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虎 馬淑蘭
? 寧夏師范學院數(shù)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高中數(shù)學人教A版新教材(以下簡稱“新教材”)是根據(jù)《普通高中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編寫的,該套教材主要有2本必修和3本選擇性必修[1].新教材整體上更加關注學生六大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以及學習的實踐性,比如更加注重數(shù)學建模;其內(nèi)容在知識體系上聯(lián)結性更強,知識模塊也更明晰,教材內(nèi)容區(qū)分度也更明顯[2].在新高考的推進下,新教材從2022年開始逐步普及.
在新教材日益普及的趨勢下,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時,難免或多或少會出現(xiàn)教學設計問題的困擾.本文中主要探析課堂練習設計部分需注意的問題.學生學習新知后,需要在課堂上進行即時鞏固和隨堂練習,或針對某一章節(jié)知識整體復習后進行鞏固練習和強化訓練.那么,教師在面對教材例題、練習題、節(jié)后習題和章復習參考題以及教輔參考題時,該如何基于學情設計恰當?shù)恼n堂練習?除了用作示范講解的教材例題,在面對眾多可供參考的題目時,選擇哪些題目更恰當?選擇時,應遵循哪些教學策略?筆者將圍繞以上問題進行探析.
新教材作為教學實施與參考的主要資料,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時,不僅要秉承其基本的設計技巧和原則,更要有適用于新教材教法的獨特設計意識,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創(chuàng)新、優(yōu)化、實踐和反思.部分教師的教學思路可能仍然停留于舊教材的教學設計中,對于課堂練習的選取,要么基于舊教材對應的課堂練習刪減一些舊題而欠分析地增加一些新題,要么就新教材或教輔資料上提供的練習隨性地選擇給學生當堂練習,這樣顯然缺乏新教材使用下課堂練習的選取與設計.
有些教師可能在按照教材的編排順序將新知講授給學生后,再讓學生做練習并在時間充足的情況下給予講解,或是讓學生到講臺上演練.這樣能減少教師檢查和補充時的再次板書,同時也能警醒學生專心做題,但這種形式展開的課堂練習不好控制時間,容易造成其他必要性后續(xù)練習沒有時間講解的情況.在某些情形下,教師可以將練習中的某些題作為即時鞏固之用,這樣不僅可以靈活運用教材的練習,達到為學生減負的目的,而且可以即時以課堂練習的形式幫助學生加深對新知的理解和掌握[3],但一些教師可能疏于這樣的設計意識.
對于某些備選題目,在時間不夠或者就沒有時間的情況下,教師要么在新知講授完后選擇一部分給學生練習,要么將其布置成課后作業(yè),這對學生在課堂上及時鞏固新知的幫助并不理想,也難以實現(xiàn)最初的整體性教學設計意圖.
對于一堂課的設計與實施,需要考慮的因素有諸多方面,部分教師可能囿于教學進度和教材的編排順序,但這并非說明教材的編寫順序不合理.教材作為知識通用的載體,很難兼顧到學情不一的教學環(huán)境,而教師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活教材,作為一名合格的數(shù)學教師,在備課中應具備這一意識.
新教材實施下,教師對課堂練習設計不足的原由可能有以下情況:課堂練習的設計觀念仍局限于舊教材;缺乏靈活選取教材練習的意識;對教材章節(jié)各題目的作用分析不足;對課堂練習重視程度不夠;偏于教輔選題以及疏于練習時間的整體把握;等等.學習數(shù)學不做題如入寶山而空手歸,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數(shù)學課堂練習的設計亦是如此.數(shù)學課堂練習具有教育、鞏固、反饋和發(fā)展等功能,但從其切合性設計不足原由的分析中可知,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實施中,確實會存在課堂練習設計效果欠佳的情況.基于此,本文中給出以下高中數(shù)學課堂練習選取策略.
在選擇課堂練習之前,教師應事先明確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在備選的練習中選取能突出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的題目作為課堂練習.切記避免不需要設計鞏固練習的教學內(nèi)容卻有練習,而該有練習相助的教學內(nèi)容卻無練習與之匹配的情況發(fā)生.在選擇教學重難點的鞏固性練習時,題目的難度應切合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4],不宜過難、過繁,選取的題目能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即可擇其優(yōu)而練之.出于課堂練習時間有限,不可能一節(jié)課所有的知識內(nèi)容都能設置相應的練習來進行鞏固,因此,課堂練習的重心應放在知識內(nèi)容的詳難點上,對于整堂課核心的基礎知識點也應設置相應的練習來考查學生對于該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課堂練習主要源自課本上的練習、習題以及相關教輔資料上的題,偶有教師會自己靈活地改編一些題目,這種情況多見于教師引導學生舉一反三的教學實踐中.面對眾多備選題目,教師需要對各題目皆有練習和思考,并作出整體性的取舍,基于對教學目標和實際學情的考量,挑選出具有代表性的題目,從而達到課堂練習效果的最大化.例如,對某一需要鞏固練習的知識點預選了多個題目時,需要進一步作出最佳選擇,精選出教學效果更佳且又能達到鞏固新知的題目.
課堂練習既要能鞏固新知,又要能訓練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因此新知鞏固效果的高低并不是練習的題量越多越好,而在于練習質量[5].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題目難度過大,則很難保證學生能得到有效的練習,同時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自我懷疑的心理,嚴重打擊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自信心.因此,在課堂練習題目的選擇上,數(shù)量要適宜,難度也需適當.教師需根據(jù)學生實際的知識儲備以及平時的學習情況,選擇難度恰當?shù)念}目供學生練習.教師在準備課堂練習時,所教班級不同,課堂練習題的選取也應不同,但仍有教師可能會疏于考慮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這需要執(zhí)教于不同水平班級的教師特別留意.
一般情況下,課堂練習是在主體知識講解完畢后進行,基礎以及重難點知識的鞏固練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課堂練習題的選取應是一個由淺入深、由單一向綜合運用的設計過程,主要分為基礎練習和綜合練習.對于整堂課練習題的設計,應注重練習題題型及其展開形式的多樣性,因為有些課堂練習適合在特定的題型和形式下進行.這樣不僅便于教師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實現(xiàn)學生學習效果更大化的目標,而且能激發(fā)學生數(shù)學學習興趣,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生課堂學習的疲勞.
以上闡述的課堂練習選取策略對于高中數(shù)學課堂練習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來說是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幾個方面,同時也是新教材使用下課堂練習的選取應遵循的原則.除此之外,新教材在知識內(nèi)容和結構上有其獨特的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之處,教師在根據(jù)新教材設計課堂練習這一環(huán)節(jié)時,需在保留基本設計理念的前提下,轉變原有的設計觀念,設計出切合新教材且符合實際學情的課堂練習.
教材作為貫徹實施高中數(shù)學新課標思想理念的主要載體,需要教師在認真研讀新課標的基礎上不斷對新教材的知識進行深度理解和挖掘,并在該過程中反復思考、設計并施教于課堂,同時作課后總結與反思或進行教學再設計,對于課堂練習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來說亦是如此.
課堂練習設計及其實施環(huán)節(jié)中,既有以往教學中常見的不足原由,也有基于新教材而不得不亟待解決和注意的難點.教師需特別注意對新教材的整體把握以及對具體內(nèi)容的深度理解,并從舊教材教學觀中有保留、有創(chuàng)新地置入新教材教學觀,這對課堂練習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和實施才更有全局性的構建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