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寶玲 徐雪莉
(1.彬州市人民醫(yī)院婦產科,陜西 彬州 713500;2.涇陽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婦產科,陜西 涇陽 713700)
產后出血是指陰道分娩產婦產后24 h出血量超過500 mL者。目前臨床對于合并上述因素的產婦大多實施剖宮產,以期最大可能保障產婦母兒安全[1-3]。近年來,臨床研究顯示,產婦產前血清微量元素對其產后出血有一定的影響。本方案采用前瞻性調查分析方法對在我院行陰道分娩的產婦產后出血情況進行跟蹤測評,并分析其與產婦產前血清微量元素鈣、鎂、鋅、銅水平的相關性,為臨床完善孕婦產前保健方案提供參考依據。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產婦60例作為觀察對象。納入、排除標準見相關文獻[4]。根據產婦產后24 h內出血量多少對其進行分組,分別為A組(≤300 mL)、B組(>300 mL)
1.2方法 所有孕婦均行陰道分娩。產前1 d均采集血液檢測血清鈣、鋅、鎂及銅水平,統(tǒng)計所有孕婦一般資料(年齡、產次、人流史、妊娠高血壓、胎盤粘連、剖宮產史、新生兒體質量、既往產后出血史等)、產后出血量。比較不同產前血清鈣、鋅、鎂及銅水平產婦產后24 h內出血量。所有孕婦均行陰道分娩。產前1 d均采集血液檢測血清鈣、鋅、鎂及銅水平。分組統(tǒng)計比較不同產后出血量產婦產前血清鈣、鋅、鎂及銅水平、一般資料,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指標進行偏倚分析,分析孕婦產前血清鈣、鋅、鎂及銅水平與產后出血量的相關性。產后24 h出血量測量:按照全國產后出血防治協(xié)作組提出的稱重法、容積法、面積法計算產后 24 h 陰道出血量,并將三種計算方法所得的出血量相加,即可獲得產后總出血量。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1版本、RGui V2.2.1版處理本方案所得數據,根據數據類型,選擇卡方檢驗、t檢驗、及R語言中的MatchIt包(偏倚分析)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不同產后出血量產婦產前血清鈣、鎂、鋅、銅水平比較 產前不同血清鈣、鋅水平孕婦產后出血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產后出血量產婦產前血清鈣、鎂、鋅、銅水平比較
2.2不同出血量產婦臨床特點比較 產婦不同產次、人流史、妊娠高血壓、胎盤粘連、剖宮產史、新生兒體質量、既往產后出血史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出血量產婦臨床特點比較[n(%)]
2.3產婦產前血清鈣、鋅與產后出血量傾向性分析 經偏倚分析,控制產婦產次、人流史、妊娠高血壓、胎盤粘連、剖宮產史、新生兒體質量、既往產后出血史因素,產婦產前血清鈣、鋅水平是產婦產后出血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3。
表3 產婦產前血清鈣、鋅與產后出血量傾向性分析
產后出血是危及產婦生命安全的主要危險因素。目前,我國產后出血發(fā)生率范圍在2%~3%,本方案將產后300 mL作為產后出血的臨界值,因此納入產后出血的產婦較多[5]。目前臨床對于產后出血的影響因素研究較多,大多集中在產婦的各項生命體征、妊娠期并發(fā)癥、產道結構等方面。近年來,微量元素在產后出血中的影響研究成為臨床的熱點。很多研究顯示,產婦產前血清微量元素水平可在一定程度反應產后出血量[6]。為產科預防產后出血提供了新思路。目前臨床對于產婦產前微量元素水平與產后出血量的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是對產后不同出血量的產婦僅進行微量元素的比較分析,忽略了臨床已證實的其它眾多因素如新生兒體質量、既往產次、既往產后出血史、剖宮產史、胎盤粘連等危險因素對產后出血的影響,因此所得到的的結論客觀性有待進一步證實[7]。
本研究結果顯示,產前不同血清鈣、鋅水平、產次、人流史、妊娠高血壓、胎盤粘連、剖宮產史、新生兒體質量、既往產后出血史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上述因素都與產婦產后出血量的影響因素。經偏倚分析,控制產婦產次、人流史、妊娠高血壓、胎盤粘連、剖宮產史、新生兒體質量、既往產后出血史因素,產婦產前血清鈣、鋅水平是產婦產后出血的危險因素。說明產婦產前血清鈣、鋅水平控制對產婦產后出血的預防具有臨床意義。鈣是凝血機制的重要參與成分,其可促進酶的活性,維持神經系統(tǒng)的正常傳導與興奮性[8]。孕婦在分娩過程中,鈣離子對影響子宮收縮基本物質如ATP酶、脂肪酶等多種酶活性具有促進作用,若產婦血液中鈣離子水平降低,可導致子宮收縮功能下降,增加產后出血風險[9]。鈣離子還是肌肉興奮-收縮耦聯(lián)的觸發(fā)劑,細胞內的鈣受到神經沖動而釋放并與肌鈣蛋白迅速結合,促進子宮肌肉收縮。同時鈣是細胞內的重要信使,其參與子宮細胞內多種信號的傳遞工作,參與子宮收縮[10]。鈣還具有穩(wěn)定神經肌肉應激性,緩解產婦緊張情緒的作用。
綜上,孕婦產前血清鈣、鋅水平偏低是產后出血的危險因素,提示臨床產前對孕婦的微量元素的監(jiān)測并及時補充,可降低產婦產后出血風險,提高產婦分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