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寶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化和對于新課改目標和要求的進一步落實,除了傳統(tǒng)的智育即科學文化知識的教授之外,學校和老師也越來越關注學生在德育,美育,體育,以及勞動技術教育等領域的全面發(fā)展。在這五育之中,體育為其他各育的實施提供了健康的基礎,是其他各育得以實施的物質保障,故而對于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體育對于學生身體和心理健康的全面發(fā)展是必不可少的。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體育游戲扮演著至關重要,必不可少的角色。本文旨在通過分析體育游戲在初中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來探究分析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課堂的前景和發(fā)展方向。
關鍵詞:體育游戲;初中;體育教學;應用現狀;發(fā)展前景;
引言:對于很多初中生而言,對于體育課上體育游戲的設置很可能會出現兩極化的感知差異。一方面,體育游戲對于長時間囿于課堂和學習繁重文化知識之間的學生來說,包含趣味性和吸引力的體育游戲無疑是課堂和學習之外最佳的放松和愉悅身心的方式之一;但與此同時另一方面,體育游戲目前的發(fā)展確實存在著很多不足和缺陷,需要體育老師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究和分析,以求進一步的完善和改進。
1 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現狀:
1.1游戲目標單一,缺少德育和情感教育;
受傳統(tǒng)觀念以及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人甚至是體育老師,僅僅將體育狹義的局限為鍛煉學生身體素質或強身健體的方法和途徑。因而在體育游戲的設置之初,進行當中,以及最后的結束環(huán)節(jié),也基本上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鍛煉學生的體能為主要目標甚至是唯一目標。而在新課改的要求之下,一堂好的課程的標準,不光是要給學生傳授所教授內容相關的知識,同時要讓學生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與過程,以及在這個過程中,使得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念和態(tài)度人格養(yǎng)成等均得到發(fā)展。初中的體育課堂上體育游戲的設置和進行也不能例外。但就目前大部分體育課上的體育游戲而言,基本上都只停留在強身健體的階段,很少甚至是完全缺失了通過體育游戲,對于學員進行道德認知,情感態(tài)度,意志品質,以及人格等的鍛煉和培養(yǎng)的考量。
1.2 游戲形式單一老套,缺少多元性和創(chuàng)新性;
體育游戲作為游戲的一種,其設置的初衷即是為了幫助激發(fā)學生對于體育課程和體育鍛煉的興趣,更為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能夠更加主動,自愿,愉快的參與到體育課堂中并享受課堂。但就目前很多體育課堂而言,體育游戲的設置“趣味性”和“吸引性”值得商榷甚至是大打折扣。很多老師直接照搬其他老師甚至是長期乃至長年采用相同的體育游戲模式來填充課堂,未能根據學生的特點,地方特色,以及社會和時代的變化,對于體育游戲形式的多樣性缺少推陳出新和更換,故而致使很多學生在乍一聽到老師講到將要進行的游戲名稱之時已經降低了對于課堂的心理預期,上課興趣和主動性大打折扣,繼而必然會對課堂效果和上課質量產生不利的影響。面對這些問題和困境,作為初中體育老師,要積極探索和研究體育游戲的設置和更迭,以求教學目標更充分的實現。
2 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前景:
2.1 注意結合當地特色,開發(fā)校本游戲或者地域特色游戲;
提到體育游戲的設計,很多體育老師基本上采取的是“循規(guī)蹈矩,按部就班”的理念,甚至常用的游戲基本上在“兩人三足”“喊數抱團”諸如此類常見的游戲形式上隨機更換。這樣的課程設置雖然不會出錯,但因缺少新鮮感和創(chuàng)新型,大大降低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因此,作為一位成熟的體育老師,在課堂中體育游戲的設置上,一定要注意在充分了解學生和課堂目標的基礎之上,積極開發(fā)和利用周圍的社會資源,創(chuàng)設具有地域特色甚至是學校特色的體育游戲。例如,結合本地少數民族人口尤其是蒙古族人口居多的情況,可以組織學生了解并學習蒙古族同胞的特色民俗游戲—摔跤。然后根據初中生目前的發(fā)育特點,將“摔跤”這一游戲進行恰當的學習和改良,使之成為適合初中體育課堂的體育游戲。這樣的游戲設置,不但給學生帶來了新鮮的體驗和感受,引起了學生對于課堂的關注和興趣,激發(fā)學生的上課興趣,同時也是讓學生對于地方特色和文化學習,傳承的一個寶貴機會。
2.2在體育的同時兼顧德育和情感教育;
作為老師,在“教書”的同時也承擔著“育人”的角色。傳統(tǒng)觀念上,往往將體育老師的角色僅局限于幫助學生“野蠻其體魄”,但實際上,體育老師也需要因材施教,在體育游戲過程中對于學生的思想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漸滲透對于學生在思想品德,道德情感,以及人格養(yǎng)成等方面的鍛煉和培養(yǎng),在“野蠻其體魄”的同時兼顧“文明其精神”。例如在進行“喊人報數”的游戲中,在鍛煉學生敏捷性和靈活性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預判能力;在進行“兩人三足”的游戲中,在訓練學生的協(xié)調性和一致性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在進行簡單的“俯臥撐”比賽的游戲中,在鍛煉學員體力和耐力的同時,也讓學員明白了堅持的重要性;在進行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例如“摔跤”“踢毽子”的游戲中,在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增強了學生對于當地文化傳統(tǒng)的深入了解,進一步激發(fā)了民族意識和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
總結:初中生處于身體和心理發(fā)展塑造的關鍵期,這就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體育老師,在教學中體育游戲的設置上,要充分分析并認識到目前存在的不足和待改進之處,例如游戲的目標過于單一,忽視了對于德育以及情感和心理品質等的教育;游戲的形式過于單一老套,缺少多元性和創(chuàng)新性,不利于吸引學生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等。然后在此基礎之上,努力探索尋求更為科學有效且具有針對性的體育游戲的設置和形式,例如針對游戲形式單一老套的問題,可以充分開發(fā)和利用社會資源,注意結合當地特色,積極發(fā)開具有校本特色或者地域特色的體育游戲活動;針對課堂目標單一的問題,注重深度挖掘每一個體育游戲活動背后的德育和情感教育契機,在幫助學生強身健體的同時,實現對學生道德品質,心理情感,以及人格態(tài)度等的鍛煉和養(yǎng)成。
參考文獻:
[1]安毅.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及前景[J].新課程,2020(41).
[2]姚小軍.關于體育游戲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的現狀及前景探討[J].學周刊,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