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四局小學 楊孝菊
對于正處在起始教育階段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在英語學習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閱讀和寫作,由此也直接導致了很多學生閱讀匱乏、無話可說。為切實解決這一問題,“以讀促寫”教學模式應運而生。
當前小學英語中以讀促寫教學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讀與寫并沒有很好地結合在一起,絕大部分教師沒有將讀與寫進行融合式教學,學生也不能很好地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以讀促寫教學模式是讀寫相互融合、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教學流程,只有將讀與寫充分結合起來,才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將閱讀與寫作的契合點充分呈現(xiàn)在英語課堂上,不但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培養(yǎng)并發(fā)展他們的表達、寫作能力。通過詞匯、寫作技巧的積累,當量變達到質變時,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就是順其自然的事了。更關鍵的是,學生在大量的閱讀基礎上自主積累了詞匯、語法等內容,無形中培養(yǎng)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不同于以往的寫作教學,以讀促寫教學更考驗教師的教學能力。以讀促寫,實際上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要求教師在對閱讀材料的選擇上要基于絕大部分學生的知識基礎,要求教師要將教學設計落實在課堂上。這些教學時間安排、教學技巧指導、教材內容處理等都涉及教師整體的教學能力。因此,以讀促寫在小學英語課堂的高效開展,有利于提升教師的綜合能力與素養(yǎng)。
小學英語以讀促寫主要基于閱讀與寫作兩個環(huán)節(jié)。在設計以讀促寫教學方案時,必須要綜合學生在閱讀與寫作中的實際學習情況,如寫作能力與閱讀能力的強弱、個人興趣、愛好等,從這些切入點設計教學方案更能讓閱讀教學得以順利進行??梢試L試從閱讀教學目標切入,設計一系列的教學流程,并圍繞目標確定寫作教學的主題,進而在鼓勵手段、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等的運用中給學生帶來英語學習的獨特體驗,以此激發(fā)他們的英語思維。當英語教學貫穿了輸入與輸出兩個環(huán)節(jié)時,學生的寫作動力也由此激發(fā)了出來,推動英語教學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例如,在“My classroom”的教學中,筆者首先帶領學生認讀重點單詞,如computer、fan、wall、floor等;之后,讓學生嘗試用這些單詞造句,一來可以幫助他們加深對單詞的理解,二來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接下來,用多媒體呈現(xiàn)課文中打掃教室的情景,并以游戲化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學會用名詞的單復數(shù)描述教室中物品的顏色;最后,為了落實以讀促寫教學目標,筆者又在課堂上呈現(xiàn)了一些其他的閱讀材料,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能力選擇學習,并提出“Read the materials and use the key words in the passage to express your ideas.”開展寫作活動。這樣一來,有效的輸入滿足了有效的輸出。當學生寫完文章后,教師挑選幾個學生朗讀自己的作文,并對他們做出了有效的評價。以讀促寫循序漸進、渾然天成,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又能提高他們對寫作的熱情,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以讀促寫。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掌握文本內容、了解各段大意并不是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相反,應帶領學生在文章的謀篇布局、重難點句子的分析中,培養(yǎng)他們對英語的感知能力,以此提升讀寫教學效果。只有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自我感知能力,讓他們了解不同文章的寫作思路、框架結構,才能讓學生掌握英語的學習方法,進而使他們學會在不同文章中勾畫重難點句子、了解文章的整體寫作思路,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仿寫,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感知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做好課堂組織者、引領者、指導者的角色,監(jiān)督學生的閱讀活動,幫助他們找到閱讀難點所在,帶領他們共同分析、共同賞析,促進仿寫。
例如,在“My friends”的教學中,通過將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在課文教學中的滲透,學生能夠理解文章的大意,也具備了復述故事的能力。為了凸顯本文的情感目標,即“讓學生明白友誼的重要性,珍惜友誼”,筆者組織了“Me and my friends”的寫作主題,并引導學生思考“Please write about something interesting that happened between you and your friends. How do you treat Friendship?”鼓勵學生盡情表達。在學生完成寫作之后,挑選幾篇內容真實、情感豐富的文章在課堂上帶領學生賞析,學生閱讀與寫作的熱情變得越來越高,他們都期待著對其他同學文章的賞析,同時伴隨著鼓勵性的語言,也激發(fā)了學生提高自我感知能力。
考慮到小學生與英語接觸的時間并不長,他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加之日常課堂教學與平時的課外活動中,都鮮少涉及英語學習的氛圍與提供英語表達的機會,這也導致以讀促寫教學質量很難得到質的提升。從這一因素考慮,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可以選擇一些故事性較強的文本內容,帶領學生閱讀、仿寫。故事性與情節(jié)性較強的閱讀文本,避免了枯燥、機械式的英語教學,有利于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針對某一情景的仿寫,還能給學生的寫作提供一定的思路,讓他們掌握英語寫作的方法與技巧。這樣一來,在句式的反復練習中,幫助學生熟悉單詞、語法,由閱讀理解逐步過渡到記憶、遷移、運用,由課本教學延伸到輔助性故事類文本的教學,讓學生感受英語的不同表達習慣,自然而然接受這種專業(yè)的英語表達,實現(xiàn)英語寫作能力提升的目標。
例如,在“In a nature park”的教學中,文本內容較為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對此,筆者在故事類文本的選取中也主要圍繞“森林”這一環(huán)境展開,為學生呈現(xiàn)森林中動物和諧相處的故事內容。之后,要求學生利用教材與故事類文本中較常出現(xiàn)的“Are there any...Yes,there are./No, they aren’t.”的句型以及“there be”句型,完成默寫與仿寫任務,讓他們真正理解與掌握there be一般疑問句的用法與any的正確用法。課堂教學通過教材與輔助性故事類文本的有效增加,給學生提供了更多詞匯、句型、語法的學習經驗,并在仿寫活動中給學生提供了英語個性表達的機會,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進行了以讀促寫學習活動。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以讀促寫教學活動時,不能將眼光局限于單篇閱讀文本上,應在整體教學視域觀指導下,由教材出發(fā),引導學生由一篇引向多篇的學習,通過相關話題的推送或者帶領學生對同一類型文本的閱讀、比較與學習,讓他們掌握閱讀中學到的詞匯、語法、句型,進而在此基礎之上開展系統(tǒng)的仿寫訓練,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能力。教師需要從英語教材的整體出發(fā),宏觀把握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況,選取合適的文本讓學生在系統(tǒng)閱讀、比較中掌握寫作表達的技巧,培養(yǎng)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將其運用到自己的英語寫作中。對于相關文本的選取,必須要從教材出發(fā),選擇具有相似性或關聯(lián)性的文本,組織學生開展系統(tǒng)的閱讀活動,讓他們熟悉不同文本的寫作手法,為其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研究小學英語教材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聯(lián)系生活的知識點,如Happy birthday、My family、My classroom、My friends、My home、Meet my family、My school、Shopping、My favourite season、My weekend plan等。從教材文本出發(fā),可以利用相關的童話故事文本、日記文本、想象力文本等組織并安排學生開展提升閱讀量的學習活動,帶領他們對文本進行系統(tǒng)閱讀與分析,了解其中所使用的寫作手法、寫作方式,一方面豐富了學生的英語寫作素材,另一方面在多種不同類型素材文本的作用下,也激發(fā)了學生的表達欲望,讓他們在系統(tǒng)的仿寫訓練中進行知識與能力的遷移,迸發(fā)更多寫作靈感,提高英語寫作的能力和品質。
在一定程度上,通過仿寫、默寫等訓練能夠培養(yǎng)并發(fā)展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也要適當鼓勵學生對文本進行縮寫、改寫,鼓勵他們勇敢表達自己的看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一般來說,對于那些文本內容留有一定懸念的課文,可以開展續(xù)寫活動,讓學生通過對文章的理解,在寫作過程中加入自己的態(tài)度、價值觀;對于一些篇幅較小且內容較為簡單的文本,可以開展擴寫活動,鼓勵學生運用自己學過的語法知識、單詞表達自己的看法;對于一些篇幅較長的課文,則開展縮寫活動,主要考查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把握能力。
例如,在“Last weekend”的教學中,針對課文中Sara與Mike的聊天記錄,可以開展擴寫活動,讓學生針對Mike的回答“打掃了房間,并且看了電視?,F(xiàn)在要給祖父母打電話,他們在倫敦”的內容進行擴寫,如“他是如何打掃房間的?看了哪些電視節(jié)目?有什么樣的感受?要和祖父母聊哪些方面的事情?”等。在“I have a pen pal”的教學中,課文描述了四個人物的不同日常活動,筆者讓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縮寫,考察他們對課文的掌握程度以及學會在情景中運用核心詞匯與句型的能力。針對小學生的英語學習特點與規(guī)律,在教材教學基礎上,組織續(xù)寫、縮寫、擴寫等活動,是培養(yǎng)他們知識遷移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途徑。
借助英語繪本開展以讀促寫教學,在把握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基礎上精選更契合教學目標與學情的英語繪本讀物,探索繪本閱讀與英語寫作間的最佳契合點,消除學生對寫作的恐懼心理,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思維與寫作欲望?;诖?,選取英文繪本故事“Sharing a birthday”來談具體的以讀促寫教學流程。首先,帶領學生閱讀封面,觀察封面上的圖片、文字等內容,鼓勵學生推測文本可能發(fā)生的故事。其次,呈現(xiàn)文本中的主要圖片,帶領學生閱讀繪本。繪本故事主要呈現(xiàn)了一對雙胞胎為生日派對籌劃的過程。在借助繪本進行以讀促寫教學時,要抓住學生在繪本閱讀中的興奮點與情感的觸發(fā)點,讓他們充分發(fā)揮想象力,順應自身的邏輯思維進行寫作內容與形式的探索。
學生對繪本中呈現(xiàn)的“外太空派對”與“海底世界派對”展現(xiàn)了極強的表達欲望?;谶@一表達的興奮點,筆者設計了畫和寫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想象“如果分別開展這樣的活動,會是怎樣的場景?有哪些人參加?舉行了哪些活動?”有的學生說,“外太空派對中有太陽和月亮,還有宇航員”,還有的學生談到“在海底世界派對中有很多珊瑚、海豚、金色的魚”等。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充滿童趣的文字與豐富的想象撲面而來,他們對外太空、海底世界充滿了無限的好奇。筆者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日派對場景并用英文進行介紹。學生充分發(fā)散了想象力并聯(lián)系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從自身固有的思維邏輯出發(fā),打開了思維與寫作之窗,不拘泥于故事文本又天馬行空,學生的寫作熱情空前高漲。
借助繪本閱讀教學開展以讀促寫活動,迎合了小學生的心理接受預期,大大減少了他們對英語寫作的畏難情緒,有效豐富了英語寫作的內容與形式。而且基于對繪本內容的創(chuàng)作,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期待值越來越高,也會促進他們自覺閱讀更多的英語繪本故事,并在此基礎上模仿、創(chuàng)造,享受其中。
閱讀是語言知識的輸入過程,寫作是語言知識的輸出過程,二者相輔相成,相互聯(lián)系。在英語教學中開展以讀促寫教學活動,以一定量的閱讀豐富學生的語言輸入,通過對閱讀文本及相關輔助性資源的二次開發(fā),讓學生掌握閱讀技巧、英語文章的行文思路、結構框架,輔以相關的訓練,實現(xiàn)知識遷移,并將其作用在英語寫作中,讓學生享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