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潔
(江蘇省高郵市第一中學 江蘇 高郵 225600)
英語作為國際上的通用語言,其地位越來越高,各國社會與教育者都給予了英語高度的重視和關注。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就要開展高質量的英語教學,在課堂教學的開端良好的引領學生,學生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可以積極主動的學習英語知識,舒緩學生對學習英語產生的焦慮情緒[1]。所以,教師需要加強重視英語課堂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積極探索多樣化的導入方案,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一堂課成功的關鍵是課程的導入,這也是一個課程的開始。例如,在課程開始時,介紹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熱情的關鍵,這個環(huán)節(jié)與高中英語學習效果有很大關系,課堂導入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鼓勵學生更加努力的學習英語,更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去,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以使學生能夠獲得英語知識并將所學應用于課堂學習。學生在高中學習的詞匯、句型和語法有很多,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通過對課堂導入的重要性的認識,以及發(fā)揮出課堂導入的時效性,并在導入過程中不斷優(yōu)化,從而有效提高課堂工作的整體質量。
2.1 有利于促進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高中階段為了讓學生專注地進入本課程的學習,需要優(yōu)秀的課堂情境導入。優(yōu)秀的課堂導入可以讓學生從上一節(jié)課的狀態(tài)中走出,專注地進入到本堂課中。尤其是英語教學,更需要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才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只有在良好的狀態(tài)下,學生學習英語的專注度與學習的進度才會得到顯著的提升。英語與數(shù)、理、化的主要區(qū)別是,數(shù)、理、化能夠按照固定的教學內容開展系統(tǒng)性的傳授,而英語卻恰恰相反,整個課堂需要充滿活力,有激情,學生要能夠全部活躍起來,在多元化開放的背景下開展不同種類的學習,做活動、做游戲、情境交流都屬于學習英語非常有效的方法,能夠為學生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2]。教師在設計情境時可以與學生交流,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為學生提供一個打開學習思維的氛圍,能夠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實現(xiàn)輕松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有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進情感,利于英語教學活動順利開展。
2.2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中學生學習壓力大,所以學習方法尤為重要。尤其是英語學科,英語具有較強的包容性,可以促進學生的多方面發(fā)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感覺到快樂與樂趣,學生對學習英語產生興趣,其學習效率自然也會提升。所以,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對于已經有興趣學習英語的學生需要引導他們去鉆研英語。在開展教學之前,教師可以播放有關教學內容的歌曲,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也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播放純英語經典電影,讓學生看電影的同時可以更好地學習英語,能夠刺激學生自覺地去學習英語,學好英語,不會對英語產生抵觸情緒,可以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去理解。如果學生在課堂上對英語失去興趣,課后也不會有興趣鉆研,這樣,學生對于英語課程的學習就會處于停滯狀態(tài),對于未來的英語課也會有極大的抵觸心理,嚴重影響了學生今后的學習。所以教師教學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以學生為中心,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來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實現(xiàn)趣味性的課堂導入,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1 采用時事熱點導入。目前,新課程標準對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不能只培養(yǎng)出具有應試能力的學生,而且要培養(yǎng)出在具體語境下能綜合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新青年。時事熱點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導入環(huán)節(jié)采用時事熱點進行導入,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他們的交流討論[3]。
以高中英語M5 Unit 2 Reading教學為例,該篇閱讀主題是“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 Must we choose?”這篇文章主要向我們介紹了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也面臨著許多挑戰(zhàn)。于是,針對環(huán)境和經濟的問題,兩位代表也展開了激烈的辯論。環(huán)境問題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與之相應的時事熱點也在不斷產生著。《新聞30分》中提到,2021年生態(tài)環(huán)境部提到的35個重點項目中有25個存在環(huán)境違法問題,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這則新聞,讓學生認識到目前環(huán)境問題的嚴重性。學生觀看視頻后,教師向學生提問:“How do you feel about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issues after watching?”學生在教師的提問后陷入了思考,不一會兒就開始了交流。有的學生舉手回答道:“Economic development should not be based on environmental damage.”還有的學生回答:“We should severely punish people who destroy the environment on the economy.”教師繼續(xù)引導:“就讓我們來看一場關于經濟與環(huán)境問題的辯論賽,看看他們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睆亩趯W生的思考與交流中進入本節(jié)課的教學。
3.2 結合背景知識導入。英語對于我國學生來說,畢竟是門外來語言。而英語教材中有許多閱讀篇目都是與西方國家的文化習俗和社會風情等有關的,所以學生在不了解文本背景知識的情況下進行學習,可能會出現(xiàn)認知障礙。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結合文本的背景知識進行導入教學,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
如教師在教學高中英語M9 Unit 1時,本單元的單元主題主要是圍繞不同國家的不同文化展開的。該單元Reading部分主要以加拿大為例,介紹了加拿大的地理特征和著名景觀。由于文章中涉及的地理名稱和事物較多,若教師在教學初始環(huán)節(jié)平鋪直敘地展開教學,那么,學生是無法從文章的介紹中感受到加拿大的魅力所在的。為此,教師可以在教學前,先把課堂的主體交還給學生,讓學生通過網(wǎng)絡或書籍,提前搜集有關加拿大的信息,然后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與分享。學生分享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再對加拿大的相關情況做一些補充,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加拿大、認識加拿大[4]。這里建議教師直接從文本本身出發(fā),向學生介紹加拿大,這樣有助于幫助學生掃清接下來的閱讀障礙。
3.3 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導入。隨著信息技術的變革與發(fā)展,現(xiàn)代信息技術也不斷被運用到日常課堂教學活動中。為了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老師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學會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一些幻燈片,將圖片、聲音結合在一起,為學生創(chuàng)造立體、生動的學習環(huán)境,進行英語課程導入教學。
例如,老師在教授有關“first aid”這一課時,老師可以在上課前搜集一些帶有相應英語單詞的急救圖片或者視頻,在課上通過課件的形式給學生看。當學生觀看課件的時候就能了解到本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內容,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既可以為學生營造出真實的學習環(huán)境,又能讓學生加深對“急救”英語單詞的記憶。這種課堂導入方式,有效提升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3.4 借助情境進行導入。高中英語教學中,通過選擇最佳的教學情境將學生帶入到新課程中,能夠激發(fā)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欲望和熱情,可以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到學習中,以最好的狀態(tài)迎接新課,認真學習新的知識。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情境對新課導入,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可以主動對新知識進行探索。
例如:以“The Violence of Nature”為例,在引入新課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有關自然災害的圖片、影像資料、動畫按照由淺入深的順序依次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相互交流最常見的自然災害有哪些,自然災害的危害性有多大。學生討論后,教師請幾位學生進行發(fā)言,并作出評價和最后的總結。在學生興致勃勃的時候引出本次課程的內容,給學生拋出問題:“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屬于自然災害呢?如何對自然災害進行描述呢?讓我們帶著問題一起走進‘The Violence of Nature’,對自然災害進行深入的了解?!苯處熗ㄟ^情境將新課導入,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度,讓其對本次課程內容充滿了期待和想象,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跟隨教師的節(jié)奏對課文進行深入性的了解和認識,掌握更多英語知識,同時也可以對學習英語有更多的興趣,可以主動投入到學習新知識的氛圍中,提升學習的積極性。
3.5 合理使用問題進行課堂導入。問題導入通常就是指在閱讀英語材料之前,教師提出相應的問題,從而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探究其問題的本質意義,并找到與問題相對應的答案?;卮饐栴}之后,教師要給出客觀性的評價和意見,以促進學生的學習。通過問題的導入,可以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英語知識的閱讀和學習中,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其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積極探索問題的答案,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對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除此之外,采用問題導入,可以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學生在回答問題時,也是對自身理解的一個表達,在無形中就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應變能力。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具有針對性的、開放性的問題,能夠打開學生的定向思維,提升學生的想象力,便于今后對英語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3.6 游戲導入。導入游戲是最常見和常用的方法之一。采用游戲導入法的教師通過積極學習教材,根據(jù)教材內容開發(fā)游戲,使學生通過游戲獲得英語知識。采用游戲發(fā)的主要好處是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和改善課堂環(huán)境。例如,如果老師在課程開始前解釋關于定語從句的知識時,讓每個小組的學生使用成語接龍的方法讓學生投入到課堂中,然后逐步導入課堂內容??梢岳媒炭茣?,邀請第一組的學生對全班說一個句子,上一組說完對定語從句的空白處進行接龍,每組都這樣一次進行。這種介紹性的玩法逐漸加深了學習者對英語學習獨特的理解和應用,讓教師可以更詳細的英語課堂中進行教學。
3.7 直觀導入法。與大多數(shù)教師使用的課堂導入方式一樣,通常使用多媒體制作幻燈片,并結合圖像、聲音、視頻、動畫等,課件內容以多種方式刺激學生的聽覺和視覺,為學生創(chuàng)造逼真的情景,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熱情。例如,《First aid》這節(jié)課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教學如,可以讓學生觀看急救視頻、動畫和照片,以創(chuàng)建生動形象的課程,并為學生提供簡單的急救知識并熟悉課堂。學生在觀看視頻的同時,可以得到這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而且可以使課堂得到順利的導入。教師播放短視頻,學生可以學到適當急救的知識,對正在學習的知識得到了解,學生的興趣也得到提升。觀看急救視頻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真實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了學習急救的機會,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提供直觀的課堂導入,它為學習急救技能奠定了基礎,還可以激勵學生學習。
3.8 復習式導入。復習式導入高中英語教學中常用的一種導入方法。與其他導入方法相比,這種方法較為中規(guī)中矩,主要是通過對學生獲得的舊知識進行復習來逐步引入新知識,這種方法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同時也有助于知識的轉移和學生英語學習技能的提高。例如,如果學生正在學習一個簡單的對話,如果教師直接從課本中講,就很難抓住重點。因此,作者幫助學生復習學習過的知識,比如,學習服務員與顧客之間的對話:A:What can I do for you? B:I want to buy a pair of shoes. 這是一個簡單的對話,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和思考接下來的對話,并思考客戶接下來可能會問什么問題,比如關于風格、樣式形狀、顏色等的問題。這就可以引導學生學在課堂上學習新知識:A:What size do you want? B:I want...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快速獲得新的學習知識,而且有助于學生知識的遷移,提高學生的能力,達到將新舊知識相結合,使學習效果更好,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課堂導入策略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導入環(huán)節(jié)雖然在整體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時間較短,但多樣化的導入方式能有效地改善課堂中學生參與度低、教學質量低等問題它的成功應用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只有對英語有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課堂學習中去。同時老師也要更加重視在日常英語課堂教學中對課堂導入策略的應用,充分做好相關的課堂準備,合理運用課堂導入方法,這可以有效提升英語課堂教學質量,進一步推動英語教育教學工作的變革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