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聞婧
江西冶金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西省新余市 338015
教育部發(fā)布了一份題為“教育信息化”的文件,該文件稱發(fā)展“互聯網+教育”對學生的學習極為有利。盡管課程信息化目前正在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但“云課堂”是一個以移動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學習平臺,學生及教師均可以通過手機端和電腦端展開學習。教師可以通過“云班課”學習平臺傳送課程訊息、上傳教學資源、發(fā)布學習任務,因此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學生可在與教師課堂互動以及課后互動后會獲得一定的積分。另外,教師也可以創(chuàng)建自己評估體系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適當評價。與此同時,為促進師生間能有良性的互動,教師可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如頭腦暴力、投票問卷、討論答疑以及課堂測試和分組任務等。由于“云班課”還具有人工智能計算功能,能夠準確分析學生的課堂表現、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以及學生對當節(jié)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等,以此整合后臺數據,從而實現教師對學生的全面評估。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既會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又能對學生進行了全面的分析。
“云班課”是北京的一家公司自主研發(fā)的免費學習軟件。其特點是師生通過手機端以及電腦端都可以操作。只要在具備網絡條件的地方,就可以隨時上傳學習資源、頭腦風暴以及答疑討論等,打破了傳統(tǒng)模式下時空的限制。有利于學生及時反饋學習情況,教師在學習表現的基礎上適當給予評價。除此之外,教師利用“云班課”開展教學活動在一定程度上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學習之中,并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實時溝通,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從而實現混合式學習目標。
目前,大多數的高職院校的招生工作通常是通過自主招生、單招、對口以及普通高考的方式進行招生。所招上來的學生中普遍存在自律性差、對學習不感興趣、不知道怎樣高效學習以及學習綜合能力低下等現象,從而造成學生的知識基礎不牢固,成績排名始終在中下等。由于汽車課程本身是一門集機械系統(tǒng)、電氣控制系統(tǒng)、智能網絡系統(tǒng)于一體的學科,加之在汽車課程體系中理論知識占得比重太多,學生很難深度掌握相關知識內容,因此導致學生逐漸失去對汽車課程學習的興趣。除此之外,由于高職院校的汽車專業(yè)課程內容偏理論,盡管學生在剛開學時都會樹立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但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很難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只有很少一部分學生能始終在課堂上認真聽講,由此在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差,會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產生消極影響。最重要的是,在智能手機以及互聯網技術逐漸得以普及的背景下,學生把大量的時間都花費在刷短視頻以及網絡游戲上,這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陷入惡性循環(huán)之中。
各大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存在基礎理論知識匱乏的情況,且學生的學習能力較低。因此,導致大多數的學生無法適應傳統(tǒng)模式下的課堂學習方式,學生在學習期間需要教師不斷的督促。另外,由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和學生互動不夠,大多數教師只使用PPT或者短視頻以及動畫的形式來開展相關教學活動,因此造成課堂的教學形式太過于單一。與此同時,不僅教師的教學形式缺乏多元化,教師的評估方法也相對比較簡單,并未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來展開針對性教學。但職業(yè)教育格外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強,無法全面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因此導致學生在學習期間無法取得心目中的理想成績。
各大高職院校的課堂教學主要都是由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被動的聽,教師講什么,學生就聽什么。引出導致不利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考獲取知識能力的發(fā)揮。此外,由于現如今各大高職院校的教學設備數量不足,且大多設備都很老舊,因此在教學實踐期間教師通常會讓學生觀看實驗過程,并在學生操作期間遇到的問題教師給予及時的指導。但由于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學生缺乏理論基礎,未完全掌握原理性的知識內容,只是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記憶理論知識,因此也不利于學生的高效學習。
現如今,我國各大高職院校汽車課程仍舊沿用“三段式”的設置課程方式,依次將基礎課、專業(yè)課以及實訓教學排序。但由于在設置課程方面始終強調凸顯出理論體系的完整性,致使分析和研究的相關課題脫離于生產實踐,引起理論與實踐的嚴重不符。除此之外,每門課程都是獨立存在的,缺乏適當的溝通與交流。在基礎科目、專業(yè)科目與專業(yè)知識技能這三個科目之間沒有密切的聯系,也沒有實現理論服務于生產實踐的目標,因此導致學生缺乏動手實踐的機會和平臺。
根據各大高職學校學生的特點以及高職院校課程編制的實際需求,將課程分成課前、課中以及課后。而在“云班課”模式下,在此基礎上又將課程細分成6個部分,包括課前、課中、課后、實踐、其中和期末。以此有利于對課程的改進。
此外,“云班課”又從功能的角度出發(fā)將活動分成7個部分,主要包括投票問卷、頭腦風暴、答疑討論、測試活動、分組任務、云教材的學習以及學生的課堂表現。這里以汽輪電機控制系統(tǒng)故障修復課程為例,將其劃分成5個部分,依次為課前導入、課中學習、課后評價以及反思改進等。
課前導學指的是教師基于云課堂學習資源平臺上傳相關教學材料,包括汽車電子控制系統(tǒng)的課程標準故障排除、課程安排、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操作、教學電子課件等?;蛘呓處熞部缮险n前要安排考試題,以此調動學習氛圍,從而增加學生對學習的喜愛度,促進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主要操作步驟如下:
(1)教師要提前運用“云班課”,確保減少在教學實踐期間出現意外教學事故的可能。在完全熟練的條件下,讓學生下載“云班課”學習軟件,并向學生告知使用期間的注意事項,并帶領學生共同熟悉操作“云班課”中的五個版塊,囑咐學生事先準備好需要在課間運用到的學習材料。
(2)此階段主要是掌握教學的重點以及難點。在認識車標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會涉及三個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內容為認識國外的汽車車標,第二個任務內容為認識國內的汽車車標,第三個任務內容為分別對各種車型的汽車文化加以了解,但還是以國外的汽車為主。
教師想要幫助學生準確找到課程的重點以及難點,那么教師就應以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基礎,進行教學設計,并為學生布置在“云班課”中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
①測試任務:教師可發(fā)布為幫助學生深掌握車標的測試題目,從而有利于課堂教學整體質量的提升。
②提問任務:學生可在做練習題期間,遇到無法獨立解決的問題時,及時向老師尋求幫助,向教師提問。這既有助于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還會便于教師準確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通過教師布置的上述兩項任務后,根據學生的反饋得出,很多學生還是不了解車標,那么帶領學生深度了解車標會成為本節(jié)教學的重中之重。
(3)想要在完成課程設計以及收集之后,教師可將有關車標的視頻、圖片以及其他相關資料通通上傳到平臺上,便于學生學習。此外,教師也可借助網絡平臺搜索與車標相關的練習題,甚至可以教師自己編制練習題媽耶上傳到后臺,便于學生隨時鞏固知識基礎,從而提升學習質量。與此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教師的教學負擔,減少了批改作業(yè)的任務量。最重要的是,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習題結果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給予針對性的指導。
而課中學指的是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造教育資源來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學習,在“云班課”模式下,將學生按性格特征進行分組,以此讓組內成員分別扮演操作人員、安全人員、信息人員和記錄員。操作員的要求相對于其他幾種人員較高,安全員一定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而信息員雖然在操作技能方面不是很嚴格,但是需要具備整合信息的能力;記錄員一定要熟練掌握所需要的信息。在此基礎上,教師根據不同角色的需求,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制定相應的角色。如教師安排A組主要負責監(jiān)測與排故電動車;B組主要負責檢測與排故電動車的升降器;C組主要負責檢測與排故電動車的車窗電機;D組主要負責檢測與排故電動車的車窗線束。具體操作如下:
在教師正式講解時,使用藍墨云投射技術,播放一段視頻片段。此視頻片段的主要內容為:“這是一種雜牌車,屁股后邊有個8,還配有兩個翅膀?!边@是宋丹丹對賓利系列汽車的描述。在播放完畢后,會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汽車標志的積極性。就汽車課程的學生而言,深度理解并掌握車標是非常關鍵的。也會幫助學生避免了發(fā)生宋丹丹這樣的事件再次發(fā)生。除此之外,教師想要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那么就應該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和討論。共同建立藍墨云課程的框架,并在此課程結構框架內展開布置五個學習任務。
第一個學習任務是學生使用“云班課”學習軟件完成對外國汽車標識分類的任務。并使學生在資源庫內分小組展開討論。討論后,各個小組的組長將小組的討論結果公布在“云班課”中,上傳完畢后加,學生先依次相互點評,待學生相互點評完畢后,教師再次進行集體評估、審查和總結。此種模式下,不但會有利于學生將外國汽車按照車標進行分類,也會通過討論,調動了學生在線學習的活躍度。
第二個學習任務是練習。教師在課前準時發(fā)布練習任務,每位學生都有六次機會進行重復答題,學生會通過不斷的測試、不斷的反饋,反復加深對外國汽車的標志的記憶,這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整體學習質量。學習國內的車標也是一樣的,教師可以通過采取布置線上練習任務的方式,鞏固學生記憶。但是與國外車標相比較而言,記憶國內車標的難度比國外車標的難度大。因此,教師想要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就要確保學習任務中的經驗值逐步遞增,從而達到學生高效學習的目的。
第三個任務是抽一抽。教師通過“云班課”不斷查看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班級排名,在大數據分析背景下,教師可以準確掌握學生的學習難點,從而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并向學生給予學習指導。并定期對學生某一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進行抽查。
第四個學習任務是對名車的標志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教師可將班級內的學生共分為五組,分別為德國、英國、中國、美國和日本。分別研究各個國家的汽車標志文化。在此期間,學生可以有效借助互聯網平臺搜索相關資源,并將所收集到的車標文化進行統(tǒng)一的歸納和總結??偨Y完畢后,每組派一名人員將所歸納總結的成果以文本、ppT、圖片或視頻的形式分享到小組任務中。評估結果也是由教師評估和小組相互評估共同組成。主要考核匯報的文本、PPT、圖片以及視頻是否完整。
課后階段:教師可在正式的課程講解完畢后,將作業(yè)任務上傳到“云班課”的后臺中,包括國內外車標知識的考核以及課外的拓展作業(yè),便于學生及時對當前知識進行檢查。
具體實施總結階段:基于“云班課”學習軟件,有利于改變高職院校汽車課程的學習枯燥氣氛,也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在小組討論中,使學生們對所學的知識有深刻的了解。此外,“云班課”軟件的數據分析功能使教師能夠全面分析各種數據并有效地跟蹤數據,從而能夠根據這些數據進行對學生的多項評估。
教學實踐過程中的評價環(huán)節(jié),使教師能夠在自身真實需求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云課程,并在后臺統(tǒng)計出學生的參與度。教師可以依據教學活動的不同分別制定出不同的教學體系。利用“頭腦風暴”向學生及時提問,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之中,并根據學生在互動中的表現以及回答問題的結果教師對其進行相應的評分,此外,教師也可以通過評分系統(tǒng)對那些課堂表現優(yōu)異的學生適當的加分。
“云班課”主要包含四種評價方法:教師評分、學生評分、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分以及組內成員之間的相互評分。教師評分是教師根據學生對問題的回答表現給出的,此種評價方式復雜性高且容易受到主觀判斷的影響。而學生評分指的是由教師指定的學生負責評分工作;學生互評就是指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事實上,在學生互評期間通常具有諸多優(yōu)勢,不但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了解,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與此同時,教師應密切監(jiān)測所有學生的進步情況,以便清楚地了解每位學生的性格特點。
在各大高職院校的汽車課程學習難度大、相關操作也較為嚴格,且專業(yè)內容范圍廣,知識點零散的背景下,“云班課”是教育信息化的有效工具之一,可均勻地將汽車課程分為具體步驟并有利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教師在教學實踐期間,在分析學生的性格特點基礎之上,促進課堂教學的有趣、有效以及有用的教學目標得以順利實現。另外,教師還可在“云班課”中的拓展訓練版塊,促進師生間的良性互動,從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