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成 張 晟 鄧慧瑩
廣東省高州市中醫(yī)院老年病科,廣東高州 525200
眩暈發(fā)病較急,多表現(xiàn)為強烈眩暈感,并伴有發(fā)冷汗、惡心等自主神經(jīng)紊亂癥狀,病情易反復發(fā)作,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而眩暈的發(fā)生機制較為復雜,臨床多認為與椎基底動脈狹窄造成血液循環(huán)障礙相關。倍他司汀是臨床治療眩暈常用措施,能夠起到控制血壓、擴張椎基底動脈、改善微循環(huán),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眩暈,但單一采用該藥難以有效控制眩暈癥狀。苯海拉明屬抗組胺類藥物,可通過競爭性阻斷組織胺H受體,達到緩解癥狀的目的。然而臨床對于倍他司汀和苯海拉明聯(lián)合治療在眩暈患者中能否取得更好效果仍有待進一步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以80 例眩暈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倍他司汀聯(lián)合苯海拉明在眩暈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選擇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高州市中醫(yī)院收治的80 例眩暈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40 例。對照組中,男22 例,女18 例;年齡42~73 歲,平均(59.82±5.34)歲;發(fā)病時間18~29 h,平均(24.63±2.45)h。研究組中,男23 例,女17 例;年齡41~74 歲,平均(59.93±5.36)歲;發(fā)病時間18~31 h,平均(24.70±2.48)h。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20191224),參與研究者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患者符合《眩暈診治多學科專家共識》相關標準,且經(jīng)頭顱X 線片、CT 等影像學檢查確診;②患者表現(xiàn)為頭暈目眩、惡心嘔吐、耳鳴等;③對本研究所用藥物無過敏反應者;④精神良好,認知、語言、聽力系統(tǒng)無異常。排除標準:①腦出血者;②孕婦;③肝腎功能障礙者;④造血功能嚴重障礙者;⑤合并惡性腫瘤者。
所有患者均予以降脂、控壓、抗血小板、改善微循環(huán)等基礎治療。對照組患者予以鹽酸倍他司汀注射液(臨沂成輝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3250,生產(chǎn)批號:20190713)治療,用藥方法:本品20 mg+0.9%氯化鈉注射液(湖北天圣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17115,生產(chǎn)批號:20190926)250 ml,混合后靜脈滴注,每日靜滴1 次。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鹽酸苯海拉明注射液(北京市永康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523,生產(chǎn)批號:20191104)治療,用藥方法:肌注20 mg 苯海拉明,每日1 次。兩組治療期間若患者出現(xiàn)不適癥狀,需予以補液、止吐等對癥治療。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7 d。
比較兩組患者的眩暈癥狀恢復情況、血液流變學指標、血脂水平、不良反應。①眩暈癥狀恢復情況:于治療前、治療7 d 后用眩暈癥狀評分展開相關評估,共1~5 分,分為1 分(眩暈感劇烈)、2 分(重度眩暈,需在攙扶下方能行走)、3 分(中度眩暈,可行走)、4 分(輕度眩暈,行為正常)、5 分(無眩暈)。②血液流變學:于治療前、治療7 d 后采集患者5 ml 靜脈血,離心獲取血清后,以血液流變儀(天津美德太平洋科技有限公司,型號:LBY-N6A+)測定兩組的血漿黏度(plas ma viscosity,PV)、全血黏度(whole blood viscosity,WBV)、血小板黏著率(platelet adhesion rate,PAR)、紅細胞壓積(packed cell volume,PCV)。③血脂水平:于治療前、治療7 d 后采集患者5 ml 靜脈血,離心獲取血清后,以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立公司,型號:LABOSPECT 008 AS)測定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HDL-C)、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④不良反應:包括腹瀉、頭痛。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眩暈癥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眩暈癥狀評分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的眩暈癥狀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眩暈癥狀評分的比較(分,±s)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PV、WBV、PAR、PCV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PV、WBV、PAR、PCV 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患者的PV、WBV、PAR、PCV 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的比較(±s)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TG、LDL-C、HDL-C、TC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TG、LDL-C、TC 低于治療前,HDL-C 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患者的TG、LDL-C、TC 低于對照組,HDL-C 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的比較(mmol/L,±s)
兩組均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
眩暈發(fā)病原因較為復雜,多認為與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內耳迷路組織缺氧等相關。受神經(jīng)解剖關系不同可分為中樞神經(jīng)眩暈和周邊神經(jīng)眩暈,中樞神經(jīng)眩暈多表現(xiàn)為視覺障礙、肢體物理,周邊神經(jīng)眩暈多表現(xiàn)為耳鳴、眼球震顫等,均會給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響。針對眩暈以往臨床多采用倍他司汀治療,能夠擴張血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腦內血液循環(huán),減輕眩暈癥狀。但眩暈病因復雜,單一采用該藥僅能暫緩臨床癥狀,難以達到徹底根治目的。
PV、WBV、PAR、PCV 是臨床評估血液流變學的可靠指標,其水平升高則提示血液黏度增加,血液流變性變差,易導致椎基底動脈血供不足,進而造成眩暈癥狀加重。眩暈癥的發(fā)生還與高脂血癥相關,TG、LDL-C、TC 的升高及HDL-C 的降低會造成血管緊張素紊亂及血管收縮,導致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缺血,進而引發(fā)眩暈。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的眩暈癥狀評分及HDL-C 高于對照組,PV、WBV、PAR、PCV、TG、LDL-C、TC 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提示倍他司汀聯(lián)合苯海拉明在改善眩暈患者癥狀,改善PV、WBV、PAR、PCV、TG、LDL-C、TC、HDL-C 水平,且用藥安全性高。原因在于苯海拉明是抗組胺類藥物,主要通過競爭性抑制組織胺H受體起到抗組胺效果,從而緩解嘔吐、眩暈癥狀。苯海拉明還能夠擴張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調節(jié)PV、WBV、PAR、PCV 水平,改善血液黏滯性,促進腦部血液循環(huán),有效控制病情。將苯海拉明與倍他司汀聯(lián)用,兩藥可充分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進一步調節(jié)血液循環(huán),改善血脂水平,從而有效緩解因供血不足造成的眩暈癥狀。另外,苯海拉明具有藥酶誘導作用,在人體內代謝較快,不會殘留,聯(lián)用后不會增加不良反應,臨床用藥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倍他司汀聯(lián)合苯海拉明應用于眩暈患者治療中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機體血液流變學,降低血脂水平,促進患者眩暈癥狀緩解,且安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