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悅
小學英語教材中出現(xiàn)的閱讀文本圍繞不同的話題、結構、學習目標展開設計,每一篇文章的學習都帶有一定的目的性。受篇幅限制等因素的影響,單純依靠教材中的閱讀素材已經(jīng)不能滿足小學生的閱讀學習,于是,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圍繞繪本閱讀展開研究。尤其是新課程改革及素質教育實施后,要求英語教師改變日常教學內容和教學風格,注重與課外閱讀資源的有效銜接。英語繪本是小學生很喜歡的一種閱讀書籍,而且與教材配套的繪本閱讀資源與教學的主題、重難點、詞匯等內容同步,可以成為英語閱讀學習的有效補充。
繪本,在西方很多國家被稱為picture books(圖畫書)或者picture story books(圖畫故事書),是一種整合圖畫和文字形式講述故事情節(jié)的文學作品。很多學者認為,繪本不僅是一種圖畫書,而且融美術、文學、教育于一體,具有豐富的課堂教學價值。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30 年的經(jīng)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由此可見,科學、合理閱讀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整體智力發(fā)育。利用繪本開展英語閱讀教學同樣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主要表現(xiàn)為:
第一,英語繪本閱讀可以提升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主要采用“填鴨式”的任務型學習方式,導致學生被迫閱讀和學習某一類英語文本,在不斷的讀背過程中產(chǎn)生厭煩和抗拒的心理。英語繪本閱讀的教學方式雖然同樣是閱讀學習,但是繪本形式的閱讀文本具有故事性、趣味性特點,比較符合學生的閱讀學習需求,因此他們會更愿意主動參與閱讀。
第二,英語繪本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英語繪本閱讀的主題與教材的主題基本一致,作為教材主題的有效補充,繪本閱讀素材中會出現(xiàn)很多教材中沒有的閱讀內容。這樣,學生在繪本閱讀學習過程中會接觸更多同主題的課外資料,不僅能開闊閱讀視野,還能豐富文化素養(yǎng)。
第三,英語繪本閱讀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在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學習過程中,學生在閱讀理解、閱讀詞匯、閱讀語法方面的學習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加上單一的學習方式,導致整體學習效果不佳。繪本閱讀采用講故事的形式將一些重要的英語閱讀學習內容融合在繪本中,使學生通過聽故事、講故事、分析故事收獲更多的詞匯、句子、語法等知識。同時,在分析、理解繪本故事的過程中,學生的英語閱讀思維能力、寫作能力等能得到培養(yǎng)和鍛煉(劉偉2022)。
小學生總是喜歡一些新奇、有趣的東西,他們的世界既簡單又美好。英語繪本結合小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學習特點進行編寫,盡可能采用故事的形式啟發(fā)其主動參與英語閱讀?;谟⒄Z繪本的設計特點,教師可以在開展新的繪本閱讀前,結合繪本中的故事、畫面等元素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通過有趣的課前導入活動激發(fā)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何海婷2022)。
以《小學英語分級閱讀7》繪本The Red Panda Gang and the Golden Bike 為例,該繪本圍繞小熊貓這種可愛的動物展開,主要介紹了小熊貓的外形特征、居住的環(huán)境等。在正式教學前,教師從學生喜歡和熟悉的大熊貓入手,激發(fā)其閱讀興趣。教師先使用多媒體播放與大熊貓有關的視頻,組織學生一起觀看,通過動態(tài)的視頻吸引其注意力。然后,教師提出“Do you like pandas? Do you know what pandas like to eat?”等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學生的回答非常有趣,有的說:“I like the fat belly of pandas.”有的說:“I like pandas sleeping late.”學生給出的答案非常新奇,同時將討論的重點集中在大熊貓身上。這時,教師提問:“What color is a panda? Have you seen the red panda?”大家熟悉的大熊貓是黑白相間的顏色。教師的這個問題瞬間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他們想知道是否真的有紅色的熊貓。教師抓住時機導入本次要學習的英語繪本主題The red panda。在前面情境的引導下,小學生對繪本內容充滿了好奇,迫不及待地進入繪本閱讀。
朗讀是英語閱讀學習的基本步驟。學生通過朗讀不僅可以熟悉閱讀的文本信息,還能在聲情并茂的朗讀中感受英語語言之美,并鍛煉英語發(fā)音。在各種英語繪本中,現(xiàn)代化的設計與信息化教學元素的整合讓越來越多的英語繪本不僅采用文字、圖畫等形式,還搭配了專業(yè)化的標準閱讀模式,每一篇故事都有專業(yè)的播音人員使用字正腔圓的發(fā)音講解內容。為此,在英語繪本閱讀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在帶領學生熟悉文本內容后,通過播放視頻或者音頻進行繪本范讀(曹燕妮2022)。
以《跟上兔子》系列繪本W(wǎng)elcome to Chicago為例,教師先組織學生自行朗讀課文,不限制時間,要求他們盡量保證發(fā)音標準。接著,教師隨機抽取班級學生進行接龍朗讀活動,并在他們朗讀的過程中糾正語調、語音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然后,教師通過線上教學平臺,播放該繪本的朗讀音頻,帶領學生一邊聽專業(yè)教師純正的發(fā)音,一邊進行跟讀。繪本W(wǎng)elcome to Chicago 短小精悍,文字凝練生動,沒有特別難懂的語法問題,因此學生在朗讀時比較輕松。但是,學生如果想接近專業(yè)化的英語朗讀水準,還要注意朗讀過程中一些特殊單詞的發(fā)音、連讀、語調等,以便能在抑揚頓挫的朗讀過程中體會語言的藝術魅力。比如,繪本的開頭句“Why do people call it that?”是一個標準的問句,在朗讀時要使用升調;這個問題的回答句“Because it is big and modern.”是一個肯定句,在朗讀時要使用降調。同時,在朗讀繪本的過程中,音頻中還會出現(xiàn)一些連讀的現(xiàn)象,教師可以通過反復播放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模仿練習,提高他們在英語閱讀方面的技巧。通過優(yōu)秀范讀的方式,學生可以從正規(guī)渠道學到更多標準的英語發(fā)音技巧,同時在唯美的語言聆聽和模仿中感受不同語言帶來的聽覺美感。
單詞記憶和背誦是很多小學生英語學習中難以跨越的一道鴻溝,雖然他們傾注了很多精力去背誦和默寫英語詞匯,但是收效微乎其微。一些學生因為長期處于重復的機械記憶模式中,逐漸對英語詞匯學習喪失興趣。小學生更喜歡形象的事物,如圖片等。英語繪本中包含大量生動、有趣的畫面,這些畫面的出現(xiàn)不僅豐富了繪本的閱讀內容,而且是助力小學生記憶詞匯的一種好工具。在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繪本中的圖片開展看圖猜詞的教學游戲,幫助學生在圖畫的引導下清除詞匯學習障礙(吳晗2022)。
以《小學英語分級閱讀7》繪本Monkey King Meets the Dragon King of the Eastern Sea 為例,該繪本故事中出現(xiàn)了一些小學生沒有學過的英語單詞,如shiny、sharp、sword、light 等。在繪本閱讀學習過程中,教師先不告訴學生這些生詞的含義,而是借助繪本中給出的對應插圖開展看圖猜詞互動游戲。以sword 為例,教師結合繪本中出現(xiàn)的孫悟空看見寶劍、玩耍寶劍的圖片引導學生進行猜測。當看到兩幅圖畫中出現(xiàn)的同一個物品時,學生的注意力就會放在寶劍上,也能順利猜出sword 的真正含義。以light 為例,教師組織學生銜接上下文進行分析,通過孫悟空與東海龍王之間的對話及龍宮士兵搬運武器的畫面等猜測light 的意思。學生看到孫悟空一直不滿意,加之搬運武器的士兵都是小蝦、小蟹的樣子,就可以猜出詞匯的大致含義。經(jīng)過反復猜測的互動游戲,學生會將圖畫與英語詞匯有機結合在一起,當看到某一個詞匯,腦海中就浮現(xiàn)出繪本中對應的畫面。如此一來,學生關于這個詞匯含義的記憶就會加深,不僅能積累很多有用的英語詞匯,還能養(yǎng)成看圖猜詞的良好閱讀習慣。
閱讀是一種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學習方式。英語繪本中的畫面、文字等都能成為引發(fā)學生思考的主要元素。教師可以在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利用繪本中的文字、畫面、情節(jié)等展開有效的引導,通過提問的方式啟發(fā)他們深入分析、思考一些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其思維能力。
以《跟上兔子》系列繪本Fun in the Sea 為例,在開始閱讀前,教師先讓學生觀察繪本的封面圖片,并回答問題:“What do you see on the cover?”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觀察回答:“I saw a little boy,many fish,seaweed and sea water.”接下來,教師繼續(xù)提問:“What do you think this story is about? What interesting things will happen in the story?”因為學生還沒有閱讀繪本,所以他們只能根據(jù)封面中出現(xiàn)的信息進行猜想。有的學生說:“I think this book tells the story of a little boy’s adventure in the sea.”有的學生認為:“I think the book tells the story between the little boy and all kinds of fish.”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各抒己見,根據(jù)封面信息進行大膽猜測。這種沒有限制性的提問引導方式給予學生更加廣闊的思維空間,促使他們大膽發(fā)揮想象力,主動構建故事的內容框架,并調動其想要閱讀故事的積極性。
同時,在繪本閱讀的過程或者結尾部分,教師可以隨著劇情的深入提出一些有深度或拓展性的問題,引發(fā)學生從各方面探究與繪本內容有關的信息。
仍以繪本Fun in the Sea 為例,在故事的結尾部分,幾位主人公提到了“海洋環(huán)境保護”的話題,但是繪本故事中并沒有詳細描寫。針對這部分內容,教師設計如下問題進行拓展:“After reading this story,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reason why the ocean is getting smaller and smaller?”學生根據(jù)結尾部分的情節(jié)給出答案:“Because of pollution and too much fishing.”有的學生給出補充性回答:“Because people dump all kinds of rubbish into the sea.”在學生明白原因后,從英語閱讀的拓展學習角度出發(fā),教師繼續(xù)提出有一定深度的問題:“If you were the hero of the story,what would you do when you saw the problems in the sea?”學生結合自身的認知能力和生活經(jīng)驗給出一些建議,如“Tell people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the sea and not throw rubbish into the sea.”等。當繪本閱讀與現(xiàn)實生活建立了聯(lián)系,學生就能從單純的英語閱讀中走出來,并從繪本主題的學習中掌握更多關于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知識,提升環(huán)保意識。
閱讀與寫作密不可分,讀中寫是目前很多英語教師正在嘗試的教學模式。英語繪本是由一個個故事組成的,這些故事千變萬化,有各種意想不到的結局。基于小學生喜歡想象的學習特點,教師可以在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中結合繪本中出現(xiàn)的重要句型或者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引導他們進行故事改寫活動,通過自由編寫的方式提升其英語寫作水平(汪影2022)。
以《小學英語分級閱讀7》繪本Linda Lighthouse and the Purple Dolphins 為例,該繪本講述了一位住在伊薩星球上的女孩琳達(Linda)救助一只紫色海豚的故事。整本書采用了重復的句型描寫方式,講述了琳達在尋找海豚生病原因過程中的一些經(jīng)歷。因為“Linda checked the restaurant.The restaurant was clean.They didn’t dump the garbage into the sea.”這樣的句型在故事中重復出現(xiàn),所以在后期的故事改編或者續(xù)寫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仿照作者的描寫方式。有的學生為繪本增加了如下情節(jié):“Linda checked the ice cream factory.The ice cream factory was clean.They didn’t dump the garbage into the sea.”關于故事結尾,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續(xù)寫或者改編,如有的學生大膽想象,給出了這樣的描寫:“Linda is too busy.She comes to the planet where hippos live to help.These poor hippos have bulging bellies...”學生模仿繪本Linda Lighthouse and the Purple Dolphins 的故事情節(jié)設計,為接下來出場的河馬星球上的經(jīng)歷設計精彩的情節(jié),同時在續(xù)寫過程中模仿繪本中的語言表達方式,讓寫作能力更上一層樓。
在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英語繪本,可借助繪本的各種優(yōu)勢賦予英語閱讀學習新的意義。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的喜好設計各種與繪本內容有關的互動活動,讓他們在好玩的繪本閱讀中提升自己在英語閱讀學習方面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等。因此,在今后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的主題挑選合適的課外英語繪本材料,通過內外兼修的學習模式引導學生開展有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