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茵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美術教師應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開展多樣化教學活動,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文章從美術教育的重要性入手,分析當前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明確創(chuàng)新美術教學的基本原則,并從更新美術教育觀念、在繪本臨摹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豐富課堂教學手段、在多媒體應用中提高學生想象力,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在互動中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在多元評價中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對創(chuàng)新美術教學的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立徳樹人;新課改
中圖分類號:G623.7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25-0133-04
教學模式又稱教學結構,簡單地說就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wěn)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教學模式不僅直接關系著課程教學效果,也對學生能否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否樹立正確的學科觀念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美術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其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實踐能力,是學校開展美育的重要途徑。然而,在傳統(tǒng)教學觀念下,美術教學并未得到重視,部分美術教師傾向于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這使得美術課程教學效率低下,教學效果不理想。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在新課改背景下,美術教師應積極更新教育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以打造滿足學生發(fā)展需要,深受學生喜歡的美術課程。
美術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而美育對提高學生審美水平、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陶冶學生高尚情操、塑造學生美好心靈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曾說過:“美育者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美育的重要性可見一斑。美術教學作為美育重要實施途徑,一方面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學生逐漸愛上學校、愛上學習、愛上美術,另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完善學生的人格,促使學生在面向社會、人生、生活時具有良好的人生態(tài)度,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在傳統(tǒng)教育觀念中,美術課程一直被當做“副科”看待,教師和家長普遍認為美術課程只是讓孩子放松的課程,對豐富學生文化知識沒有任何幫助。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人們對美術課程的這種片面認知雖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變,但在實際教學中,美術教學并未達成預期的效果,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1.教師教育觀念落后
教師教育觀念的新舊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部分美術教師的美術教育觀念落后,對美術教學的重要性缺乏正確的認識,在實際教學中,其通常只是根據(jù)自己以往的教學經驗按部就班地開展教學活動,缺乏對美術教學過程的深入研究,也沒有從學生興趣出發(fā)進行教學設計,這導致課堂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2.教師不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學生的課堂教學主體地位日益突顯,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要把學生當成課堂的主人,并在此基礎上積極開展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活動,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進而有效構建師生共同參與的雙邊互動型課堂。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部分美術教師并未真正理解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常常以自己和教材為中心。教師這樣的教育觀念會嚴重影響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這對課程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都是極為不利的。
3.課堂教學目標不明確
教學目標是關于教學將使學生發(fā)生何種變化的明確表述,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所期待得到的學生學習結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學活動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且始終圍繞實現(xiàn)教學目標而進行。在日常美術教學中,部分教師對課堂教學目標缺乏必要的關注和有效的重視,只是根據(jù)教學內容照搬教參書上的教學目標進行相應設計,并沒有從學生的實際學情出發(fā)進行靈活的教學目標設計,這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學習動機不明確,課堂參與積極性不高,學習態(tài)度不認真,進而制約了學生的發(fā)展,阻礙了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
4.課堂教學過程機械化
部分美術教師還在沿用“老師問,學生答”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沒有真正從學生的興趣和學習能力出發(fā)深入研究教學活動,沒有通過多種學習途徑和學習模式讓學生去親自感受和體驗學習過程,也沒有引導學生嘗試解決課堂中的疑難問題,這導致教學內容與教學活動之間缺少必要的邏輯聯(lián)系,學生課堂參與熱情較低,實際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1.堅持師生平等的基本原則
美術作為一門文化藝術課程,其不同于一般的課程,教學過程本身就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力的過程,創(chuàng)作觀點更沒有誰對誰錯之分。然而,在傳統(tǒng)教育觀念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機械進行練習的地位。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興趣不足,學習效果可想而知。在進行美術教學創(chuàng)新時,為了避免以上情況的發(fā)生,美術教師可從美術學科的教學特點出發(fā),改變傳統(tǒng)的“滿堂灌”教學模式,積極為學生營造平等、自由、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讓學生在參與美術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進而促使學生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2.堅持鼓勵引導為主的原則
學生的學習成長和發(fā)展過程是一個不可預知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時,應與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和交流,盡量兼顧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以鼓勵性的教學評價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科學的引導,以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進行美術教學創(chuàng)新時,美術教師必須從學生的美術學習心理及實際認知情況出發(fā),對課程教學資源進行深度的開發(fā)和利用,在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積極進行實踐,借助鼓勵性的語言幫助學生建立學習信心,消除學生消極的學習心理,提高學生美術綜合學習的能力,從而促進美術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3.堅持情感培養(yǎng)與繪畫技能融合的原則
新課標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必備的學科知識外,也強調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于美術教學而言,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繪畫技能外,還要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促進學生的情感發(fā)展,教會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并在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表達美的過程中提高審美鑒賞能力,提升美術核心素養(yǎng)。美術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創(chuàng)新時,要將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培養(yǎng)和美術學科的技能教學進行有效的融合,以此讓學生在參與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因此,在實際教學中,美術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巧妙借助師生共同參與的課堂教學活動達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從而幫助學生扎實美術基礎,豐富情感,以深入推進美術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
1.更新美術教育觀念,在繪本臨摹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美術教學中,大多數(shù)美術教師都以教材和教學大綱為基礎去設計課堂教學活動和教學內容,美術課堂的教學重點也以美術基礎知識和繪畫技巧為主,重點強調對學生繪畫技能的培養(yǎng)。這樣的教學模式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也沒有滲透美育元素,并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為了改變這一教學狀況,在創(chuàng)新美術教學模式的實踐教學中,美術教師要與時俱進,積極更新自身的美術教育觀念,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合理引入多元化的教學資源,以激發(fā)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美術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為美術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實際教學中,美術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美術教育觀念,巧妙借助繪本臨摹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在美術學習中,臨摹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繪畫學習方法,學生在繪畫臨摹過程中能夠接觸到多樣化的美術繪畫技巧,并在不斷的反復臨摹練習中逐漸將其內化為自身的繪畫技能。因此,在創(chuàng)新美術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要借助兒童繪本資源指導學生進行繪畫臨摹,以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幫助學生在臨摹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繪畫風格。
以湘教版小學美術三年級上冊“老師您好”一課的教學為例,這一課的教學重點為指導學生找到自己熟悉人物的特點,并給這個自己熟悉的人物畫一張半身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首先,美術教師可以為學生引入《尼爾森老師不見了》這一繪本學習資源,指導學生先自主閱讀繪本內容,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在學生閱讀完繪本后,美術教師可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繪本中的老師形象,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動手臨摹。最后,在引導學生動手臨摹的過程中,美術教師可以將知識與技能教學目標分別融入其中,幫助學生有效達成學習目標,以此培養(yǎng)學生對“形”與“色”的想象力和感知能力,有效提升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美術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引入繪本資源,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繪畫臨摹基礎知識和技巧,還可以讓美術課堂教學變得更富有趣味性,更受學生歡迎。
2.豐富課堂教學手段,在多媒體應用中提高學生想象力
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是美術學習的基礎,在創(chuàng)新美術課堂教學中,美術教師要善于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活學生美術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在參與美術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大膽地想象和創(chuàng)新。美術教學的示范性引導必不可少,在傳統(tǒng)美術課堂教學中,美術教師往往通過已畫好的美術作品進行演示教學,這樣的美術教學沒有全面地呈現(xiàn)整個繪畫過程,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演示的作用。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在進行美術教學創(chuàng)新時,美術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將需要演示的教學內容,以及需要演示的手工制作過程,通過微課資源的方式進行全面的呈現(xiàn),從而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促使學生在模仿學習中發(fā)展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以湘教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下冊“書包”一課的教學為例,這一課的教學目標為讓學生通過“造型、表現(xiàn)”領域的學習掌握線描畫法的表現(xiàn)技巧,以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對美術藝術的熱愛。在實際教學中,美術教師在錄制教學視頻時,可以一邊為學生演示繪畫過程,一邊講解繪畫要點,以此將理論知識教學過程融入到實踐教學過程中,加深學生對書包造型的理解,有效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促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fā)下充分發(fā)揮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為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教師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美術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讓學生通過動腦和動手自主完成繪畫作品,并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充分體驗美術學習的樂趣,收獲成就感,以此有效達成美術的美育目標。
3.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在互動中增強學生實踐能力
美術是一門以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為主要目標的綜合學科,教師必須積極開展實踐活動。學生的實踐學習通常與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密不可分。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學生之間通過相互合作和幫助可以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堂學習任務,這可以改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狀態(tài),有效促進課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美術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時,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以此為課堂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做好準備與鋪墊。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際分組時,教師要結合每個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按照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科學地為學生分組,以保證學生在參與合作學習時可以取長補短,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然后,美術教師要在科學分組的基礎上,結合美術教學的實際課程需要,合理設計學習內容和學習任務,從而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指明方向。
以湘教版小學美術三年級上冊“趣味動漫”中“會走的小人”部分內容的教學為例,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目標為帶領學生利用有趣的造型游戲活動復習鞏固人像的表現(xiàn)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從表現(xiàn)自己進展到表現(xiàn)各種造型的人物,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在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設計時,美術教師可以將學習任務下發(fā)到各個學習小組,由各小組組長組織本組的成員展開科學分工和合作學習。首先,各小組都要在美術教師的組織下完成原材料的加工、繪畫、剪裁及趣味故事設計等活動,以確保合作學習的質量。其次,在完成材料準備工作后,各小組組長要分別帶領本組成員明確學習主題及故事的主要內容,并讓擅長繪畫的學生繪畫卡通人物形象,讓擅長裁剪和制作的學生裁剪和制作,然后各小組再通過通力合作共同完成“會走的小人”制作任務。最后,各小組分別選派代表對本組制作的“會走的小人”進行展示和說明,以此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獲得美術學習的成就感。美術教師引導學生借助合作學習模式展開學習,不但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活動參與熱情,還可以促使不同美術基礎和美術能力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美術學習過程中,從而有效提高美術課堂教學質量。
4.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在多元評價中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不僅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還是促使教師優(yōu)化教學設計的重要途徑。為充分發(fā)揮教學評價的作用,美術教師可以從教學評價內容多元化和教學評價主體多元化入手對教學評價進行優(yōu)化。
(1)教學評價內容多元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及綜合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學習態(tài)度主要包含認知情感、行為意向等多種教學元素。美術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學習態(tài)度評價時,不僅要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的學習態(tài)度進行全面的評價,也要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的表現(xiàn)情況進行評價。綜合學習情況主要包括理論知識掌握情況、繪畫技能、情感表現(xiàn)能力等幾個方面。美術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綜合學習評價時,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理論基礎及技能技巧的掌握情況,還要重視學生情感表現(xiàn)能力的發(fā)展情況,同時可以從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以及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入手進行教學評價,從而為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提供參考。
(2)教學評價主體多元化。素質教育提倡多元化的主體評價,其不僅要有教師的評價,也要合理融入學生的自評,以此讓學生在主動參與評價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和體驗美術學習所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時,要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的問題和不足,并進行及時的改正。學生自評的教學創(chuàng)新可以充分彰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讓學生將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充分融入到美術學習中去,并在師生共同參與的學習實踐中逐步提升美術學習效果,發(fā)展美術核心素養(yǎng)。
綜上所述,新課改實施以來,各學科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都在發(fā)生著明顯的變化。在此背景下,各學科教師都應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學情出發(f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以增加師生的有效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以此有效達成美術課堂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王元元.“非遺”視閥下美術特色工作坊的創(chuàng)新教學研究[D].南寧師范大學,2020.
[2]田亞莉.小學美術教學中材料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20.
[3]宋巖.VR/AR技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8(09).
[4]馬瑩.電腦繪畫促進小學美術教學創(chuàng)新的理論與實踐[D].四川師范大學,2018.
[5]黃玲.傳統(tǒng)扎染工藝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8.
[6]劉婷昱.新課標視角下小學美術教學難點及其對策[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7(01).
Pay Attention to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 and Improve the Effect of Art Teaching
Wu Xiaoyin
(Quanzhou Shengwen Primary School,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Quanzhou 362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rt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innovate teaching models and carry out diversified teaching activitie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Starting with the importance of art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urrent art teaching, defin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nnovative art teaching, and from updating the concept of art education, cultivating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in picture book copying, enriching classroom teaching means, improving students’ imagination in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carrying out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enhanc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in interaction,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explore the strategies of innovative art teaching in terms of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in multiple evaluation.
Key words: primaryschoolart;teachingmode;innovation;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new curriculumr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