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持人本理念,從學生的角度設計合理的課程評價,尊重學生的觀點。語文教師不僅要注重教學效果的提高,更要重視學生情感與能力的深度表達,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教學評價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不僅是語文課堂的紐帶,更能讓學生及時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與此同時,教學評價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人本理念引入語言教學評價中,可以從單一的教師評價轉(zhuǎn)向互評,更新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
一、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現(xiàn)狀
盡管很多學校在新課程標準出臺后意識到了評價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當前,大部分學校仍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仍然以課本為主,導致學生對課堂沒有興趣,不能及時地掌握新知識。與此同時,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和學生更多地關注成績,而采用的教學評價也只是為了提高分數(shù),這種做法失去了教學評價的意義。由于對評價方法的認識不足,很多教師單純評價學生作業(yè)質(zhì)量,或只表揚優(yōu)秀學生,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因此,一些學校開始在教學評估中引入人本理念,對城市學生而言,人本觀念能增強其自主意識,對農(nóng)村小學生而言,這一觀念能使他們擺脫自我貶低感,擁有完全的自我意識,能增強學生之間的互愛,從而在學習中找到自己的奮斗目標。同時,在對小學語文教學進行評價時,要時刻注意個體的興趣與變化。
二、基于人本理念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的有效方法
(一)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案,明確教學目標
從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看出,絕大多數(shù)教師受到了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更加注重學生對教材內(nèi)容的理解和成績的提高。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往往忽視了情感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小學是學生獲得良好學習技能和良好生活方式的重要時期,教師要調(diào)整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向?qū)W生灌輸?shù)赖缕焚|(zhì),在教學活動中堅持人本理念,明確教學目標,同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采取有效措施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如教學《秋晚的江上》一文時,不要強制讓學生理解和重讀文章的使用方法,而是要通過學習使學生熟悉文章的內(nèi)容。在本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感受風景,感受作者的秋意,體會作者是如何描述晚江上的風景的。因為文章大多是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采取借景抒情的寫法,教師也可以通過對文本中的鳥兒馱著斜陽的引導與解讀,使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理解文章內(nèi)容,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
(二)確立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人本理念的第一要素是管理的概念,它確定了人在管理活動中的中心地位,并將其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評價中,在教學評價時,應以小學生為主要對象,開展一系列的學習與評價活動,使各項評價活動都圍繞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而展開。要實現(xiàn)這一理念,教師必須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融入“人”的基本思想,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把學生放在學習活動的中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在進行學習活動時,教師不僅要向?qū)W生灌輸課本知識,還要特別注意學生在解決重點問題時的獨立思考能力。教師可以在一旁對學生進行激勵和指導,讓他們獨立思考,在學習中拓展思維,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如《鳥的天堂》一課,教師不能急于讓學生熟悉課文,而是讓學生在課前思考,設定熟悉鳥的名字、外表特征、生活習慣等小任務。要注意,只有在課前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教學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因此,教師在課后可給學生布置小任務,要求他們?yōu)樾膼鄣男▲B寫一個小故事。通過這樣的拓展課,學生可以想象寫童話故事等,不僅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吸收知識,還能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強化他們的思維。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評價十分重要,但評價不能僅僅依靠教師,更應堅持人本理念。通過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應根據(jù)不同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改變教學評價模式,實現(xiàn)多元化、多維度評價,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使課堂變得更加多樣化。
參考文獻:
[1]楊英.“以學生為本”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帶來的思考[A].中國教育學會基礎教育評價專業(yè)委員會2018年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18:122.
[2]周美娟.對小學語文課堂評價的探索[J].考試周刊,2010(47):57-58.
[3]萬生琴.基于“以人為本”理念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探究[J].新課程,2021(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