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菊
生活增添了人們的閱歷,閱歷讓人體會生活,學會了感悟,并在感悟中有所得。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在初中學生所寫的作文中,他們往往很難將生活中的豐富的素材—閱歷,與他們的寫作任務聯(lián)系起來。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本人為此也憂心忡忡,思考如何讓學生的閱歷與寫作任務聯(lián)系起來。教師可有的放矢去調(diào)動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提取腦海中已有的素材,緊扣寫作任務的要求,以任務來驅(qū)動自己完成寫作?!奥?lián)想”在百度百科的基本釋義是由于某人或某種事物而想起其他相關的人或事物,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關的概念?!跋胂蟆笔侨嗽陬^腦里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當學生從生活中調(diào)動到匹配的素材后,可以嘗試運用語文教材閱讀課所學習到的課文,借鑒其中的藝術手法,找準一個切入點進行落筆生花。
一、讓文章內(nèi)容豐富的具體做法
1.調(diào)動學生注重聯(lián)想和想象,讓筆下人和物充實鮮活
以下是具體引導學生聯(lián)想和想象的操作過程。
訓練題目:放學回到家,一如既往地飯菜香撲鼻而來
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你頭腦中想到了什么?
學生根據(jù)教師指導提示進行聯(lián)想和想象:(1)因果聯(lián)想:為什么媽媽每天都能煮我喜歡的飯菜,在心滿意足中,我的感受是……?(2)相反聯(lián)想:如果沒有媽媽忙碌細心的照顧,我的日子又該是怎樣的?(或:我對媽媽的關心是否如媽媽對我的關心呢?)(3)相似聯(lián)想: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媽媽也是盡心盡力的為我著想,這其他方面是指哪些,具體列出來?(4)事理聯(lián)想:媽媽總是把我的事放在第一位,這不由得讓我情不自禁地發(fā)出這樣的感慨:……(補充完整)
于是一個關心自己、處處為自己著想的平凡而又偉大的媽媽形象躍然腦海中了。
2.借一些藝術手法,寫出充實文章
然而,單單有了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還不夠,要將腦中媽媽光輝的形象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還需借一些藝術手法,寫出充實文章。
以課本為綱,我們可以嘗試通過閱讀文本,借鑒課本中名家的范文中所使用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作為寫作切入點,運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訓練學生的寫作。就這一訓練題目,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篇目去學習并借鑒。如莫懷戚的《散步》中,以敘事為主,寫生活中流淌著的親情這樣的溫馨場景,在其間穿插寫景的句子。學生學完本課后,可以嘗試將第一步對“媽媽”的聯(lián)想和想象運用本課藝術手法表達出來。又如紀昀的《河中石獸》中,用寺僧、講學家和老河兵推求沉在河里的石獸的幾種不同的結論,來說明天下事物雖有共同的規(guī)律,但又有各自的特殊原理,切不可不加分析,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主觀臆斷。學生也可以借鑒本課從講述故事生發(fā)出道理的寫作思路,將相反聯(lián)想中孩子對媽媽的表現(xiàn)與媽媽對孩子的表現(xiàn)通過講述故事或片段的形式,揭示事理聯(lián)想得出的結論—母愛的偉大而深沉。
二、聯(lián)想和想象寫作實踐展示
1.練習題目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一位雕刻家將一塊石頭雕成奔騰的駿馬,一直旁觀的小男孩十分驚奇:“你怎么知道這塊石頭里藏著一匹馬呢?”雕刻家莞爾:“我只是把心中的馬喚醒了?!?/p>
根據(jù)上述材料的含義,以“喚醒心中的那匹馬”為題,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2.練習成果展示
喚醒心中的那匹馬
清晨時分,濃霧籠罩了整座小鎮(zhèn)。我坐在窗前,望著馬路上忙碌的人們,可我的內(nèi)心卻始終覺得仿佛缺少了些什么,一縷陽光穿透重重迷霧照在我的身上,我明悟了。
那是一個陰沉沉的上午,我受媽媽的委托到市場買菜,準備帶回去做當天的午餐。我走到一間比較熟悉的賣雞肉的店鋪旁。“阿姨,給我來一斤雞肉?!薄皢?,小伙子,一個人來買菜呀!”“嗯!”“你爸媽呢?怎么叫你一個人來買?”“我爸媽要工作,沒時間買,所以叫我一個人來買?!薄澳阏媸乔趭^!我家那孩子,別說來幫忙了,現(xiàn)在都還在睡懶覺呢!”隨著我倆的閑聊,老板娘很快就幫我把雞肉打包好了。
正當我準備帶著東西回家時,突然伴隨著一陣陣雷鳴,天空下起了大雨。糟糕,我竟然忘帶雨傘了,我該怎么辦呢?許久,老板娘回過頭問我:“怎么,你沒帶傘嗎?要不要我拿把傘借給你?”“哦,不,不用了,應該下不久的。”聽到我的回話,老板娘突然沉默了,只見她走進自己的店鋪,把自己家的傘拿到我的面前,“給你,別呆在這里,浪費時間,快回家去吧!” 我的心弦突然被拔動了一下,望著眼前這位外貌平凡的女人,我,被感動了。“謝謝,真是太謝謝你了,我一定會把傘盡快還回來的?!?/p>
想到這里,我已經(jīng)知道缺失的東西是什么了,那就是信任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在拿到傘后,我馬上撐著傘回家,把東西放下后,我又急匆匆地拿著兩把傘把跑出了家門。奇跡是雨竟然停了。陽光終于沖破烏云的束縛,把溫暖帶給人們。我突然不那么著急了,帶著愉快的心情去把傘給還了。
雕刻師的石頭,喚醒了他內(nèi)心那匹名叫“藝術”的馬;老板娘的傘,喚醒了我內(nèi)心那匹名叫“信任”的馬。
3.習作點評
本文是根據(jù)材料提示,以“喚醒心中的那匹馬”為題的命題作文,根據(jù)材料,作者準確地將材料中“心中的那匹馬”—藝術,與生活中自己“心中的那匹馬”—信任,進行了相似的聯(lián)想,并將聯(lián)想到的生活中經(jīng)歷過的素材,按寫作任務的要求,組織全文。文章開頭的景物描寫和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互相映襯,以懸念式展開。主體部分通過敘述自己買雞肉,老板娘熱情真誠、無比信任地把傘借給作者的事,他明白了文章開頭他若有所失的就是“信任”。到這里,作者又來了個事理聯(lián)想,將主題升華了:明白自己缺少的是“信任”后,作者也在到家后即刻去還傘,表達了他對“信任”的呼喚,從而印證了“喚醒”這一作文題目要求。隨著作者心中迷霧的消失,他的心情變化正如他在倒數(shù)第二段景物描寫“陽光終于沖破烏云的束縛,把溫暖帶給人們”一樣,也意味著“信任”已喚醒。結尾將材料與本文寫作主旨進行相似聯(lián)想串聯(lián),較成功地扣住了寫作要求。全文語言質(zhì)樸,主體部分多用對話刻畫人物形象,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結構清晰,文章首尾呼應(第一段景物描寫與倒數(shù)第二段景物描寫呼應),全文多次扣住“信任”這一關鍵詞。
三、課例嘗試后反思
豐富的想象力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中學生已經(jīng)擁有了一定的生活閱歷,如何將他們的豐富的閱歷與寫作聯(lián)想起來,這是語文教師在寫作指導中要重點引導學生掌握的方法。本節(jié)作文實踐課,從方法上進行了訓練,多數(shù)學生能較快地掌握其方法。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2022年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