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彩燕
摘 要:群文閱讀就像一扇窗戶,可以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它好像是一個推動器,可以極大地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群讀中的很多文章不是簡單的堆砌或雜亂無章的排列,而是按照一定的關系,恰當、巧妙、適度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組合。這種關系是小組寫作閱讀教學中教師小組寫作的核心、重點和紐帶,也可以稱為小組寫作閱讀的主題。同時,針對新時期語文素質化教學要求,高中語文教師應逐步提升學生的文化涵養(yǎng)與道德素養(yǎng),從而為其今后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
引言
閱讀教育不僅要讓學生閱讀文本,更要讓學生通過閱讀文本獲得更全面的素質訓練,從而提高核心能力?;诖?,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育成為當前關注的焦點,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成為語文教學的關鍵,而閱讀教學又是語文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文章主要介紹了群文閱讀的內涵,指出了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并從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出發(fā),對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進行了分析,針對相關問題提出了教學建議,旨在為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發(fā)展助力。
1、語言之連結萃取
連接是指在多文本閱讀中,學生需要加強文本內容的內在聯(lián)系,從而理解閱讀教材的整體結構,掌握整本閱讀教材想要表達的情感和深層含義。在小組閱讀教學活動中,銜接需要突出文本之間的連貫性。正是由于多重文本的閱讀,文本只能通過語言來提煉,從而加深多重文本之間的關聯(lián)。因此,鏈接策略是指在文本閱讀過程中,基于文本語言的語言積累,從而最終完成多種文本的閱讀,理解和運用語言的適用規(guī)律,進行有效的交際。在群文本閱讀中,多文本之間的閱讀需要使用抽取的手段,多文本之間需要通過定位語言來連結,從字到詞,從詞到句,都需要通過縱向的深度分析和語言梳理,才能得到語言的精髓。在多文本當中,只有通過萃取分析來能夠將多文本當中的語言素材形成結構化,本質上就是利用積累的語言能力來轉化成學習能力并運用到實處。連結和萃取是語言建構與運用當中的兩個階段,先是連結,后是萃取,兩者之間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因此在群文閱讀教學期間需要以對語言文字的聯(lián)結作為手段,進而掌握住語言媒介,從而實現(xiàn)群文本當中的通化與異化,提高語言的適用能力。
2、激勵學生思考
高中生學習壓力大,語文內容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導致學生上課情緒低落,課堂教學氣氛比較壓抑。而且很多老師在教學中不注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會感到厭煩。針對這種情況,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尋找問題的根源,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從而增強閱讀語文小組課文的興趣,充分發(fā)揮教學效果。教師要給學生營造一個開放、和諧的課堂空間,實現(xiàn)開放式、互動式學習模式,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盡情展示自我,并能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同時大膽提出自己的疑問。實施開放式語文課堂,能夠促進學生思維上的解放,也能使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被充分激發(fā)出來,促進學生對文章的深層次理解和思考。為了提高學生閱讀的高效性,教師需要在學生進行閱讀時對其進行點撥和啟發(fā),也就是說,教師在講解文章內容時,可以一改往日的教學風格,從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設置一些高質量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實現(xiàn)思想的解放,并掌握獨立思考和歸納的技巧。
3、彰顯文化傳承
語文教學既要夯實學生的語言基礎,又要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語言和文化是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文化需要通過語言來傳播、傳承和發(fā)揚,語言需要以文化為載體、內涵和思想。脫離文化的語言是空洞的;沒有語言的文化是虛幻的。正因為如此,在高中語文群文閱讀議題生成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彰顯文化傳承功能,即教師應該在群文閱讀的議題中融入文化,讓議題更加開放、更加靈動、更加有內涵。例如,古詩詞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古詩詞的思想內涵。在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同樣也可以采取群文閱讀的形式。而古詩詞群文閱讀議題的生成,則應該彰顯文化傳承功能。自古以來,詩與酒之間就有著一種如影隨形的關系,酒因詩而更加雅致、更加盡興;詩因酒而更加灑脫、更加盡情。
4、思維延伸
語文的很多內容是相通的。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讓學生產生聯(lián)想和想象,促進其大腦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同時,他們可以形成一定的知識鏈,掌握更多的知識和能力。比如老師在給學生講《我有一個夢想》這篇文章的時候,可以在備課的同時做一些思考和探索,收集與文章相似的書籍,推薦給學生閱讀。 教師在課堂當中對學生進行理論的概述和思想的傳播,使學生對文章的大致內容與含義擁有透徹的理解,明白作者的主旨意思。 其后,教師在課堂教學結束部分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知識延伸,為學生推薦幾本相關的書籍,教師可以大致為學生進行講解,給學生留下一定的懸念,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以此更好地來鼓勵學生進行書籍的閱讀,提高他們的閱歷,使他們的思想理念得到一定的升華。
5、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
高中語文教學不再是教學生解決問題,而是讓學生通過閱讀真正感受到漢字的美,并將這些美感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從而創(chuàng)作出更好的語文文本。小組閱讀教學可以讓學生一次感受到不同風格的文本,這些文本之間有一些相互關聯(lián)的地方。教師通過讓學生看到同一事物的不同文本,表現(xiàn)出不同的藝術美,讓學生對利用語言去創(chuàng)造適合自己的文本。例如,以《荷塘月色》《西昌月》《家》等作品中月色描寫為群文閱讀的素材,通過分析“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片葉子和花上”“落霞剛剛湮滅,蒼山托出月華”“寥寥幾片白云,一輪滿月像玉盤一樣嵌在藍色天幕里”這些描寫月光的片段,讓學生能夠看到同樣的月色,朱自清的月是靜謐溫馨的,而高櫻的月則是活潑靈動的,到了巴金的月則是平淡中見特別。
6、凸顯主體地位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學科教學更依賴于老師的講解,而語文教學更注重文章寫作技巧和基礎知識的講解。學生要做的就是上課機械的聽課,下課機械的背,刷題。不得不說,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完全被老師拖走,被家長逼迫,缺乏主觀能動性。當老師教小組閱讀時,要基于最終的教學目標與提前設想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閱讀文章并領會文章思想,最終尋找問題的答案。同時,也可以積極舉辦群文閱讀活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例如,教師在教授老舍的《茶館》、曹禺的《雷雨》和白居易的《長恨歌》時,可以組織學生扮演作品角色,排練一場舞臺劇,使學生深刻感受作品人物的情緒變化,體會作者在文章中所傳達的思想感情,充分感受經典文學作品的魅力,豐富自己的審美體驗。同時,教師設立高遠的目標,引導學生完成情感升華,建構探究,最終理解一個禪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p>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組閱讀可以提高閱讀教學水平,明確文章的顯著特征。因此,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應圍繞核心素養(yǎng)設計教學策略,在小組閱讀學習中幫助學生提高核心素養(yǎng)水平,在符合國家教育目標的同時促進學生快速成長發(fā)展。教師應在樹立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基礎上,在高中語文課堂上開展小組閱讀,讓學生了解語言的建構和運用、思維的發(fā)展和提升、審美的理解與創(chuàng)造、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等群文閱讀中展現(xiàn)出來的語文的魅力,開展更多、更深層次的教學,讓學生真正讀懂語文。
參考文獻:
[1]雷云霞. 群文閱讀視域下的高中戲劇教學研究[D].天水師范學院,2020.
[2]葛夢杰. 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20.
[3]王超. 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