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靜芳
摘 要 反思當前高中文言文課堂的教學實踐,教學環(huán)境較為沉悶,教師更側(cè)重于文言字詞的梳理,逐字逐句的講解成為了課堂的固有模式。長此以往,學生感受不到文言文學習的意義,他們只是疲于應對教師課堂上逐字逐句的講解,并沒有形成系統(tǒng)性的認知,更無法走向深度學習。深度學習視域下高中文言文實施策略,更應值得探究。本文從《庖丁解?!返慕虒W實錄出發(fā),試著對這一問題作一些闡述,期望對當下的文言文教學有所裨益。
關鍵詞 深度學習 文言文教學 高中語文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語文的教學模式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教師們力求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以滿足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需求。可在高中文言文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想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并非易事。教師往往更側(cè)重于文言字詞的梳理,逐字逐句的講解成為了課堂的固有模式。教師生怕在課堂教學中漏講某一知識點而影響學生成績,因此在講解過程中期望做到“面面俱到”。殊不知這樣的教學模式,用翻譯替代文本的深度學習,用零散而單一的教學方式擠壓學生深度思考的空間。長此以往,學生感受不到文言文學習的意義,缺乏文言文學習的動機,他們只是疲于應對教師課堂上逐字逐句的講解,并沒有形成系統(tǒng)性的認知。
針對高中文言文教學淺層化的普遍現(xiàn)狀,深度學習理論為文言文教學的變革提供了實施策略?!吧疃葘W習就是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復雜環(huán)境下表現(xiàn)出高度投入、高階認知參與并獲得有意義的學習,從而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盵1]高中文言文的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重點文言字詞的簡單記憶和淺層的理解之上,而是要將關注點由“教師的教”轉(zhuǎn)為“學生的學”,學生在對文言字詞的積累、梳理和整合的過程中,實現(xiàn)對文言文知識結構的主動建構,同時還需要在真實的文言體驗情境中,圍繞特定的學習主題,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和思維發(fā)展能力。
深度學習視域下高中文言文的實施是基于對語文核心內(nèi)容的深度理解,我們可以通過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庖丁解?!返慕虒W實錄,探尋文本深層的意蘊。
任務設置(一):熟悉文本 解讀名庖
課堂導入(PPT展示):今有“故事大王”鄭淵潔為我們講述神奇故事,古有“寓言故事家”莊子為我們書寫傳奇寓言,“奇”深耕于情節(jié)之中,請同學們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復述《庖丁解?!贰皞髌妗钡墓适虑楣?jié)。
(情境設置意圖:課堂導入需要創(chuàng)設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相關的情境,激發(fā)他們對課堂學習的熱情。)
生1:庖丁憑借著“解?!钡募妓囑A得了文惠君的贊美,在庖丁的回答中,我們看到了他的艱辛,也為他的躊躇滿志而感到高興。
生2:庖丁從不懂得如何“解?!钡娇梢杂稳杏杏?,甚至他的刀十九年都不必更換,可見他的技術爐火純青,出神入化。
生3:我把情節(jié)概括為:一代名庖的成長之路。庖丁從目中全牛,到目中清晰分辨各個部位,再到目中無牛,心中有牛。是他技術在不斷嫻熟,更是他不斷的追求。這一路上,他在追求更精湛的技術,也是在追求更好的自己。
師(欣喜):在大家的發(fā)言中,我得到了全新的啟發(fā),“一代名庖的成長之路”為你們今天的課堂打開了思路。
生:老師,庖丁能 成為名庖是源于他高超的解牛技術吧?
師:沒錯,同學們,老師有一疑惑:按照我們的用語習慣,我們會說“宰?!?,可為什么文本用“解”呢?
(設置意圖: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教師在課堂上適當質(zhì)疑,有助于學生深入文本,加強高階思維能力培養(yǎng)。)
生1:“解”字的意思是“剖開”,比“宰”更具有文學性。
師追問:文學性如何體現(xiàn)呢?
生1:“宰”的動作比較單調(diào),一步到位,而“解”的動作較為復雜,需要“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是一個個連續(xù)性的動作。
師:原來“解”如此復雜??!需要手、肩、足、膝并用才行,可見名庖的成長之路不易,定是進行了一番刻苦磨練。(學生笑)
師:既然是名庖,那定是少不了“解牛”的名場面 ,我們一起來欣賞“解?!敝?。
生1:手、肩、足、膝合作使用,不乏肢體和諧之美。
生2:觸、倚、履、踦,動作自然,一氣呵成,更有流暢之美。
生3:砉然、騞然,富有韻律的聲音合乎音律,更具有音樂之美。
師:你們的發(fā)言讓我看不到“解?!毖芰艿膱雒?,更像是在進行藝術的熏陶,在觀看一場充滿美感的樂舞表演,是一種美的享受。
生1:我贊同老師的觀點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jīng)首》之會”就是最好的證明。
生2:《桑林》、《經(jīng)首》是商湯、堯舜時的中正之音。古時候音樂是用來給予人們教化的。
生3:庖丁解牛不僅僅是藝術,他沉浸在解牛的世界里了。我相信這種沉浸式的解牛一定也會感染身邊的人。
生4:要成為名庖可真不容易,僅有技術是不行的。
師:你們給名庖做了很好的闡釋,名庖不僅僅具有高超的技術,更應該擁有藝術性,還要把這種美帶給身邊所有的人。
任務設置(二):聚焦經(jīng)歷,名庖養(yǎng)成
(PPT展示)“善哉,技蓋止乎此? ”文惠君的贊嘆讓我們更肯定了庖丁精湛的技藝,請大家分別從成長階段、成長經(jīng)驗、成長態(tài) 度三個方面 梳理庖丁成為一代名庖的經(jīng)過。
(設置意圖:走入文本,注重學生文言文關鍵能力的培養(yǎng),在交流討論中進一步了解名庖的成長。)
生1:第一階段:“所見無非全牛也”,僅僅可以看到牛的外部結構。
生2:第二階段:“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目無全牛,能 將牛的全身結構看成是可以拆解的東西。
生3:第三階段:“以神遇而不以自視,官知止而神欲行”,只需要用精神和牛進行接觸即可行事。
師:同學們的回答很正確,是對文本內(nèi)容的正確解讀,哪位同學可以談談你對這三個階段的獨特理解呢?
生1:我想起了前兩天練習上提到的佛家人生三境界:“看山是山,看誰是水”看到的是本身;“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關注的不再是事物的全貌,而是一石一木;“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不再囿于一隅,而是物我合一。
生2: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有言,古今成大事業(yè)者,必經(jīng)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庖丁目標明確,立志成為一代名庖;“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三年時間,堅定不移、孜孜以求,努力成為一代名庖;“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方今之時,千錘百煉,終成一代名庖。
(學生們鼓掌)
師:你們的回答讓大家明白了這不僅僅是名庖的成長階段,也是每個人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人生之路漫漫,我們一路前行,一路摸索,在成長的路上不斷收獲。
生1:庖丁的收獲是豐富的,“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何為“道”? 道即自然規(guī)律,做任何事情需要遵循規(guī)律。
師:為什么庖丁對“道”的追求超過了技術呢?
生1:無非全牛那是不懂規(guī)律,解牛僅僅靠力,目無全牛是懂得了規(guī)律,解牛靠的是技,游刃有余是他已經(jīng)學會了運用規(guī)律,用“道”來解牛。
師:庖丁對“道”的追求超過了對技術的追求。他不停留在掌握具體的“技”上,而是探求“道”。生:老師,我可不可以將庖丁的這種品質(zhì)稱之為“匠心”精神呢?
師(驚喜):能 將庖丁對技藝的追求歸結為“匠心”精神,別出心裁。追求極致、追求物我合一的庖丁身上一定具有“匠心”精神。
生:庖丁的經(jīng)驗遠不止這一點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shù)千牛矣”,如何運用規(guī)律,庖丁就是在反復實踐中不斷地積累經(jīng)驗,探求規(guī)律,才能 游刃有余地運用規(guī)律。
(PPT展示)“有善始者實繁,能 克終者蓋寡”,成功來之不易,我們該用怎樣的態(tài) 度堅守呢?
生1:庖丁解牛十九年,刀刃就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一般,雖然這樣,每當遇到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依然會戒懼地提高警惕。
生2:庖丁雖技藝高超,卻從不掉以輕心。
生3:庖丁做事小心謹慎,心存戒懼,不因為自己擁有豐富的經(jīng)驗而驕傲大意。
師(總結):在同學們的發(fā)言中,我們聚焦庖丁的經(jīng)歷,看到了一代名庖的養(yǎng)成。我們也懂得了運用規(guī)律的重要性,更明白成功來自于不斷地實踐。
生(搶答):還要懂得守住自己來之不易的成功,心存戒懼。
師:說的太好了!我們和文本對話,和庖丁對話,這是一次坦誠相見的對話,更是一次心靈深處的互動。感謝庖丁讓我們共成長。
任務設置(三):解牛養(yǎng)生,互通有無
(PPT展示)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yǎng)生焉?!焙外叶υ?,是一次心靈之旅,我們熟知庖丁成長的不易,可“解牛之道”又如何得出“養(yǎng)生之道”呢?
(設置意圖:緊緊圍繞著“一代名庖的成長之路”這一主題進行交流討論,有助于學生樹立文化自信,提升精神境界,層層深入文本。)
生1:莊子是一位“寓言故事大王”,他在人物形象塑造和生動故事講述中,讓我們自己去體會其中的深意。
生2:筋骨交錯、結構復雜的牛體就好比關系錯綜復雜的社會。人在社會中成長,就要向庖丁學習。
師:我們學習文言文,要關注人物帶來的影響力。
生1:庖丁所追求的是“道”,并且一直不斷努力,沒有改變,我們也要守住初心,用最初的心做永遠的事。
生2:依乎天理方能 成就自我,做事情無求強求,順其自然。
生3:我們要像庖丁避開肯綮一樣,避開尖銳矛盾,游刃有余地在尖銳矛盾的夾縫中生存。
生4:批郤導窾,我們要學會從關鍵部位入手,這樣可以更順利地解決問題。
生5:我們也要學會善刀而藏,學會收斂鋒芒,低調(diào)做人,保全自我。
生6:善刀而藏在我看來便是知足常樂,提刀而立,解牛其實是一門小技藝,甚至登不上大雅之堂,可庖丁就是把這樣一件小事做到了極致,這便是一件很快樂很讓人滿足的事情。
……(學生七嘴八舌)
師:“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你們每個人的解讀都給了我們很好的熏陶浸染,也將成為我們?nèi)松呢敻弧?/p>
補充資料:我們把這個故事用在今天的生活中,如果我們?nèi)巳俗龀蛇@樣一個庖丁,讓我們的靈魂上有這樣的一把可以永遠鋒利的刀子,讓我們迷失在大千世界中的生活軌跡變成一頭整牛,讓我們總能 看到那些縫隙,能 夠準確地解清它,而不必說去砍骨頭,去背負擔,大家不必是每天在唉聲嘆氣中做出一副悲壯的姿態(tài) ,讓人生隕落很多價值,那么我們獲得的會是人生的效率?!诘ぁ肚f子心得》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功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jīng),可以保身,可以全牛,可以養(yǎng)親,可以盡年?!肚f子·養(yǎng)生主》
任務設置(四):課外遷移 傳承文化
情境創(chuàng)設:文惠君從庖丁解牛中獲得了養(yǎng)生之道,賜予其“名庖”之稱。庖丁一解成名,人一旦成名便都喜歡出書,庖丁也不例外。出名后的庖丁出了一本《名庖養(yǎng)成記》。請你以庖丁的親身經(jīng)歷告訴世人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提示:請每位同學側(cè)重于某一個或兩個方面來談,字數(shù)不超過300字。)
(設置意圖: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作用,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體現(xiàn)文言文深度學習視域下的教學價值。)
學生作品展示:
因我解牛技術之精湛,便有許多人來問我如何做到,我只是告訴他們說,你沉浸去做一次,大可比得上粗糙做百次。解牛之時,我總能 聽見刀刃之間清脆的碰撞聲,起初我覺得有些吵鬧,可若是我將全身精力灌注于所解之牛上,我竟然覺得這聲音變得有些美妙起來,而在那時,我甚至不需睜眼,便知曉該在哪下刀,因為那牛不止在案板上了,也在我心里了。再之后,我聽見有人說我的刀聲像極了樂聲,刀劃破牛皮,插進骨肉時如同編鐘奏響,骨肉分離的一剎那,是樂章的尾聲。我始終以為,萬物有靈,于是我們該遵循自然,自然本身就是一種人人應該崇尚的藝術,而將熱愛做到極致,我便已經(jīng)融于我的熱愛,這種行為亦是一種藝術。
——高一某學生
初時,我解牛必是小心翼翼地研究該是如何下刀;三五年后,我才能 嫻熟地解牛,速度比從前快了不少,我仍是追求更快的速度,更精湛的技術,時至如今,只是憑著心里牛的模樣,閉了眼也能 完成解牛。于是人人皆道我解牛技術之爐火純青??晌颐靼祝m然看上去毫不費力,但這背后是上萬倍的努力。不斷地研究,是我不斷的追求,正所謂,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我在那一段段重復的歲月里,未曾辜負每一寸光陰,我懷抱熱情,只是習慣性地想要達到巔峰??蓭p峰在哪呢,大抵永遠是在下一次的解牛中罷了。正如畫師心中有竹,我的心中亦有全牛。我的堅守,我的執(zhí)著,我的追求,后人們稱之為匠心,我想,大抵是這匠心鑄了我的刀魂。
——高一某學生
1.有關情境真實創(chuàng)設。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離不開真實有效的情境創(chuàng)設?!八^情境,是直接影響人的心理與行為的具體環(huán)境,包括人活動于其中的具體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盵2]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情境是整個深度學習過程中關鍵而有意義的組成部分,它貫穿于學生語言文字學習的多個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如果我們的教學只是停留在概念性的知識層面,就會把教學看成是簡單的知識傳達,忽視學生的主動認知和理性體驗?;谔囟ㄇ榫常軌驇椭鷮W生構建有意義的互動學習平臺,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投身語文課堂,在真實有效的情境中開展有意義的探究活動,同時提升自身解決實踐問題的綜合能力。比如我們在課堂導入的時候,聯(lián)系了“故事大王”鄭淵潔,是考慮到鄭淵潔的文學作品從小學開始就一直陪伴著學生的成長,更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真實情境中調(diào)動自我感官全方位地沉浸式學習,由淺入深進入文本。
2.有限主題深度覆蓋。“實現(xiàn)少量主題的深度覆蓋”[3],力圖解決當前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機械記憶和淺層理解等問題,引領文言文閱讀走向深處?!吧俣睢狈侥苄兄h。高中的文言文課堂中,教師應該根據(jù)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圍繞有限主題,對文言文的核心內(nèi)容進行深度學習,用“少而深”的主題替代“雜而淺”的零散主題,使原本晦澀難懂的文言文不再枯燥乏味,而是賦予了文言文新的活力。在《庖丁解?!返慕虒W過程中,我們的主題是明確的,緊緊圍繞著“一代名庖的成長之路”這一主題,整合文言資源,層層深入?!敖庾x名庖”讓我們懂得了何為名庖,學生對名庖擁有了自己獨特的感受,“名庖養(yǎng)成”從成長階段、成長經(jīng)驗、成長態(tài)度三個方面梳理庖丁成為一代名庖的心路歷程,學生的情感在深度學習中得到充盈,也更能夠理解其中蘊涵的深層的哲理。
3.有序問題適度追問。深度學習針對不同階段的學情特點,循序漸進地對學生的認知方式、思維模式和情感體悟等方面發(fā)生持續(xù)且深遠的影響。在深度學習中,教師要適度引入“追問”,用追問引領學生建構自己的文言知識體系。這里我們特別要強調(diào)追問的有序性,我們不能因為要營造一種“有問有答”的教學氛圍,而不停地追問學生,給人一種“咄咄逼人”之感,這樣將無法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我們要在有序且適度的追問中,提升學生文言文的審美能力,增加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垛叶〗馀!方虒W中我們也進行了追問,第一次追問是在“解”的文學性之上,通過追問我們對“解”的使用有了更新更全面的理解。第二次追問是對“道”的理解,為何庖丁對道的追求超過了對技術的追求呢?兩次追問,以文本語言、語言邏輯作為突破口,整合學生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體系,對文言文文本進行深度閱讀,讓學生在自主參與探究中發(fā)展個性化思維,拓展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4.有效遷移指向思維。優(yōu)秀的文言文是民族精神必不可少的載體,是中華民族發(fā)展的重要保障。高中文言文深度學習是圍繞富有挑戰(zhàn)性的有限主題,開展多樣化的活動形式,激發(fā)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吸收古代文化,傳承發(fā)展古代文化精神,從而促進高中生高階思維的發(fā)展。課堂上學生用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中的三重境界和佛家人生三境界來解說“道”,給課堂帶來了驚喜,有效遷移能促進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精神意蘊的深層解讀和探究?!垛叶〗馀!肥且黄挥袣v史厚重感和文化氣息的經(jīng)典作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成了我們學習此文的核心,只有深入理解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理念,才能產(chǎn)生對古代文化的尊重和熱愛?;谏疃葘W習的文言文閱讀教學應該做到讀寫結合,學生對文言文中所蘊含的哲理啟示有所感悟,自然會生發(fā)很多思考,有了表達的欲望,才有可能寫出好的作品,課堂中設置的《名庖養(yǎng)成記》的寫作任務讓我們看到了學生的高參與、高投入的學習過程,也指向?qū)W生高階思維的發(fā)展。
〔本文系2021年浙江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大單元視域下‘生長式語文課堂’構建與實施”(課題編號:2021SC223)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1]劉月霞、郭華.深度學習:走向核心素養(yǎng)(理論普及讀本)[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7.
[2]徐林祥、鄭昀.語文教學情境辨正[J].語文學習,2020(5)
[3]馬云鵬.深度學習視域下的課堂變革[J].全球教育展望,2018(10): 53.
[作者通聯(lián):浙江湖州市吳興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