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何玉秀
(1.吉木薩爾縣教育局;2.吉木薩爾縣第二中學,新疆吉木薩爾 831700)
當前,我國信息技術水平不斷發(fā)展,很多教師在展開育人活動時,已經(jīng)開始嘗試將信息技術融入教學中,并獲得相當不錯的教學效果,極大拓展以往的教學模式。通過將信息技術融入初中物理教學中,能夠幫助教師更為高效地利用網(wǎng)絡上的豐富育人資源,這對完善初中生的物理知識體系,拓寬其思維發(fā)展、視野開闊有重要意義,這也是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內容。為此,我們應深化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融合應用的研究,以此助力初中物理教學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
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通過革新初中物理教學模式,能夠極大豐富當前的育人資源,這對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效果有重要促進作用。在物理教學中,我們除了可以針對現(xiàn)有的教材對物理知識展開分析,還可引入媒體視頻、微課等輔助手段,將一些更具趣味性、生動性、教育性的知識內容引入課堂,以此為初中生帶來更多新奇的學習體驗。此外,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初中物理教學工作,能夠展開更為豐富的線上育人活動,線上的物理資源內容多樣、數(shù)量豐富,能夠滿足不同類型初中生的物理知識學習需求,這對提升教學深度、教學質量有重要作用。
和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學工作不同,在展開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初中物理有效教學時,能夠實現(xiàn)對初中物理教學工作的進一步優(yōu)化,有利于教師更好地突破以往初中物理知識和初中生的時空壁壘,從而使其能夠隨時隨地接觸自己想要學習的物理知識,這對拓寬育人路徑有重要意義。此外,我們還可結合初中生的物理知識儲備、認知能力、興趣傾向等因素,結合信息技術手段,為其創(chuàng)設一個更為自主、開放的學習平臺,使其能夠更為充分地利用網(wǎng)絡資源,為提升初中生的自主學習效率提供助力,幫助他們形成一個良好的自學習慣,為提升初中物理教學質量打下堅實基礎。
從本質上分析,初中物理教學工作可以看成教師針對初中生展開的物理知識活動。在以往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常會選擇灌輸式的方式展開育人活動,師生互動深度、頻率不足,教學質量不高。同時,這樣的教學形式很難凸顯初中生的物理課堂主體地位,不利于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效果。通過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初中物理教學中,能夠逐漸打造一個更為趣味、高效的課堂環(huán)境,將初中生參與物理知識學習的興趣充分激發(fā)出來,深化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水平,提升育人效果。
當前,部分學校并沒有對信息技術應用到初中物理教學充分重視,整體的師資力量較為有限,另外,部分教師在開展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初中物理教學優(yōu)化時,工作內容流于表面,難以針對當前的物理教學問題展開合理突破,很好對教學內容展開進一步拓展。長此以往,教師將很難從初中物理課堂中體會成就感,不利于自身教育價值的凸顯。另外,部分初中物理教師的工作內容繁雜,除了需要負責日常的物理教學工作,還需完成一些事務性工作,這就導致其很少有時間投入物理教學優(yōu)化中,阻礙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提升。
若想提升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初中物理教學質量,我們應重視對信息技術設施建設的完善,這樣可提升信息技術手段在物理課堂中的應用效果。但是,當前很多學校將資金投入到其他學科的建設中,對物理學科所用的設備投入不足,這樣很可能會對教書育人活動的開展產(chǎn)生負面影響。不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很難為初中生創(chuàng)設一個優(yōu)質的物理學習環(huán)境,影響后續(xù)育人工作的實際效果。另外,一些新型的信息技術手段,通常需要一定的基礎設施作為支持,若是教學投入不足,將難以保證信息技術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學課堂中實現(xiàn),這對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提升產(chǎn)生很大阻礙作用。
在展開初中物理教學工作時,教師很少主動針對初中生的實際情況展開分析,對物理教學形式展開優(yōu)化,在將信息技術引入課堂時,多數(shù)教師也只是將物理教材中的知識內容展開數(shù)據(jù)化處理,未能結合網(wǎng)絡上豐富的教學資源展開優(yōu)化、革新,這對提升物理教學有效性極為不利。另外,部分教師雖能對信息技術手段的使用有所重視,但在實際教學中,并沒有設立一個明確的育人目標,這就很容易導致教師引入的網(wǎng)絡資源和初中生的學習需求出現(xiàn)偏差,從而影響教學有效性提升。
若想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我們應重視對初中生物理學習興趣的激發(fā),這樣可大幅提升育人效果,為他們后續(xù)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但是,若是教師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式,在展開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教學活動時,就很難幫助初中生體會初中物理知識的趣味性,不利于教學有效性提升。為此,我們可以嘗試將信息技術引入初中物理教學中,結合趣味、生動的媒體視頻,為初中生創(chuàng)設一個更為優(yōu)質的學習環(huán)境,更為充分地調動他們的視聽感官,使其能夠從不同角度、層面對接觸到的物理知識產(chǎn)生新的思考。通過此方式,初中生的物理學習主動性將得到大幅提升,物理教學工作的效果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在引入信息技術手段前,我們應對當前初中生的物理知識儲備、認知水平等展開分析,以此保證引入的媒體視頻和初中生的物理學習需求契合,從而提升媒體視頻在初中物理課堂上的應用質量。
例如,在展開“慣性”這部分知識教學時,我們可以嘗試結合信息技術手段,引入一些和慣性知識有關的視頻,以此實現(xiàn)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內容的拓展與豐富,對教材上的物理知識展開信息化、數(shù)據(jù)化、趣味化處理,增加初中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探究興趣。例如,我們可以結合網(wǎng)絡上一些慣性實驗的視頻展開啟發(fā)教學,以此幫助初中生結合視頻探尋慣性的特點和性質,這對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有重要作用。通過引入媒體視頻,除了豐富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內容,還可在無形中進一步激發(fā)初中生的物理知識探究主動性,提升其學習興趣,這對后續(xù)教學工作的開展有極大促進作用。
初中物理教材上的部分內容有一定的抽象性,初中生在理解這些內容時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這會嚴重影響他們之后對一些關鍵知識點的學習,不利于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此,我們可以嘗試將信息技術手段引入初中物理課堂,以此實現(xiàn)對物理重點、難點知識的進一步突破。在這個過程中,微課是非常有效的一種輔助形式,通過微課初中生能夠更為深入地理解相應的物理知識內容,使其更為直觀、深入、科學地完成對物理重點、難點知識的探索與分析,從而助力其物理核心素養(yǎng)、理解能力等綜合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不僅如此,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將微課引入初中物理課堂,能夠實現(xiàn)對初中生物理知識體系的進一步革新與優(yōu)化,幫助他們掌握更多物理學習技巧,提升他們解決各類實際物理問題的能力,促使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為提升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微課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應用效果,我們在設計微課時,應對如下幾個層面格外關注。其一,做好微課時間長度的控制。實際上,若想提升微課在初中物理課堂上的應用效果,最好將其時長控制為5~10分鐘,如果微課的時間太長,初中生就很難將全部精力集中到微課上,這會對其學習效率提升產(chǎn)生極大阻礙作用。如果微課太短,教師就難以將重點知識內容引入微課,從而在無形中降低微課的教育價值,不利于教學效果提升。其二,保證微課的趣味性。在通常情況下,微課在初中物理課堂上的使用多是在課后缺乏教師監(jiān)督的情況下,為幫助初中生結合微課展開更高水平的復習、預習活動,保證微課的吸引力,初中生能夠更為主動地結合微課展開物理知識探索。其三,微課要融入問題。微課的時間長度有限,很多初中生在觀看微課時,難以結合微課內容展開深度思考,為此,我們可以嘗試在微課結尾添加一兩個探究性問題,以此實現(xiàn)對初中生思維的進一步拓展,增加微課的教育價值。
例如,在展開“物體密度的測量”這部分知識教學時,我們可以結合微課對教學活動展開優(yōu)化。在設計微課前,對教材內容展開深入分析,而后結合具體學情,保證微課設計的內容符合初中生的認知規(guī)律,保證微課的教育價值。在微課中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將一些優(yōu)質網(wǎng)絡資源引入微課,而后憑借動畫、圖片等方式,對微課內容、形式展開進一步拓展,增強物理教學有效性。
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若想提升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我們應重視對初中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可實現(xiàn)對其知識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助力其形成良好自學習慣,這對他們后續(xù)長遠發(fā)展有重要促進作用。此外,通過幫助初中生形成良好自學習慣,能夠使其更好地復習所學物理知識,這對其形成良好學習習慣、提升物理綜合素養(yǎng)有重要作用。但是,在以往的初中物理課堂中,很少初中生能展開較為高效的初中物理自主學習,其原因在于他們缺乏一個優(yōu)質的自學平臺。在初中生自學物理知識遇到問題時,他們難以在第一時間將問題解決,這樣除了影響其自學效率,還會對自學初中物理知識的心態(tài)產(chǎn)生不良影響,進而嚴重阻礙初中生物理知識體系的發(fā)展。
為此,我們可以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將信息技術融入初中物理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線上自學平臺的方式,為初中生的自學活動提供便利。初中生自學物理知識遇到阻礙,可以嘗試將問題上傳到線上平臺,而后借助同學、教師的力量將問題解決,這樣可保證其之后自學活動順利開展。此外,為進一步拓展初中生的物理知識體系,我們可以定期在自學平臺上發(fā)布一些物理問題、課外知識,以此為初中生的自學活動提供更豐富的資源,助力其自學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
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若想進一步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我們應重視對教學評價工作的優(yōu)化與革新。通過對初中生展開合理、科學的評價,除了檢驗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課堂上的應用效果,還可逐漸發(fā)現(xiàn)當前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展開更具針對性的改革,對初中生的物理知識體系查漏補缺。此外,通過展開合理的教學評價,能夠幫助教師更為高效地優(yōu)化教學內容、育人流程,從而將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問題消弭于無形,提升教學有效性。
在展開初中物理教學評價前,我們應對初中生展開合理分層,以此保證評價工作的客觀性、針對性。例如,我們可以將那些初中物理知識儲備不足、學習主動性不高的初中生定義為后進生;將那些學習主動性強、物理知識儲備豐富的初中生定義為學優(yōu)生;介于這兩者之間的初中生定為普通生。而后,針對不同層次的初中生,我們可以為其設定相應的教學評價標準,并在完成教學活動后,結合標準對其展開評價,以此發(fā)現(xiàn)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升教學有效性。為提升評價活動的全面性,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引入網(wǎng)上評價的方式,鼓勵初中生參與評價,以此提升評價活動的全面性。
綜上所述,若想提升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學效果,我們可以從結合趣味媒體視頻,激發(fā)學生興趣;借微課突破難點,加深學生理解;創(chuàng)設線上自學平臺,構建完善知識體系;開展合理教學評價,改進教學問題等層面入手分析,以此在無形中促使初中物理教學中信息技術的融合應用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