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穎
(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第三實驗小學 甘肅 臨洮 730500)
基于小學英語課標的要求以及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出發(fā),來設計趣味教學設計,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將趣味理念全面貫穿與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基于這一背景下,教師還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經驗與認知,盡可能地與生活銜接起來,尊重學生的可接受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語言素養(yǎng)。以下以小學英語學科為例,就趣味教學概念、理論基礎、意義與具體的策略進行了研究,如下所示:
趣味教學是相對教學枯燥無趣來說的,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教育專家與教師對趣味教學進行了提出與研究,對趣味教學模式的解讀也很多,其實趣味教學的展開從根本上是圍繞趣字展開的,要求教學與學習過程是充滿趣味的。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趣味教學模式,就是教師結合英語課堂教學的特點,遵循英語教學的要求和小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運用自身的組織領導能力調控好課堂秩序和節(jié)奏,采用新穎有趣的教學模式來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自主參與英語學習,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形成一種人人參與,好學,樂學的英語學習狀態(tài),并能體會到學習樂趣,提升英語學習有效性的教學。
結合以上分析,筆者對小學英語課堂趣味教學模式進行了定義,在小學英語教育中將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進行適當?shù)呢S富和改善,這樣可以使小學生感覺到學習的樂趣,進而產生學習的動力。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盡量采用一些活潑生動的語言,構建一個相對輕松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基于趣味展開的教學活動豐富多彩,師生的關系也是比較輕松,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也較高。在本文中將趣味教學模式的過程分為:趣味熱身—導入—邊玩邊練—作業(yè)鞏固。
2.1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本主義最早出現(xiàn)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馬斯洛與羅杰斯為代表,主張以學習者為中心,表示每個人都是有潛能的,開展教育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挖掘并發(fā)揮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習者全面健康地發(fā)展。因此為了進一步實現(xiàn)人本主義學習理念,教育工作者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相對輕松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豐富教學活動,進一步促進知識的理解,實現(xiàn)學習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師為了進一步吸引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去,可以圍繞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系列極具趣味的情境,引導學生參與進來,在情境中自由發(fā)展,自主探究,在實現(xiàn)激趣的同時,發(fā)揮學生的英語學習潛能??傊吮局髁x的核心是明確學習者才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師處于引導與催化的作用,在教學中尊重學習,將學生放置在平等地位,將尊重、信任和理解作為教學活動的原則。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為英語趣味教學活動提供了基礎,結合學生的內心需求,設計一些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基于學生的認知與情感出發(fā),實現(xiàn)育人目標。
2.2 愉快教育理論。愉快教育主張學生以一種愉快的心情來進行學習,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由傳統(tǒng)被動的學習變得主動、輕松、愉快,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成長。這一理念一經提出,就受到很多人的關注,或質疑或認可。尤其隨著教育改革的發(fā)展,要做有溫度的教育,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與內心需求,明確學習是學生的學習,要想真正地實現(xiàn)學習,就需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積極主動地探究,真正地投入到知識的學習中去,感受學習的樂趣,真正地實現(xiàn)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需求。
對于小學英語教學來說,要想充分發(fā)揮教育的作用,首先要求教師積極參與,只有親自參與才能實現(xiàn)知識的理解,技能的提升。因此要想將課堂知識轉化為自身的知識與能力,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才能真正地實現(xiàn)教育教學的育人目標。作為課堂教學過程來說,應該是愉悅的,而不是被動的,最終達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教育目的。
3.1 提高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小學英語趣味教學促使教師在上課時能夠結合學生的特點,運用豐富的感情和多樣的教學方法,設置學生喜歡的游戲、競賽等教學活動,通過活動使學生們在娛樂的同時加強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是學生更容易接受這些知識,通過教學過程也有意思,學生愿意投身其中,學習的積極性自然提高。
3.2 促使學生轉變學習態(tài)度,教學活動的參與度提高。小學英語趣味教學模式要求教師要在掌握小學生特點的前提下,認真分析小學生的內心需求,并與其相應的生活學習情境相關聯(lián),利用充滿趣味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來設置教學活動學生才愿意投身其中,學習態(tài)度實現(xiàn)由被動到主動的轉變。例如:為了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參與性,在課堂的初始階段導入時,就可以采用學生喜愛的歌曲、故事等趣味形式進行導入,集中學習注意力,自然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為課堂新知識的教學打好基礎;在新識教學中采用情境創(chuàng)設、游戲等方法,對學生進行激趣與啟發(fā),讓學生在不斷地探究中,學會英語、愛上英語;在總結與練習時,可以采用極具趣味的方法展開,例如與生活相關、搜集整理信息類的作業(yè),讓學生在動手動腦的同時學習并整理知識,在起到復習與鞏固知識的同時,感受到英語學習的趣味性??傊?,將趣味理念全面貫穿與整個教學活動中,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寓教于樂,讓學生愛上英語。
3.3 利于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小學英語課堂的趣味教學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學的更輕松更容易,也是通過增加趣味的教學模式,使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更加的融洽和諧。教師在進行趣味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關注學生的情感,關心學生的內心渴求,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和心理特點,使用多種形式開展教學。只有教師真正的愛學生,才會關注學生的情感,關心學生的內心渴求,也才能抓住學生的心,學生當然也愿意接近這樣的老師。教師通過趣味性的媒介進行交流時,實現(xiàn)課堂的交互性,在交流與互動中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3.4 促進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小學生在自律和習慣養(yǎng)成方面具有欠缺性,很少自己有意識要去做事情,他們往往會根據(jù)自己喜好和需求來做事和學習,因此教師要基于學生的心理特點來設計實踐教學活動。采用趣味教學模式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基于學生的心理需求與生活實際出發(f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跟隨教師的腳步來理解與學習,有利學生良好英語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3.5 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趣味教學對于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有很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利用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參與;第二,利用趣味教學模式實現(xiàn)真正的學習,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xiàn)教學目標。由此可見,為了促進學生能夠學會英語,首先要做的就是利用一切方法與途徑,促使學生好學,為英語的學習奠定基礎,說明了學習興趣對提高學習效果的重要意義。
4.1 趣味熱身。趣味熱身的目的是為了營造和諧愉悅、輕松快樂的英語學習氛圍。教師在上課初始,通過親切的問候、聊天或是通過唱歌、說唱、游戲、動作操練等開展教學,這樣既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快速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又能讓學生在和諧愉悅的氣氛中放松情緒從而敢于充分表現(xiàn)自己,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具體運用如下:在進行陜旅版(三年級起點)五年級上冊Unit 2 Be helpful at home! 教學時,step 1 Warming up1. Chant together.“what can bird do?…… No,I can't.Can you eat? Yes,of course.”教師在英語課堂剛開始前,運用歌曲來活躍氛圍,不但吸引了學生的關注力,調動了學生的興趣與熱情,同時又復習了重點詞語,也為后面語言習得材料的輸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4.2 趣味導入。一堂課就猶如一桌酒席,趣味熱身就像是酒席的開胃小菜,而趣味導入則更像是主菜系的開端。因此在導入時以趣味教學原則,通過各種資源與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按著教師的思路一步步地融入到課堂學習中,為后面英語的學習與重難點的攻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趣味導入活動可以一定程度可以是學生們對學習產生興趣,同時在活動中有助于學生了解每節(jié)課的學習的主題,使學生們產生學習上的熱情,對于知識的獲得呈現(xiàn)一種熱切的狀態(tài),以此來帶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這樣教學效果也就能夠在輕松的氛圍中顯現(xiàn)出來。
4.2.1 圖片、實物導入法。兒童從睜開眼探尋世界開始,天生就對圖片、實物這種直觀地形象有興趣,并且更易理解。因此教師利用這種直觀形象圖片或實物來傳遞教學信息,與學生現(xiàn)階段感性思維相符,通過學習從中抽離出英語知識,學習與內化英語知識。例如:在學習Unit 3 My favorite food is hamburgers 這一單元時,我搜集了一些食物,然后制成PPT出示實物圖,PPT出示實物圖,通過讓學生觀察圖片并回答問題,“Today I bring something for you.Look, what are they?What food do you like?What food do you like best?”,很自然的進入了課文內容的學習。圖片這種形式可以較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選取與所學內容相近的圖片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同時對于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有一定的作用。
4.2.2 故事導入法。小學階段的孩子由于年紀較小,通常更加傾向于故事與童話,孩子很容易就被吸引進去,表現(xiàn)出強烈的興趣。運用故事導入學生會自然而然將注意力集中到這上面,跟隨故事情節(jié)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在進行Unit 1 Get up on time!教學時,就搜集小熊上學的故事進行新課導入,通過描寫小熊是如何改正不良作息的故事,不但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調動學生想象力,在梳理故事的過程中,理解故事的內容與觀點;另一方面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快樂的氛圍,結合有趣的故事引也本課的主題,有利于學生實現(xiàn)樂學、好學的結果,又能真正學習到有用的知識,這樣就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有助于學生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4.2.3 情景導入法。成功的課堂是要在授課過程中積極創(chuàng)設適當情景,為學生理解與運用所學知識提供了機會與平臺,引導學生參與到相對真實的情境中,調動學生的感觀與體驗,更加積極有效地參與學習英語知識,效率明顯增加。小學生初學英語,雖然不太會說,但是對于與當前所接觸的知識有較大的差異,通常會有一定的興趣與好奇心,但是也正因為與學生的生活相差很遠,學生理解與運用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進行教學時的,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相對熟悉的情境,將學生的生活與所學內容有機結合,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景,讓學生通過參與、體驗、感知來理解和學習英語,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和能力。
例如:在進行五年級上冊Unit6 How much is it?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與學生實際息息相關的超市情境的,以講臺作為展示區(qū),請同學們展示一些自己的用品,豐富超市產品。然后由學生們輪流擔任售貨員與消費者,為學生營造一個相對真實的學習情境,在此基礎上展開“How much……”,有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通過進行實踐操練,內化所學知識,在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的同和培養(yǎng)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
4.2.4 歌曲導入法。趣味教學,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是其目的是為了英語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有趣,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閱讀中去,提高學生的集中力與專注性,一方面實現(xiàn)了小學英語教學的教學目標,提升了學習的閱讀能力,另一方面也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歌曲就是與學生身心相符的一種教學方法,具有韻律美、節(jié)奏感強、朗朗上口的特點,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也容易引起情感共振,從引起認知共振,實現(xiàn)高效教學。例如在進行 《How much is it》這一知識點教學時,如果只是單純告訴學生,Today we are going to study Shopping topics. ,顯然起不到激趣的效果,學生肯定會感到枯燥乏味,對學習的興趣就會降低,更別說深入地掌握英語知識了?;谌の督虒W理念,教師可以利用歌曲進行導入,實現(xiàn)趣味教學的理念。教師經過查閱資料和詳細備課,可以采用歌曲 How much is it開始,先讓學生欣賞歌曲,由于歌曲的節(jié)奏感強,內容朗朗上口,以此開始的英語課堂更具有吸引力,大部分學生在聽第二遍時就不自覺地跟著哼唱起來,然后要求學生跟著一起唱。在聽了三四遍后,學生就已經會唱了,接下來我通過適時的問題加以輔助,引出本節(jié)課學習主題。通過歌曲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加上前面的語言學習基礎,學生很快理解歌曲的內容,然后通過適當?shù)膯栴}輔助,使學生自然進入對其他身體部位的學習,這就是歌曲導入的效果。
在這一教學設計中,教師充分利用英語歌曲進行英語新課導入,能激發(fā)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歌曲等以其優(yōu)美的旋律、明快的節(jié)奏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并能觸動學生的內心情感。讓學生在記憶語詞句的過程中,伴隨著明快的音樂、優(yōu)美的旋律,有助于學生的記憶。同時,歌曲的節(jié)奏有助于學生陶冶情操。
4.3 趣味操練。知識只有在運用中才能加以熟練、得以鞏固,便于成為學生本身的技能。而采用趣味性的操練活動,例如游戲、競賽、角色扮演等來創(chuàng)設趣味情境,學生對知識的渴求也就更加強烈,學生也就樂于參與和體驗學習。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對所學知識的練習和運用,因為這樣才能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不斷過地實踐操練中,促進學生思維與語用能力的發(fā)展,促進英語語言的輸出,鍛煉其交際能力。所學知識在課堂上得以鞏固,通過這種形式可以達到學有所用,學能所用,因此學生會自然而然的產生一種成就感,這種成就感在很大程度上又增強了對于英語學習的信心。例如:在進行Unit8 Where are you from?教學時,教師首先以“Talk about our school.”引導學生好好熱愛學校;然后通過的各種有關國家的圖片直觀表現(xiàn)出來,請同學們根據(jù)出示的圖片,以同桌為單位,以“Where are you from?I’m……”進行操練,一方面掌握了單詞,另一方面操練了句子,使學生在活躍氛圍中輕松掌握教學知識點。
4.4 趣味作業(yè)。人都是有遺忘規(guī)律的。課堂英語的學習效果再好,也會有遺忘的時候。所以圍繞教學內容適時適當?shù)脑O置趣味性家庭作業(yè),有利于構建英語學習的第二課堂。這個作業(yè)符合小學生好動手的特點,又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學生就容易把這當成是日常玩樂或生活的一部分,并不覺得是在完成作業(yè),在不斷探究與操練中,自然地練習與鞏固英語知識。利用趣味作業(yè)將英語自然而然地與學生生活結合起來,充分體現(xiàn)了英語語言的工具性與生活性,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意識和實際運用能力。所以我又布置了第二個選作作業(yè):搜集你喜歡的其他動物,并進行介紹。例如:在Unit8Where are you from?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布置及具趣味的作業(yè),請同學們搜集所學國家的地圖、標準性的建筑等,并且在課堂上進行分享與介紹,這種極具趣味性的作業(yè)同時也給了我很大的驚喜,鞏固了學生的課堂知識,增強了英語語言的實踐量,培養(yǎng)了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和其他綜合能力。
小學英語趣味教學中需要重視教學活動小學階段的學生受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影響,對單純文字性的缺少興趣,因此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轉變教學觀念,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寫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小學生缺少對英語國家文化和知識的了解,只有興趣是很難理解與掌握抽象的教學內容的,因此教師以學生的特點與實際生活出發(fā),為學生營造一個極具趣味且可接受的學習環(huán)境,將抽象變直觀,讓難懂變易學。還可以通過豐富多彩、趣味橫生的活動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從而增強效果,提高教學效率。
當然此次研究還具有很多不足之處,受自身知識經驗的限制,趣味教學模式的研究還相對淺顯,不全面,趣味教學模式并不是固定的,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教學內容考慮,保障趣味教學的展開具有針對性、目的性與高效性。后期還需要就如何設計趣味教學活動與內容進行探究,然后在課堂實踐中不斷地印證與反思,找到最為適宜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