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燕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學中廣泛采用了任務型教學法,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因而被廣大小學教師廣泛采用。任務型教學法之所以受到重視,是因為它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通過組隊把學生綁在一起,增強集體榮譽感。所以,加強對“學習任務群”的認知和運用,會極大地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而以任務型教學和教學圖書為主要理論依據(jù),與任務型教學相結合,則可使學校的教學模式從單一的單元式教學,變?yōu)橐匀蝿招徒虒W為主,同時成立一個小組,幫助學生建立起一種相互幫助的關系,從而有效提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一、加強學習任務的有效轉換
總體而言,學習任務具有目的性、真實性和過程性等多種特點。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營造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語言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運用語言知識,形成自己的語言知識體系,提高綜合能力。在適當?shù)臅r間內(nèi),教師從傳統(tǒng)的主導者變?yōu)橐龑д摺诱吆徒M織者,并給予學生適當引導,充當學習任務群的記錄者和信息反饋者。
例如,在教學李白《望廬山瀑》、杜甫《江畔獨步尋花》、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這一學習任務群時,教師要求學生再推薦一首唐詩代表作,并闡述自己的推薦理由。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與推薦的學生交換意見。又如,在學習李密的《陳情表》時,教師把諸葛亮的《出師表》引入課堂,并以“如何衡量作者的忠孝”為題,指導學生對這兩篇作品進行評價。
二、明確學習任務群教學目標
在學習任務群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將各個單元、各個學期的知識點緊密結合,形成一個更加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使語文課程的教學目標更加統(tǒng)一,能夠更好地讓學生體會到語言的社會價值和人文價值。具體而言,教師應主動轉變教學觀念,把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教學目標定位為:語言積累、梳理與建構、文學鑒賞與創(chuàng)作、當代文化的介入與探究、跨媒介的學習與交流,以加強各篇、各單元乃至各學期知識與知識的聯(lián)系,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尋覓文言津梁”的“因聲求氣”部分的講解過程中,教師介紹了這個單元的引入部分,立足學生核心修養(yǎng)的角度,正確處理了“因聲求氣”部分和“尋文津梁單元”之間的關系,提高了學生的漢語理解能力,吸引學生感受語句所蘊含的獨特魅力,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三、正確處理不同學習任務群之間的關系
學習任務群建立在語文教學的總體框架上,不同的學習任務群之間的關系是相互獨立的。因此,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時,教師必須堅持以整體為中心的觀點,從整體視角出發(fā),有效整合學習任務群的核心內(nèi)容,合理協(xié)調各學習任務群之間的關系,使學習任務群的廣度和深度得到進一步的拓展。
例如,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把魯迅作為學習任務組的中心元素,以《拿來主義》《祝?!贰队浤顒⒑驼渚返茸鳛轸斞感≌f的文本語言范例,并圍繞魯迅的小說進行語言分析。以此為依據(jù),教師安排了課外閱讀任務,即閱讀魯迅名著《彷徨》,領略魯迅小說的語言魅力,并進一步了解魯迅小說的寫作技巧和語言運用。通過這一系列的任務群擴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在某種程度上避免知識的重復講授。
四、實施差異化教學
每個學生的受教育能力存在差異化,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教師必須綜合考慮,指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交流與實踐,使學生在不同的教學方式中感受閱讀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方式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對文化知識的反思和探索,使學生感受到自己的主體地位。因此,在交流學習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取長補短,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在具體教學時,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個性差異,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手段,采取多種教學方式,使學生獲得提高,并能有效掌握語言的學習方法。
例如,在教學《鹿角與鹿腿》一課時,教師應該根據(jù)學情的不同而改變教學方法。如在分組時,將基礎好的學生和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混合搭配,這樣可以促進好的學生幫助一般學生,共同進步,從而使教學效率最大化,學生集體的榮譽感也越來越強,也使“任務式教學”模式更好地貫徹到新時代的教育教學之中。
五、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學習任務群
在閱讀群體語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相似的文章放在一起,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節(jié)約閱讀時間。由于學生年齡、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的差異,教師要針對學生不同的基礎,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根據(jù)所學的內(nèi)容從易到難的程度進行分類和分析,逐步指導學生的學習。
以學習古文為例,古文的學習比較單調和困難,學生往往因為接受能力差而難以掌握古文。在這個時候,教師要針對學生的不同學情,為學生制作古文的課程,從五個字到七個字,再到古詩詞,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古文。
六、開展學習任務群的實施過程
在學習任務群教學中,教師要起到關鍵作用,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習任務為核心,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這對課程標準的貫徹落實至關重要。
例如,在學習《狼和小羊》《美麗的公雞》時,學生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表演。教師要對表現(xiàn)獨特、有創(chuàng)意的學生給予表揚和獎勵。本課程旨在激發(fā)學生思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提升個人素質,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實施教學時,教師必須明確以下環(huán)節(jié)。(1)以中心教學為核心,設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始終堅持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不能脫離語文教材,要把學生實際掌握知識的情況作為參考因素,把各種不同的學習任務結合起來,在教學過程中一一解決。(2)為學習團體增添趣味。教師應在基礎教學內(nèi)容的基礎上,通過設置與居住環(huán)境密切相關的多個小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3)教師要科學、合理地安排學習任務,使學習任務與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相適應,由簡到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4)教師評價要規(guī)范化。在學習任務群的基礎上,要解決單元教學的評價問題,不僅要對結果進行評價,還要對解決過程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使過程和結論相統(tǒng)一。
總之,在當前教育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語文教學還存在著許多問題,而學習任務群則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它是一種全新的、有別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它既能整合語言知識,又能使學生在學習任務中進行知識探索,全方位地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教師應充分運用“學習任務群”教學模式,引進多種有效的學習手段,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市湘潭路小學)
(責任編輯? 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