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杰,段昕彤,王艷霞
(通化師范學院,吉林 通化 134002)
教育部分別于2020年1月27日發(fā)布《教育部關于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于2020年2月4日印發(fā)《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文件要求通過政府主導、高校主體、社會參與的方式,共同實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實現(xiàn)“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吨笇б庖姟分赋?,各高校應充分利用優(yōu)質在線課程教學資源,積極開展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等在線教學活動,保證疫情防控期間的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自2020年以來,在線教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已逐步成為高校教學新常態(tài)。本研究以地方高校全日制本科生為研究對象,開展線上學習滿意度調查分析,研究結果將為高校開展線上教學提供有益借鑒。
學習滿意度反映了學生對學習經(jīng)驗的看法,即學生對他們的學習經(jīng)歷進行的總體積極評估[1]。筆者調研的學校根據(jù)疫情防控要求鼓勵教師采用線上教學的方式講授春季學期課程,全校課程的線上開課率達到99%?;诖?,本研究根據(jù)疫情防控要求和調研學校實施線上教學的實際運行情況,確定了11個調研維度,旨在對線上教學的發(fā)展提供參考和依據(jù)。
通過問卷調查,及時了解學生線上學習效果,掌握學生學習反饋,不斷提升線上教學質量,助力學校人才質量培養(yǎng)提升。
以全日制大一、大二、大三本科生為調查對象,其中,大一(2019級)為2 525人,大二(2020級)為2 943人,大三(2021級)為3 337人,共計8 305人。
采用問卷調查法,通過學習通APP發(fā)送電子調查問卷。對回收的問卷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與統(tǒng)計分析。共發(fā)放問卷8 305份,回收有效問卷7 569份,有效率為92.16%。
問卷結合學校開展線上教學的實際情況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反饋情況,編制《學生線上學習滿意度調查問卷》,問卷圍繞“師德師風、教學資源、學習熱情激發(fā)、課中互動與指導、授課效果、信息化教學、輔導答疑、以學生為中心、自主學習、課程安排、在線學習平臺體驗”11個維度開展調研。問卷共設置12題,其中10題為量表題,即選項采取李克特五分量表法描述,分別表述為“非常滿意”“滿意”“不確定”“不滿意”“非常不滿意”;1題為多項選擇,即按喜歡程度選取前3項;1題為開放題。
調查問卷的回收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顯示,學習者的總體線上學習滿意度綜合得分為94.2分。根據(jù)問卷結果可以清晰地看出,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較為適應現(xiàn)在的線上教學,能夠克服新型教學方式帶來的種種困難并快速地接受??傮w來看,學習者對教師的師德師風滿意度比較高,對教師提供的教學資源滿意度也比較高,說明教師能夠從學生角度著想,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資源。教師上課時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課中有較多的互動,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全體教師都能夠自由運用信息化教學技術手段,認真解答學生提出的各種疑問,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各項活動,注重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課程教學內容安排合理,沒有給學生帶來較大壓力。根據(jù)調研結果,對各維度進行如下簡要分析。
師德師風是評價教師隊伍的第一標準,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一環(huán)[2]。超過99%的學生表示,教師的言行舉止得當,能夠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名學生,將思政元素融入教學過程,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職業(yè)理想。
在校學生使用紙質版教材進行學習,居家學生參看教師發(fā)布的電子版教材進行學習。學生無論居家還是在校都有教材輔助資料,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從學生的問卷結果看,71%的學生表示非常滿意,27%的學生表示滿意,2%的學生表示不確定。
線上教學需要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教學案例描述教學實踐,把行動和研究緊密結合起來,有效地探究教學規(guī)律,使學生快速掌握新的學習內容。從學生的問卷結果看,71%的學生表示非常滿意,27%的學生表示滿意,2%的學生表示不確定,0.13%的學生表示不滿意??傮w來看,學生認為教師通過教學案例描述教學實踐,把行動和研究緊密結合起來,有效地探究教學規(guī)律,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的積極性。個別學生提出“希望教師在組織課堂時注意教學方法和語言表達”。
在線上教學過程中的課堂互動方面,需要教師因勢利導。在學生思維受阻、困惑不解時進行指導,使其思路暢通;在學生思維局限、難以拓展時進行指導,使其思維開闊。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1%的學生表示非常滿意,27%的學生表示滿意,2%的學生表示不確定。這意味著大多數(shù)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在課堂上遇到的疑問進行有效指導,并引導學生加深對問題的正確認識。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2%的學生表示非常滿意,27%的學生表示滿意,1%的學生表示不確定。超過99%的學生可以清晰清楚地了解學習重難點,在教師的引導下有側重地進行學習。教師的教學設計也體現(xiàn)出線上教學的特點,有效利用在線資源調動學生思維和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教學思路清晰,條理性強,語速適中,語言表述清晰流暢。
通過線上教學,教師可以在后臺清晰地看到每一位學生的參與情況,將學生的所有學習活動以客觀量化的方式記錄下來。教師也可以組織各種教學活動,如簽到、提問、討論等。從問卷情況看,71%的學生表示非常滿意,28%的學生表示滿意,1%的學生表示不確定。
課后的輔導答疑是教師教學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是教師對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拓展,對于鞏固課堂教學效果、促進教學質量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問卷調查看,71%的學生表示非常滿意,27%的學生表示滿意,2%的學生表示不確定。由此看出,教師對學生提出的普遍性疑難問題進行了集中輔導,使學生的問題得到解答。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從學生的立場和角度去開展工作。教師應以關心、關愛學生的健康成長為目的,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全面成長。從問卷調查看,71%的學生表示非常滿意,28%的學生表示滿意,1%的學生表示不確定。
在這個維度中,超過98%的學生表示自己可以進行自主學習,表明學生可以較好地進行自我約束。但是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不自主地將自己的注意力轉入聊天、娛樂等方面,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是確有必要的。
對于“學校的課程安排,是否能有課余時間準備有關考試”這個問題,96%的學生表示能夠在課余時間進行備考復習,3%的學生表示不確定,1%的學生表示不滿意。從數(shù)據(jù)結果看,要豐富學生的課后安排, 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
學生線上學習體驗感最佳的教學平臺前三名分別為釘釘、學習通、騰訊會議??梢钥闯觯诰€教學技術成熟、功能完善的在線學習平臺深受學生們的歡迎。
基于問卷調研的11個維度,本科生線上學習的結果分析為:一是線上教學整體運行平穩(wěn),教師能夠按照既定教學計劃完成既有教學任務;二是大多數(shù)學生偏愛使用釘釘、學習通和騰訊會議網(wǎng)絡平臺進行學習,也更希望直播課程可以帶有回放功能,方便學生反復學習;三是線上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作業(yè)、課上點評等方式,有意識地增加學生間的互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便于收集學生對學習的反饋意見;四是在不同學習環(huán)境下(居家和在校),部分學習者能夠適應線上學習模式,具有良好的自律性,主動探索問題并及時完成課后作業(yè),部分學習者則無法注意力集中,在無人監(jiān)督的狀態(tài)下難以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在線學習適應度和自我約束能力稍弱;五是大部分學生認為教師教學效果較好,只是部分課程安排較為緊湊,課后作業(yè)較多。
1.完善線上教學保障條件
加強信息化教學的基礎設施建設,以保障學校線上教學的平穩(wěn)運行。一是要持續(xù)加大校園網(wǎng)絡建設,增強校園網(wǎng)網(wǎng)絡信號覆蓋效果;二是要建設信息化教學監(jiān)控中心,全面有效監(jiān)測學校線上教學質量;三是要規(guī)范統(tǒng)一授課平臺,盡量減少平臺切換的麻煩;四是要倡導教師在進行線上教學時使用課程視頻回放功能,方便學生進行回放學習;五是加強線上教學幫扶與指導,安排專人強化對教師在線教學平臺使用技術方面的指導。
2.合理安排課程與教學
根據(jù)疫情防控要求,制定線上教學方案,并根據(jù)學生的反饋意見,及時合理設置課堂內容與課后作業(yè)比例,重視過程性考核,實現(xiàn)線上教學的合理性評價。建立網(wǎng)絡教學資源庫,豐富網(wǎng)絡教學資源種類和形式,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在疫情防控要求允許的情況下,適時開放學校教學場所,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學習場地。
3.加強課堂師生互動
在線上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隨堂測試、點名提問等方式加強線上互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學生線上學習的過程管理,做好在線輔導和考核評價,并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各種困難。教師還可以通過在班級QQ群、微信群發(fā)起接龍,構建實時的“學生提問-教師反饋”答疑機制,根據(jù)學生反饋情況,進行個性化指導,動態(tài)調整教學進度,優(yōu)化教學方法。通過構建“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課堂學習氛圍,指導并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強化線上教學質量監(jiān)控管理
線上教學對高校的教學質量監(jiān)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學校教學督導工作從線下轉為線上,實現(xiàn)對課程的有效督導與評價,增強教學督導的靈活性和科學性。建立校、院兩級的教學督導管理體制,對教學質量、教學運行管理情況、教風與學風進行精準督導與反饋,不斷提高線上教學質量。
5.加大教師培訓力度
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形式為教師提供多方位的培訓活動,提高教師運用信息化教學的水平,豐富線上教學資源,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廣闊的平臺。鼓勵教師積極開展各類教研活動,加強教學技巧提升、教學平臺使用、課程思政案例等方面的交流,提升教師線上教學的能力與質量。
6.加強學生人文關懷
積極開展“課前五分鐘”活動,在每堂課之前進行相應心理疏導。增進師生、生生相互之間的了解,拉進師生、生生之間的距離,營造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組織學生踴躍參加各類學科專業(yè)競賽,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專業(yè)能力;積極組織各類校園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定期舉辦座談活動,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與生活訴求;進一步深化對學生的心理疏導,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幫助學生適時進行自我調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