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文,賀 葵△
(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1.護理部;2.骨科,四川 瀘州 646000)
臨床護理教學是護理專業(yè)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護理專業(yè)學生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學習后,在臨床教師的指導下參與臨床護理實踐,驗證、鞏固、深化所學護理理論知識的重要過程,是培養(yǎng)合格護理人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護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掌握專業(yè)技能,提高綜合素質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護生邁入護理崗位的第一步[1]。護生在臨床實習階段所學的專業(yè)技能、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尤為重要,護生在臨床實習中的態(tài)度和行為也深受帶教教師的言傳身教影響。由于臨床工作的忙碌和帶教教師教學理念參差不齊等因素,傳統(tǒng)的護理教學模式在培養(yǎng)綜合型護士方面還存在一些缺陷[2]。護士長作為護理質量管理的核心,其對護理教學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科室護理教學的質量[3]。為了提高臨床護理教學質量,培養(yǎng)綜合能力較強的護士,發(fā)揮護士長的引領作用[4],本科從2021年7月開始了護士長引領型教學模式,并取得了滿意成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在本院骨科臨床實習的護生194名為研究對象,將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98名護生作為對照組,其中男生4例,女生94例;本科25例,平均年齡(21.48±0.59)歲,???0例,平均年齡(20.17±0.79)歲,中專43例,平均年齡(17.25±0.82)歲。選取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96名護生作為觀察組,男生6例,女生90例;本科24例,平均年齡(21.36±0.58)歲,???0例,平均年齡(20.10±0.71)歲,中專42例,平均年齡(17.16±0.92)歲。每組護生在本科實習時間均為6周,2組學生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所有同意參與本研究,首次實習且無認知障礙、年齡范圍在16~24歲的護生。排除標準:專升本等原因非首次實習的護生,不同意參與本研究或因故終止實習的護生。見表1。
表1 2組護生一般資料比較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一對一教學模式,即學生入科后,科室教學組長向護生進行環(huán)境介紹和入科宣教,并告知不同層次護生實習期間的要求。實習要求:本科生要求入科和出科理論考試、出科操作考試、護理查房1次、小講課1次,完成護理病歷1份;??粕蟪隹评碚摽荚?、出科操作考試、護理查房1次、小講課1次;中專生要求出科理論考試、出科操作考試。所有層次學生均要求每周寫周記1篇交由帶教教師評閱。然后將護生隨機分配給與帶教資格相符的教師,再由帶教教師采取一對一帶教方式。帶教教師向護生詳細講解骨科有關護理知識、示范專科護理操作等,所有帶教教師均為本科以上學歷及護師以上職稱、有較高的專業(yè)水平、較強的溝通能力與責任心、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實習結束前2周內對護生分層次進行出科理論考核、操作考核、教學查房考核、小講課考核、護理病歷考核;實習結束后對學生進行出科臨床教學調查。
1.2.2觀察組 觀察組采用護士長引領型教學模式,即在傳統(tǒng)模式的基礎上,護士長主導護生的入科宣教、周記評閱和出科座談。(1)入科宣教:護生入科當天,由護士長親自對護生進行入科宣教。宣教內容包括:①護理禮儀;②勞動紀律要求;③護理工作安全;④醫(yī)療廢物分類處理;⑤護理文件書寫;⑥科室實習計劃及相關要求;⑦建立通訊錄及加入科室實習生微信群;⑧自我介紹,相互認識,融入科室團隊。(2)周記評閱:每周帶教教師對護生的周記進行評閱以后,再交給護士長評閱,以便護士長能及時了解實習護生的心理動態(tài)和對帶教的意見。(3)出科座談:在護生實習結束的最后1周,由護士長主持座談會,帶教教師回避。座談內容包括護生在科室實習的收獲、感受、對帶教教師的評價、對科室?guī)Ы痰囊庖姷取?/p>
1.2.3評價方法 按照實習要求對護生分層次考核,考核內容為:理論成績、操作成績、綜合素質成績(教學查房、小講課)、護理病歷成績,各考核項目總分均為100分,并使用本院統(tǒng)一的臨床教學調查表對科室?guī)Ы糖闆r進行調查。
2.12組護生各項目考核成績比較 觀察組護生的理論成績、操作成績、查房成績、小講課成績、護理病歷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護生各項目考核成績比較分)
2.22組護生出科臨床教學調查情況比較 2組護生對臨床帶教均無差評,觀察組護生較對照組護生評價帶教結果為“好”的比例上升,評價為“一般”和“較好”的比例有所下降。見表3。
表3 2組護生出科臨床教學調查情況比較(n)
臨床護理教學是護理專業(yè)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護生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必經(jīng)階段,也是護生獲得從事護理工作所必需的專業(yè)技能、專業(yè)態(tài)度和綜合素質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目的是提高護生的臨床實踐能力,更好地為人類健康服務[5]。護理人員是臨床治療的核心群體,其專業(yè)素養(yǎng)及綜合素質對患者身心健康及醫(yī)療服務質量水平均有重要影響[6]。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及醫(yī)改政策的持續(xù)深入,人們對醫(yī)療服務的要求更加嚴格,為提升護理人員綜合素質,各級醫(yī)院均對護理人員開展了臨床護理培訓[7]。但在實際教學中,受到各方面因素影響,護理人員普遍反映難以將培訓內容良好地轉化成為自身業(yè)務技能,教學收效有限[8]。傳統(tǒng)的一對一帶教模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不同護生的臨床學習需求,傳統(tǒng)模式下護生學習動力不足,學習興趣缺乏,被動應付臨床考核,考核成績合格率低[9]。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生的理論成績、操作成績、查房成績、小講課成績、護理病歷成績均高于對照組護生。說明護士長引領型教學模式對提高護生臨床知識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效果顯著。一方面,護士長通過以身作則的行為對帶教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和責任心起到了表率作用。有研究表明:我國醫(yī)院臨床護理教師隊伍以護師為主,整體初始學歷偏低,教學管理中存在臨床護理教師選拔不規(guī)范,教師參加教學培訓少等問題,因此教師的責任心對護生的臨床實習收獲起著關鍵性作用[10-12]。護士長一定要重視護理帶教教師的素質對帶教效果的影響,在選擇帶教教師時,護士長要全面考慮,所選出的帶教教師必須有能力在臨床教學中運用相應的教學方法指導和控制學生的行為,保證學生及患者的安全,帶教教師除應具備良好的護士素質外,還應具備教師素質,特別是教師的形象、語言。護士長是一個科室護理專業(yè)的引領者,護士長的管理方式和行為直接影響科室?guī)Ы探處煂虒W的態(tài)度[13]。護士長承擔著醫(yī)、教、研等多方面的管理工作,并不是所有護士長都能將醫(yī)、教、研工作齊頭并進地進行優(yōu)質、高效的管理。據(jù)我市3家三甲醫(yī)院護理實習生實習滿意度的影響因素研究顯示,帶教模式和帶教教師行為是學生實習滿意度的影響因素[14]。因此,護士長對教學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護理教學的質量,這與蔡詩凝等[15]的研究結果一致。另一方面,護士長引領型教學模式,將人文關懷理念充分融入臨床教學工作中,營造溫馨的帶教環(huán)境,讓護生感受到了護士長和帶教教師對自己的重視、關心、關愛和期望[16-18],讓護生覺得她們并不是“一臺只會干活的機器”,提高護生的幸福感和歸屬感,這些都將鞭策護生不斷努力和前行,提高護生的學習欲望和教學滿意度[19-21]。
綜上所述,護士長的引領作用,非權利影響和綜合素質影響,而是受護士長對教學的重視程度、對教學過程質量的把控、對帶教教師的榜樣示范作用和對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影響。護士長引領型教學模式突破了傳統(tǒng)帶教模式的局限性,充分發(fā)揮了護士長的引領作用,提高了帶教教師對臨床教學的重視程度和教學責任心,讓護生在臨床學習過程中感受到了更多的關愛和關心,從而提高了護理臨床教學質量及護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