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聞鏈接
在年輕人中,“反向消費”正悄然 興起。與以往的消費模式不同,“反向消 費”反映了年輕人群體消費觀念的轉變: 他們不再盲目追捧昂貴的商品,轉而開始 推崇實用、環(huán)保、健康、高性價比等消費 理念。由此,當下流行起了各種省錢新風 潮,如購買二手商品、使用共享服務、以 租代買、青睞折扣店和平價消費場所、參 加老年旅游團、加入省錢討論小組等。 “花小錢辦大事”的快樂在年輕群體中蔓 延開來,“反向消費”正逐漸成為許 多年輕人的消費新方式。
02. 寫作任務
近期,年輕人“反向消費”的現象引發(fā)熱 議。有人認為,“反向消費”是對以往消費方式的 理性反思,是一種倡導克制、節(jié)儉、環(huán)保的消費方 式;也有人認為,“反向消費”更多是年輕人出于 跟風心理,人們在各類省錢新風潮中盲目囤積超出 自己需要的低價商品,結果反而造成了浪費。
基于以上內容,班級舉行了一場圓桌討論 會,請同學們自由發(fā)言。請你選擇自己的立場,寫 一篇發(fā)言稿。
03. 圓桌派
“反向消費”是一種健康的消費理念
“反向消費”不完全是無奈之舉,也未必是委曲求全,更多是以實用、簡樸的消費觀來緩解物欲飛漲的社會中的精神內耗。“鷦鷯巢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睋碛卸嗌偕莩奁?,物質生活有多富裕,并不是衡量生活質量的標準。放任物欲橫流,反而會讓消費成為一種自我奴役。而“反向消費”的出現,說明年輕人選擇降低物欲,以更輕松的心態(tài)看待外界,在精打細算中切實感受柴米油鹽、人間煙火,享受認真生活的樂趣。
此外,“反向消費”還體現了當代年輕群體對生活本質的探索與追尋。正如詹姆斯·索特的小說《光年》帶給我們的啟示——“生活的目的就是生活本身。生活的本質即表面?!币I消費新潮流的年輕人, 在“反向消費”中似乎發(fā)現了平淡生活里蘊含著的美好和愉悅,他們正用充滿愛意和返璞歸真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問題。從一味追求高端、奢侈到強調簡約和關注自我的消費態(tài)度的轉變,體現的是年輕人的思想認知和價值觀念的變化與提升。年輕的消費者通過“反向消費”將原先被過度耗費的時間和金錢用于豐富人生體驗和滿足精神需求,從而獲得精神的富足?!胺聪蛳M”恰恰成為消費者探尋生活本真、發(fā)現自我、充實內心的途徑。
(浙江省龍港中學2021級7班 王穎)
“反向消費”更多體現了人們的跟風心理
“反向消費”作為一種在群體中興起,并被群體裹挾著發(fā)展的消費現象,具有激發(fā)跟風心理的條件。依《消費者行為學》一書所言,當消費者難以確定購物決策時,常會根據促銷折扣力度和“大家都在買”等因素來判定自我的購物決策。不少青年缺乏辨識能力,在各種“反向消費”帖子的鼓動下,沖動地囤貨消費,以致出現偽節(jié)儉、偽環(huán)保、偽克己的消費行為。因而“反向消費”并非完全出于消費者的理性選擇,在一定程度上是跟風大潮下的情緒匯集。
很多人認為,“反向消費”是年輕人對消費主義的一種反叛,即通過倡導節(jié)儉、環(huán)保來踐行一種新的生活觀念,從而緩解精神內耗、充實自我,然而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可以看到,年輕人被各大社交平臺推出的“省錢技巧”“大牌平替”等概念所吸引,爭先恐后地參與體驗、測評、分享,在各類省錢新浪潮中進行著各式消費。實際上,這種消費行為本身卻陷入了另一種消費主義中。
因此,我們不應盲目地推崇“反向消費”,而應該有自己的理性判斷和選擇,根據自己實際的消費需求和消費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消費方式。
(浙江省龍港中學2021級7班 倪偉棟)
04. 時評精選
不想被消費主義裹挾的年輕人
當下年輕人“摳門”的舉動并非可以簡單地解讀為經濟行為,他們省錢可能不是為了買車、買房,而更多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表明了他們不想被消費主義裹挾的態(tài)度。
此時,另外一種聲音開始出現,那就是:雖然能省錢,但是這樣的生活方式有意思嗎?沒有生活質量。在很大程度上,人們將生活質量與消費水平相掛鉤, 甚至可以說:人們消費的已遠遠不是物品本身,而是物品所代表的某種身份。
其實,消費主義遠不止“買買買”這么簡單,消費主義最大的弊端在于剝奪了人們對生活品質的想象。然而大多數人意識不到,因為他們就是在這種消費主義的氛圍中成長的,社會在無形中向人們傳達相應的身份所應該擁有的品牌和物品的信息。比如,一個成功人士,就應該有跑車,有名表。而這實際上是一種隱形的壓力,讓人們不自覺地去購買,想要以此獲得一種身份認同感。人們難以想象一個一天只花10元吃飯的人會活得很好。實際上,這是有可能的,因為每個人對吃的要求是不同的。
如此看來,“反向消費”的背后是當下年輕人“想象另一種可能”的訴求, 他們不想只活在一個被消費主義定義的世界中。
(摘編自莊石《豆瓣摳門小組出圈:為何年輕人開始熱衷于省錢?》,“南周知道”微信公眾號)
“精致?lián)浮钡谋澈筇N含著新的人生哲學
猶記得幾年前,“‘90后’人均負債12萬”的話題曾一度占據熱搜榜單。時過境遷,一些年輕人已經站到“精致窮”的對立面,他們開始追求省錢帶來的安全感,崇尚“精致?lián)搁T主義”消費觀?!蔼殦笓覆蝗绫姄笓浮钡囊淮煌柚缃黄脚_“以摳會友”,分享省錢經驗。在“豆瓣”上,“低消費研究所”已經擁有10多萬名組員。通過踐行低消費主義,組員們開始重新思考自己與生活的關系。
“精致?lián)浮辈煌诳嘈猩降氖″X。省錢,不能以犧牲有品質的生活為代價,也不等于葛朗臺式的吝嗇守財。與時俱進的“摳門之道”中,蘊含著追求高性價比快樂的人生哲學。青年一代更看重精神層面的滿足感,從“我想要”的面子消費,轉向“我需要”的理智開支,他們更注重在省錢和品質生活之間找尋平衡點。
不少“精致?lián)浮睆那耙彩恰岸缡贮h”,曾經的過度消費讓年輕人提前看清生活的真相:單靠追求物欲,撐不起虛弱的精神大廈。因此,不少年輕人把“摳”下的錢,用在“精致”的刀刃上——投入知識、技能的學習,或是投入游學、旅行等開闊視野的體驗,或是投入買房、教育、養(yǎng)老等長遠投資。比起“想花就花”的一時瀟灑,這些消費更能轉化成他們未來道路上最大的底氣。
(摘編自如歌《“精致?lián)浮保耗贻p人越來越不愛花錢?》,“中青評論”微信公眾號)
“反向消費”具有現實意義,還應把握好“度”
很多人說,“窮”才是“省”的第一推動力。的確,拋開“打趣”和“自嘲”的意味,現實里很多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大是不爭的事實。在一些大城市,有人一個月的房租就要花去超過三分之一的收入,還有一些人陷入降薪或失業(yè)的困境。只有意識到背后這些真正的問題,才能讓“年輕人摳門” 的話題不只是打趣交流,而更具現實意義。應對這些背后的問題,既需要外界的援手,更離不開年輕人自身的奮起。說到底,“反向消費”是一種關于消費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種關于欲望的人生態(tài)度;是一個思路清晰的理財規(guī)劃,也是一個必須正視的現實問題。
需要提醒的是,消費有“超前”一說,攢錢也有“過度”的可能。有人為了商家的一點“蠅頭微利”就去冒各種各樣的風險,還有人因為在各種省錢活動中浪費了太多時間而使得眼前的生活受到影響,這些選擇顯然都是顧此失彼、本末倒置。任何攢錢大業(yè),都要循序漸進、積少成多。
(摘編自董曉偉《聽說,年輕人很“摳門”?| 睡前聊一會兒》,
“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眾號)
05. 素材積累
混入老年食堂的年輕人
“打卡老年食堂”在年輕群體中悄然盛 行。在杭州小營街道元寶街的幸福鄰里食堂, 10多平方米的店內,埋頭吃飯的顧客中一半是 年輕人;紹興塔山街道水溝營社區(qū)食堂的手工 點心可是搶手貨,如果去晚了,就都被年輕人 “搶”光了;金華多湖街道金都美地社區(qū)的 “美地大食堂”里,年輕人也排起了長隊…… 為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拋棄了寫字樓和商場里 的餐飲連鎖店,轉而走進各個小區(qū)的深處尋找 社區(qū)食堂?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社區(qū)食堂價 格實惠,“一份三菜一湯的套餐,兩葷一素, 營養(yǎng)均衡,無限續(xù)飯,只要16塊錢”。另外, 大多數社區(qū)食堂都有街道、政府作擔保,衛(wèi)生 條件有保障。
“年輕人的加入,對社區(qū)食堂來說,其實 也是一種反哺?!彼疁蠣I社區(qū)負責人介紹,他 們社區(qū)食堂前幾年基本處于虧損狀態(tài),后來通 過“敞開經營+點心外帶”模式,擴大了食堂的 服務范圍,吸引了許多年輕人前來就餐,從而 一舉扭虧為盈。“這更像是一種‘雙向奔赴’ 的模式,讓食堂能夠實現‘自我造血’?!?/p>
(摘編自《浙江年輕人不點外賣,開始“混” 老年食堂了?》,“中新浙里”微信公眾號)
(編輯:張思遠)
適用話題:消費觀念的轉變、價值的重新定義、對生活本質的探尋
各種省錢新風潮的興起,是年輕人為抗衡生存壓力所做出的適時選擇,也是消費觀念轉變的結果。年輕人不愿再陷入消費主義的陷阱,而更愿意通過“反向消費”追求既簡單實用、舒適隨性,又能彰顯生活智慧、凸顯獨特個性的“返璞”的生活。
社區(qū)食堂讓一批年輕人消除了“今天吃啥”的疲憊與煩惱,優(yōu)惠的價格讓他們感受到好好吃飯的幸福與滿足。這種低價的消費能夠為年輕人帶來一種全新的成就感、歸屬感與幸福感。
應重新定義事物的價值,打破高價消費帶來的虛榮感,理性判斷自我真實的內在需求,探尋生活的本質,體驗健康而樸素的生活方式——這是現在眾多年輕人經歷過現實的“洗禮”后所得出的深刻認識??梢哉f,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愿意走進老年食堂這一現象,折射的是年輕一代正努力掙脫束縛自己的各種規(guī)訓和羞恥感,勇 于 踐 行 自 我 的 生 活 理念,渴望保有松弛感和對生活的掌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