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銳
作者單位:北京小湯山醫(yī)院 102211
據(jù)第七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2020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6402萬人,占總人口的18.7%,65歲以上的人口已達19064萬人,占總人口的13.5%[1],意味著整個國家及地區(qū)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關愛老年人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成了每個家庭及社會關注的問題。老年性耳聾已成為老年人聽力障礙最主要的原因,因為不易被察覺,不被老年人及家庭重視,以及缺乏相關醫(yī)學認識,使得老年人不能及時就醫(yī),往往錯過最佳干預期,提升老年性耳聾的關注度和早期聽力篩查就顯得非常重要。很多老年人早期聽力下降可以篩查出來,盡早給予臨床干預及治療是減緩老年人聽力下降的重要方法。
老年性耳聾表現(xiàn)隱匿,多呈緩慢進行性聽力下降,雙側耳聾程度基本一致,起初為高頻聽力的損失,尤其是言語識別率和聲音定向能力的下降,多數(shù)老年人伴有一定程度的耳鳴,多為高調性的,開始時是夜間出現(xiàn),逐漸加重,變?yōu)槌掷m(xù)性耳鳴。老年性耳聾不僅給老年人在生活、社交溝通中帶來障礙,還嚴重地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和家庭關系,逐漸使老年人表現(xiàn)為不愿意交流、孤獨、沮喪、憤怒、認知能力下降,嚴重的產(chǎn)生抑郁等心理疾病。曾有報道聽力障礙能被純音聽閾反應的部分僅占34%~38%[2]。老年聽力障礙篩查量表(hearing handicap inventory for the elderly-scrddning,HHIE-S),包含日常生活、社會交往等環(huán)境下對實際聽力障礙的反應,與純音聽閾檢查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3~6],在老年人聽力篩查中已被很多國內外人員研究及應用。本研究通過分析HHIE-S量表在不同年齡段老年人健康體檢中聽力篩查的應用價值,提出不同聽力損失的有效篩查、預防及治療方法,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在北京小湯山醫(yī)院健康體檢的65歲以上的老年人150例,在工作人員指導下老年人本人完成,無填寫能力的老年人與親屬共同完成HHIE-S問卷調查并進行純音聽閾檢查,其中男性96例,女性64例,年齡60~93歲,平均(74.8±8.4)歲。我們將入組老年人按年齡分為 60~69歲、70~79歲、80歲以上3組,每組50例。所有納入研究的受試者均進行了詳細的病史詢問、耳鼻喉科全面??茩z查、聽力檢查,排除中耳炎、聽覺系統(tǒng)腫瘤,噪聲性聾,先天性或藥物性耳聾,遺傳、外傷、心腦血管疾病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所導致的聽力下降。告知老年人檢查目的及方法,本著能夠自主交流、自愿參加原則入組,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HHIE-S量表調查 該量表共10個項目,包含情緒和情景各5項問題。每個條目有3個選項,為“不、有時候、是”,對應的分值分別為0分、2分、4分,問卷得分最低0分,最高40分,得分越高表示聽力障礙程度越重。根據(jù)美國言語聽力協(xié)會聽力篩查指南:0~8分表示無聽力障礙,10~22分表示輕度至中度聽力障礙,24~40分表示重度聽力障礙。
1.3 純音聽力測試 采用Astera科麗納純音聽力計,在標準的屏蔽隔音室內進行,按照升降法進行0.5kHz、1.0kHz、2.0kHz、4.0kHz純音氣導閾值測試,取較好耳計算純音聽閾平均值(pure tone average,PTA)。依據(jù)WHO1997標準,將聽力程度分級:≤25dB為0級(正常);26~40dB為1級(輕度);41~60dB為2級(中度);61~80dB為3級(重度);≥81dB 為4級(極重度)。
2.1 不同聽力分級的PTA值、HHIE-S評分及例數(shù) 見表1。
表1 不同聽力分級的PTA值、HHIE-S評分及例數(shù)
2.2 不同年齡段的HHIE-S和PTA值 從表2可以看出:運用方差分析,不同年齡段HHIE-S呈現(xiàn)出0.01水平顯著性(F=13.534,P=0.000);不同年齡段PTA呈現(xiàn)出0.01水平顯著性(F=19.373,P=0.000),說明不同年齡段HHIE-S、PTA全部均呈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且HHIE-S在70~79歲的應用優(yōu)于60~69歲;80歲以上的應用優(yōu)于60~69歲;80歲以上應用優(yōu)于70~79歲,結果與于艷萍等人研究一致[7]。
表2 不同年齡段HHIE-S和PTA值
2.3 年齡段和HHIE-S、PTA的相關性 年齡段和HHIE-S、PTA之間的Pearson相關系數(shù)r為0.399,0.674,P<0.001,因而說明年齡段和HHIE-S、PTA之間有著正相關性。
聽力障礙是一種嚴重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疾病。諸多因素,如老年人生活的環(huán)境噪聲、自身的營養(yǎng)狀況、吸煙酗酒、接觸耳毒性的藥物及化學試劑、感染以及患有的各種疾病等都會加重老年性耳聾。再有,老年人應對聽力下降的心理狀態(tài)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部分老年人認為聽力下降無關緊要,因為它是一個不可改變的生理過程,還有些人認為聽力下降會被認為有缺陷,選擇回避。因而,聽力障礙不被老年人及家庭重視。
我國老年人保健服務相對落后,在聽力康復及基礎建設方面還沒有針對老年人服務的專門機構。健康體檢被許多老年人及家庭重視,我們可以在健康體檢中通過問診采集HHIE-S信息,這樣就可以判斷其是否存在聽力障礙及損失程度并及早治療,而不是到了自身認為聽力下降影響正常生活了才開始干預治療。我們建議老年人有必要定期進行聽力篩查,一旦發(fā)現(xiàn)有聽力損失,可以早期干預,從而減輕聽力下降的速度。
在治療方面,輕、中度聽力障礙可以建議遠離噪音環(huán)境,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定期復查聽力情況。對于中度、重度聽力障礙的老年人,可以給予營養(yǎng)神經(jīng)的B族維生素、擴張耳部微循的銀杏葉制劑、補充D3鈣劑以及中醫(yī)等治療方法。另外,盡早佩戴適合的助聽器有助于延緩聽力的下降,人工耳蝸也是一種治療手段,但是價錢相對昂貴。
總之,老年性耳聾在于早期宣傳教育,防患未然對老年人及家庭更重要。老年聽力障礙篩查量表應用簡單便捷、用時短、實用,可操作性強,不受環(huán)境地點的影響,作為純音聽閾篩查的一種輔助工具可以用于健康體檢老年人的聽力篩查,值得臨床上應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