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東 魏海龍 林振海 陳吉柏 彭 文(儋州市人民醫(yī)院胸心腫瘤外科,儋州 571700)
肺癌是全球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約占所有病例的80%[1-3]。過去十年中,驅動癌基因靶向療法的普及徹底改變了晚期NSCLC的治療模式,而近年免疫療法在NSCLC治療中取得了驚人療效,使其備受關注[4-7]。多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臨床試驗表明,抗PD-1/PD-L1療法可顯著延長患者總生存期,但總體而言,僅有約30%的NSCLC患者受益于單一抗PD-1/PD-L1療法[8-10]。因此,為使更多人群受益,需進一步開發(fā)新的免疫療法。
過繼性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在治療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方面已顯示出驚人療效,但多種技術和生物學障礙限制了CAR修飾的T細胞治療實體瘤[11]。CAR通常包含3個模塊:細胞外抗原識別結構域、跨膜結構域和傳遞激活信號的細胞內信號域。其中一代CAR的胞內信號域通常僅由T細胞受體CD3ζ鏈組成,二代CAR往往額外包含來自CD28、4-1BB、OX40、CD27或ICOS共刺激蛋白的信號域。目前,含CD28或4-1BB共刺激結構域的CAR使用最為廣泛[12]。是否存在新的共刺激蛋白組合可克服CAR-T細胞在實體瘤中的障礙,是研究人員關心的問題。
研究表明,ICOS共刺激信號可增強T細胞效應功能和體內持久性[13]。間皮素MSLN作為為數不多的CAR-T細胞針對實體瘤的靶標,在包括肺癌在內的多種實體瘤中高表達,因此被選為本研究靶標[14]。本研究擬將ICOS共刺激信號域整合至傳統二代CAR,探究新型CAR-T細胞是否可對肺癌治療產生積極響應,為優(yōu)化CAR-T細胞在實體瘤中的抗腫瘤活性以實現肺癌患者治療提供新的策略。
1.1 材料 人肺癌細胞A549購自中科院上海細胞庫;過表達MSLN的A549細胞系(M-A549)為本實驗先前保存,采用含有10%FBS的DMEM培養(yǎng)基于37℃、5%CO2培養(yǎng);4~6周齡雌性NSG小鼠由海南醫(yī)學院動物實驗中心提供;Ficoll試劑購自北京索萊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D3/CD28激活磁珠購自美國Invitrogen公司;polybrene購自美國Sigma公司;Anti-CD69-PE、Anti-CD8-PE、Anti-IFN-γ-BV421、Anti-PD-1-APC抗體購自美國Biolegend公司;蘇木精-伊紅試劑購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慢病毒感染外周血單核細胞3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取自儋州市人民醫(yī)院血液科,所有志愿者知情同意。按照制造商說明,采用Ficoll試劑從外周血中分離PBMC,并與CD3/CD28激活磁珠1∶1混合,48 h后按MOI=10加入慢病毒,同時加入6 μg/ml polybrene,30℃、1 200 g離心60 min,培養(yǎng)24 h后更換正常培養(yǎng)基。本研究所用慢病毒由上海漢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圖1A)。
1.2.2 流式細胞術檢測MSLN-ICOSBBz CAR-T陽性率和CD69、IFN-γ及PD-1表達 病毒感染T細胞72 h后,取3×105個T細胞,PBS清洗3次,流式細胞儀檢測MSLN-ICOSBBz CAR-T或MSLN-BBz CAR-T陽性率,以未感染的T細胞為對照。共孵育實驗:將1×104個M-A549細胞與2×104個效應細胞共孵育,24 h后收集上清,離心獲得效應細胞,PBS清洗3次,加入5 μl Anti-CD69-PE抗體4℃避光孵育30 min,PBS清洗3次,流式細胞儀檢測CD69表達。腫瘤浸潤T細胞:取30 mg腫瘤組織,機械解離后采用1 mg/ml膠原酶Ⅰ37℃消化1 h,70μm濾膜過濾,加入Anti-CD8-PE和Anti-PD-1-APC抗體4℃避光孵育30 min,加入固定破膜試劑及Anti-IFN-γ-BV421 4℃避光孵育30 min,perm/wash buffer清洗3遍,流式細胞儀檢測。
1.2.3 CELigence實時細胞分析系統檢測靶細胞毒性 腫瘤細胞以1×104個/孔的密度接種,按效靶比1∶1加入效應細胞,記錄阻抗信號50 h,間隔5 min。
1.2.4 活體成像檢測小鼠腫瘤大小 動物實驗經儋州市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將5×106個M-A549細胞皮下注射于NSG小鼠左側腋下,10 d后將15只小鼠隨機分為3組:PBS組、MSLN-ICOSBBz CAR-T組和MSLN-BBz CAR-T組,靜脈注射1×107個T細胞,回輸T細胞后第21天采用Xenogen IVIS成像系統采集熒光圖像,解剖小鼠腫瘤,稱重。
1.2.5 HE染色 將新鮮的腫瘤組織固定于4%多聚甲醛,48 h后梯度乙醇脫水,石蠟包埋,切片(5 μm),脫蠟水合,根據制造商說明進行HE染色,樹膠封片,顯微鏡下觀察。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數據采用±s表示,組間樣本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MSLN-ICOSBBz CAR-T獲得 以4-1BB為共刺激分子的二代CAR-T細胞(MSLN-BBz CAR-T)為基礎,加入ICOS共刺激域構建三代CAR-T細胞MSLNICOSBBz CAR-T,流式細胞術結果表明,MSLN-BBz CAR-T和MSLN-ICOSBBz CAR-T均構建成功,陽性率約為40%(圖1B、C)。
圖1 MSLN-ICOSBBz CAR-T結構Fig.1 Construction of MSLN-ICOSBBz CAR-T
2.2 MSLN-ICOSBBz CAR-T較MSLN-BBz CAR-T體外激活能力更強 效應細胞與靶細胞共孵育后,流式細胞術結果顯示,MSLN-ICOSBBz CAR-T表面CD69表達較MSLN-BBz CAR-T更高,表明其激活更充分(P<0.001,圖2)。
圖2 MSLN-ICOSBBz CAR-T體外激活Fig.2 Activation of MSLN-ICOSBBz CAR-T in vitro
2.3 MSLN-ICOSBBz CAR-T較MSLN-BBz CAR-T體外靶細胞裂解能力更強 效靶細胞共孵育后,T細胞增殖結果顯示,MSLN-ICOSBBz CAR-T共孵育組的T細胞較MSLN-BBz CAR-T共孵育組靶細胞裂解明顯增加,而正常T細胞組靶細胞裂解較少(P<0.001,圖3)。
圖3 MSLN-ICOSBBz CAR-T體外靶細胞毒性Fig.3 Cytotoxicity of MSLN-ICOSBBz CAR-T in vitro
2.4 MSLN-ICOSBBz CAR-T較MSLN-BBz CAR-T體內抑瘤能力更強 活體成像結果顯示,MSLNICOSBBz CAR-T和MSLN-BBz CAR-T均能抑制小鼠體內肺癌細胞生長,而MSLN-ICOSBBz CAR-T較MSLN-BBz CAR-T腫瘤抑制能力更強(圖4A)。瘤重比較結果也顯示,MSLN-ICOSBBz CAR-T治療組較MSLN-BBz CAR-T治療組腫瘤質量更?。≒<0.01,圖4B)。
圖4 體內MSLN-ICOSBBz CAR-T抑瘤能力Fig.4 Tumor inhibition ability of MSLN-ICOSBBz CAR-T in vivo
2.5 腫瘤浸潤的MSLN-ICOSBBz CAR-T較MSLNBBz CAR-T擁有更顯著的抗腫瘤表型 回輸MSLNICOSBBz CAR-T的小鼠腫瘤組織中T細胞得到了更強的抗腫瘤表型,腫瘤浸潤T細胞流式檢測結果顯示,MSLN-ICOSBBz CAR-T較MSLN-BBz CAR-T IFN-γ表達水平更高(P<0.000 1,圖5A),同時免疫檢查點PD-1表達更低(P<0.001,圖5B),抗腫瘤活性更強。
圖5 腫瘤浸潤性T細胞抗腫瘤表型Fig.5 Anti-tumor phenotype of tumor infiltrating T cells
2.6 MSLN-ICOSBBz CAR-T與MSLN-BBz CAR-T未對小鼠產生明顯器官毒性 主要器官HE結果顯示,MSLN-ICOSBBz CAR-T與MSLN-BBz CAR-T均未對組織造成明顯損傷,表明其在體內未產生嚴重毒性(圖6)。
圖6 主要器官HE染色結果Fig.6 HE staining results of main organs
盡管CAR-T細胞療法在血液系統腫瘤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在實體瘤中療效有限[15]。本研究探討了通過優(yōu)化共刺激域增強CAR-T細胞對肺癌治療的有效性。
研究表明,ICOS共刺激信號可增強效應T細胞介導的抗腫瘤活性[16]。本研究發(fā)現,與二代CAR-T細胞相比,通過整合ICOS CAR介導的信號增加了MSLN-ICOSBBz CAR-T的激活狀態(tài)。此外,當效應細胞與靶細胞共孵育時,MSLN-ICOSBBz CAR-T靶細胞裂解能力顯著高于MSLN-BBz CAR-T。內源性4-1BB信號可影響記憶CD8+T細胞數量和持久性,4-1BB刺激可將T細胞從無能和疲憊狀態(tài)中解救出來,且有助于T細胞長期存活[17-18]。此外,也有研究報道,ICOS可誘導Th細胞分化,刺激T細胞產生更多的效應細胞因子,從而強化機體抗腫瘤免疫功能[19]。本研究表明,三代CAR中,通過結合4-1BB和ICOS信號域可進一步提高4-1BB CAR激活信號,增強CAR-T細胞腫瘤細胞清除能力。同時體內研究表明,腫瘤浸潤的MSLN-ICOSBBz CAR-T PD-1表達更低,表明ICOS也可減輕CAR-T細胞抑制狀態(tài)。
BOLE-RICHARD等[20]發(fā)現,CD28置于細胞膜遠端,而CD3ζ移動至膜近端位置的結構是無功能的。因此多數三代CAR將CD28放置于細胞膜近端[21]。ICOS和CD28均為CD28家族成員,具有獨特且重疊的功能,可協同調節(jié)T細胞分化。研究表明,ICOS能夠比CD28更有效地激活PI3K信號傳導,從而導致Akt信號傳導增加[22]。因此本研究將ICOS放置于膜近端,與4-1BB聯合顯示出協同增強的抗腫瘤效應,支持了優(yōu)化CAR T細胞共刺激的重要性。
盡管本研究構建的MSLN-ICOSBBz CAR-T已展現出良好的肺癌細胞清除功能,但仍存在不足。本研究參考文獻[20]選擇了將ICOS置于近膜部位,但ICOS在CAR中的其他定位需在后續(xù)研究中驗證。此外,本研究通過主要臟器HE染色初步評估了MSLN-ICOSBBz CAR-T的體內安全性,但更充分的毒理研究需在后續(xù)研究中進行。
總之,本研究證明:選擇ICOS協同4-1BB共刺激結構域可顯著提高CAR-T細胞對肺癌的抗腫瘤功能,可指導功能增強型和持久性增強型的下一代細胞療法設計,同時為MSLN-ICOSBBz CAR-T對肺癌治療的進一步探索提供了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