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 奔
九月初九的重陽節(jié),從古至今都被人們視為吉日。在這一天,各地有不同的慶?;顒樱热绲歉咄h、遍插茱萸、飲酒賞菊等。今天,就讓我們跟著名家一起過重陽吧!
九月九廟會(節(jié)選)
季羨林
濟南的重陽節(jié)廟會(實際上是并沒有廟,姑妄隨俗稱之)是在南圩子門外大片空地上,西邊一直到山水溝。每年,進入夏歷九月不久,就有從全省一些地方,甚至全國一些地方來的藝人會聚此地,有馬戲團、雜技團、地方劇團、變戲法的、練武術(shù)的、說山東快書的、玩猴的、耍狗熊的等等等等,應(yīng)有盡有。他們各圈地搭席棚圍起來,留一出入口,賣門票收錢。規(guī)模大小不同,席棚也就“九月九廟會”,即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的廟會。
濟南的重陽節(jié)廟會有多盛大呢?首先是占地廣,“在南圩子門外大片空地上,西邊一直到山水溝”;然后是時間跨度長,還未到重陽節(jié),全省乃至全國各地的藝人就趕過來了;最后是內(nèi)容豐富,先是好玩的,“有馬戲團、雜技團、地方劇團、變戲法的……”,還有“玩猴的、耍有大有小,總數(shù)至少有幾十座……再加上臨時趕來的賣米粉、炸丸子和豆腐腦等的擔子,賣花生和糖果的攤子,特別顯眼的柿子攤——柿子是南山特產(chǎn),個大色黃,非常吸引人——這一切混合起來,形成了一種人聲嘈雜,歌吹沸天的氣勢,仿佛能南搖千佛山、北震大明湖、聲撼濟南城了。
我們的學(xué)校,同廟會僅一墻(圩子墻)之隔,會上的聲音依稀可聞。我們這些頑皮的孩子能安心上課嗎?即使勉強坐在那里,也是身在課堂心在會。因此,一有機會,我們就溜出學(xué)校,又嫌走圩子門太遠,便就近爬過圩子墻,飛奔到廟會上,一睹為快。席棚很多,我們先揀大的去看。我們誰身上也沒有一文錢,門票買不起。好在我們都是三塊豆腐干高的小孩子,混在購票觀眾中擠進去,也并不難。進去以后,就成了我們的天地,不管耍的是什么,我們總要看個夠。看完了,走出來,再鉆另外一個棚,幾乎沒有鉆不進去的。實在鉆不進去,就繞棚一周,看看哪一個地方有小洞,我們就透過小洞往里面看,也要看個狗熊的”,再是好吃的,有“賣米粉、炸丸子和豆腐腦等的擔子,賣花生和糖果的攤子,特別顯眼的柿子攤”……
重陽節(jié)廟會就開在學(xué)校邊上,頑皮的孩子們自然無法安心上課,一有機會就溜出學(xué)校,就近爬墻,而后一路飛奔——“溜”“爬”“飛奔”,這一連串動詞,將孩子們急切的心理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廟會的內(nèi)容很豐富,卻大多是收費的,身上沒錢怎么辦?“三塊豆腐干高”的小孩子自有辦法——混在購票觀眾中擠進去?!叭龎K豆腐干高”的夸張手法非常生動、形象。孩子們看完一個棚,再鉆另外一個棚,實在鉆不進去的,就繞著棚轉(zhuǎn)一圈,看有沒有小洞,就是透過小洞,他們也要看個夠。在十幾天的廟會中,我們鉆遍了大大小小的棚,對整個廟會一覽無余,一文錢也沒有掏過??墒?,對那些賣吃食的攤子和擔子,則沒有法鉆空子,只好口流涎水,望望然而去之。夠??傊褪窍敕皆O(shè)法也要看上一看,孩子們對廟會的喜愛可見一斑。只是美中不足,那些美味吃食可就無法鉆空子了。
賞析:這段文字寫的是一群孩子趕重陽節(jié)廟會的情景。雖是描寫重陽節(jié)廟會這樣一個盛大的場面,但作者并沒有集中筆墨去描寫廟會如何熱鬧,觀眾如何眾多,節(jié)目如何豐富,而是巧妙地避開成年人這一觀眾群體,選取了小孩子這個極重要又極易被人忽略的觀眾群進行詳細描寫,將他們對重陽廟會的珍視及“情不自禁去趕會”的氛圍描寫得極其到位。小孩子在整場廟會里只是冰山一角,但足以說明廟會的隆重、熱鬧及喜慶。
奔奔老師有話說:同學(xué)們,通過品讀文章,我們學(xué)到了一個小技巧:在寫節(jié)日或者某個較為隆重、熱鬧的大場面時,選擇最有趣也容易“入戲”的人物和事情來重點寫、展開寫。我們在寫作的過程中,要多向名家學(xué)習(xí),如適當運用連續(xù)的動詞來表現(xiàn)人物的心理或心情;同時也不要忘了運用修辭手法,好的修辭手法讓人物特征更鮮明,文章也更加生動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