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國欽
摘要:教育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任務,教師教書育人,德育教育在工作中也占有很大一部分。初中階段在學生學習階段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承接自小學,即將踏入高中,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形成了相對成熟的世界觀,對世界存在好奇和探索。班主任作為日常與學生接觸最多的角色,應當在此階段對學生多加關(guān)注,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與思想觀念。
關(guān)鍵詞: 學生心靈健康;德育教育;初中生
人類要發(fā)展,時代在進步?,F(xiàn)在正處于高速發(fā)展的時期,學生接觸的知識與日俱增,與傳統(tǒng)教學不同,現(xiàn)在的教師需要同時關(guān)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做出正確的引導。如何走進學生心靈,打開學生心結(jié),幫助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成為亟待研究的一個課題。
一、目前德育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一)對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夠了解
受到千百年來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觀念影響,大部分家長和教師還是更加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認為學習成績才是衡量學生是否優(yōu)秀的唯一標準。學生日常完全被應試教育占據(jù),教師們更是將重心放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上[1]。與此同時,來自家長過度關(guān)心成績的壓力,更是導致德育教育工作無法進行。應試教育帶來的觀念固然難以改變,但是作為教師必須將德育教育工作重視起來。
(二)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流于表面,沒有貼合學生實際
當我們談到德育教育工作要如何開展,很多教師還在沿用老一套。制定值日表、規(guī)定學生需要完成的德育作業(yè)、迫使學生強制執(zhí)行。這完全沒有針對性,也完全沒有從實際出發(fā),站在學生的角度真正思考。毫無靈魂的形式主義不僅起不到有效作用,更是會讓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所以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不能僅僅流于形式,當成任務完成只會帶來相反的結(jié)果[2]。
(三)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配合度低
德育工作的開展中,家長的角色也尤為重要。學生在校學知識,在家學做事。教師和家長的溝通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成績,這已經(jīng)是對學生身心的忽略。在很多調(diào)查當中也顯示,很多的家長都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忽略。當教師意識到此類問題,提出建議時,家長也往往容易忽略。溝通的有效性低,配合程度不高也導致了德育教育工作難以有效開展。
(四)學生對德育的觀念性低導致執(zhí)行效率低
初中生階段正是學生最容易受到誘惑和影響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對外界影響的自制力還不夠強,在外力環(huán)境和客觀因素的影響下,容易形成不好的價值觀。班主任在這一階段的作用十分重要,可以以身作則或者開展班級活動,潛移默化的,實實在在的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價值觀念,推動德育教育工作的落實[3]。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重視德育教育工作,堅定健康的教育信念
傳統(tǒng)觀念一時難以改變,但作為班主任,必須要意識到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長期性還有復雜性。我國也倡導“以德治國”,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就需要將努力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zhì)作為教學目標中的一項,學生不僅僅要成才,更要成人。
(二)貼合實際開展德育教育工作,走近學生
德育教育工作不能只是嘴上說說,也不能流于表面走形式,必須要落地。走進學生心靈,立足于現(xiàn)實,才能有效的開展德育教育工作。
德育教育體現(xiàn)在學習和生活的點點滴滴,作為班主任更是要在日常中觀察學生們的一言一行,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在形式上可以進行創(chuàng)新,例如利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播放含義深刻的電影進行教學;例如衛(wèi)生值日不再強制,利用激勵的方法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集體活動,讓學生感受到主動為班集體奉獻的樂趣;例如采取辯論的方式每周開展主題班會活動,小組之間進行交流討論,課題圍繞德育教育展開,讓學生們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感受德育的美好,班主任也可以更加近距離、更加清晰的了解學生心中所想,走進學生心靈。
對于特殊的一部分學生,班主任更要傾注更多關(guān)心。當某一學生出現(xiàn)問題時,教師不應該一味地強制鎮(zhèn)壓的形式應付,而應該具有敏銳的洞察力,找出原因,從源頭解決問題。作為班主任,更應該時刻提醒自己,要成才必先成人的道理。對學生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讓學生真正意識問題的根源,站在學生的立場為打開學生心結(jié),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4]。
(三)堅持協(xié)同配合,做到學校家長和班主任三方共同有效工作
德育教育工作絕對不是教師單方面的責任,多方配合才能真正有效地開展工作。學校、教師、家長這三個角色缺一不可。學校應該將德育工作提上重要地位;班主任應該改變傳統(tǒng)觀念意識,不僅教育學生學習知識,更要引導學生學會做人;班主任在與家長溝通時,也更應該注意學習成績和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兩者的平衡關(guān)系。針對這一情況,班主任可以適當?shù)慕M織安排一些親子互動任務,例如學生組織家庭成員進行戶外活動,制造家長與學生更多交流溝通的機會,事后讓學生與家長共同總結(jié)回憶家庭活動的內(nèi)容,當學生自己有意識被動接受德育教育時,同時感受到班主任和家長的正確引導,德育教育工作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四)營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環(huán)境,加強落實德育教育工作
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不容小覷,作為班主任,應該在班級日常中營造整體的德育教育氛圍,讓學生被潛移默化的影響,主動接受德育教育。例如可以經(jīng)常在班級開展集體活動,讓學生在集體實踐活動中感受和諧團結(jié)的集體氛圍。班主任在其中要幫助和引導學生們向著同一目標進行實踐。在這樣具有指向性的活動下,學生們更能沉浸式的體驗到集體榮譽感、集體意識和協(xié)同互助意識。通過這樣的方法加強班級集體凝結(jié)性,真正有效的做到了營造良好環(huán)境,讓學生在積極正面的班級氛圍下更好的接受德育教育。
結(jié)論:
綜上所述,關(guān)于初中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方法有很多,真正想要有效落實,還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各方面都要提高對德育工作的重視,教育是一條復雜且長期的道路,作為班主任,更是任重而道遠。德育教育工作開展的好,真正有效的落實,才能更早的實現(xiàn)“以德治國”理想目標。
參考文獻:
[1] 邴雪艷 . 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探討 [J]. 考試周刊,2018(91).
[2] 李觀帝 . 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有效實施激勵策略初探 [J]. 中學課程輔導 ( 教師教育 ),2018(16).
[3] 龐寶聲 .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實施激勵策略研究 [J]. 新智慧,2018(02).
[4] 林偉紅 .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 [J]. 中學教學參考,2017(12).8A15BC7D-4C80-43F3-837E-904FA4F9E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