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秋霜
摘要:學生在高中時期的學習的目標就是高考,而學生在進入到高中生活之后,學習的節(jié)奏越來越快,學生又面臨著更大的學習壓力,對于每一門學科的學習都不可以放松。在這有限的時間,既要做到高效學習,又要在短時間內(nèi)提高學習的成績,但是如果教師的教學模式不改進、創(chuàng)新的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要改變自己的學習現(xiàn)狀還是比較困難的。所以,開展項目化學習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關鍵詞:高中化學;項目化學習;探索;實踐措施
【正文】學生進入高中學習之后,學習壓力越來越大,當然對于化學這門學科來說,有很多學生學習起來也是比較費力的,這就需要教師及時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更好的教學環(huán)境下成長。高中化學項目化就是讓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下展開學習,讓學生在學會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后,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上,從而正式的面對問題,進而解決問題。
一、分析高中化學教學現(xiàn)狀
學生在高中學習化學課程的時候,只是被動的聽教師在講臺上進行講解,學生已經(jīng)形成了思維定式,認為學習高中化學只是為了高考,已經(jīng)忽視了化學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中的現(xiàn)實意義。這與教師的教學模式有著很大的關系,教室的課堂教學內(nèi)容也比較單一,只是對教材中的重點知識向?qū)W生進行講解,而學生只是機械化的記筆記、背誦知識、做練習題,學生在課堂上也缺乏主動性,在教學課堂上只有教師一人口若懸河似的向?qū)W生傳授知識,而學生只是被動的聽教師進行講解。而學生的這種心態(tài),直接導致了學生對待化學這門學科的態(tài)度,他們只是將化學作為提高高考成績的一個渠道那么學生在遇到實際問題時,就很難將課本上的知識運用到其中。
二、探究推進高中化學項目化學習設計的措施
2.1激發(fā)學生探究動力
在高中化學的學習當中,會有很多的實驗教學,但是教師對于這些實驗很少會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實踐,大部分原因是教師認為太浪費時間了,而且學校準備的教學器材可能也不完備,所以在課堂上就很少進行實驗教學,教師只是將實驗的結果直接告訴學生,這反而大大降低了學生對實驗的學習興趣。但是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教師要積極的開展實驗活動,讓學生親自感受到實驗的魅力,只有這樣,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才會更有動力。所以,在教學課堂上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教學設備和實驗器材,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愛上化學。
例如,教師在進行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四第四章《電化學基礎》的教學中,在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時,會涉及到很多的原電池以及電解池,由于本章節(jié)的教學中會具有抽象性,學生理解起來可能會比較困難,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應用多媒體的教學設備來輔助教學,在多媒體上,向?qū)W生播放一些動畫,進而來展示原電池以及電解池的不同點和它們各自的工作原理。讓學生以一種簡潔明了方式理解教材中比較抽象的學習內(nèi)容。學生將理論知識學習完之后,進而可以進行動手實驗,其中陰陽離子的移動問題更是抽象,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制作一個簡單的燃料電池,讓學生用實際行動去解決問題,從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會更加牢固。
2.2創(chuàng)建真實情景教學
雖然化學學科需要大量的計算,但有更多需要背誦的內(nèi)容,而如果學生不將這些基礎知識掌握牢固的話,就更不要提學生遇到問題會自主解決問題。而在教師的教學課堂上,教學課堂比較死板,教師也只是單一的向?qū)W生傳授課本上的重點知識,而如果學生對化學學科不感興趣的話,就非常容易出現(xiàn)上課犯困、走神現(xiàn)象。要改變學生學習狀態(tài),教師就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在教學課堂上創(chuàng)建更加真實的教學情景,能夠讓學生走進化學,進而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更加簡單、明了。
例如,老師在講解金屬及其化合物的過程中,在鐵這一章節(jié)中,首先,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互動,先向?qū)W生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鐵的哪些化合物?”,之后可以繼續(xù)提問學生關于鐵的化合物有哪些化學反應,然后,教師將課本上的重點知識講解完之后,讓學生將本章節(jié)學習的內(nèi)容做一個思維導圖,制作思維導圖的目的是為了能夠更有條理性的將文章內(nèi)容梳理清楚,方便學生日后進行復習和記憶。最后,對教學中操作起來困難、條件要求比較高的實驗,可以通過多媒體虛擬化學實驗室應用如Chemist將實驗過程展示到學生面前。
2.3設計持續(xù)的學習實踐體驗
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學生只注重理論知識的掌握,而并沒有重視到實踐的重要性,當然這跟教師傳輸?shù)慕虒W觀念有必然的聯(lián)系。首先教師要意識到學生進行實踐教學的必要性,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重視實踐。實踐的教學活動有很多種方式,如果教學內(nèi)容中出現(xiàn)需要進行實驗的內(nèi)容,就可以讓學生在實驗室中動手完成實驗,而在其他不需要進行實驗的課堂上,要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可以讓學生在講臺上扮演教師的角色,對本章節(jié)的重點內(nèi)容向同學進行講解,或者也可以采取團隊協(xié)作的方式進行學習。教師要長期的將這種小學模式發(fā)展下去,不能夠抱有“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心態(tài),要讓學生在持續(xù)的實踐體驗中感受到化學這門學科的魅力,進而才夠共同構建高品質(zhì)教學課堂。
【結語】綜上所述,在短時內(nèi),高中化學項目化學習設計這一教學模式的推進可能不會有特別快的教學成果,因為這需要時間的考驗,相信在學校、教師以及學生共同努力下,這種教學模式會非常有效地提高教學質(zhì)量,學生也會從中獲益很多。
參考文獻:
[1]吳曉婷.STEAM理念下的高中化學項目化教學研究——以侯氏制堿法的探究為例[J].高考,2021(28):161-162.
[2]張瑞芳,吳曉紅.高中化學項目化學習教學——以“水族箱廢水利用”為主題[J].教育與裝備研究,2020,36(07):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