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梅
“雙減”背景下,傳統(tǒng)教育模式已經難以滿足教育要求,創(chuàng)新式的教育模式更有利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合理利用創(chuàng)新式的教育模式,提升教育水平。同伴教學法在八年級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獲得很好的效果,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優(yōu)化教育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針對相關內容進行了綜合性討論與分析,闡述了同伴教學法的概念、特點及實際的教學流程,列舉了同伴教學法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探討了同伴教學法在中學物理課實施的影響因素,提出了“雙減”視角下同伴教學法在八年級物理課堂教學的運用策略。希望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在八年級初中物理教學中,部分教師更愿意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但常常忽視了對學生情感體驗的關注,學生僅是被動學習。因此,初中物理教師需要按照實際情況,合理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借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雙減”視角下,同伴教學法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對學生的整體化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雙減”視角下,同伴教學法在八年級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成為當前討論的重點。
一、同伴教學法的概述
(一)同伴教學法的概念
同伴教學法是一種創(chuàng)新式的教育模式,指的是利用專門設置的概念測試題發(fā)現(xiàn)學生的錯誤思想,并進行深入分析,幫助學生在學習中不受單一講解的影響,而是展開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借此有效優(yōu)化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利用這一方法,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積極參與到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中,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
同伴教學法是基于同年級或者是同班級學生合作打造的教育模式,在教師設置好的內容基礎上展開教學。在學習小組中,所有學生都是相互獨立的,使學生通過合作交流實現(xiàn)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同伴教學法在課堂中的利用對提升學生的學習素養(yǎng)來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夠使學生加深對于知識的理解。
(二)同伴教學法的特點
同伴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存在明顯差別,其不受傳統(tǒng)教育模式限制,教師不會浪費大量的時間,而且能夠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綜合能力,幫助學生在完成概念測試題的基礎上,找到自身學習存在的問題。因此,教師需要將教學重點放在概念測試題的設計方面,在利用同伴教學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使對概念測試題的探究和學生的交流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方法。
此外,信息技術在同伴教學法中同樣可以發(fā)揮出非常好的作用,能夠進一步加強課堂反饋效果,提高教育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偨Y來講,同伴教學法不受課堂形式的限制,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幫助學生在課堂中實現(xiàn)轉變,使教師從主導者轉變?yōu)榇龠M者,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質量。
(三)同伴教學法的教學流程
同伴教學法是在概念測試題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展開深入探究。在測試中,教師在講解后讓學生第一次回答問題,根據(jù)答案正確率判斷是否能夠進入下一道題中。如果學生的正確率在七成以上,教師再次講解后即可以講解下一題;如果正確率在三成以下,教師則要重新進行細致講解;如果正確率在三成到七成之間,則要讓學生之間進行討論交流,在討論交流后重新作答,教師按照學生所提供的結果分析其對相關知識的理解程度。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即為同伴教學法的外顯表現(xiàn),教師借助這一模式,能夠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理解。
二、同伴教學法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利用
(一)同伴教學法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必要性
八年級學生剛剛接觸物理知識,面對理論性較強的內容容易出現(xiàn)無法找到重點的情況。物理作為初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涉及的知識點非常多,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其必須擁有良好的邏輯思維,才能提高物理學習效果。而且,不同物理知識之間擁有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如果學生沒有良好的基礎,則會對其后續(xù)學習產生不良影響。
同伴教學法能夠促進學生之間以及學生和教師之間展開深入交流,并在交流的基礎上交換想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則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找到學生思想錯誤,并積極糾正。同伴教學法能夠帶動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物理學習,而不是面對冰冷的文字被動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效果,幫助其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避免學生出現(xiàn)抵觸心理,使其更好地參與到物理探究中,提高學習質量。
(二)同伴教學法在初中物理課教學的優(yōu)勢
從八年級物理教育可知,無論是教師的教育還是學生學習都普遍存在功利性現(xiàn)象,過于追求在考試中獲得更高的分數(shù),將考試作為學習的唯一方向,忽視了對學生情感、能力、素養(yǎng)方面的培養(yǎng),而這些正是學好物理的前提。在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僅僅進行灌輸式教學,沒有提供針對性指導,對學生產生的疑問并不關注,導致其雖然記住了物理概念,但是對于概念的真實含義并不認識。此外,我國教育以大班教學為主,部分學校因為師資力量不足,難以為學生提供精準的答疑解惑。
同伴教學法能夠在基礎概念測試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問題,并使學生展開深入探究,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相關知識。教師借助這一方法,能夠有效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素養(yǎng),幫助其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進而對物理知識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幫助學生調整學習方向,為學生的未來成長奠定基礎。
三、同伴教學法在中學物理課實施的影響因素
(一)學生在課堂上的問題回答往往受到同伴的影響
教師讓學生回答概念測試題,多數(shù)學生的錯誤率一般在三成到七成之間,經過簡單討論,能夠使學生獲得正確答案,但是測試下一道相同知識點的題目時,正確率依然在七成以下。這一情況證明學生在自主理解知識時存在片面性的問題。而在與同伴交流之后,學生會形成通暢的思路,證明學生受到同伴的影響較大。因此,同伴的影響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學生的物理學習效果。
(二)中學生的自制力會影響同伴教學法的實施
中學生正處在身心快速發(fā)展狀態(tài)下,在遇到問題時,很難自主解決存在的問題,希望獲得他人的幫助。在學生與同伴進行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習題難度較大而放棄主動思考,或者按照同學的思維繼續(xù)向下延伸。因此,如果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會使其在同伴討論時很難開展各項探究活動,對其后續(xù)發(fā)展產生不良影響,反之則會實現(xiàn)共同進步。
(三)中學生的思維會受到學習環(huán)境的影響
中學生交友范圍多數(shù)是同齡人,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如果同伴間的信息交流不足,則很難滿足物理學習的要求,反之在知識面廣泛、思維多元化要求的基礎上,學生在學習中也得到了更強助力。因此,在物理課堂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拓展,幫助學生積極參與到物理學習中,借此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促進學生實現(xiàn)整體化建設,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質量,為學生的未來成長奠定基礎。
四、“雙減”視角下同伴教學法在八年級物理課堂教學的運用策略
(一)科學進行小組分配
小組分配情況會對學生討論產生直接影響。所有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不同學生的性格存在明顯差別,學生的思維方式更是各有千秋。部分學生可能理解能力較強,而另一部分學生的理解能力則較弱,部分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強烈,部分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則較低,這些都會對小組討論產生不同影響。因此,在小組分配上,教師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落實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分組原則,借此帶動學生的發(fā)展。
學生不喜歡小組討論的原因比較多,如其他成員不愿意與其進行討論,或者認為其他同學的理解能力較弱,自己解釋了很多遍對方都不理解。因此,教師需要與學生進行深入溝通,提高學生的參與動力,基于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合理進行分組,在同伴教學法的基礎上按照具體情況進行深入分析,推動教育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二)精編認知水平測試題
從有關研究中可知,認知水平測試題是同伴教學法實施的重點,對于這一教育模式能夠起到決定性作用。因此,在開展中學物理同伴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合理設計認知水平測試題。在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向一些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分析學生容易出現(xiàn)問題的知識點,再針對有關內容進行合理分析,了解學生的學情,換位思考,與學生進行深入交流,借此編制出完整有效的認知水平測試題,為同伴教學法的實施奠定基礎。
(三)靈活運用同伴教學法
同伴教學法并不是在所有班級所有學生身上都能夠發(fā)揮出較好的作用,也不適用于所有課程的教育工作,教師需要從八年級物理教材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合理設計教育方式,借此提高教育質量。
從實踐可知,同伴教學法在學生能力相對平均的班級中能夠發(fā)揮更好的作用。如果班級學生學習能力相差較大,則這一教育模式的效果并不是非常好。學習成績處在中等的學生更喜歡利用這一學習模式,而學習成績較好和較差的學生則不太適應這一教育方法,從實踐中也能夠驗證這一猜想。因此,在利用這一教育模式展開教學時,教師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fā),使學生可以在同伴學習的基礎上提高自身的綜合學習能力。
(四)優(yōu)化反饋信息的方法
從實際可知,教師在教學中所使用的統(tǒng)計表等方式,雖然能夠及時反饋信息,但是收集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難以保障,對于課后反思難以起到促進作用,不利于教學方案的完善。因為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并不成熟,部分學生存在從眾心理,受環(huán)境影響嚴重,經常模仿他人的行為。這一情況導致學生在參與物理學習中容易出現(xiàn)學習質量不佳的情況。
(五)激發(fā)學生預習熱情
為了提高同伴教學法的教學質量,教師需要利用更加有效的方式,使學生積極進行課前預習。從實際可知,部分教師在開展同伴教學的過程中,對于課前預習的關注度并不是非常高,因此,教師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進行合理引導,幫助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前學習中。
例如,教師可以借助閱讀測驗的方式設置與課文相關的題目,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預習情況,使其對自身的學習質量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借此提高學生的預習積極性。教師還可以結合實際情況設置作業(yè)清單,使學生能夠有效提高自身的預習效果。
(六)完善獎懲措施設計
對于八年級學生來講,其在課堂中非?;钴S,但是自我控制能力較弱,課堂學習比較隨意,雖然多數(shù)學生更愿意跟隨教師的講解參與課堂學習,但是也會出現(xiàn)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的情況,導致課堂參與積極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在同伴學習中,教師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會在討論的過程中聊天,導致同伴教學法的應用優(yōu)勢和教學作用難以得到有效發(fā)揮。因此,教師要采取積極有效的獎懲措施,優(yōu)化教育效果,檢查學生記錄的討論結果,對于積極參與討論并思考的學生給予一定的表揚和獎勵,如果學生在討論中出現(xiàn)不良表現(xiàn)則要做出批評,并在課后與其進行溝通。教師在鼓勵和批評學生的過程中要保持公正,使各項措施得到有效落實。
(七)量化評價學生表現(xiàn)
借助量化工具開展教學評價,能夠為教育活動提供基礎,使學生在學習中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綜合學習質量。在八年級物理教學中,教師需要合理利用這一方式優(yōu)化教育效果,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使同伴教學法能夠在物理教學中發(fā)揮出更高的價值。
教師可以使用常規(guī)的量化工具,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在開展教學評價時,教師可以采用兩種方式,一是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方法,二是同伴教學法的評價方式。傳統(tǒng)的評價方法是為了確認學生的知識掌握效果,而后一種方式則是為了判斷同伴教學法的應用效果,分析學生參與同伴學習的情況,找到這一教育方式存在的問題并開展合理優(yōu)化。這種評價方式既能夠促進學生了解同伴學習的優(yōu)勢和價值,也能夠為教育改革與優(yōu)化提供保障,使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五、結語
對于八年級初中生來講,物理學習一直都是難度較大的,很多學生很難聽懂教師所講解的知識,難以扎實掌握。同伴教學法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八年級物理學習中,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需要打造完善的教育模式,優(yōu)化教育體系,幫助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借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讓學生在同伴的影響和促進下實現(xiàn)高效學習、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