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民族院校音樂學科建設的時代審思

        2022-07-06 23:16:00劉冰楊勝才
        廣西民族研究 2022年2期
        關鍵詞:發(fā)展定位音樂學科民族院校

        劉冰 楊勝才

        【摘 要】民族院校音樂學科經過長期的建設與發(fā)展取得了長足進步,為完善民族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體系、繁榮發(fā)展社會主義文化、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等作出了重要貢獻。緊跟新時代、擔當新使命、推動新發(fā)展、展現(xiàn)新作為,民族院校音樂學科建設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指導地位、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把握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主線、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推動各民族優(yōu)秀音樂文化創(chuàng)新發(fā)展、傳承弘揚中華音樂文化、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養(yǎng)新時代高素質音樂藝術人才、構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戰(zhàn)略傳播體系、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關鍵詞】民族院校;音樂學科;新時代;發(fā)展定位

        【作 者】劉冰,中南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講師、教育學院博士研究生;楊勝才,中南民族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湖北武漢,430074。

        【中圖分類號】G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54X(2022)02-0182-0007

        縱觀世界音樂文化發(fā)展的歷史,音樂在傳播和弘揚本國文化、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人類社會繁榮進步和世界和平發(fā)展等方面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院校音樂學科是根據(jù)音樂藝術人才培養(yǎng)、音樂創(chuàng)演、音樂研究等需要組織起來的知識體系以及圍繞這些知識體系建立起來的組織機構的統(tǒng)一體,其建設水平直接關系著音樂文化功能的發(fā)揮。自1959年中央民族學院成立文藝系以來,我國民族院校音樂學科經過幾十年的建設與發(fā)展取得了長足進步,為完善民族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體系、培養(yǎng)各民族高層次音樂藝術人才、傳承弘揚中華文化、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等作出了重要貢獻。黨的十九大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時代背景下,對民族院校的音樂學科建設,國家有政策的要求,社會有強烈的呼聲,受眾有高漲的需求,業(yè)內有熱切的期盼。鑒于此,本文立足新時代新使命新發(fā)展新作為,結合民族院校音樂學科的資源稟賦、發(fā)展條件、比較優(yōu)勢等校情實際,審慎思考其建設與發(fā)展過程中所涉及的幾個關鍵性問題。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指導地位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由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紀創(chuàng)立,列寧對其進行了進一步闡發(fā),后經中國共產黨幾代領導集體的繼承、豐富和發(fā)展實現(xiàn)了中國化,并最終形成了完善、成熟的科學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科學內容是十分豐富的,其主要觀點有可概括為:(1)人民的需要是文藝存在的根本價值。馬克思提出:“人民歷來就是作家‘夠資格’和‘不夠資格’的唯一判斷者”。[1]90列寧指出:“藝術是屬于人民的。它必須在廣大勞動群眾的底層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須為這些群眾所了解和愛好。它必須結合這些群眾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他們?!盵2]435毛澤東指出:“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3]33。鄧小平指出:“我們的文藝屬于人民”[4]209,“人民是文藝工作者的母親”[4]211。新時代,習近平強調:“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文藝創(chuàng)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5]。(2)反映時代精神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神圣使命。鄧小平指出:“文藝要表現(xiàn)時代前進的要求和歷史發(fā)展的趨勢”。[4]210習近平指出:“文藝的性質決定了它必須以反映時代精神為神圣使命”“任何一個時代的經典文藝作品,都是那個時代社會生活和精神的寫照,都具有那個時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個時代的文藝,只有同國家和民族緊緊維系、休戚與共,才能發(fā)出振聾發(fā)聵的聲音。”[6]76~77(3)民族性是文藝的根和魂。毛澤東指出:“藝術的基本原理有其共同性,但表現(xiàn)形式要多樣化,要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風格”“音樂可以采取外國的合理原則,也可以用外國樂器,但是總要有民族特色,要有自己的特殊風格,獨樹一幟。”[7]習近平指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重視發(fā)展民族化的藝術內容和形式,繼承發(fā)揚民族民間文學藝術傳統(tǒng),拓展風格流派、形式樣式,在世界文學藝術領域鮮明確立中國氣派、中國風范。”[8](4)創(chuàng)新是文藝發(fā)展的生命。鄧小平指出:“所有文藝工作者,都應當認真鉆研、吸收、融化和發(fā)展古今中外藝術技巧中一切好的東西,創(chuàng)造出具有民族風格和時代特色的完美的藝術形式?!盵4]212習近平強調:“要把創(chuàng)新精神貫穿文藝創(chuàng)作生產全過程,增強文藝原創(chuàng)能力”[5]“廣大文藝工作者要精益求精、勇于創(chuàng)新,努力創(chuàng)作無愧于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yōu)秀作品?!盵8]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深刻揭示了人類文藝活動的奧妙,正確闡明了文藝的功能,從總體上指明了世界文藝發(fā)展的方向。[9]繁榮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指導地位?!爸挥欣喂虡淞ⅠR克思主義文藝觀,真正做到了以人民為中心,文藝才能發(fā)揮最大正能量?!盵5]“音樂是人類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盵10]1它以聲音的形式來塑造不同的形象,使接受者通過聽覺的方式進行欣賞,進而陶冶人們的道德情操,加強人們的文化修養(yǎng),提高人們的藝術素質,增添人們的生活色彩。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悠久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中華民族音樂.中華民族音樂既是中華民族藝術中的典型代表和重要組成部分,又是世界音樂寶庫中的瑰麗奇葩。推進我國民族音樂的繁榮發(fā)展,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fā)展的題中之意,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因此,新時代我國民族音樂的繁榮發(fā)展,必須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扎根中國大地,把握時代脈搏,遵循文藝規(guī)律,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奏響各族人民同心協(xié)力續(xù)寫百年盛世的華彩樂章,努力筑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的音樂藝術高峰,讓更多音樂作品以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屹立于世。

        民族院校音樂學科是繁榮發(fā)展我國民族音樂的重要陣地,既被賦予了音樂藝術人才培養(yǎng)、音樂創(chuàng)演和音樂研究的核心職能,又擔負著為民眾提供更優(yōu)質、更親民的公共文化作品和文化服務的重要任務。因此,民族院校音樂學科建設必須以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為指導,堅持“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11]的正確方向。要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增強緊扣時代脈搏的創(chuàng)作意識,心系時代發(fā)展,關注人民需要,創(chuàng)作出一批具有時代特征的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要深度挖掘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元素,繼承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精髓,推動中華優(yōu)秀音樂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發(fā)展,打造更多順應時代步伐、頗具感召力和影響力的優(yōu)秀民族音樂作品,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音樂文化、增強中華文化自覺自信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要吸收世界優(yōu)秀文化成果,借鑒世界藝術表現(xiàn)形式,消化世界音樂元素精華,為中國音樂注入新鮮活力,創(chuàng)造出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要主動服務民族地區(q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推動民族文化產業(yè)發(fā)展,促進中華文化更加多姿多彩,以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夯實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思想文化基礎;要加大傳播力度,將代表著中華優(yōu)秀文化、詮釋著中國概念、講述著中國故事、傳遞著中國聲音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傳播出去,為“構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戰(zhàn)略傳播體系,著力提高國際傳播影響力、中華文化感召力、中國形象親和力、中國話語說服力、國際輿論引導力”[12]作出積極貢獻;要向廣大學生解讀和傳遞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使其自覺為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

        二、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

        習近平在2012年11月29日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盵13]他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chuàng)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14]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yè),而教育則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提高國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根本途徑,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高等教育位于國家教育體系的頂端,肩負著“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和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其發(fā)展水平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發(fā)展?jié)摿?,因而承擔著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對此,習近平指出:“我國高等教育要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心懷‘國之大者’,把握大勢,敢于擔當,善于作為,為服務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15]這為進一步辦好我國高等教育指明了發(fā)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工作和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的交匯點,無疑肩負著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作為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承擔者,民族院校在提高各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推動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fā)展等方面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民族院校充分發(fā)揮其作為“各民族優(yōu)秀干部人才的培養(yǎng)基地,黨的民族理論政策的研究基地,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基地,推動各民族優(yōu)秀文化創(chuàng)新發(fā)展、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基地,服務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建設的智力支撐基地”[16]的作用,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認真貫徹黨中央關于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的決策部署,立足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著力培養(yǎng)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積極服務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積累了“以踐行宗旨為立校之本、以人才隊伍為強校之基、以學科建設為興校之源、以特色品牌為榮校之策、以民主法治為治校之道”[17]的基本經驗。進入新時代,辦好民族院校,發(fā)展民族高等教育,必須立足“兩個大局”,心系“兩個大計”,以更高遠的站位、更寬廣的視野、更深邃的眼光、更自信的態(tài)度來謀劃學校各項事業(yè)的改革發(fā)展;必須把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作為辦學治校的根本遵循,并在辦學實踐中明確發(fā)展方向、增強發(fā)展動力、厚植發(fā)展優(yōu)勢;必須把高等教育規(guī)律與民族工作規(guī)律相結合作為學校各項事業(yè)發(fā)展的內在邏輯,并在辦學實踐中堅定辦學理念、堅守辦學宗旨、提高辦學質量。

        民族高等音樂教育是我國民族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推動各民族優(yōu)秀音樂文化創(chuàng)新發(fā)展、傳承弘揚中華音樂文化的重要途徑?!拔幕d則國家興,文化強則民族強?!盵8]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中華文化發(fā)展繁榮為條件,中華文化發(fā)展繁榮支持、推動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皼]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5]“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載體,音樂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內容和人文內涵,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社會功能,伴隨人類社會歷史的發(fā)展,滿足人類精神文化需求?!盵10]1因此,中華音樂文化的繁榮興盛直接關系著中華文化的繁榮發(fā)展,關系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為民族高等音樂教育的重要承擔者,民族院校音樂學科建設必須以繁榮發(fā)展中華音樂文化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堅定不移地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大業(yè)。為更好地擔當推動新時代中華音樂文化繁榮發(fā)展的重任,民族院校音樂學科建設要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高度把握學科定位和發(fā)展方向,增強推動中華音樂文化繁榮發(fā)展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xiàn)代社會相協(xié)調,以人們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推廣開來,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18],自覺服務于“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19],不斷提升對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貢獻度;要大力推動各民族優(yōu)秀音樂文化創(chuàng)新發(fā)展,把尊重、繼承和弘揚各民族優(yōu)秀音樂文化與傳承、建設各民族共享的中華音樂文化有機結合起來,確保中華音樂文化這棵大樹根深干壯、各民族音樂文化枝繁葉茂;要促進中華各民族音樂文化的交流交融,增強中華文化認同,積極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要堅決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主題,以彰顯中國審美旨趣、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反映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為目標,突出中國民族高等音樂教育特色和民族音樂文化特色,著力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音樂藝術人才。

        三、把握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主線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拔覀冞|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我們悠久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我們偉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盵20]中國共產黨一直高度重視民族問題,歷來把發(fā)展作為民族工作的立足之點,把改善民生作為民族工作的首要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民族工作,召開一系列會議、出臺一系列文件、作出一系列決策部署,創(chuàng)新推進新時代民族工作。特別是習近平先后多次深入民族地區(qū)考察調研,多次就民族工作發(fā)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他強調:“處理好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是關系祖國統(tǒng)一和邊疆鞏固的大事,是關系民族團結和社會穩(wěn)定的大事,是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大事”[21]“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盵22]習近平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既為推進新時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為深化民族院校改革提供了遵循。

        民族院校源起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興辦于新中國成立之初,恢復拓展于改革開放以后,提質增效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黨和國家為解決國內民族問題而專門設立的綜合性普通高等學校,肩負著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的雙重使命。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各個歷史時期,盡管黨和國家的辦學方針和目標任務適時有所調整,但民族院校所秉持的“服務黨和國家民族工作”這一建校的根本目的和宗旨使命始終沒有變。強化主打功能,彰顯主場優(yōu)勢,發(fā)揮主力作用,提增“主糧”質量,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基礎,匯聚各民族共筑中國夢的磅礴力量,既是民族院校的辦學宗旨和辦學特色,也是民族院校的特殊責任和核心使命。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fā)展,要求民族院校牢牢把握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之主線,在唱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時代強音上體現(xiàn)新?lián)?、展現(xiàn)新作為;要求民族院校搶抓新發(fā)展機遇,貫徹新發(fā)展理念,凝心聚力,心懷“國之大者”,堅守立德樹人初心,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著力培養(yǎng)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fā)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民族音樂是全體民族成員和國家公民共同的情感表達方式,蘊含著民族的歷史基因密碼,賡續(xù)著民族的偉大精神血脈,傳遞著民族的獨特審美情感品質,煥發(fā)出強大的民族向心力和精神凝聚力,因而成為聯(lián)結民族大家庭成員心靈溝通、實現(xiàn)文化認同的重要資源和精神紐帶。[23]民族院校的辦學定位決定著學校音樂學科建設的定位,民族院校的初心使命指引著學校音樂學科建設的方向。推進民族院校音樂學科建設,必須深刻認識音樂教育、音樂創(chuàng)演和音樂研究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總目標中的重要地位和獨特功能,緊緊抓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引導各族師生爭做民族團結“石榴籽”,努力把音樂學科建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堅強陣地和特色高地;必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用音樂講好“四個共同”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傳遞“世界大同”的中華民族價值追求,促進各民族進一步增強中華文化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服務黨和國家民族工作大局,為推動新時代我國民族工作高質量發(fā)展作出積極貢獻;必須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穿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使其嵌入學生心中、融入學生血液、鑄入學生靈魂,促進各族學生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積極傳播者、自覺實踐者、勇敢先行者、有力推動者和堅定捍衛(wèi)者。

        四、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大學是培養(yǎng)人才的地方,肩負著立德樹人的使命??v觀大學發(fā)展史,大學之所以能歷經千年而賡續(xù)至今,究其根本就在于始終堅守培養(yǎng)人才的核心使命。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高度重視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特別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他強調:“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11]“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要把立德樹人內化到大學建設和管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huán)節(jié),做到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24]“培養(yǎng)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生的有用人才”[25]等等。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國高校立德樹人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當前,我國正處于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重大歷史關頭,“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yōu)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盵15]我國高校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緊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努力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源源不斷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新中國成立以來,民族院校在黨和國家以及地方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辦學基礎條件顯著改善,學科專業(yè)體系逐步完善,師資隊伍不斷發(fā)展壯大,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但由于辦學基礎、資源條件等因素的制約,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與國內高水平大學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推動實現(xiàn)高質量發(fā)展的任務十分艱巨繁重。在面臨的諸多挑戰(zhàn)與考驗中,最為關鍵的則是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站在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動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fā)展、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都對民族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新要求。民族院校唯有堅持精進培養(yǎng)具有“維護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態(tài)度特別堅決、明辨大是大非立場特別清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行動特別堅定、熱愛各族群眾感情特別真摯”[22]的時代新人,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質量聚焦在促進各族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上,大力提升立德樹人成效,“才能答好新時代民族高等教育答卷,扎實辦好讓黨中央放心、讓各族人民滿意的高水平現(xiàn)代化綜合大學,為服務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26]

        大學與學科休戚相關,學科是大學的發(fā)展之基,學科水平直接影響著一所大學的人才培養(yǎng)質量及其辦學水平。民族院校音樂學科經過數(shù)代人的實踐探索,學科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人才培養(yǎng)質量和音樂創(chuàng)演水平不斷提高,音樂研究成果日益豐富,對外文化輻射日趨擴大,在推動各民族優(yōu)秀音樂文化創(chuàng)新發(fā)展、傳承弘揚中華音樂文化、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就總體而言,民族院校音樂學科還存在著師資隊伍整體實力不強、學術研究創(chuàng)新不夠、人才培養(yǎng)體系不夠完善等問題,如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僅有中央民族大學、西北民族大學和西南民族大學三所高校的音樂與舞蹈學學科上榜,且評估等級分別為B、C和C-。立德樹人是音樂學科建設的根本目的和任務,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音樂學科建設水平的根本標準。民族院校音樂學科建設必須強化立德樹人導向,傳承“我從延安來”的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精神血脈,“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yǎng)、增長知識見識、培養(yǎng)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六個方面下功夫”[25],著力提高立德樹人成效。一是持續(xù)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要筑牢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線,進一步完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既充分發(fā)揮思政課這一關鍵課程的主渠道作用,又深入挖掘各類專業(yè)課程所蘊含的德育元素和所承載的德育功能,推動專業(yè)教育與思政教育緊密融合、專業(yè)課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形成全課程育人的協(xié)同效應,構筑“大思政”育人格局,教育引導學生堅定為黨為國家為民族為人民不懈奮斗的精神信念。二是不斷優(yōu)化人才培養(yǎng)模式。要以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有扎實音樂藝術理論基礎和專業(yè)技能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目標,不斷完善課程體系,重點打造特色課程群,建設一批優(yōu)質的校本課程,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更好的“營養(yǎng)”;要堅持“音樂認知、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發(fā)展能力的訓練、奠基”這一音樂藝術人才培養(yǎng)的本質,深化人才培養(yǎng)方法改革,培養(yǎng)他們厚實的音樂藝術理論基礎和扎實的專業(yè)技能,不斷提升音樂藝術人才培養(yǎng)質量。三是要提升教師的學科知識轉化能力。教師是音樂學科建設的主力軍,是立德樹人的踐行者。要提升教師將音樂學術研究轉化為音樂學術體系、將音樂學術體系轉化為音樂教學體系的能力,使教師成為學科知識的重要激活人、學科育人價值的直接開發(fā)人、學科個性化教學的設計人,力促學科建設與立德樹人相結合。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 列寧.列寧論文學與藝術[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

        [3] 毛澤東.毛澤東論文藝[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7.

        [4]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 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光明日報,2015-10-15(02).

        [6] 習近平.在中國文聯(lián)十大、中國作協(xié)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N].光明日報,2016-12-01(02).

        [7] 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 習近平.在中國文聯(lián)十一大、中國作協(xié)十大開幕式上的講話[N].光明日報,2021-12-15(02).

        [9] 楊守森.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在中國[N].光明日報,2018-03-14(15).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11]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光明日報,2016-12-09(01).

        [12]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工作 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N].光明日報,2021-06-02(01).

        [13] 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強調:承前啟后 繼往開來 繼續(xù)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奮勇前進[N].光明日報,2012-11-30(01).

        [14]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光明日報,2021-07-02(02).

        [15] 習近平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強調:堅持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目標方向 為服務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N].光明日報,2021-04-20(01).

        [16] 國家民委直屬高校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N].中國民族報,2021-11-26(01).

        [17] 中共中南民族大學委員會,中南民族大學.與黨和人民同心同德 與時代發(fā)展同向同行——中南民族大學建校70周年歷史回顧[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11).

        [18]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著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N].光明日報,2014-01-01(01).

        [1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N].光明日報,2021-03-13(01).

        [20] 習近平.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N].光明日報,2019-09-28(02).

        [21] 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N].光明日報,2014-09-30(01).

        [22] 習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強調: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 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fā)展[N].光明日報,2021-08-29(01).

        [23] 王耀華.音樂守正創(chuàng)新與國家文化安全[J].音樂研究,2021(4).

        [24] 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光明日報,2018-05-03(02).

        [25] 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 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光明日報,2018-09-11(01).

        [26] 楊勝才.新時代民族院校的發(fā)展定位[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12).

        TIMES REFLEC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USIC

        DISCIPLINE IN MINZU UNIVERSITIES

        Liu Bing,Yang Shengcai

        Abstract:After a long-term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the music discipline in minzu universities has made substantial progress,contributing greatly to improving th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of ethnic higher education,prospering and developing socialist culture,and promoting ethnic unity and progress. Closely following the new era,undertaking new missions,promoting new development,and making new achievements,the construction of music discipline in minzu universities must insist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Marxist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eory,establish on the overall strategic situation of Chinese nation's great rejuvenation,firmly grasp the main line of the Party's ethnic work in the new era,and earnestly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ity establishment and people cultivation,so as to make new and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promoting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ethnic minorities' excellent music culture,inheriting and disseminating Chinese music culture,promoting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cultivating high-quality music and art talents in the new era,building a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distinctiv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nd realiz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Chinese nation.

        Keywords:Minzu universities;music discipline;new era;development orientation

        〔責任編輯:陸 ?露〕

        猜你喜歡
        發(fā)展定位音樂學科民族院校
        情商教育在小學音樂學科中的師生互動實踐
        文理導航(2017年3期)2017-02-17 20:13:13
        經濟新常態(tài)下企業(yè)發(fā)展定位與路徑選擇
        中國經貿(2016年22期)2017-01-16 18:24:12
        “國培計劃”音樂學科教師培訓內容的優(yōu)化
        藝術研究(2016年4期)2017-01-16 13:15:40
        淺談音樂教師隊伍的綜合素養(yǎng)
        未來英才(2016年17期)2017-01-06 18:35:17
        上海高校老年大學發(fā)展定位及對策研究
        論新媒體環(huán)境下主持人的特點
        民族院校英語口語預料庫建設初探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34:02
        民族院校機電類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初探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28:49
        “生態(tài)人”的發(fā)展定位及其當代價值
        理論導刊(2016年6期)2016-06-23 14:03:45
        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調查研究
        科教導刊(2016年9期)2016-04-21 03:18:36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一区| 日本一级片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丰满av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尤物| 青春草在线视频精品| 久久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艳妇臀荡乳欲伦交换在线播放| 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香蕉视频在线播放| 少妇无码太爽了不卡视频在线看| 小12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久久人妻| 激情五月婷婷一区二区|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国产乱人伦AV在线麻豆A|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蜜桃|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91精品嗷嗷嗷嗷| 亚洲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欧美日韩a片免费软件|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在教室轮流澡到高潮h免费视| 三年中文在线观看免费大全| 91免费在线| 亚洲天堂一二三四区在线| 无码国产成人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性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老熟妇愉情magnet| 国产高潮流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精品人妻中文av一区二区三区 | 手机久草视频福利在线观看| 性欧美老人牲交xxxxx视频| 连续高潮喷水无码| 国产午夜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