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佃偉 | 青島通濟實驗學校小學部
我在大學里學過一門課程叫“班主任工作藝術”,因為只是理論學習,所以當時想當然地認為班主任工作應該很簡單,可當我真正成為班主任后才發(fā)現,這份工作需要耐心、細心、愛心和強烈的責任心,容不得半點馬虎。
初當班主任時,我一心想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學校注重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為了帶領班級拿下衛(wèi)生比賽的第一名,我經常利用晚上放學后和周末的時間打掃教室衛(wèi)生,可每次檢查衛(wèi)生的結果都出乎我的意料,不是排名靠后就是倒數第一。后來,級部主任告訴我:“習慣養(yǎng)成教育重在讓孩子自己養(yǎng)成良好習慣,而不是你幫他們做甚至替他們做,班主任事事親力親為,不但自己辛苦,而且還會讓孩子形成依賴心理,變得懶惰?!蔽疫@才明白,只有讓學生主動、自發(fā)地思考和行動,才能真正激發(fā)他們成長的力量。于是,我專門開班會說明了干凈衛(wèi)生的環(huán)境對生活和學習的重要性,并根據每個學生的意愿組建了值日小組,我則負責檢查督促和執(zhí)行獎懲措施。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學生們養(yǎng)成了保持衛(wèi)生、熱愛勞動的好習慣,我管理起班級來也得心應手,效率頗高。
班里總有些孩子不遵守紀律,怎么辦?起初,我覺得可以給他們一點“面子”,總是輕而易舉地“放過”他們,可是時間長了卻發(fā)現,對孩子錯誤行為的放縱就是在助長他們的不良習慣,久而久之,班級自然也就變成了一盤散沙。不管,不行;管,也要用對技巧和方法。一次,班級量化評比結果很不理想,可班里那幾個“刺兒頭”還是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班會上我疾言厲色地批評了他們,看著他們一聲不吭,心想這下他們應該知道錯了吧,結果課間我卻聽到他們小聲和同學議論,說我罵人的樣子像唐僧念經。原本以為我和學生之間是“老虎和猴子”的關系,只要老虎在,猴子就別想稱王;可沒想到我們的關系其實是“唐僧和猴子”,啰唆的批評不但起不到任何的教育作用,還容易引起他們的反感。后來,一位資深班主任教給我一個方法:制定自我評價機制,讓學生學會與自己對話,每天利用晚自習或晨會時間寫下自己的不足與進步。起初,有一部分學生總是應付了事,可我堅持找他們仔細分析、談心,慢慢地,他們也開始認真對待這件事。當學生們養(yǎng)成了自省和自我激勵的好習慣,我們班的班級紀律好了、風氣正了,每個人的集體榮譽感也越來越強。
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首先是一名師德過硬的人民教師。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教師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班主任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服人、以德育人。作為一名新班主任,沒有什么特別的經驗,能做的就是多和學生交流、談心,比如和學生分享自己成長路上的趣事和經驗,與學生換位思考理解他們的想法,走進學生的內心、傾聽他們的真實想法……用真心和愛陪伴學生成長,這是最簡單,也是最“高級”的管理技巧。如果在解決學生問題時遇到了瓶頸,班主任要掌握的另外一個重要技巧就是家校溝通,通過建立學生成長檔案,和家長共同制定培養(yǎng)策略和準則,及時溝通學生在家、在校表現,幫助學生順利解決成長問題。
雖然不像學科組那樣有具體的歸屬和劃分,但班主任也要學會利用團隊的力量成長。比如班主任成長共同體會為新手班主任提供指導和支持,雖然每個教師的經驗不同、方法不一,但是管理好班級,讓學生健康成長、快樂學習的目的是一致的,新班主任可以多向有經驗的班主任請教學困生管理、班級制度建設等方面的問題,或者和同樣初為班主任的教師以及其他科任教師一起研究管理策略,互幫互助、不斷探索,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
班主任工作煩瑣復雜、千頭萬緒,卻可以讓青年教師快速成長、錘煉師德。愛是人類永恒的話題,更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教師特別是班主任,不僅要傳遞知識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傳遞給學生以人的情感和生命的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