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玉妹
摘 要:在現(xiàn)代教育中,隨著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語文閱讀教學也越來越被教師所關注。閱讀教學的開展,離不開教師對課程創(chuàng)新的不懈追求,教師要自覺重視對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在課堂上多給學生閱讀的機會,讓學生體會閱讀的過程,引發(fā)學生對語文閱讀的探索欲,從而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習慣。在小學階段,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能引發(fā)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在互相交流討論的過程中發(fā)散思維,實現(xiàn)閱讀能力的整體提升。
關鍵詞:課堂教學;小學語文閱讀;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23-0170-04
Build a bridge of cooperation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reading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LAN Yumei ?(The Third Primary School of Xiapu Coun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In modern education, with the emphasi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bility,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teachers. The development of reading teaching is inseparable from teachers' unremitting pursuit of curriculum innovation. Teachers should consciously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language sense, give students more opportunities to read in the classroom, let students experience the process of reading, and trigger students' exploration of Chinese reading,so asto develop the habit of independent reading. In the primary school stage, the teaching mode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can arouse students' autonomy, allowing students to diverge their thinking in the process of mutual communication and discussion, and achieve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reading ability.
【Keywords】Classroom teaching;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一直是學生語文學習中的一項重要任務,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關系到其他多種能力的提升,更關系到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發(fā)展。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同時在閱讀體驗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三觀,通過適當?shù)那楦薪逃龑W生加以熏陶,使學生的精神世界更加豐盈,讓學生在閱讀中認識世界,明辨是非。
1.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1)刺激學生的閱讀自主性
在一般的語文閱讀課上,教師大多采取以講授為主導的方式,學生只需要跟著教師的安排,亦步亦趨地完成學習任務即可。在這種教學情況下,學生的思維得不到鍛煉,很多學生其實并沒有參與到思考的過程中,只是盲目跟從教師的腳步,記錄教師對文段分析的結(jié)論,學生不思考,不發(fā)現(xiàn)問題,更不解決問題。久而久之,學生即使有自己的觀點,也不會開口表達,更不會深刻思考和自主探索,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新意識就會在這種盲從式的學習中被徹底扼殺。此外,由于課堂淪為教師的“一言堂”,學生只是處于附庸的地位,既沒有參與感,也沒有解決問題、找到答案帶來的成就感,這時學生在學習中處于消極狀態(tài),專注度不高,注意力無法集中到課堂上來,于是很容易產(chǎn)生厭倦和疲憊的情緒,甚至對語文閱讀產(chǎn)生抗拒心理。合作學習則把學生放到了主導地位。合作學習中,學生都是獨立的主體,每名學生都有自己的任務和在團隊中的角色,只有每名學生都完成自己的職責,才能共同完成合作學習任務,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因此,在合作學習中,學生能意識到自己是重要的,這種認知將驅(qū)動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由此轉(zhuǎn)化為強烈的學習動機,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2)訓練語文理解能力
在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中,即使教師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多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高度參與到課堂中,但能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的還是學生內(nèi)部的思考,教師只能同學生進行交互反饋,這種交流顯然還不夠。合作學習能充分發(fā)揮同學之間的交互影響,讓學生在交流中充分發(fā)散思維,從而提高閱讀理解的深度和廣度。畢竟即使同在一個班級中學習,但每個學生的人生經(jīng)歷不同,性格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也就不同,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這種思考問題的不同視角將充分碰撞出思維的火花,讓學生拓寬視野,走出思考的舒適區(qū)。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能幫助學生在能力和思維的訓練中實現(xiàn)新的突破,從而使綜合能力得到發(fā)展。
(3)改善課堂氛圍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將教師與學生的身份牢牢固定,學生是知識的吸收者,教師是授課方,彼此之間具有鮮明的界限感和距離感,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受到限制,學習的熱情也得不到催化,創(chuàng)造力大大降低,課堂氛圍自然也較為低沉。在這種氛圍下,學生的注意力自然也就很難集中到課堂上,教學效率低下。而合作學習則鼓勵學生的交流與表達,讓學生在交流中學習,在學習中交流,學生只要在學習中產(chǎn)生新的想法,就可以在小組合作中勇敢表達出來,每名學生平等交流,不必拘束,在這種自由的交流中,學生自然而然能產(chǎn)生更多元的想法和觀點,極大地拓展學生的思維,刺激學生思考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使課堂氛圍趨于靈活、開放,讓每名學生的觀點能得以表達,讓每名學生的能力得以施展。
(4)增強學生自信
在一般的班集體中,有一種很常見的情況,即:當教師提出問題時,學習成績越好的學生,越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習一般的和學困生,則越羞于表達自己的想法。這種自信的差距來自學生長期以來的學習情況,學習成績越好的學生,在學習得到的褒獎更多,獲得的成就感更多,因此更加自信。而學困生由于長期得不到肯定,學生對自己產(chǎn)生了懷疑,認為自己的答案是錯誤的,自然羞于開口。由于師生身份的不平等,這種自信程度上的差距,在面對教師時則更加明顯。這時,如果采取合作學習的方式,同學之間互相平等交流,協(xié)同合作。而且在合作學習中,每名學生可能由于分工的不同,所負責的任務也不同,每個學生都能在合作學習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學生不必與其他成員比較,完成自己所屬職責就可以獲得成就感,這就讓一些學困生也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并加以發(fā)揮,在合作中積攢自信,從而引發(fā)他們對語文閱讀的探索興趣。
2.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1)創(chuàng)設合作教學情境,調(diào)動學生合作熱情
合作學習是一種通過學生之間思想碰撞而形成的以共同探討為特點的動態(tài)集體學習過程。教師要在語文閱讀教學合作學習中盡量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燃起合作探究的興趣,產(chǎn)生強烈的對話欲望,這樣才能有效組織合作學習,幫助學生構(gòu)建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讓學生滿懷期待地親近文本,表達思想。第一,創(chuàng)設激情情境。激情情境是一種從感性角度創(chuàng)設的心理情境,教師在創(chuàng)設激情情境前需要深入了解文本,找到學生激情的燃點,以此為著力點引發(fā)學生對文本的閱讀期待。在滿懷激情的情境中,學生將會產(chǎn)生與文本對話的沖動和表達情感的動機,從而為合作閱讀在心理方面提供了穩(wěn)固的支架。第二,創(chuàng)設矛盾情境。矛盾是促使感性思考和理性思維產(chǎn)生沖突的導火索,創(chuàng)設矛盾情境能拓寬學生的思考范圍并讓學生思維不斷發(fā)展,進而引發(fā)學生之間思維碰撞。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課文時,讓學生回顧自己在小學階段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說出自己印象中“最小的長度單位是什么”,在教師的問題引導下,有的學生會認為“毫米”是最小的長度單位,有的學生認為“微米”要比“毫米”更小。學生圍繞“最小的長度單位是什么”這一問題所做出的結(jié)論是基于學生的感性判斷,這種感性判斷有時候會存在較大偏差,“事實是怎樣的呢?”學生內(nèi)心里會畫出一個大大的問號,進而讓學生的感性思考和理性判斷出現(xiàn)矛盾,增強學生合作閱讀的內(nèi)在動機。
(2)合理安排合作對象,最大程度發(fā)揮作用
在小學閱讀課上,合作學習的教學效果與參與合作的學生的狀態(tài)息息相關,學生必須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才能讓合作學習的作用最大化。因此,如何確保學生的積極性得以調(diào)動,是合作學習中的第一個課題。開展合作學習的第一步是劃分合作的對象,即確定合作學習小組中的成員。小組成員之間優(yōu)勢互補,相處融洽,能避免合作中大部分的問題。教師在分組時必須考慮的是,合作學習的目的是什么,在一個小組內(nèi)可能需要完成哪些任務,分別需要何種類型的角色。根據(jù)這些問題,教師就能構(gòu)造出一個合理的小組。另外,從整體角度來看,教師還要注意各個小組之間的水平是否平衡,如果不同小組之間的學習水平差距過大,那么在學習時就會出現(xiàn)不同小組拉開進度的情況,有的小組很快就能完成學習任務,而有的小組則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這樣一來,學習效率更高的學習小組將被拖累進度,浪費大量的時間等待,而進度相對落后的學習小組也容易產(chǎn)生心理落差,從而影響合作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可能還會造成小組內(nèi)部產(chǎn)生矛盾,影響同學間的友好關系。閱讀課分組標準的確定有時與堂課要學習的閱讀文本有關。比如,在教學記敘文時,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的不同理解進行分組。在涉及人物較多的情形下,教師還可以將小組的人數(shù)加以提高,以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能分工完成人物的分析理解。而教學說明文時,則可以以學生的能力特長作為分組的標準,比如,有些學生擅長總結(jié),有些學生思想較為跳脫,想象力十分豐富,將這些學生進行搭配,就能使小組兼具思維發(fā)散和信息整合兩種能力,使合作學習更加有效。在教學《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自主思考王戎的說法是否有道理,有些學生贊同王戎的觀點,認為王戎的話是有道理的,有些學生卻不贊同王戎的想法,認為要親自嘗嘗李子的味道才知道李子究竟是甜還是酸。這時教師不要立即反駁學生的觀點,而是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并根據(jù)不同的觀點,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讓觀點相同的學生處于同一學習小組,對自己的觀點加以深化和完善,再由不同小組的成員進行交流討論,進一步交流大家的觀點。
(3)科學分配學習任務,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合作學習的過程是學生主導的過程,在完成合作學習任務時,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度,讓學生自主安排合作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只需從中加以適當引導,而不要過多干涉學生的思考過程。在常規(guī)的閱讀教學課程中,教學的推進往往是由教師來決定的,教師在分析文段的過程中不斷提出問題,學生則根據(jù)教師提出的問題作出回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是跟著教師推進的,而不是由學生自主學習引發(fā)的結(jié)果,因此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就受到了限制。語文閱讀本身就是注重理解的教學,即使得到標準答案,但如果不是由學生思考得出的答案,那么對學生而言,這種答案就沒有意義。畢竟語文閱讀課上學習的文章是有限的,而學生在長期的學習中需要閱讀的材料是無限的,學生在閱讀中不能只注重對一篇閱讀材料的掌握,而是要在分析一篇閱讀材料的過程中,掌握閱讀理解的能力與技巧。合作學習則不同,教師只需要明確閱讀的任務與目標,學生可以自主完成分組、組內(nèi)分工和完成學習的整個過程,學生自主安排自己具體的學習進程以及學習的節(jié)奏,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還能鍛煉溝通交流的能力,同時在協(xié)作中完成自主檢驗和互相評價的過程。整個過程都是由學生自主獨立完成的,教師只需要從旁加以引導和啟發(fā)。例如,在教學《落花生》一課時,教師先通過一個小謎語導入新課,教師在課件中展示謎題:“根根胡須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jié)果,地下結(jié)果不開花。”學生經(jīng)過思考后,舉手回答:“是花生?!苯處熆隙▽W生的答案,并給出5分鐘時間讓學生和同組的學生一起自由討論,談談自己對花生的了解和認識,接著開始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一篇與花生有關的課文,《落花生》?!苯處熛冗M行生字教學,然后讓學生自主默讀課文,學生讀完后再開始進行課文的精講。為了讓學生體會課文中的情感,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角色朗讀,并在朗讀的過程中思考一些問題,如“課文圍繞花生講了哪些內(nèi)容”“課文的每一段落分別講了哪些內(nèi)容”“在父親看來,花生具有什么樣的特點”“父親對‘我有什么樣的期望”,教師讓學生在自由的朗讀和討論中思考,充分給予學生發(fā)散思維的自由,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找到答案,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自主性。
(4)選擇合作學習內(nèi)容,提升合作學習效果
小學閱讀教學中并非任何教學任務都適合開展合作學習,教師需要認識到合作學習對內(nèi)容的選擇性。合作學習內(nèi)容的擇取一方面要緊密圍繞教學重點和難點,另一方面要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認知水平,這樣才能促進合作學習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開展。
第一,選擇具有比較性的問題。此類問題能讓學生調(diào)用以往所學的語文知識,與新知識和新課程進行比較,從而深入理解文章。比較性問題選擇范圍較廣,可以是理解類問題,也可以是評價類和欣賞類問題,此類問題能引導合作小組中的成員共同搜集材料,合作討論,比較分析,通過合作共同完成閱讀目標。例如,《珍珠鳥》課文閱讀教學中,教學重點和難點是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感受作者的寫作方法。教師可以圍繞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將學生以往所學的課文重新引入本課教學中作為參照文章,讓學生通過合作討論對兩篇文章進行比較分析。在《珍珠鳥》課文教學前,學生已經(jīng)系統(tǒng)學習了課文《白鷺》,對《白鷺》的習作方法具有較深的印象,教師可以將《白鷺》作為參照閱讀文章,為學生創(chuàng)設比較性問題?!氨容^《珍珠鳥》和《白鷺》在寫法上存在哪些差異。”在合作討論中,有的小組成員發(fā)現(xiàn)《白鷺》課文用了大量排比、比喻等修辭方法,注重描寫“白鷺”的外部形態(tài);《珍珠鳥》一文雖然同為描寫鳥類的文章,卻寫了大量有關“鳥”與“人”之間關系的內(nèi)容;有的成員在比較中看出《白鷺》一文在文章表達方面突出了用詞的精致,《珍珠鳥》的語言組織和表述則更加平易近人、通俗化。教師利用此類比較性問題能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同一問題,產(chǎn)生思維差異,進而為合作探討創(chuàng)造必要條件,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實現(xiàn)思維互補,提升集體學習效果。
第二,選擇具有拓展性的問題。每個學生思維方式不同,想象力空間也存在一定差異,教師在合作學習的閱讀教學中選擇拓展性問題,能讓學生在合作討論中逐漸顯現(xiàn)出思維深度和廣度的差異,進而產(chǎn)生思維的碰撞,引發(fā)學生交流和互動。例如,《慈母情深》課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課文的內(nèi)容和情節(jié),針對課文中“那一天母親數(shù)落了我一頓”引入具有拓展性問題,讓學生通過合作討論,展開聯(lián)想,結(jié)合課文補充“母親”如何數(shù)落“我”的。每個小組成員生活經(jīng)驗不同,想象空間開闊程度不同,對課文表達的情感把握能力不同,進而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產(chǎn)生思維差異,找到合作討論的契機。教師選擇這種具有拓展性的問題,不僅能讓學生在表達中深入體會文章作者的內(nèi)心情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還能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經(jīng)歷“閱讀、思考、思達”完整的自主學習流程,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5)拓寬評價形式主體,優(yōu)化科學評價體系
在常規(guī)的閱讀課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基于統(tǒng)一的標準,往往比較籠統(tǒng)。實際上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不一樣,性格與能力也不一樣。如果采取相同的評價標準,所得到的評價結(jié)果未必對每個學生都是準確的,因此很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在合作學習中,由于學生的主體地位大大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再是僅僅同教師進行互動,而是在小組內(nèi)協(xié)同互助,這一情況下,學生 同小組內(nèi)其他成員進行交流,在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所占的比例大大增加。這時如果仍然只讓教師作為評價的主體,那么評價的偏差度就會進一步增加。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引入學生互評和學生自評的評價形式,豐富評價主體,進一步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刺激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由于合作學習中,學生之間的合作與相處時間較長,學生能對彼此的參與情況和任務完成情況作出比較全面的評價,學生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從平等的視角看待同組成員,并對其作出評價,這樣的評價具有一定的真實性,能讓學生切實受益。另外,教師在對學生的合作學習表現(xiàn)做出評價時,也要同常規(guī)的學習評價相區(qū)分,要站在小組合作的角度進行評價,對學生在小組中發(fā)揮的作用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例如,在教學《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對課文的研讀與分析,讓學生對課文的每個部分進行精讀,理解其中講述了什么內(nèi)容,并將課文按照內(nèi)容分段,將課文中提及的事物及其速度逐個標記出來并比較,最后以小組為單位匯報答案,在匯報時注意分享自己在學習中的感想,談談作者在寫作中是如何進行速度比較的,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等等。每個小組匯報完畢后,教師可以讓小組內(nèi)的各個成員談談與彼此合作的感想,讓學生對小組成員進行評價,也對自己在小組中的表現(xiàn)進行打分。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小組之間進行互相評價,讓大家一起給每個小組打分,評評哪個小組的匯報更精彩,思考問題的角度更全面。教師也可以對小組的合作情況和匯報情況進行打分,除了對匯報做得好的小組進行肯定,還要表揚在合作學習中討論積極、合作有序的小組,為學生的合作學習指引方向,讓學生明白什么樣的合作是好的合作,從而在往后的合作學習中能不斷進步。
總的來說,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離不開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不斷踐行的決心。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要,科學地運用多種先進的教學方法,積極將先進教學模式引入課堂。另外,為了加強教師對課堂的整體把握和調(diào)控能力,必須對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有更高的要求,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更新教學理念,跟上時代腳步,切實提高閱讀課的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劉彥慧.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世界,2021(09).
[2]劉儷華.探究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自主閱讀中的嘗試[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