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黑河市黑河小學 趙丹丹
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吸引他們注意力的有效策略就是激趣,把學習變成一件簡單好玩的事情,轉變學生被動學習的觀念,使學習變成可持續(xù)的、可延伸的、可發(fā)展的、同樣亦是主動的、創(chuàng)新的、快樂的。在實施“生本”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多關注學生的好學、易學,要先做后學,尊重學生學習的發(fā)展規(guī)律,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先學小研究是“生本教育”能夠有效實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只有學生高效率的課前“先學”,才能抓住學習內容的根本?!吧尽钡南葘W小研究設計,遵循“簡單、根本、開放”的原則,抓住一個基本點,經(jīng)過多層次的,拓展性的“嘗試、探究”,拼接成很多不同的“面”,呈現(xiàn)不同樣式的先學小研究。
低年級英語的學習主要以聽、說、讀為主,在設計先學小研究內容時,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及生活實際,設計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問題。如:在學習《Animals》這個單元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先學小研究:1.Let’s say.What animals do you know?用英文說一說你知道的動物名稱,課上比一比,看誰說的又多又準。2.Let’sguess.What’s your favorite animal?嘗試描述你最喜歡的小動物,讓大家猜一猜,看誰猜的又快又準。通過這樣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研究”的動力,同時在展示的過程中,讓學生享受自己習得成果的成就感和自信感,這樣激勵性型的“研究”,把握了根本學習內容,拓寬了學習思路,實現(xiàn)了英語思維的延展性。
英語學科的學習,需要“必要的語言實踐經(jīng)歷”,這也是呈現(xiàn)“玩中學”的最好方式。如:在學習《My Room》這一單元內容時,結合學生自身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我設計以My Room為題,嘗試用英文描述自己(或自己理想中)的房間。有的同學用樂高玩具拼了一個自己的房間,有的用圖畫繪制出自己理想的房間,有的則將自己的房間拍成照片,一一向同伴展示自己的房間。在個人先學的過程中,做了充足的準備,通過課上小組的交流,豐富自己的My Room內容,學生在展示中,體會到了英語語言的魅力,學生們真正的“想”用英語說、用英語做。
另外,英語學習注重語境的創(chuàng)設。低年級學生模仿力強,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英語“小劇”的創(chuàng)編,根據(jù)不同的主題進行“全語境”的設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新和探究能力。學生從查找資料解決詞句到反復的模仿練習,從小組個人分工到合作表演,學生不但學會了許多生詞句型,拓展了很多課本以外的知識,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自學能力和小組合作交流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生本”遵循學生學習的天性,激勵學生的學習潛能,更多關注學生自身的生命成長。傳統(tǒng)教學中,整體的學習氛圍是以“靜”為主,教師授課、學生發(fā)言、師生互動,這樣的“井然有序”看起來一片和諧,但卻失去了學習的“新鮮感”。而“生本”的學習氛圍是“活潑的”充滿生機的。
實施“生本”,教師和學生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了解要做什么是關鍵。在“生本”課堂中,教師是先學小研究的設計者,學生是“研究者”,教師是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展示評價中的監(jiān)督者、組織者和評價者,而學生則是交流展示中的參與者、合作者,是絕對主角,同時也是激勵評價中的監(jiān)督者和評價者。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處于“生本”的啟蒙階段,教師要耐心、細心去教學生,如:小組成員要怎樣分工?如何合作、交流、討論?怎樣表達自己的想法觀點?為學生在課前、課中或課后真正學會的“動”起來做鋪墊。
“生本教育”中,學生會問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無論是課前的先學小研究還是課上的互動交流討論,都圍繞“問題”這個中心,引導學生從發(fā)現(xiàn)問題出發(fā),經(jīng)過分析、討論問題,到最后的解決問題。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在學習《Clothes》這個單元時,就設計了一個“神奇的衣柜”環(huán)節(jié),其中有這樣兩個句子:Here is my sock.Hereare my socks.引導學生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生生的小組交流討論、實例列舉等方式,自己總結出這兩個句子中體現(xiàn)的知識點。這樣的學習方式,更具主動性、參與性,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實際上,在教學中設置有趣的、激勵性的、開放的導學問題,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參與度,同時,學生課堂上更容易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不斷輸入新鮮的觀點,表達不同的看法,這樣的課堂氛圍是活躍的,有思想的。
語言的學習需要實踐為依托,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創(chuàng)設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的實踐情景,如英語小劇的創(chuàng)編。人教新起點英語教材單元主題突出,每個主題都有一個Story Time,可以設計開放式的故事結局,讓學生去續(xù)寫或者是將課本中的內容“重組、翻新”,編創(chuàng)自己心目中的完美故事。如《Food》這個單元的Story Time,通過Panda and Lucky去超市購物的經(jīng)歷,引導學生續(xù)說故事的結尾,有的同學說“先付錢再吃東西”,有的同學會說“吃東西要洗手,保護自己”,有的同學會說“不要吃太多,對身體不好?!睂⒐适聰⒄f完整。設計這個活動可以允許孩子說漢語,也可以說英語,為的是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在互動中體會故事的情境,讓學生在自己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去感知體驗英語語言的應用。當然,英語小劇呈現(xiàn)的方式不僅僅局限于英語的對話表演,英語“課本劇”或“情景劇”演繹,更多的是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尋找自己喜歡且擅長的方式去呈現(xiàn),歌曲、歌謠或是舞蹈、繪畫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根據(jù)英文自然拼讀的學習,設計一本自然拼讀的Mini Book圖畫手冊與大家分享??梢栽O計“Lap Book”,以單元整合的形式,小組合作完成知識梳理。這樣又從課堂引伸到了課外,學生可通過歸納總結,整理出“獨一無二”的自然拼讀手冊,在制作過程中,不但鞏固擴展了豐富的詞匯,在交流中也進一步提升了拼讀技能?!吧尽闭n堂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準備時間和展示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在和諧、開放、民主且多元的學習環(huán)境中,獲取自我綜合能力發(fā)展的機會。將書本中的平面知識,轉化成專屬學生“自己的東西”,轉化成理解和能夠運用的東西。
小組合作討論和班級展示交流是“生本”課堂中的亮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利于溝通與合作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學會交流和分享學習的成果,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是尤為重要的。
我采用“班級優(yōu)化大師”軟件,對班級中個人和小組成員進行積分晉級制的評價,課上通過隨機抽取、計時競賽、小組兌換積分等方式,對學生的自學、互學以及群學情況進行加分,學生在課上能夠直觀地看到自己和小組的學習數(shù)據(jù)。在積分制和升級制的刺激下,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班級優(yōu)化大師”軟件不但能夠體現(xiàn)過程性評價,而且根據(jù)學習的周期,每周都會形成一個綜合性的評價,在一周的學習中,通過學科能力、學習習慣養(yǎng)成及課堂表現(xiàn)等方面,形成一個階段性評價總結,利于學生更好地反思和總結,利于家校高效的溝通,為學生提升自學能力、小組合作能力提供了細致的數(shù)據(jù)參考。
小組交流之后的成果展示環(huán)節(jié),是知識“查缺補漏”“共同釋疑”階段。采用師生評價、生生評價為主,智能評價為輔的原則,更側重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在班級交流中,解決共性問題,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激勵性的語言評價,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學習的互動性、自信心和成就感。學生與學生之間通過“自己”的語言進行交流互動,有時候比教師使用的“規(guī)范性”語言更易讓學生接受理解,記憶更深刻。
“生本”課堂讓孩子們在思想中學會思考,在思考中獲得思想的經(jīng)驗,激活他們思想的意識和激情,在學習過程中,有了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愿望,才能產(chǎn)生思想,而這個過程是長期的,需要教師“靜待花開”,實現(xiàn)讓學生快樂學習,向上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