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國家“雙減”政策的出臺,學校要充分利用資源優(yōu)勢,提高課后服務質量。課后服務為第二課堂的開展提供了時間保障。通過開展名著閱讀第二課堂教學,可以探索名著閱讀教學的新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恰當的閱讀方法和技巧。
關鍵詞 情境創(chuàng)設" 任務情境" 場景式情境" 語境式情境
義務教育2022版語文新課標在拓展型學習任務群對第四學段學生關于名著閱讀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探索個性化的閱讀方法,分享閱讀感受,開展專題探究,建構閱讀整本書的經驗。感受經典名著的藝術魅力,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然而,現實情況是,由于教學任務重,時間緊,名著閱讀教學往往是囫圇吞棗,而學生也因為學習壓力大,課程緊,根本無暇完成名著的整本書閱讀。為此,筆者嘗試探索開辟名著整本書閱讀“第二課堂”的教學方式,從而更好地解決教學中的難題。
一、讓名著走進“第二課堂”
隨著國家《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的出臺,明確指出“全面壓減作業(yè)總量,減輕學生過重作業(yè)負擔;提升課后服務水平,保證課后服務時間,學校要充分利用資源優(yōu)勢;提高課后服務質量,制定課后服務方案,增強課后服務的吸引力。充分用好課后服務時間,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文體、藝術、閱讀、興趣及社團活動?!闭n后服務為“第二課堂”保證了時間,于是我們提出了“讓名著走進‘第二課堂’”的教學活動方案,這不僅真正減輕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也使學生有了充裕的時間投入到名著的閱讀當中,使學生在品鑒經典中開拓視野,豐富知識,增長智慧??梢哉f“第二課堂”名著閱讀是教學的延伸,更是興趣的培養(yǎng)。那么,如何實施讓名著走進“第二課堂”的活動,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里品味名著的豐厚底蘊,鑒賞名著的精髓,我們在“第二課堂”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二、名著走進“第二課堂”活動的實施
課程標準指出:拓展型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根據閱讀目的和興趣選擇合適的圖書,制定閱讀計劃,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閱讀整本書。“第二課堂”是課堂教學的延伸,為學生閱讀名著保證了時間。
1.指導閱讀方法
在對整本書名著的閱讀之前,教師做必要的指導,指導學生正確的讀書方法,如何精讀,如何略讀,鼓勵學生做好讀書筆記,圈點勾畫,做旁批等,此步驟應在第一課堂的教學任務中完成。
2.活動實施
每一堂課仍應有明確的目標、重點、難點、教法、學法以及多媒體手段。合理分配閱讀時間、閱讀任務,使學生真正有效利用“第二課堂”,沉浸在名著閱讀當中,實現閱讀效果。以閱讀《簡愛》為例:
(1)教師引讀,指導閱讀方法,快速理清情節(jié)線索。根據地點的變換,可將小說分為哪五個部分?(1 課時)
(2)制訂閱讀計劃和策略(每周2課時)
(3)沉浸式閱讀
在制定好閱讀計劃的基礎上,教師在“第二課堂”陪伴學生共同閱讀。指導學生圈點勾劃做旁批,做好讀書筆記,師生共同品鑒欣賞精彩情節(jié)。師生一同走進文學經典,共同與經典名著中的人物對話,感受人物的喜怒哀樂,同時了解那個時代,那個國家的文化和背景。
(4)談感悟、談理解
師生在閱讀中產生了共鳴,并有所感悟,有所理解,學生根據自己做的讀書筆記談對人物,對情節(jié),對語言等各方面的理解,發(fā)表自己獨到的見解,提高表達能力。教師此時應給予積極的評價,并特別注意保護學生新穎獨特的見解。
3.搭建形式多樣的平臺,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讓名著走進“第二課堂”,不局限于讀一種形式,還可以利用數字化信息技術等手段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
(1)借助影音,激發(fā)生對名著的興趣與熱愛。可利用網絡資源下載有關名著的影視劇,在第二課堂中師生共同進行觀影活動,提高生對名著的興趣,從而引導學生閱讀原著,并將影視劇與文學原著進行比較,培養(yǎng)學生以獨立思辨的視角看待影視作品。由于視頻傳達的信息量更大,傳達的感情更為豐富,學生能從中更快更直觀地了解名著的社會背景、文化風俗、家庭教育等各方面內容,從而使學生對名著內涵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2)利用“第二課堂”開展課本劇演出活動。課堂內無法完成的綜合性實踐活動,利用“第二課堂”來延伸拓展,不僅能更加牢固地鞏固語文知識,豐富“第二課堂”活動,極大調動了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而且能發(fā)現平時在課堂上發(fā)現不了的表演人才?!度櫭]》是四大名著之一的章節(jié)節(jié)選。在課堂教學之后,我們將課本劇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在了“第二課堂”中。學生經過精心的準備后將小說改編成了戲劇以課本劇的形式搬上了“第二課堂”。學生在表演中深刻地把握了名著人物的心理活動及人物的性格。在輕松的課堂中使學生感受到了中國古典小說中的百味人生,培養(yǎng)了學生閱讀中國古典小說的興趣。
三、名著走進“第二課堂”后的效果
學生對經典名著有了興趣,閱讀量達到了一定的積累。對經典名著優(yōu)秀的文學語言有了感受,自然而然的也就能下筆成文了。這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寫讀后感,改編劇本,甚至嘗試寫小說。當然這都是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基礎上學生自發(fā)的寫作,從中可以發(fā)現不同于應試教育的寫作人才。有一名學生,上課從來不認真聽講,在“第二課堂”中卻對名著表現出極其濃厚的興趣,他自己編寫的小說已經有足足半本書厚了,雖然和真正的小說相去甚遠,但這種寫作欲難能可貴。經過“第二課堂”的活動,學生擺脫了以作業(yè)為任務,以考試為目的的學習,能更輕松地展示自己的所長。有的學生上課聽講會經常走神,但卻喜歡閱讀,記不住課堂上的之乎者也,卻能記住出小說中的許多故事情節(jié),是一般學生甚至老師也記不住,說不出的。對此,的確應當引起我們教育者的深思。
以上是基于拓展型任務群開展名著閱讀“第二課堂”的一些探索。充分利用課后服務的“第二課堂”,在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的前提下,在輕松的環(huán)境里對名著進行閱讀學習,拓寬學生的視野,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培養(yǎng)學生對名著產生更強烈的興趣,建構整本書閱讀的經驗。在拓展型任務群的學習中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從中感受名著當中的人生百態(tài),領悟名著當中的文化精髓。
[作者通聯:陜西西咸新區(qū)灃東辦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