔助教學手段開展教學。體育教師要有扎實的運動技能、基本的教學技能,由于人的身體需要經(jīng)歷成長、成熟、衰老的過程,教師需要在身體素質(zhì)的最佳時期開展體育教學工作,獲得知識的積累與智力的提高,體育教師的工作要求體育教師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因此體育教師在堅持運動的基礎上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技能,確保在教學中發(fā)揮自身的專業(yè)技能水平。
高校體育課的教學內(nèi)容包括課堂內(nèi)的教學以及課外的體育競賽活動、體育鍛煉活動,高校體育教學是在體育教師的指導下,開展的體育項目教學,包括課堂內(nèi)與課堂外的體育教學,因此高校體育教師的工作量計算方式更加復雜,體育教學工作量中的考勤制度是對體育教師工作量的體現(xiàn),但是并不能展現(xiàn)體育教師的勞動價值,有些體育教師每天都很忙碌,包括早鍛煉、課間操、課堂教學、課外鍛煉,教師都要對學生進行體育輔導,教師每天的工作時間較長,超過了八個小時,但是卻沒有顯著的教學效果,高校管理者認為這樣的教師是模范教師。也有一些教師注重教學理念的優(yōu)化,對教學內(nèi)容認真鉆研,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這些教師能夠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認真完成教學任務,并利用業(yè)余時間進行自我提升,但是高校管理者認為這些教師不務正業(yè),沒有集中時間和精力培養(yǎng)學生。高校管理者對于體育教師勞動成果的評價,關系到體育教師的教育工作積極性,對教學效率的提升存在影響,對于體育教師工作量的評價,要結合教師的工作時間,同時根據(jù)體育教學任務的具體情況進行體育教學的價值評價。
3 高校體育老師的工作量
高校體育教師的教學工作涉及的領域較廣,包括課堂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體育競賽,對于高校體育老師工作量及勞動保護,設置的勞動保護策略,保護高校體育教師的勞動行為,防止體育教師的勞動過量。對高校體育教師的勞動保護,對于體育教師權益的維護,確保體育教師通過勞動有所收獲。以下具體分析高校體育老師工作量及勞動保護策略:
3.1 防止體育教師過量勞動
高校體育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給學生進行動作師范,確保學生積極參與體育訓練活動,在教學中耗費體力、腦力。對于體育教師勞動保護方案的設置,確保工作計量的合理性,防止勞動中出現(xiàn)身體疾病,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使教師的勞動權益得到保護,防止教師過量勞動,體育教師的教學心態(tài)會更加積極,促使每一位學生在體育課堂獲得發(fā)展。
3.2 采取科學有效的體育教學方法
根據(jù)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理念,對體育學科缺乏重視,由于體育教師在工作中需要花費的時間、精力較多,教師每天需要完成大量的工作。高校注重重點專業(yè)、重點學科、特色專業(yè)的培育,缺乏對基礎課的投入,相對于其他專業(yè)課教師,體育教師缺少去外地學習的機會,構建高素質(zhì)、專業(yè)化的體育教師隊伍,注重高校體育教師的勞動保護,高校體育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推動高校體育的發(fā)展。
3.3 高校體育教師工作量的計算
(1)明確體育教師工作量的計算范圍
高校體育教師的工作范疇是為學生提供體育服務,工作量的計算體現(xiàn)的是學生的需求,需要認定的工作包括:高校體育課堂教學工作、高校體育社團的指導工作、編排并指導各類競賽活動、早操、課間操以及課外競賽活動的指導、體育科研、管理高校體育硬件設施。高校對于體育教師工作量的計算,要按照科學的計算方式,只要對學生體育發(fā)展有利的教育服務,都可以算作高校教師的工作,包含在體育教師的工作量計算范圍內(nèi),計算并認定體育教師的工作量,包含的工作內(nèi)容為:體育課堂教學工作、管理體育硬件設施、組織學生開展早操、課間操、訓練并管理學校的運動隊伍、組織學生開展體育競賽活動、指導學生課外體育鍛煉、開展學生體質(zhì)健康測試等。
(2)體育教師工作量的認定與計算
高校體育教師的勞動具有復雜多變的特點,因此需要采取科學的方法認定體育教師的工作量。對于工作量的計算,要根據(jù)本校實際制定科學的工作量管理方法,確保工作量的有效認定,開學初由專人對教師應該完成的校內(nèi)體育總工作量進行預算,向每一位教職工傳達并制作表格進行保存,按照規(guī)定以及出勤情況進行教師日常工作的登記,分開計算課堂教學的工作量以及研究、管理活動的工作。如果工作量在預算之外,在主管領導以及體育教師簽字的情況下簽字并存檔,學期末進行總體計算,學期末統(tǒng)計體育教師產(chǎn)生的工作量。
為了對體育教師進行勞動保護,確保體育教師獲取對等的回報,需要根據(jù)相關研究成果,采用合理的計算方式計算體育教師的工作量。首先,按照高校的實際情況設計體育課堂教學方面基本的工作量,確保課時滿足體育教學需求,對于超過這一基礎工作量的部分,按照體育教師的上課次數(shù),給教師提供額外的課時費。其次,對體育課堂以外的體育教學活動,將工作性質(zhì)、工作強度、工作時間作為參考依據(jù)設置薪酬標準,并嚴格落實這一標準。再次,對于科研工作量的計算,按照科研形式、級別設置、研究成果設置薪酬標準,獎勵超過基本科研工作量的教師,按照科研形式、級別,結合研究中的實際費用、成本費用、研究成果計算薪酬費用,有些體育工作很難確定量,需要結合實際工作量進行計算,從而調(diào)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對于計算方法、計算范圍的明確,需要采取具體的實施措施,不同高校采取的具體實施措施具有一定的差異,高校要根據(jù)本校實際情況設計對于工作量的計算方式、管理方式,由專門人員預算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在預算的基礎上制作表格并存儲,表格內(nèi)的內(nèi)容是高校體育教師的基本工作量,高校體育教師對于日常完成的工作以及出勤情況進行記錄,區(qū)分計算課堂教學的工作量、體育管理活動的工作量以及其他體育工作量,對于預算之外的工作量,需要教育主管部門領導和體育教師簽字確認并存檔,在學期末計算并統(tǒng)計體育教師的實際工作量,獎勵超額完成工作量的教師,可以采取晉升層面、精神層面的獎勵,通過研討會中的點名表揚、晉升層級對教師進行激勵,對于工作量的計算,要注重科學化、人性化以及彈性工作,在評估、計算教師工作量時,需要對教師的教育工作質(zhì)量進行評估、考核和評價,在課堂教育中要安排人員進行抽查,對課堂教學過程進行監(jiān)督,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在體育科研、競賽活動的組織中,體育教師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對活動的開展方式進行分析,因此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采取特殊的方式計算工作量,確保對于工作量的計算公正、公平,創(chuàng)建良好的高校教學環(huán)境。
4 高校體育教師的勞動保護措施
對于高校體育教師的勞動保護,要注重對體育教師合法權益的保護,相關的法律包括我國《體育法》,體育法是針對體育教育的專門性法律,利用體育法對體育教師的勞動保護,有助于體育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不斷補充、完善體育法的相關法律,從而保障高校體育教師的切身利益。以下具體分析高校體育教師的勞動保護措施:
4.1 明確體育教師的權益、義務
高校體育教師的教學環(huán)境、教育性質(zhì)具有特殊性,根據(jù)我國《教師法》的相關工作,體育教師在享有普通教師權力、義務的基礎上,需要規(guī)定體育教師的特殊權益,注重對于體育法內(nèi)容的補充、更新,促使高校為體育教師提供有效的權益,制定相應的條款規(guī)定的主導地位,在體育法中明確體育教師的權益,從而保障高校體育教師的合法權益,在實際教學中真正落實這一法律條款,確保體育教師在教育中的主導地位。
4.2 體育法實施中的保障措施
高校體育教師建立保障措施,保障法律條款的實施,我國體育法具有全面的內(nèi)容,但是在實施中缺乏指導性內(nèi)容,并且可操作性不強,在體育教師合法權益的保護方面,實施程序與實施方式不明確,造成了法律條款中的執(zhí)行漏洞,因此對于體育法的修改與執(zhí)行,需要設計相應的流程與方案,確保有效實施。高校管理者執(zhí)行體育法中的流程、方案,確保最大化保護高校體育教師的勞動,確保高校體育教師獲得相應的勞動回報。
4.3 教師勞動量的人性化管理
高校要注重勞動總量的合理安排,對于高校體育教師的分配,要關注體育教學中的師生差異,注重每節(jié)課體育教學的優(yōu)化,發(fā)揮教師的主導性、創(chuàng)造性,確保教師參與體育課堂的積極性,確保體育教師不超出勞動極限。教師要發(fā)揮自身的特長,確保勞動教育有所成效,包括對于武術教學、體操教學、籃球教學等專長,教師對于體育運動項目的分類教學,確保教學的針對性,提升學生的教學興趣,課內(nèi)與課外教學的結合,能夠獲得更多的勞動成效,使得教師的勞動成果得到保護。高校的體育教學中,教師不斷提升個性化體育教學能力,注重教師勞動量的個性化管理,從多元化角度對教師的勞動成效進行評估,確保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有所收獲。
4.4 針對勞動侵權的處理
由于高校的體育教師的工作具有特殊性,根據(jù)高校體育教師的特殊工作屬性,明確體育教師的工作范疇,在基本工作之外的勞動保護,注重對教師特殊待遇權的維護。高校的體育教師承擔著校內(nèi)體育課、校外體操活動、校外體育經(jīng)濟活動,同時承擔著校外體育交際輔導的工作,相對于其他教師,體育教師的工作范圍、工作強度較大,對于體育教師的勞動保護,高校體育教師注重國家政策行政手段的運用,建立督導委員會保護體育教師的勞動行為,負責不合理的勞動時間計量以及勞動超時過多的維權,注重高校體育教師勞動侵權的補救,通過對勞動時間不合理待遇的補救,防止勞動侵權。提升體育教師勞動報酬,確保報酬和實際勞動相符,提升體育教育職業(yè)的吸引力。
根據(jù)勞動規(guī)律,對體育勞動組織工作進行科學化考核,相對于其他課程,體育課程能夠表現(xiàn)優(yōu)美的動作、健壯的體魄以及嫻熟的體育技能,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頑強、堅韌不拔的意志,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熱愛體育的思想意識。對于教師勞動強度的考核,可以從課堂教師的表現(xiàn)進行考量,評估高校體育教師的勞動強度。
4.5 注重課堂與課間勞動的結合考核
高校體育要注重課堂與課間勞動的結合,體育勞動的范圍包括課堂內(nèi)外的早操、課間、課外體育活動,注重體育活動、早操、運動競賽的統(tǒng)計,專業(yè)人員協(xié)調(diào)量化指標,高校之間相互借鑒,注重校與校之間的教學比賽,維護體育教師勞動權益。根據(jù)體育法的條例核算勞動保護,制定符合學校實際情況的條例,并嚴格執(zhí)行條例,注重勞動侵權保障體系的完善,注重勞動維權救濟保護路徑的拓展,完善高校體育教師勞動立法,防止體育教師過量勞動,對體育教師的勞動權益進行保護。
5 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高校教育中,體育教育是重要的教育內(nèi)容,能夠推動我國教育領域的發(fā)展,根據(jù)高校教師工作量的考核管理經(jīng)驗以及體育教師的實際工作量,對體育教師工作量進行檢定,從而對體育教師進行勞動保護。高校體育教師的工作在室外工作居多,根據(jù)教學實際,制定合理化、人性化的工作量,對體育教師進行勞動保護,使高校體育教師發(fā)揮骨干作用。
(作者單位:咸寧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