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低年級學生正處于說話交流的起步階段,對他們來說寫作是學習中的難點;而對教師來說,作文教學也是教學中的難點,教師缺乏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也沒有更有效的方法開展課堂教學,致使低年級作文教學成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難題。
一、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作文教學中的問題主要有四個方面,即教什么、怎么教、寫什么、怎么寫,在教學實際中,這四個問題往往又交織在一起,具體來說,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主題難以把握。主題是文章的靈魂,如果文章缺少主題,或者主題不突出,就等于缺少凝聚力,整個文章是一盤散沙。所以從低年級學生的作文內(nèi)容來看,共性的問題就是給人一種不知所云、云山霧罩的感覺,即小學低年級學生無法有效地表達文章的主題。而造成這一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低年級學生在理解認知、語言敘述等方面難以達到作文要求,所以他們不會把握主題,不會圍繞文章的主題寫作;第二,他們剛剛接觸到規(guī)范的寫作,還沒有完全從隨意表達中脫離出來,無法準確地抓住文章的主題。
二是情感難以延續(xù)。任何文章都包含人的情感因素,小學低年級作文涉及的內(nèi)容主要是寫景、狀物、敘事和人物描寫。但是這類題材作文主要的格式就是通過一件事、一個人或者景物,來表達作者或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拋開情感表達,文章也就失去了意義。但是,低年級學生不但無法將寫景狀物與情感的表達有效結(jié)合起來,反而容易把二者對立起來。
三是表述難以準確。如果說主題是一篇文章的靈魂,那么情感就是它的框架,而詞語的搭配、句子的組合和修辭手法的運用則是它的血肉。文章不是詞語的隨意搭配,也不是句子的任意組合,更不是修辭手法的濫用。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詞匯量有限,掌握的修辭手法更是少之又少,或者說基本不會運用修辭手法,導致他們的文章枯燥乏味。特別是在詞語的搭配和句子的運用上,隨意性較大,完全違背了寫作的基本常識。
二、“四位一體”教學路徑構(gòu)建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是作文教學,作文教學的難點是起步教學。其實低年級的作文教學既困難又容易,困難在他們不知道寫什么、如何寫,容易在作文的篇幅不大,教學花費時間少。低年級起步作文,應該從主題、情感、詞語、修辭四個方面著手教學。
一是學會明確主題。要想提高小學低年級寫作教學效果,最主要的是要克服不能準確而又一以貫之的表達主題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界定主題,如何圍繞主題去寫。如《我的媽媽》這一作文,要讓學生明白從“媽媽”的什么方面著手寫,是寫對自己的關心愛護,還是對別人的助人為樂,或者是日常的工作辛勞,確定主題后,用一兩個事例圍繞這個主題去描述即可,這樣的文章不會出現(xiàn)大的差錯。千萬不能在一篇文章里出現(xiàn)兩個甚至兩個以上的主題,這樣會極大地干擾低年級學生的寫作思路。
二是學會表達感情。真情意切的情感表達會引起作者與讀者的共鳴,只有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方,流露出真切的情感,才會讓人覺得百感交集、流連忘返,這是一篇好文章的根本所在。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表達情感,情感的表達絕對不是幾個感嘆詞和標點符號就能解決問題的,要想讓學生表達出真情實意,首先得讓學生明白什么樣的文章要表達出什么樣的情感,如果學生寫的是游記類的文章,卻表達了對某一景點的厭惡和反感之情,這樣的作文就適得其反了;其次,要讓學生明白在什么地方表達情感,比如用首尾呼應的方法在文章的開頭和結(jié)尾用情感引起讀者的內(nèi)心變化等。
三是學會詞句運用。一篇文章,最直觀的“界面”就是詞句,如果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經(jīng)典的語句,整篇文章就平淡無奇。但是低年級學生剛剛接觸到語文學科,他們還沒有積累足夠的詞匯量,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積累詞語的習慣,通過課本標注、詞語摘抄等方式把好詞好句記錄下來,盡管這種做法比較老套,但卻是必要而且最管用的方法。通過積累,他們才能做到胸中有詞、心中有句,在以后的寫作中也會得心應手。
四是學會運用修辭。合理、恰當?shù)剡\用修辭方法可以對一篇文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但修辭方法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確實有難點,他們難以理解修辭的概念和運用,教師沒有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糾纏于修辭概念的解釋,起步作文中,能熟練地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就完全可以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認知的加深,再逐漸滲透其他修辭方法。
盡管低年級起步作文是教學的一大難點,但只要長期從“主題”“情感”“詞句”“修辭”四個方面開展教學,著力構(gòu)建“四位一體”的教學方式,那么起步作文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讓學生不再傷神費腦了。
參考文獻:
徐芳.也談起步作文教學的幾個基本公式[J].作文教學研究,2009(3):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