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安敘
蔡軍攝
進入九年級后,學生學業(yè)壓力較大,都想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理想的成績,然而,因為學習方法不恰當,以及環(huán)境影響,很多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不高。因此,幫助學生優(yōu)化學習方法,調整狀態(tài),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1.什么是注意力
(師生觀看電影《羞羞的鐵拳》中熬鷹片段。)
師:這個熬鷹的畫面確實令人捧腹大笑,但是在大笑之余,大家受到了怎樣的啟示?請同學談談感受。
生:我非常敬佩艾倫和瑪麗,他們的黑眼圈見證了他們的堅持和專注,在幾天的“斗爭”中他們獲得了勝利。我想,在學習中,如果都能有這種“熬鷹”的斗志,相信我們都將獲得成功!
師:是呀,專注力的影響無處不在,它可以引領人走向卓越,可以讓一個普通人打開成功之門。
【設計意圖】通過喜劇片段引入“專注”,在幽默的課堂氛圍中將主題緩緩展開。
2.立足現實,情景再現
師:專注的人令人羨慕,那平日里大家的表現又如何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幾個場景。
場景一:課堂上,一個小男孩昏昏欲睡,書本上空空如也,沒有留下一點痕跡。他有時望向窗外,那明媚的陽光吸引著他的目光。當老師提問時,他沒有任何回應。
場景二:自習課上,一名學生不停地轉筆,時不時還要當一回“修理工”,將中性筆拆開,然后重新安裝。兩個小時的自習時間里,他多次翻找東西,拿筆、拿書、拿練習冊。一下課他就飛奔出教室。
場景三:考前復習時,一名學生拿到一本厚厚的習題集就開始在草稿本上“龍飛鳳舞”。兩個小時過去了,他還在和那道數學壓軸題過不去。臨近考試,因復習不充分,他的內心又十分慌張。考試時,簡單題錯誤多,難題又不會做。
師:這些情景是多么真實,請幾名同學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2~3人回答,重在參與,激發(fā)共鳴。)
師:是呀,這些不都是我們曾經歷過的事情嗎?聽課時開小差,課堂參與度不夠。自習時,面對大量可以自主安排的時間,有些同學反倒無所適從,也有的人過于著急,眉毛胡子一把抓,時間安排極不合理??记皬土晻r,缺乏整體復習規(guī)劃,沒有恰當分析優(yōu)勢學科和薄弱學科,好高騖遠,導致成績不理想。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優(yōu)化方法,讓我們的學習更加專注高效?今天,老師與大家一同尋找解決辦法。
【設計意圖】通過情景展示的方式讓學生感受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形成自己的思考:是否有辦法保持專注,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學生通過廣泛討論,提高課堂的參與度。
師:對口相聲中,有“逗哏”“捧哏”的角色之分?!岸哼纭笔侵髦v,主要負責逗觀眾笑、抖包袱?!芭踹纭笔禽o助,在“逗哏”敘述時,在旁邊搭話、幫腔。我們的課堂亦是如此。我們全身心投入到老師的講述中,把注意力集中于老師的提問上,相信都會有所收獲。那么,如何做一個優(yōu)秀的課堂“捧哏”呢?
生1:課前好好預習,提前學習部分新的知識點,在課堂上就能更好地與老師對話,參與到課堂中去。
生2:課堂上緊跟老師的步伐,老師提問時一定要主動回答,按要求做好筆記,與老師同頻共振。
生3:課后及時與老師交流疑難問題,即時解決,不讓問題過夜。
師:同學們的發(fā)言都非常精彩。其實,老師的課堂是非常需要大家支持的。一堂精彩的課絕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而應該是一群人的狂歡!積極思考,積極發(fā)言,能夠極大提高大家的專注力。那具體怎么做呢?你可以想象自己端坐不動,目光如炬,耳朵時刻捕捉老師釋放的有效信息,嘴巴時刻準備著,在形成思考之后迅速反應,說出自己的想法。當然,你也可以隨著老師的講解頻頻點頭,把聽到的知識點及時記錄在筆記本上,目光隨著老師的移動而移動,面帶微笑,充滿自信。
(學生嘗試按教師的方法練習。)
師:大家說說,優(yōu)秀的課堂“捧哏”應該具備什么品質?
生4:優(yōu)秀的課堂“捧哏”應該具備三點:一是全身心投入,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避免自己注意力分散;二是及時記錄,把聽到的關鍵內容記下,以寫字來提高自己的專注程度;三是有效回答,不能局限于“哦”“是的”這樣的表面回答,要有更多思考后再作答。
(學生可以繼續(xù)暢談。)
【設計意圖】課堂專注是最重要的,對于學生來講,思想觀念轉變是當務之急。將師生之間的被動關系轉為“捧哏”“逗哏”的主動關系,可以較好地解決九年級學生不愿開口回答的難題,從而增強學生的課堂專注度。
1.“暗時間”法則
師:今天我想為大家引入一個概念——“暗時間”?!鞍禃r間”的概念告訴我們,有效的時間管理絕對不是對時間本身的管理,而是對思維狀態(tài)的管理,本質上是對注意力的管理。
對同學們來說,你們學習以外的時間,如走路、吃飯、坐公交車,甚至是看課外書的時間,都可以稱為“暗時間”。因為我們可以邊做這些事邊思考我們學到和看到的東西,把時間高效地重疊利用。
【設計意圖】引入新概念之后,讓學生對“暗時間”有初步思考,便于后續(xù)班會的推進。
2.在生活時間中滲透思維時間
師:其實我們做很多事情,并非一定是等到事情宣布開始時才有所準備,可以在空閑的時間里見縫插針地思考。大家有沒有類似的經歷或者體驗?
(學生自由發(fā)言。)
師:在生活中多思考,當你真正開始工作時就會文思如泉涌,因為腹稿已經在心中。弗洛伊德午餐后出門散步,一路上會將思考、買雪茄、收送稿件校樣幾件事同時做了。毛姆還沒坐到書桌前就開始思考工作,一邊泡澡一邊想文章的開頭。這對于我們的學習有什么啟示呢?
生:當我們排隊打飯時,可以拿出隨身攜帶的筆記本復習;當我們在寢室洗澡時,可以背誦一下當天所學的詩詞;睡覺之前,可以把白天所學的知識像放電影一樣過一遍。
【設計意圖】學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更多的思維時間,即有效利用零碎時間,真正做到高效不浪費。
3.縮短思維切換時間
師:我曾有這樣的體驗:當我正在完成學校布置的某份活動策劃文案時,一個家長的電話突然打了進來。10分鐘后,當我掛斷電話,想再興致勃勃地投入到寫作中去時,發(fā)現很難再找到剛才那種狀態(tài)了,剛才寫作的興奮已經被抑制了。我不斷調整,大概15分鐘后才又漸入佳境,激活了先前的寫作記憶。看似只接了10分鐘電話,但切換思維浪費了時間,這個電話實際上足足耗費了我25分鐘甚至半個小時的時間。
思維切換的時間,就是浪費掉的“暗時間”。怎么節(jié)約這部分時間,就是在做“暗時間”管理。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主動創(chuàng)造大塊的時間,讓自己沉浸其中,打造自我心靈的“世外桃源”。我們有哪些行為是浪費“思維切換”時間的,我們該怎么做呢?
生:首先清理干凈桌上零碎的小東西,這些物品可能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其次,做好心理預案,無論窗外有什么風吹草動,都不要被吸引,要盡可能保證內心安靜;最后,打定主意,鎖定目標,將時間分區(qū)劃片,“埋頭拉車,抬頭看路”!
(學生可繼續(xù)發(fā)言,針對日常學習中的行為發(fā)表觀點。)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易忽略的行為找到理論根據。思維切換的背后是對某件事的持續(xù)關注力不夠所導致的時間浪費,我們所投入的時間并不等于思維的時間。認識到這一點后,學生可以有意識地控制自己,不斷縮短切換時間。
1.鎖定目標,持續(xù)前進。
師:我們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很難同時去做兩件都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事情。因此,我們在開始復習前,一定要確定復習目標,讓大腦認準一個方向持續(xù)前進。我可以帶大家做個實驗。有沒有同學能夠在看完這兩句話后,同時告訴我這個句子有多少個字?
(1)我相信沒有男生可以一邊做數學壓軸題一邊玩成語接龍游戲。
(2)我也相信沒有女生可以一邊和閨蜜煲電話粥一邊寫作文。
(此游戲可與學生多次互動。)
師:確實,我們的注意力很難同時高度集中在兩件事上。所以,鎖定目標,并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減少思維切換的時間,非常重要。
【設計意圖】開宗明義,復習中最重要的事情是確定目標,專注、堅定地完成任務。
2.提前規(guī)劃,有序復習。
師:人天生會對不可控的事感到焦慮,有了“進度條”就有了安全感。提前規(guī)劃,有序復習,有了“進度條”,你就能準確地把握好每個復習階段的時間節(jié)點,就會對復習更有主控權。我們在做計劃時應該注意什么?
生1:要有時間截止點,也就是英語里說的deadline,每一項任務都有一段它的專屬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只需要完成該項任務即可。
生2:學習任務一定要符合自身實際,好高騖遠,空定一堆任務但最后發(fā)現完成不了,會打擊信心;若任務過于簡單,則無法真正激發(fā)自己學習潛力。計劃完成后應該有反饋,根據不同的反饋調整第二天的學習計劃。
生3:規(guī)劃的學習任務應該要文理兼顧,給大腦適度放松和轉換思維的空間。比如上午復習語文和數學,下午復習歷史和物理。學科思維的轉化可以幫助大腦更好地記憶。
生4:我認為學習規(guī)劃還應該建立在充分認清自己優(yōu)勢學科與薄弱學科的基礎之上。對于優(yōu)勢學科,保持一定量的練習,重點放在難題上;對于薄弱學科,一定要規(guī)劃較多時間。
師:同學們都說得很好,計劃要有整體感,著眼于學科平衡,任務要量力而行,及時反饋,分清主次,重點突破。我們來看看以下兩名同學的學習計劃,一起來找找優(yōu)點。
(展示學生優(yōu)秀的學習計劃。)
師:同學們,我知道堅持完成計劃并不容易,但是,高度自律的背后是高度的專注,以及由此所帶來的高效率。作家吳曉波說過,每一件與眾不同的絕世好東西,都是以無比的勤奮為前提。付出了,我們終究會收獲一片金色的原野!
【設計意圖】學習計劃要定向、定量、定時。定向,讓任務可視化;定量,讓任務的完成激發(fā)潛力;定時,讓任務有進度條。學生通過討論,深化這一理念,在分析優(yōu)秀的學習計劃之后,進一步學會制訂屬于自己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