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菁
語文一定要加強閱讀。目前國內(nèi)的課堂教學集中在課本上,閱讀訓練依賴于課外,難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必須要回到課內(nèi),通過課堂上的實戰(zhàn)演練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的熱愛,讓學生在會讀的基礎上從書中找到快樂,找到自信。
2017年,楊帆結(jié)束了在美國的學習考察,新接觸的國際理念與過去26年在一線教學中產(chǎn)生的思考碰撞,讓她產(chǎn)生了許多教育創(chuàng)想,迫不及待想要回到深圳將這些創(chuàng)想落到實地。2018年初,萬科集團在深圳市龍華區(qū)籌建的萬科雙語學校(以下簡稱“深圳萬雙”)向楊帆拋出橄欖枝,為她提供了機會。
2018年2月,楊帆正式加入深圳萬雙。最初,楊帆將深圳萬雙的培養(yǎng)目標定位為“培養(yǎng)人格健全、學力卓越,具有國際視野,敢于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的中國公民”,在過去4年,這一目標已經(jīng)生長為“培養(yǎng)身體健康、人格健全、學力卓越,具有國際視野和家國情懷,敢于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的中國公民”。
學校的辦學理念是從無數(shù)小事中慢慢積淀出來的。楊帆曾帶著5年級的學生到加拿大溫哥華的一所學校進行交流學習,上課的第一天,他們觀摩了一節(jié)足球課。那天下著毛毛細雨,加方學校的教師和學生都穿著短袖球服在場上奔跑,反觀自己學校的學生,都套著外套、戴著帽子站在場邊,沒有人想要參與運動,很多女孩子更是躲得遠遠的。這件事給楊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促使她更加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問題,將“身體健康”加入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推倒重來,而是在一脈相承的基礎上不斷生長的。”這也道出了深圳萬雙立校的核心要義——生長。
會呼吸的校園,讓建筑美學生長
要建設一所會生長的學校,首先要有一個會生長的校園。深圳萬雙的建筑采用一體式結(jié)構,將教學、辦公、實驗、體育活動等功能融入同一棟樓,一層是攀巖館、游泳館等體育活動的天地,二層則配備了充足的實驗室、科技教室等功能室。整棟樓采用環(huán)保材料,通過“多層地面”將自然環(huán)境引入學校內(nèi)部,設置“層層退臺”的結(jié)構,以“屋頂生態(tài)農(nóng)園+空中花園+下沉庭園”的垂直綠化體系構建自然開放的校園空間,讓戶外活動場地無處不在,使學生下課后可以很方便地放松與玩耍,在學習之余呵護孩子的活力與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很多本可以用來做教室、擴大招生規(guī)模的位置都被開辟成了活動場地,在三樓大平臺的花園旁邊,學校鋪設木板,安置木馬、大棋盤等供學生游戲。楊帆介紹,一年級的孩子最喜歡這里。
在學校建設過程中,楊帆與萬科聘請的建筑設計師進行了深入溝通,了解其中的建筑知識與美學考量。她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建筑已經(jīng)完全不像自己過去見到的那樣,是“一磚一瓦”壘起來的,很多結(jié)構都要由工廠直接生產(chǎn)標準件然后運到現(xiàn)場進行組裝。從中,楊帆獲得了啟發(fā):既然學校背靠的萬科集團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為什么不將建筑師請到課堂中?
深圳萬雙的建筑校本課程正是這樣生長起來的。在建筑課上,學生通過了解自己每天生活、學習的地方吸收相關建筑理念和知識,認識色彩與結(jié)構。在合作組建模型等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訓練,溝通力、包容力和團隊意識也得到提升。
大膽改革,讓閱讀力飛速生長
楊帆認為:“語文一定要加強閱讀。目前國內(nèi)的課堂教學集中在課本上,閱讀訓練依賴于課外,難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必須要回到課內(nèi),通過課堂上的實戰(zhàn)演練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的熱愛,讓學生在會讀的基礎上從書中找到快樂,找到自信。”2021年2月,機緣巧合之下,楊帆又做回一線語文教師。重新站上講臺,楊帆對即將開始的課堂改革感到十分興奮。
在美國研習的那段時間,楊帆認真研究了當?shù)貙W校的語文課堂,并根據(jù)國內(nèi)閱讀教育的現(xiàn)狀制定了詳細的課程改革方案。但是,回國后她發(fā)現(xiàn),受制于種種現(xiàn)實因素,一線教師普遍還不敢進行這么大膽的改變。借著這次機會,楊帆終于可以“大展拳腳”,將自己的教育創(chuàng)想切實地落到課堂中。
一整個學期,楊帆只用了三分之一的課時就講完了課本上的知識,剩下的時間,她帶領自己所教的四年級學生將《九月的冰河》這本書完完整整地讀完。她以“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原則將學生分成三人小組,分工進行快速朗讀,在提升學生快速閱讀能力后過渡到學會默讀與做批注。楊帆的課堂從不聽寫,也很少刷題,有的只是閱讀與一篇接著一篇的習作。在這樣的課堂上,問題的設計是關鍵,要引發(fā)學生討論、表達的興趣,讓學生有話可說,才能引導他們將自己腦子里的想法變成筆下的文章。
“期中考試前,我是很忐忑的,和班上的學生講‘孩兒們,咱們復習一下吧’,但孩子們都說‘不,我們要讀書’。即便是到了期末考試,我們也只是提前做了兩套練習題?!弊鳛樾iL,楊帆其實承受著極大的壓力。盡管她相信自己的教學思路是正確的,但此番大刀闊斧的改革成效能否直觀地反映在教學成績上,能否對得起家長與教師的期待,楊帆摸不著底。最終的結(jié)果出乎了楊帆的預料,學期末的全區(qū)統(tǒng)考中,楊帆執(zhí)教的班級成績優(yōu)異,這更堅定了她將語文教學改革進行到底的信心。
楊帆始終認為:“學校的管理者首先要是能講好課的人,只有把課上好,才能真正理解教育?!弊鳛橐幻iL,她所需要處理的事務無疑是冗雜的,學校的年輕教師已經(jīng)成長起來,楊帆完全可以將班級教學放手交給她們。但每次讀到學生們令人驚喜的作品,都讓她難以割舍下這三尺講臺。
“上周需要參加很多會議,我有幾天沒能去學校上課,請了另一位老師幫我代課,效果很不錯。當時,因為校務逐漸繁忙起來,我也在猶豫,是不是可以不教了?!彼v述了自己的這段心路歷程,“回來的時候,我布置了兩個關于‘自相矛盾’這個故事的練筆作業(yè),第一個主題是如何回應‘用你的矛擊你的盾會怎樣’這個問題,第二個主題是為問話的人補充一段心理活動。毫不夸張地說,班上24名學生交上來的作業(yè)都很優(yōu)秀。有的學生觀點新穎,有的學生語言幽默而簡潔,看到這些作品時的心潮澎湃是坐在校長辦公室里無法得到的。這一刻,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是幸福的、值得的?!?/p>
培養(yǎng)國際視野,推動全球勝任力生長
隨著跨國界、跨文化的溝通交流越來越頻繁,全球也迎來了環(huán)境、能源、安全與公共衛(wèi)生等方面的共同挑戰(zhàn),要成為適應未來社會的人才,必須注重培養(yǎng)“全球勝任力”,即在國際與多元文化環(huán)境中有效學習、工作和與人相處的能力。作為一所以雙語教學與國際教育為特點的學校,深圳萬雙將“國際視野”寫進了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中。
楊帆認為,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的學生,就是讓學生從更高的維度思考問題、理解世界?;谶@樣的思考,深圳萬雙的孩子從一年級就開始學習歷史,以《極簡人類史》這本書為基礎,在宇宙生成的大背景下了解整個人類史,從宏觀的、立體的角度看歷史,而不是線性地按照時間學習國別史。
“讀史使人明智”,現(xiàn)在,深圳萬雙的學生家長普遍反映,孩子在平日聊天的時候,常常拿出歷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與自己當下的處境進行比對。立體的歷史學習將深刻影響學生未來看待社會、看待世界、看待自己人生的眼界,影響他們面對困難的態(tài)度。
深圳萬雙目前聘請了22名外教,這些外教并不像人們通常認為的那樣只教授英語課,而是分散在不同的學科中?!拔矣X得過去英語教學效率之所以不高,就是因為我們總把英語當作一門學科,卻忽略了語言其實是一種工具?!睏罘f,“因此,我們開設了不同科目的英文課程,讓學生真正地使用英語來學習知識,鍛煉英語語境下的思維和表達能力。”
數(shù)學、科學、藝術……外教與中方教師共同備課,在打好國家課標要求的知識基礎上,由外教進行英文內(nèi)容的拓展,形成良性互動,這個過程對雙方教師來說都是一種挑戰(zhàn)與成長。
外國教師與中國師生不同的思考與表達也形成了雙向的跨文化交流與溝通,學生從小在豐富多樣的文化環(huán)境中成長,自然而然就養(yǎng)成了包容、多元的思維方式。在2021年西方萬圣節(jié)當天,學校舉辦了一個“神話節(jié)”,學生們用英語向外教們講述中國文化中的神話故事,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在搜集、整理、講述這些故事的過程中,學生更加了解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也學會了如何與世界溝通,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基于國際視野的、基于具體實踐需求與人際交流的學習推動著深圳萬雙學生全球勝任力的不斷生長。
綜合培養(yǎng),讓教師全面生長
教師的成長決定著一所學校的活力。深圳萬雙的教師隊伍多元而年輕,為了推動教師自我成長,學校一方面聘請全國和海外的教育專家對教師進行培訓,另一方面鼓勵教師走出校門,進行持續(xù)學習。
“學校建校后發(fā)布的第一份文件就是鼓勵教師在職提高學歷,碩士可以去讀在職博士,也可以再讀一個不同專業(yè)的碩士學位。哪怕是學插花、學烘焙,只要最終有學習成果、拿到相關證書,學校都會報銷學費?!睏罘嘈?,只要教師一直在學習新東西,吸收新知識、新技能,哪怕看起來與本職教學沒有直接聯(lián)系,最終也能反哺其整體成長,幫助教師提升學習力和教學質(zhì)量。
深圳萬雙建立了教師職業(yè)發(fā)展學院,分成22個小班,班級不按學科和年段劃分,初中生物教師可能和小學語文教師成為同學,體育教師和數(shù)學教師也可能在同一個班學習;每個班的班長不按行政級別、教師職稱或從教時間選定,教導主任在班級里可能是普通學生,新入職的年輕教師也可以成為班長。
教師職業(yè)發(fā)展學院主要開展讀書活動,教師要讀兩種書,一種是心理學方面的,幫助教師學會“關注人、認識人”,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更好地展開教育教學活動;另一種則是課程與教學方面的,幫助教師樹立課程意識,把握學科教學的整體框架。這些書籍都是楊帆反復閱讀過并推薦的,她希望可以用自己30余年從教生涯中領悟的道理引領年輕教師更快成長。
深圳萬雙的教師需要面對的學生思維敏捷、眼界開闊,他們的家長對教育有高標準、高期望,因此教師必須要在壓力下不斷成長?!耙驗楣ぷ鞣泵?,很多教師都是利用午休、下班后,甚至是周末和假期來組織讀書交流會?!睏罘指袆?,“學習氛圍的形成需要每一位教師的參與。在這之中,班長們要格外付出很多精力,每年教師節(jié),我們都會對所有班長進行特別表彰?!?/p>
除了讀書以外,學校每年還為每名教師撥一定的經(jīng)費,要求每學期必須去聽一場音樂會,看一部與教育相關的電影。暑假期間,教師們還可以打破讀書班的構成,自由組合外出旅行一次,同時進行PBL項目式學習,并在開學后將旅行中的見聞、學習成果進行匯報。
借著這樣的機會,很多教師第一次去到北京、內(nèi)蒙古、新疆等地,去到教材上所提到的地方,去到他們反復講述卻從未親身踏足的地方。“就像《鳥的天堂》里的那棵大榕樹,當我親眼見到它,才真正理解課文中為何如此描寫。”楊帆說。
人生規(guī)劃,讓學生健康生長
心理健康和生涯規(guī)劃教育常常被學校忽視,這種忽視造成了許多年輕人的迷茫,他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擅長做什么、如何才能做好。盡管現(xiàn)在國家要求普通高中開設生涯規(guī)劃課程,但楊帆認為生涯規(guī)劃從高中講起,給學生留出的思考時間與緩沖空間仍然比較有限。
因此,深圳萬雙將“人生規(guī)劃課”下延至小學,涵蓋職業(yè)認識及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從一個自然人過渡成為社會人,為學生日后真正獨立進入社會做好準備。
“我在招聘教師的過程中看到過許多年輕人,他們根本沒有為自己做過規(guī)劃,就稀里糊涂地工作了,發(fā)現(xiàn)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后又辭職回學校讀書。很多人沒有搞清楚自己當下具備的能力是否與目標職業(yè)需要的素質(zhì)匹配,不知道該向何處走?!?/p>
人生規(guī)劃課最大的作用,就是幫助學生建立對自我的認知與對職業(yè)的認知,即使未來他們最終從事的不是自己理想的職業(yè),也要對這份職業(yè)有正確的認知,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
楊帆認為,人生規(guī)劃課讓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了。一方面,他們的生活更加有目標感了,這本身就有利于改善心理健康狀況;另一方面,學生遇到心理問題后,也學會主動求助,及時尋求學校心理指導師的幫助,不會在懵懂的情況下讓自己的問題變得更糟。只有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學生才能以良好的、向上的姿態(tài)生長。
在深圳萬雙,我們能看到的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豐富”。教師的生活是豐富的,學生的學習是豐富的,課程內(nèi)容是豐富的,不同文化間的交流是豐富的。這種豐富不拘于課堂中,而是向生活的每一個方面延伸。多樣化的PBL項目式學習、100多個社團活動、40余門選修課……在楊帆和學校教師的努力下,深圳萬雙從整個世界所能接觸到的一切中抓取自己所需的養(yǎng)料,滋養(yǎng)著學校不斷生長,以滿足學生個性化全面發(fā)展為核心,幫助學生站在未來的中央,成為一所面向未來的國際化優(yōu)質(zhì)民辦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