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祥和小學校 魏皓潔
考試是“檢查、評定學業(yè)成績和教學效果的一種方法”,是教育評價的重要手段之一。作為考試內容編制和學業(yè)測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命題應發(fā)揮其導向價值和指標作用。學科育人理念下的語文命題要更新編制理念,建立有意義的關聯(lián),指向結構化的學習,關注學生能否借助學科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著眼于學生學科素養(yǎng)和關鍵能力的考查,由“知識立意”走向“素養(yǎng)立意”。
課標是命題的準繩,更新命題理念,應從解讀課標開始。課標在“評價建議”中指出,語文課程評價應準確反映學生的學業(yè)水平,發(fā)揮評價的多重功能,依據(jù)學段的不同,恰切采用多元評價方式,以提高評價的效度。在課標的引領下,教師應把握語文學科的特點,凸顯學段目標和要求,在試題命制中落實層級語文要素,彰顯學科育人之功效。
依據(jù)課標,命題應立足于整體目標、學段目標、單元目標三個層次,既要整體觀照、全面把握,又要分層落實、注意序列。以書法學習為例,新課標重視書寫教育,要求學生“正確、規(guī)范、美觀”地書寫,提出“練字的過程也是學生性情、態(tài)度、審美趣味養(yǎng)成的過程”。立足于統(tǒng)編版教材,結合新增的書法訓練要素,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每個學段的訓練目標和要求均呈階梯式上升,訓練內容呈現(xiàn)的形式也各不相同。低年級以書寫字詞為主,要求書寫得正確、工整;中年級以書寫句段為主,要求書寫得正確、規(guī)范、行款整齊;高年級以書寫篇章為主,要求格式正確、書寫美觀。此外,依據(jù)學段要求,五年級還應考查學生書寫古詩的能力,強調古詩書寫要做到格式規(guī)范,每句詩占一行,注意詩句在每一行的分布情況,字間行距要均勻、留白。因此,教師在命題時要根據(jù)學段的不同,觀照不同學段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準確定位測試的目標和內容,體現(xiàn)目標的層級遞升。
語文課程的核心任務是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課標在各學段的語言積累目標中也明確提出,學生要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生字詞,主動積累優(yōu)美的詞語,恰切合宜地運用詞句。就“看拼音寫詞語”這一常規(guī)考查題目而言,以往的考試命題僅要求學生根據(jù)拼音寫出相應的生字、詞語等。于學生而言,這些字詞的學習只是用來參與考試,即使學完后也仍舊是冷冰冰的、陌生的、毫無意義的知識,無法激活學生的表達與運用熱情。如何讓這些字詞變得鮮活生動起來,能夠自由貫穿于學生的言語表達,促使學生靈活運用詞語,建構表達策略?教師可以嘗試調整“看拼音寫詞語”題目的形式,結合本冊課文的生字詞,巧妙重組考查內容,以圖畫、句段等形式設計試題,將單一的字詞默寫轉變?yōu)樨S富的詞語運用,促使學生在產生新鮮感的同時,勾連靜態(tài)知識,活化詞語學習。具體示例如下(見圖1):
圖1 一年級上冊“看拼音寫詞語”調整題目
教師借助調整形式后的“看拼音寫詞語”題目,既考查了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又在一定程度上落實了詞語的識記,實現(xiàn)了詞語的運用,促使學生建立整體意識,領略詞語學習的樂趣。因此,在命制此類題目時,教師要立足于課標,收集匯總學生應牢固掌握的字詞,合理安排試題內容。在此基礎上,教師還應嘗試調整試題形式,賦予其意義、價值和人文內涵,發(fā)揮其語用效能,落實語文素養(yǎng)。
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必須以情境為依托。就測評來說,單調的、反復的、無意義的練習只會使學生脫離情境,形成“套路”,產生定式,養(yǎng)成無意識、模式化的習慣,好比流水線下技藝純熟的工人。情境的創(chuàng)設會大大提升檢測的效度和意義。命題時,教師應圍繞檢測目標,關聯(lián)合宜的情境,選擇恰切的材料,促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完成測試任務,綜合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選擇題是一種客觀性試題,是從20世紀中期發(fā)展起來的一種習題樣式。選擇題靈活多樣,可操作性較強,可以綜合考查學生的記憶、推理、辨析等多方面能力。教師可以依托選擇題的訓練,創(chuàng)設相應的試題情境,促使學生立于情境之中完成選擇和作答,在鞏固課堂學習、深化知識理解、提升學生思維力和學習力的基礎上,真正發(fā)揮試題對語文課堂教學和學生素養(yǎng)發(fā)展的導向作用。
示例(見圖2):
圖2 三年級上冊“選擇恰當?shù)脑~語”類題目
編制語用類選擇題時,教師設計出的試題不僅覆蓋面廣、詞語類型豐富,還以特定的情境將試卷題目與語文學習巧妙融合,活化詞語使用效度,強化知識聯(lián)結程度,促使語文課本上零散的知識結構化、體系化,注重思維品質的考查與培養(yǎng)。
學生在平日的語文學習中積累了不少的語言材料,但其中一部分詞語對于學生來說只具備儲存作用,屬于惰性知識。在命題時,教師應基于學生的實際需求,構建一個相對完整而真實的交際情境,將語言材料的提取、運用與考核置于完整的情境中,促使學生完成有意義指向的交際任務。(見圖3)
圖3 五年級上冊“口語交際”類題目
以上兩項“口語交際”類題目,聯(lián)系當下的時代熱點,以交際話題的形式加以展開,輔之以學生分析、綜合、論辯等高階能力的培養(yǎng)。命題的設計,旨在創(chuàng)設表達情境,引導學生在已有學習經驗、生活經驗及知識儲備的基礎上閱讀題目內容、分析題目要求、運用積累詞語、綜合言語能力等,進行規(guī)范、合理、有序、生動的表達。
教師要基于真實問題、立足生活情境、整合學科要素,適度開發(fā)語文學習空間,促使學生在彼此關聯(lián)的學習活動中建構知識,形成經驗。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試題命制,以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為載體,幫助學生實現(xiàn)自主、自我表達,綜合考量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的能力。
在平日的語文學習中,學生有時會出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所學的內容與生活的關聯(lián)性不強,多是一些與現(xiàn)實割裂、脫離情境、散點化、碎片化的知識;所學知識只適用于“紙上談兵”,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無法舉一反三、遷移運用。作為命題者,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語文知識和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對語文試題進行適度的生活化“包裝”,促使試題命制與豐富廣闊的生活情境相鏈接,以求解決真實問題,凸顯時代氣息。具體示例如下(見圖4):
圖4 六年級上冊“鏈接生活”閱讀題目
此道試題的命制,既聯(lián)系了學生的真實生活,又指向實際問題的解決;既考查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又實現(xiàn)了語言的表達與運用。學生在分析圖表、讀懂題意的同時,其比較、辨析、歸納、綜合等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自然就融于其中。
課標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生活,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寫出真情實感。著名作家葉文玲在《我的“長生果”》一文中也說過,作文要動真情,要寫真情實感。因此,在編制寫作命題時,教師應從學生真實的情感經歷出發(fā),喚醒學生的記憶,激活學生的體驗,引導學生分享快樂的回憶,抒發(fā)別樣的情思。(見圖5)
圖5 五、六年級上冊習作題目
此類習作命題有具體指向,寫作要求貼近學生的生活,融入學生的真實情感,促使學生在表達時擷取有真實經歷、有意義價值的作文素材,勾連美好回憶,吐露心中所想,寫出真摯感人的作文。
馬塞爾·普魯斯特曾說,真正的意義不在于探索新的風景,而在于擁有新的視野。要在語文試題命制中擁有“新的視野”,教師就要具備重組、整合、開放的素養(yǎng)觀,立足語文要素和學科要點,強化學生的言語發(fā)展與思維提升,引導學生在建構語言的過程中,感受語言文字中的情味和意蘊。在學科育人理念下,教師還要具備關聯(lián)思維,拓展語文測評的廣度和深度。在進行試題命制時,教師不要只是一味地展示語文學科領域的“風景”,重要的不是風景,而是看風景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