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康 李娜
(吉林師范大學吉林四平 136000)
在重劍運動中,核心力量的提升是運動員綜合素質提高的基礎,因此面對進攻和防守時刻都在發(fā)生巨大變化的高水平重劍競技運動,更加需要核心力量的訓練。該文討論了重劍運動核心力量訓練的作用以及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希望能為重劍運動訓練提供一些參考或建議,促進我國體育事業(yè)中的重劍運動更好、更快地發(fā)展。
對于職業(yè)運動員來說,核心力量訓練在各種體能訓練科目中尤為重要,一方面核心力量可以幫助運動員保持核心體能;另一方面,當運動員練習重劍的基本技能時,也可以發(fā)揮作用,幫運動員更好地打下堅實的基礎,將不同訓練項目連接起來、融會貫通。專業(yè)重劍運動員必須持續(xù)保持儲量豐富的體力資源和專注,以確保高水平比賽中完成主要運動的準確性。因此,對于重劍運動訓練來說,培養(yǎng)和訓練運動員的核心力量非常重要,運動員水平會隨著對核心力量訓練的要求而不斷提高。我國重劍訓練的主要優(yōu)勢是依靠學科的專業(yè)技能監(jiān)控和運動員本身的身體素質[1]。
在一般的重劍運動中,必須同步調動全身力量,這不僅需要膝蓋的力量來支持,還需要背、腰等部位的肌肉支撐。重劍訓練配套得當,有利于運動員不斷提高重劍的技術水平,核心力量訓練可以鍛煉并提高運動員的協(xié)調能力。近年來,隨著體育競技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和運動員競爭的更加激烈化,運動員負傷的情況不斷出現(xiàn),甚至變得屢見不鮮,作為對抗激烈的競技活動,重劍運動也非常容易導致運動員受傷,尤其是對于技藝不佳、力量不足的新運動員來說,更加容易受到傷害。因此,如果能夠科學地進行核心力量訓練活動,就能夠保證運動員最大程度上不再受到意外傷害,并且可以防止運動員在比賽中出現(xiàn)體力不支的情況[2]。此外,因為肢體協(xié)調問題在重劍運動中至關重要,運動員如果想做好屈曲和連續(xù)運動,就需要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因此,重劍運動員核心力量訓練對運動員的長期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對其身體素質來說也顯得至關重要。
協(xié)調的技巧在重劍運動過程中以及對于重劍技能的提升培養(yǎng)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重劍運動中,運動員可能會出現(xiàn)前傾和后仰的問題,尤其是技術上要求的如翻腕、膝關節(jié)外展以及移動技術中先左后右的行為,實際上是一種相對于普通人來說不易完成的動作,因為正常情況下,人類并不會做出這類動作。重劍運動員只有在核心力量訓練的幫助下,才能達到最重要的協(xié)調指標——身體平衡能力,尤其是身體動態(tài)平衡能力。核心力量訓練可以改善重劍運動員的動態(tài)和靜態(tài)平衡能力,加強協(xié)調能力,提高重劍技術運動的準確性,并實現(xiàn)理想的進攻結構和防守動態(tài)。傳統(tǒng)力量訓練的作用機制不同于核心力量訓練,傳統(tǒng)的力量訓練可以通過增加肌肉的生理橫截面,用神經系統(tǒng)控制肌肉的收縮率和初始長度以及動員更多的運動協(xié)調活動來達到人體的平衡和穩(wěn)定[3]。在核心力量訓練中,要注重加強核心領域肌肉的協(xié)調、力量和力量傳遞,并通過肌肉協(xié)調和力量傳導實現(xiàn)人體平衡。從這個角度來看,二者在教學方法的機制和應用上存在差異,而核心力量訓練在改善平衡性方面更具有優(yōu)勢。
在重劍運動中,穩(wěn)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穩(wěn)定性能夠保證重劍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的穩(wěn)定。在重劍比賽中,運動員需要調整上下肢的振幅,使其協(xié)調良好,要想完美地進行調整,就需要良好的穩(wěn)定性給予支持,沒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頻繁地調整就很難完成既定目標。該文通過研究比賽的實際動作發(fā)現(xiàn),當重劍運動員做特定的重劍動作時,需要不斷調整位置,如彎曲膝蓋和足部,這也增加了對自身穩(wěn)定性的需求。通過進行重劍的核心力量訓練,運動員可以改善體能和有效適應各種姿勢,提高重劍運動過程中對力量的合理控制和分配。在訓練良好的情況下,當重劍運動員進行各種運動時,也可以保證四肢完全穩(wěn)定,從而保證重劍運動員處于最高水平,完成重劍中的必要動作。
通過觀察重劍運動員的運動過程,可以發(fā)現(xiàn)重劍運動對運動員的整體協(xié)調能力要求很高,在運動過程中,下肢、膝蓋、腹部、背部和上肢的力量都必須動員起來,它們彼此之間要有良好的協(xié)調性,彼此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身體的協(xié)調穩(wěn)定工作,較好地完成比賽動作。動員身體各個部位的力量,需要重劍運動員非常高的協(xié)調能力,否則就會出現(xiàn)手忙腳亂的現(xiàn)象。通過訓練重劍運動員的核心力量,不僅可以幫助重劍運動員提高身體協(xié)調能力,還可以幫助重劍運動員提高其技術水平,也能有效提高重劍水平[4]。
缺乏靈活性和力量,在訓練和比賽中會導致重劍運動員非常容易受傷,對一些極端情況處理不當,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這是因為重劍運動員需要通過不斷移動來組織弓步攻擊,因此非常需要下肢運動,這種情況需要強大的下肢力量,具有靈活性和更大的協(xié)調性,尤其是對大腿肌肉有更高的要求。同時,重劍運動也是一個激烈競爭、緊張無比的運動,運動員必須依靠重劍為“武器”,快速在攻擊和容易造成傷害時防守之間進行切換,這樣的情況下腿部肌肉力量差、柔韌性不足的運動員就很難適應和保持狀態(tài),肌肉緊張和韌帶拉傷的情況頻頻發(fā)生。重劍運動是以下肢運動為主要部分的整體運動,因此需要下肢運動具有相當好的協(xié)調、力量、靈活性和良好的柔韌性。特別是一些經驗不足的年輕選手,在訓練和比賽中,非常容易出現(xiàn)受傷的情況。在核心力量訓練中,經常安排相關的針對訓練,能有效預防運動損傷;如果不注重基礎的素質和核心力量的訓練,急于求成,就會導致嚴重的后果,給運動員的重劍運動生涯埋下隱患。
所有職業(yè)運動對運動員的能量供應要求都很高。在這種情況下,經過長時間的運動和高強度運動,運動員的防守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會因大量的能量消耗而降低,這會增加運動員受傷的風險。重劍運動是最有競爭性質的職業(yè)運動之一,它要求重劍運動員在比賽中用手拿著重劍,這就更需要運動員的核心力量支持[5]。更何況運動員自身又非常脆弱,當他們進行重劍比賽時,消耗的能量也是非??斓?。而通過訓練運動員的核心力量,可以幫助運動員更專業(yè)地進行重劍練習,有效減少能量損失,從而保護重劍運動員,提高其能量供應水平,保證能量輸出和能耗方面的相對降低,也降低受傷風險。
運動員專業(yè)的訓練最為常見的就是仰臥起坐,仰臥起坐能有效鍛煉運動員的腰腹力量。在準備訓練時,運動員應該彎曲膝蓋,躺平在專門的訓練位置,然后伸直背部肌肉,輕輕抬起身體,在運動過程中,腳的位置應當保持不動。在學習該動作過程中,兩人合作才能提高效率,教練可以握住運動員的腳踝,以避免不規(guī)范的腳部動作,當運動員抬起身體時,應該快速發(fā)力,當運動員躺下時,其整個背部不能觸地,通過向上抬起腿,又可以快速響應運動員的上身肌肉力量,因此仰臥起坐訓練是非常全面的一項活動。在運動過程中,運動員需要睡在運動墊上,要求下背部靠近運動墊,雙腳靠近并在一起。在一般情況下的運動中,運動員的下半部和軀干需要貼在運動墊上,這個動作允許膝蓋彎曲,并要輕輕抬起腿,抬腿的動作可以鍛煉運動員的下腹力量;而俯臥的身體訓練,通常能夠鍛煉運動員的背部力量。訓練時,運動員雙手放在腦后,盡可能地抬起腿,保持膝蓋伸直,這個動作需要反復練習一段時間。在整個訓練過程中,針對重劍運動員腿部的訓練較少,因為背部的力量對運動員更重要。在兩端訓練中,讓運動員躺在地上,然后把腳放在一起,自然伸直雙腿,此時,運動員同時下壓上肢和下肢,這樣的舉措是為了要求身體靠近中間部分,然后在運動前將身體折疊回最初的姿勢。在兩端訓練中,運動員一般要連續(xù)進行10次左右,此動作也可以大幅度提高重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尤其是背部和腹部的肌肉力量。
專項步法訓練主要是指運動員在重劍運動中的運動節(jié)奏,專項步法訓練的主要目的是教會運動員對重劍運動的節(jié)奏進行科學合理的掌握,然后使得自己的技巧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對于重劍運動,最常見的攻擊階段是向前運動,為了訓練重劍運動的這一個特殊階段,重劍運動員必須具備移動相關運動的技能。這樣一類的步法訓練,要求重劍運動員完全伸展自己的四肢,當重劍運動員在運動時,應當屈曲膝蓋、大腿和足部,盡量配合上肢的動作,并向前移動重心。大多數(shù)運動員必須熟悉和掌握相關運動,運動的要點是運動員的手,在伸展前要同時握著劍,如果運動員想提高整體運動的迅捷程度和標準美感,就需要該運動員盡可能集中地使用膝蓋關節(jié)力量,保持前腳靠近地面,盡可能地向前擺動小腿向前伸展,當膝蓋關節(jié)沒有完全伸展時,大腿和小腿要相互配合,同時向前運動,身體重心應相應地向前移動。該訓練強度較大,因此在訓練過程中不要急于求成,否則可能導致運動員過度勞累,進而拉傷和負傷,一旦負傷,更加耽誤訓練,還會耽誤比賽,是得不償失的。運動員要樹立科學的訓練觀念,促進身體技能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除此之外,在重劍運動員專項訓練中,作為教練更應充分了解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并根據(jù)運動員的實際身體狀況進行相應的訓練,保證訓練次數(shù)不得超過重劍運動員的身體負荷。
步法訓練是重劍運動員運動訓練的基礎,其中最重要的訓練之一就是弓步抗阻力量訓練。運動員必須通過弓步的穩(wěn)健保證快速運動,從而在比賽中打出更多的精彩動作,而就步法來說,弓步抗阻力量強,可以在比賽中發(fā)揮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重劍運動是一種特殊運動,弓步抗阻力量訓練也處于一種特殊地位,其要求提高重劍運動員的身體整體水平,并進行特殊腿部姿勢訓練等。在訓練過程中,要求重劍運動員在腰部系上彈力帶,立穩(wěn)弓步,對于不同的干擾都要穩(wěn)定身體重心,增加下肢力量。在比賽中,重劍運動員必須始終保持弓步的姿態(tài),因此對運動員下肢力量的要求非常高,所以訓練時,重劍運動員必須用后腿向前移動,以訓練下肢力量,運動員需要在干擾下保持弓步的力量,以確保身體的平衡和穩(wěn)定。在訓練過程中,重劍運動員和教練員應該互相配合,無論是前進,還是后退,教練員都應及時地變換相應的站立位置,為運動員提供相應的阻力,同時還要幫助運動員保持平衡。大多數(shù)訓練流程都要求重劍運動員先伸出執(zhí)劍的手臂,然后再伸出腿,如果運動員想正確、快速地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先把膝關節(jié)作為運動中心部分,然后前腳穩(wěn)穩(wěn)地站在地上,當膝蓋關節(jié)沒有完全伸展時,小腿要盡可能向前伸展,促使身體向前移動。良好的弓步抗阻力量能夠保證更多的比賽勝利,就重劍運動來說,運動員需要良好的步法才能快速到達正確的位置[6]。因此,運動員必須訓練好自己的弓步抗阻力量,并花時間訓練大量的步法,為長遠的運動發(fā)展和比賽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指腕彈力繩訓練,主要是為了加強運動員的腕關節(jié)、指關節(jié),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手指訓練以及利用彈力繩進行腕關節(jié)的訓練。在重劍運動員的訓練過程中,運動員需要保持的姿態(tài)為站立狀態(tài),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彈性繩,以便站立時搖晃,這一訓練動作設計的主要原因為運動員在實際重劍運動比賽中手的位置和握重劍的姿態(tài)都要保持不變,但手指和手腕不可以停止擺動[7]。對于重劍運動一般的訓練來說,指腕彈力繩訓練,還需要用彈性繩拉伸重劍運動員的手指和腕部,以訓練重劍運動員在實際重劍比賽中的腕力,重劍運動員的劍臂必須與劍的水平相同,劍架的腕部和指部不能移動,握著劍。對于實際的重劍運動比賽來說,用劍來刺中對手的破綻,獲得高分的關鍵是重劍運動員手指和手臂的力量,如果重劍運動員上述兩部位的力量不足,那么重劍運動員將非常難以持劍擊中對手的破綻。在實際訓練指腕彈力繩項目時,嚴格的要求是必要的,要根據(jù)運動員的訓練情況及不斷改善彈性晃動繩的需要,訓練時間不得少于1min,當運動員的手感覺非常酸痛時,訓練效果最佳[8]。指腕彈力繩訓練的目的主要是手指和手腕的力量訓練,以便于運動員更好地手握重劍,而且在運動過程中連續(xù)揮動,不會掉落或是體力不支。因此,手指和手臂訓練對重劍運動員來說尤為重要,而手指和手臂的力量也是贏得比賽決定性的重要因素。如果手部和腕部的力量不足,會直接降低重劍運動員的刺穿力量及其回擊精度,因此,指腕彈力繩訓練中,運動員應該集中精力訓練手指和手臂的肌肉力量,然后有效地提高整體實力,同時加強相關的技巧訓練,使持劍姿態(tài)更加科學,持劍力量更加持久穩(wěn)定,防止意外失誤,導致比賽失利,甚至是運動員受傷的情況發(fā)生。
近些年,在國家體育總局的指導下,重劍運動不斷發(fā)展,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和新的突破,中國的重劍運動事業(yè)也對全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就具體訓練來說,重劍運動教練員在對運動員進行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和訓練時,需要注意核心力量的訓練,把肌肉力量與肢體柔軟、整體協(xié)調相結合的方法運用到訓練和比賽中,結合運動員的運動能力和實際比賽條件進行相關的訓練程序。為了重劍運動員的人身安全和身體健康,教練員在訓練重劍運動員的力量時,也需要科學地詢問和示范指導。只有如此,我國的重劍體育事業(yè)才能不斷發(fā)展,并且在世界比賽中獲得更好的成績,進而為我國的體育事業(yè)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