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
(吉林師范大學 吉林四平 136000)
近些年來,國內(nèi)教育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尤其是素質(zhì)教育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認同,在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不僅需要學生具有較高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提升自身的健康水平?;@球運動作為體育活動的一種,有較強的群眾基礎,很多學生在課余時間會通過籃球運動鍛煉身體,但是要想進一步提升籃球技能,就需要借助良好的籃球訓練,因此籃球訓練的效果至關重要。傳統(tǒng)的籃球訓練形式已經(jīng)不符合當下的實際需求,這就要求教師予以創(chuàng)新。在籃球訓練中引入體育游戲是有益嘗試,能夠提升學生參與籃球訓練的積極性,讓訓練過程充滿趣味性,助力學生更好地掌握籃球技能,實現(xiàn)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該文對此予以研究和分析。
研究表明,如果運動員大腦比平時興奮時,其能夠發(fā)揮出更好的體育運動效果。體育游戲由于自身所特有的文娛特點,能夠引導人們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讓神經(jīng)中樞更加興奮。對于學生而言,“最好的老師是興趣”,將體育游戲有效融入籃球運動之中,不僅可以讓訓練過程更加有趣,還能讓學生訓練時心情愉悅,從而改變對籃球訓練的不良認知,積極主動地參與籃球訓練。
學生無法天生具備創(chuàng)新能力,需要后天培養(yǎng)獲取。在籃球訓練教學中有效融合體育游戲,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和提升有重要作用。這主要是因為,通過體育游戲,學生可以對籃球訓練中各個動作充分理解,對動作的構(gòu)造、關聯(lián)性有清楚的認識,學生會積極探尋游戲和實際訓練的內(nèi)外聯(lián)系,這一過程是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和激發(fā)的過程,學生通過積極思考獲取知識的同時,實現(xiàn)創(chuàng)新能力的不斷提升。
通過體育游戲的形式開展籃球訓練,學生能在玩耍中學習知識,提升學習的興趣。但是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體育游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籃球技能的提升。因此,籃球訓練課堂上,教師要與教學目標相結(jié)合,依托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任務,科學有效地選擇體育游戲形式,有效進行籃球鍛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訓練氛圍,體現(xiàn)技能訓練的趣味性,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訓練的技能、技巧,從而圓滿完成既定的訓練任務和目標。
情緒對人的影響很大,從生理上看,人的情緒有喜、怒、哀、樂等多種表現(xiàn)。體育游戲的優(yōu)勢之一是可以讓參與游戲的學生身心愉悅,興趣體驗更佳。所以,通過體育游戲開展籃球訓練教學活動,不僅可以對學生的情緒進行調(diào)節(jié),還能讓學生具有較高的實踐積極性,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更好地掌握所學的技能技巧,實現(xiàn)運動感的進一步提升。
籃球訓練中并不能隨便使用體育游戲,如果教師不分場合、不分情況地使用體育游戲開展籃球訓練活動,不僅無法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能,甚至會導致反向效果,因此通過體育游戲開展籃球訓練活動,需要秉承下述原則。
教師在對體育游戲形式選擇的過程中應該秉承適用性原則,要意識到并不是所有的學生均適合使用體育游戲開展籃球訓練,也并不是一種游戲形式適合所有的學生使用。學生由于生活習慣、環(huán)境、身體素質(zhì)等各方面存在顯著的差異性,其籃球素養(yǎng)也存在很大的不同,適合某一同學的體育游戲并不一定適合另一學生使用。尤其是籃球訓練過程中,有的學生由于身體素質(zhì)較差、身高不足、彈跳能力較弱等。如果此時教師依然引導學生訓練扣籃等項目,將對學生參與籃球訓練、學習籃球知識的積極性造成沉重的打擊。所以,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身體實際,選擇富有趣味性的體育游戲,讓每位學生選擇適合自身的體育游戲,借此實現(xiàn)更好的訓練效果。
體育教師應該清晰地認識到體育游戲是輔助籃球訓練的形式,在訓練時不能過度依靠,要分清體育游戲和籃球訓練的主次關系,體育游戲并不是讓學生在課堂上做游戲,而是帶有一定的教學性質(zhì),引導學生借助體育游戲提升籃球技術,如果教師在課堂上未秉承適量性原則,導致學生長時間沉迷體育游戲,甚至忘記體育游戲的目的,就無法實現(xiàn)籃球訓練效果的提升,從而喪失了體育游戲融入籃球訓練的意義,所以教師在籃球訓練中引入體育游戲的過程中,需要重視把控游戲的時間、次數(shù)等。
教師在對體育游戲選擇的過程中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即導向提升籃球訓練效果,讓學生的籃球技術、技能有效提高。如果選擇的游戲和籃球訓練不相關,導致籃球訓練和體育游戲的主題不一致,勢必會影響籃球訓練的效果。比如可以引入蛙跳比賽,對學生的彈跳力進行鍛煉,引入3v3比賽,鍛煉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等。
籃球訓練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長時間堅持,且運動量大、持續(xù)時間長,所以在整個訓練過程中,有的學生會存在懈怠心理,甚至有的學生因此喪失訓練興趣,每次為了應付訓練從而導致出現(xiàn)厭惡籃球運動的情況,不僅影響了學生的訓練效果,對學生籃球?qū)W習造成不良影響,而且違背了國家推廣籃球健身的初衷。為將這一問題有效規(guī)避,教師在引入體育游戲的過程中必須通過持續(xù)不斷的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借助多樣化的游戲形式,激發(fā)學生持續(xù)訓練的興趣,引導提升學生參與訓練的積極性,讓學生始終熱愛籃球運動,甚至期待下一次的籃球訓練。
籃球訓練中引入的體育游戲大多為競技性,該類型的游戲必須輔以相應的考評體系,唯有如此,才能將學生參與游戲、做好訓練的積極性激發(fā)。在考評時,教師必須秉承公正原則,不偏袒任何學生,對在游戲中勝利的學生給予獎勵,失敗的一方給予相應的懲罰。教師選擇懲罰措施時,要注意選擇合適的方式,嚴禁使用體罰措施,更不能傷及學生自尊,可以使用跑步、蛙跳、做俯臥撐等有助于鍛煉學生身體的懲罰方式。
籃球訓練過程中使用體育游戲并非沒有目的,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籃球運動存在的不足,有針對性地引入相應的體育游戲?;@球訓練時,如果僅僅讓學生學習相應的技能勢必非??菰?,長時間的學習和訓練也會對學生的積極性造成影響,從而影響了籃球訓練的效果。所以,要想改變這一情況,教師需依托訓練實際,選擇有益于促進學生籃球技能發(fā)展,提升訓練質(zhì)量的游戲,設置的游戲要難度適中,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不僅如此,通過游戲的引入,不斷激發(fā)學生參與鍛煉的積極性,適度對籃球訓練保持熱愛和期待,實現(xiàn)訓練效果的持續(xù)增強。
尚未開始體育游戲前,要給學生一段時間準備,做好運動的準備工作,該項工作直接影響到體育游戲的有效開展。具體講,游戲開始前,教師將游戲的規(guī)則講清楚,做好游戲分組,選擇合適的游戲場地,準備好所用的器具等,便于順利推動游戲活動。再者,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行設計游戲中所用到的器具,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對學生的想象力給予培養(yǎng),實現(xiàn)趣味性、實用性的雙重提升,更好地促進訓練目的實現(xiàn)。
為了讓學生迅速進入游戲狀態(tài),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熱身活動。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訓練內(nèi)容科學選擇體育游戲,借此實現(xiàn)更好的效果。所以,熱身環(huán)節(jié)非常重要,教師需要依托游戲目的的不同設置有針對性的熱身活動,對一般活動來講熱身環(huán)節(jié)主要為定位操、慢跑等,雖然這樣的熱身形式可以將學生的運動神經(jīng)予以加強,但是如果學生長時間使用這種方式熱身,必然會感到枯燥,甚至出現(xiàn)排斥心理,對學生的熱身效果有所影響。所以,籃球訓練前的熱身運動要規(guī)避這一問題,根據(jù)訓練內(nèi)容設置傳球等游戲,設定相應的獎懲措施,劃分游戲小組,讓籃球訓練的趣味性增強的同時,實現(xiàn)學生籃球技能的提升。
籃球訓練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能,所以在訓練學生籃球技能時,要科學合理地運用籃球游戲,改變以往枯燥無趣的訓練形式,讓學生積極投入訓練之中。比如,在訓練傳接球時,教師可以引入傳球觸人、繞圈跑動傳球等游戲形式,引導學生通過運動實踐將傳接球的方法、技巧予以掌握。在訓練學生投球時,可以引入上籃積分賽、換球上籃接力等游戲形式,提升訓練過程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投籃、傳球、接球等技能得以提升。
完成籃球訓練后,學生由于運動強度較大,會消耗大量的體力,不可避免地會存在疲勞感,此時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將疲勞感消除。所以,籃球訓練結(jié)束后,教師可以引入游戲助力學生疲勞消除,引導學生放松,實現(xiàn)身體機能的快速恢復??傮w上來看,可以將體育游戲引入這一過程之中,游戲設定的形式不宜再次消耗學生體能,且需要選擇更加活潑的形式。比如,可以引入“抓耳朵、大象走路”等游戲方式,這些游戲較為簡單,易于操作,不會大量消耗學生體能,還能幫助學生將訓練帶來的疲勞感有效消除,助力學生快速恢復機能,對此,教師要有清醒的認識和了解。
籃球運動對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提升有很大幫助,而要想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能,勢必要借助良好的籃球訓練,因此籃球訓練的效果至關重要。以往籃球訓練過程中,由于存在諸多不足,影響了訓練效果,對學生籃球技能的提升非常不利。因此,在籃球訓練中引入體育游戲意義重大,可以提升學生參與籃球訓練的積極性,提升學生訓練的趣味性,讓學生依托體育游戲?qū)崿F(xiàn)更好的訓練效果,為學生籃球技能、技術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