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迪
(秦皇島開放大學,河北 秦皇島 066001)
職業(yè)教育是基礎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近年來,我國對于職業(yè)教育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期待。在職業(yè)教育中,特別是在線職業(yè)教育中,學生參與度對教學效果的影響研究仍屬于初級階段,伴隨網(wǎng)絡教學的發(fā)展不斷出現(xiàn)新的情況。學生在線學習的參與度直接影響了教學的效果,也是整體在線教學設計的關鍵點,如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如何提升參與度中的有效成分,成為教學設計者值得關注的重要方向。
隨著社會經(jīng)濟水平不斷提高和信息化時代的發(fā)展,在線學習的研究更多的為基礎教育所重視。特別是新冠疫情以來,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與智能技術愈發(fā)與在線教育融合,不斷成為各級各類教育教學的重要發(fā)展方向,也成為了基礎教育在特殊時期的強有力補充手段。近年來,在線教育者針對某一學科或課程進行設計進一步深入與全面,并探討了在這些網(wǎng)絡課程實踐中影響學生參與度的情況。有學者針對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下學生在線學習參與度提升策略研究,分析了影響學生在線學習參與度的主要因素,初步構建了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下學生在線學習參與度的提升策略模型,并利用學校Blackboard 網(wǎng)絡教學平臺搭建在線課程《計算機基礎》,將部分提升策略應用于教學實踐。有學者采用Vensim PLE 軟件對實例進行模擬仿真試驗,也取得了提升學生參與度的效果。
職業(yè)教育中,影響學生在線學習參與度的因素有許多。從學生自身的角度來說,學生在線學習的時間、學習內容、學習形式都對其自身有著直接關聯(lián);從教師的指導過程角度上看,教師如何通過課程架構,充分利用在線指導個性化地演繹教學過程,是提升在線參與度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從學科的特點角度,如何進行課程的頂層設計,成為了影響參與度最底層、最基礎的影響因素。
內驅力是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最強推動,是一種源于學生自身需要的內部動機。這種潛在的動機力量,要通過個體在實踐中不斷取得成功繼而真正表現(xiàn)出來。在線學習過程,多伴隨著自主學習的大背景。
1.環(huán)境的影響
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離開了傳統(tǒng)的校園形式。環(huán)境的變化首先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時間,主要體現(xiàn)在學習奔赴過程相對簡易;選擇學習時間更加靈活,在線教學的資源可持續(xù)性,學生可以選擇更加適合自身作息的時間安排學習計劃;從一定程度上在線教學拓寬了學習內容,互聯(lián)網(wǎng)的知識鏈接較傳統(tǒng)課堂更容易讓學生拓展學習內容,找到自己喜聞樂見的切入點。
學習環(huán)境的改變也伴隨著學習環(huán)境中人的改變。在線學習的形式盡管拓展出了許多諸如論壇、即時通訊、視頻留言等方式的交互,但始終不能替代面授課程中的交流效果。在這種模式下學生自參與度的提高,更多依賴于自身的內驅力;教學環(huán)境的變化也減少了學生之間面對面的交流,部分學生能夠很好的適應在線交流,但也有部分學生伴隨相對減少的學習交流、比較和督促環(huán)境,不能夠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
2.參與度與學習效果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在線學習的參與度與學習效果成正比例提升。參與度既體現(xiàn)在參與課程全過程、全覆蓋面的模塊設置上,也體現(xiàn)在參與到課程主體知識點的深度學習中。通過分析,能夠積極參加課程模塊中各個項目,比較全面的參與學習過程的學生,對于課程設置的提問最少;在線學習行為次數(shù)略少,但在線時長更多的學生,從一定意義上看是深度參與了某個模塊的學習,這一類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提問較其他學生更顯著;在線學習次數(shù)不足并且時長也不足的學生一般分為兩種情況,部分學生不適應在線學習模式,轉而以即時通訊軟件加文字材料的形式參與學習,僅完成了在線必要項目,但仍然能夠在作業(yè)和考核中通過;部分學生則在在線學習數(shù)據(jù)中顯示出了明顯的排斥,并未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
3.學習技能的影響
在走訪調查中,有一半以上的學生能夠理解在線學習的結構設置,并有信心能夠通過自己主動學習完全掌握學習方法;部分學生對于在線學習的模式不夠了解,但有能力通過與教師的溝通達到熟練應用學習軟件的目的;極少數(shù)學生在在線學習中遇到了技術上的困難,特別是對于上傳文檔等基礎操作表示難以掌握。因此,學生內驅力的提升也相應的從知識渴望到技術難點,在課程設置中網(wǎng)站或軟件的使用是打通學生內驅力阻礙的第一脈絡,強化對網(wǎng)絡資源使用的培訓能夠很好的提升學生對于在線學習的信心,提升學習興趣;學生內在學習動力的提升,有其固有的閾值,這與學生自身的學習經(jīng)歷和學習目的有關,但在線學習的氛圍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學生的內驅力提升,良好的學習團體和富于動力的學習交互動能夠促進學生克服在線遠程學習的懶惰情緒,積極參與到在線學習中。
教師輔導過程中的輔助力,是誘發(fā)學生內驅力和激發(fā)學習興趣最直接的交互手段。輔導教師的角色主要有兩方面組成,一是學習內容的協(xié)助講解,一是對學習過程的督促提醒。
1.課程結構的輔導
在學習內容的輔導中,輔導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能夠正確的使用網(wǎng)絡資源,包括網(wǎng)站結構安排、課程概況、教材使用、考核方式等關鍵節(jié)點上把握學生的前置學習進度的跟進。實踐中發(fā)現(xiàn),如果學生能夠在課程啟動之初就很好的了解主要模塊的設置,能夠提高其進一步緊湊的進行后續(xù)內容學習的積極程度;沒有進行先遣模塊學習的同學往往因落后的學習進度降低了學習興趣,沒有跟進學習節(jié)奏從而失去信心,更有個別學生因錯過主要模塊的學習,錯漏部分強制化的模塊有效期限,而無法正常完成必要的學習要求。
2.課程內容的輔導
輔導教師的直接講解是提高學生學習參與度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輔導教師可以通過直播、在線答疑、論壇回帖、即時通訊等多種手段直接與學生進行交流。其中,即時通訊手段是學生最喜愛的方式,直播講解其次。因為這能夠使得學生的需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回應,也更好的激發(fā)學生提問和思考。但由于每個學生的交互時間不同,這種方式會在參與學習的學生不斷增多的情況下,對輔導教師提出時間和數(shù)量上的極大挑戰(zhàn)。直播講解是被選擇的第二大輔導利器,可以很好的進行面對面交互,盡管理工類的課程需要教師前期準備較多,但為學生(特別是預習充分者)喜愛,對于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有著不可替代的主力作用。但在實際統(tǒng)計中,參與直播教學的學生數(shù)中有部分參與直播的學生是通過回放進行學習;部分學生也不能夠跟進直播全過程,因此需要配合其他手段答疑,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這種方法的參與度。這也是直播課程的一大弊端,就是需要受教者和施教者同時在線,具有一定的時間限制。
3.學習過程的追蹤
輔導教師的另一個重要角色是學習全過程的追蹤和督促,常常被許多課程實施過程忽略。對于學習全過程的督促,是提高學生參與度的重要一環(huán),特別是對于在整個學習群體的自動力不足的情況下,做好追蹤與督促行為,能夠很有效的提高學生對于課程的參與度。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在對比學期中期沒有教師督導的班級和通過輔導教師(或班主任)督導的班級,整體的學生參與度明顯優(yōu)于前者;在學期中前期就開始督導的班級滿意度也明顯優(yōu)于中后期出現(xiàn)督導的班級。督導過程中,也是容易發(fā)生學生逆向消極情緒的主要階段,這種情況僅限于小部分學生,一般不超過20%。需要追蹤教師與課程內容輔導教師配合,對督導節(jié)奏有所把控,并發(fā)揮適當?shù)摹蚌郁~效應”,在共享平臺直觀展示好成績學生,帶動其他學生,以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科學的在線課程設計,特別是科學的課程底層架構設計是在線課程能夠吸引學生的基礎和根本。一般來說,偏重文經(jīng)類型的學科更加適合網(wǎng)絡教學,理工類學科的符號、公式多,不便于網(wǎng)絡交流與傳播;同時,大部分職業(yè)教育類學生對理工類學科的知識儲備少,這也成為理工類學科教學在線開展的難題。怎樣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巧妙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誘發(fā)認知沖突,進而將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和知識背景相聯(lián)系,都能夠很好的提高其參與課程全過程,有效提高學生對課程的參與度,對整個在線教育和職業(yè)教育的參與水平有著十分積極與重要的意義。
1.模塊設置
基本需要包含課程介紹類、課程主體類、課程拓展類、交互類等幾大模塊。視覺上,更加簡潔的首頁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探索興趣,部分課程從全盤平鋪式的模塊設置改為導航欄加主題型首頁后更加受到喜愛。對于課程結構使用介紹類的項目,如果網(wǎng)站技術手段強制學生參與,比簡單的在首頁顯著位置標注更能夠提高教學效果。課程內容主體分為文字類和視頻類,文字類的主體更加適合學生利用碎片實踐或截屏下載進行學習;而視頻類學習資源盡管更更加受關注,但便捷度略低于文字類的資源。這是由于視頻類資源文件較大,不利于儲存。當然,理工類的課程在實施過程中,有部分知識點需要學生配合文字材料完成,也是值得課程設計者注意的方面。
2.課程拓展
課程拓展模塊,為需要深入學習的學生提供便捷的資源共享,盡管在各個學科中的點擊率都不高,但作為完整的學習架構,是教師對課程內容的有力補充模塊。也可以通過該模塊的擴展,不斷完善學科與各個行業(yè)之間學生的聯(lián)系。交互模塊的調查中,并沒有顯示出其預期的效果。主要原因認為學生更鐘情于自己已有的網(wǎng)絡通訊方式,很難實施關注諸如論壇類的交互模塊,盡管理工類的交互模塊中,許多復雜的公式和字符,可以使用拍照替代錄入,得到了更便捷的上傳方法,但沒有達到理想的交互效果。在后續(xù)的實踐中,積極探索更適合課程架構的屬于系統(tǒng)本身的交互模塊,特別是可以通過移動終端就可以實現(xiàn)的模塊,將是突破交互難點以提高學生參與度的重要一環(huán)。
在教學教法的改革與實踐中,找到基礎教學中學生在線學習的有效辦法,一方面要遵從大部分學生可操作性;一方面也要針對不同課程,找到相對能夠統(tǒng)一的教學方式。
近年來在線課程體系不斷完善,辦學平臺不斷更新,一體化的優(yōu)勢逐漸顯現(xiàn)。諸如國家中小學教學云平臺也積極更新和醞釀新的在線平臺可操作性。在線學習的資源和模式的豐富和開放,對如何提高在線課程基礎架構的水準,提高學生對于學習全過程的參與度,都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將課程參與度影響比較大的因子中,改善課程設計和內容,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實效性。同時,如何能夠更加客觀的針對學生不同的文化基礎和對在線學習的期望值,有效提高參與度也成為了研究中的難點。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自身的內動力因不同的學習背景和個人能力等因素存在差異,對教師在指導過程中作用就是要針對不同學生進行差異化的輔助,以更好的將在線學習內容表達在學生的面前以提高其參與課程全過程的動力。課程架構更應該隨著時代的要求不斷調整更新,以適應不同學生和時代的要求。在職業(yè)教育方面,基礎知識的教學在不同形式下的課程設計對學生的參與度有很大影響,而基礎知識又對專業(yè)知識技能存在很大影響,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課程體系中,提高學生在線學習的參與度,對專業(yè)整體的吸納程度有很大的研究價值。
在信息社會發(fā)展日益壯大的時代,不斷探索遠程教育的發(fā)展與提升。所應用的主要教學平臺從QQ 群、微信群、學習網(wǎng)站等,逐漸進化為移動終端。如何能夠將各個學科統(tǒng)一的教學平臺現(xiàn)代化,又引入能引入當下主流的通訊和授課方式,無一不是提高整個教學過程參與度最大的課題。特別是近年來,新冠疫情背景下,在線學習成為學校常態(tài)化的學習模式,在此基礎上也出現(xiàn)了許多新的問題和矛盾。但“學生在線學習的參與度”仍舊是教學過程的重點和難點,如何提高學生參與在線學習的積極性、有效性,成為了在線教育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研究提升學生在線學習參與度的方法與策略,是不斷探索提升在線教學有效性的方法,也是為職業(yè)教育的長足發(fā)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