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
摘要:物理習題課是物理教學中的一種重要課型,也是物理老師的痛點和難點,本文以《浮力》為例,嘗試了“一道題”習題課,來提高習題課的有效性和邏輯性。
關鍵詞:習題課;基礎;變化;探索
物理習題課是物理教學中的一種重要課型,它貫穿于整個物理教學的始終。習題是對課堂所學知識的鞏固,也是檢查對書本知識掌握好壞的良好尺度。物理習題課是知識點的濃縮與升華,是學生糾正偏差、預防錯誤、鞏固基礎、強化技能和提高思維能力的過渡,對教師來說還可以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便適當調(diào)整教學方法和策略,實現(xiàn)物理教學的基本目標。通過習題課的教學,可幫助學生鞏固、深入理解概念,深化基礎知識,消除困惑,糾正存在的問題,完善知識系統(tǒng),達到開拓學生的解題能力和促進教學的目的;更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zhì),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主要途徑。
當前一部分老師面臨學生基礎差,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被動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課堂上心不在焉,課后作業(yè)馬馬虎虎甚至不做,那么作業(yè)中的問題一錯再錯,反復更正但收獲甚微。 習題課上學生覺得乏味、枯燥對于物理學科來說特別突出。在初二物理中學生覺得《浮力》這部分習題更是難、枯燥、難以理解。本文把《浮力》中利用浮力、物體的浮沉條件求物體的體積、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物體的密度的習題,進行了一個簡單的歸納和研究,從一道題開始,在這一道題的基礎上進行變化和深入,從而讓學生在習題課上思維清晰、邏輯性強、能及時對比各種方法的異同點。
一、題目的選擇
(一)首先,第一道題必須是基礎的,有變化空間的,精選的習題:
1、有一個實心物體,為了測量構(gòu)成它的物質(zhì)的密度,將它掛在彈簧下,彈簧的示數(shù)為19.6牛,將它沒入水中稱,彈簧的示數(shù)為14.7牛,求:
(1)此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
(2)此物體的體積;
(3)此物體的密度。
選擇這一道題作為基礎題的原因是:(1)此題知識點覆蓋面較廣:稱重法測浮力、阿基米德原理、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系、密度的計算。(2)雖然知識點多,但對以上都是對知識點的基本應用,也是必須要掌握的基本計算。
(二)第1題中物體是浸沒入水中的,所以V=V;所以為了讓學生對V和V的關系有更深入的理解,第二題在進入水中的體積上做一個變化,物體不再浸沒水中,而是只有一部分浸入水中,問題依然不變。
2、質(zhì)量為40kg的木塊放在水中,木塊露出水面的體積為1.0×10m。(g=10N/kg)求:
(1)木塊受到水的浮力多大?
(2)木塊的體積有多大?
(3)木塊的密度有多大?
選擇此題做為變化的第一題原因在于:(1)利用了學生必須要掌握的物體的浮沉條件來求浮力。(2)在該題中V和V不再相等而是前者小于后者,并且能讓學生進一步的理解漂浮和懸浮的區(qū)別。(3)和第1題中不變的是求物體密度的方法,為下一題求物體密度的方法變化打下基礎。
3、一均質(zhì)正方體放入水中,靜止時物體有3/5的體積浸入水中,物體的密度是kg/m。
選擇此題作為變化的第二個題原因在于:不需要再求出物理的質(zhì)量和物體的體積之后,再求物體的密度了,直接假設物體的密度為ρ和物體的體積V物,然后利用物體的浮沉條件,F(xiàn)浮=G物,V可以約掉,剩下的就是ρ和ρ的關系了。
4、如圖(甲)所示,質(zhì)量為40克的木塊浮在水面上,有的體積露出水面.若在木塊下面掛一個質(zhì)量是25克的金屬球,整個裝置恰好懸浮于水中,如圖(乙)所示.則金屬球的密度()
選擇選擇此題做為變化的第三題原因在于:此題在前幾題的基礎上增加了難度,需要對兩個狀態(tài)進行分析,通過兩個狀態(tài)下列出的等式才能求出金屬球的密度。既是對浮力知識的綜合應用,也是讓學生反復鞏固對物理密度計算的方法的過程。
二、課堂實踐
以上習題課的教學方案我在具體操作的時候是這樣來處理的:精選的習題發(fā)下去學生先做,然后再評講,評講的時候一邊評講一邊分析題目的變化,步步深入,步步變化。對于不同基礎學生可以選擇最后一個綜合應用的題選擇性的使用,也可以用以下題目替代:
1、質(zhì)量為1.5kg的木塊漂浮在水面上,有2/5的體積露出水面,則木塊受到的浮力為N,木塊的密度是kg/m。
2、一物體漂浮在水中,有1/4體積露出水面,則物體的密度為g/cm。這兩題也可以作為學生課后練習。
在習題時可以采用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使習題課不那么枯燥:
1、學生先討論,再找學生來評講,最后由老師點評和揭示題目的聯(lián)系和變化;
2、如果涉及實驗題或者可以用實驗來演示的其他題目可以穿插實驗演示實驗,這也是提高習題課趣味性的方法。
三、課后反思
這樣的習題課要求老師在課前精選習題,參考大量的資料,進行整合。最好能在教研活動上集合備課組的力量,針對課標和考綱對習題反復的研討和精選。“一道題”習題課這樣的方式在題數(shù)量上有所減少,老師要克服題海戰(zhàn)術的心理,相信只要我們緊扣課標和考綱,精選習題,一定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物理教學中習題課和講評課是物理老師的痛點和難點,正是因為這樣,才讓我們有了研究和探索這類課堂的機會和可能,我們可以采用不同方法來上好習題課,只要能提高課堂效益和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始終堅信用力只能稱職,用心才能優(yōu)秀,愿我們都能用心用情來探索,在物理教學上將會走得更遠、走得更好!
參考文獻:
[1]夏欣然全解全習一課一練南方出版社[2018.11]
[2]張燕李林高新課程初中物理同步訓練上??茖W技術出版社[2019.1]
[3]王英華白玉課程標準教案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