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梅
摘要:進入初中階段,受年齡和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所影響,學生在思想和行為上很容易受到不同因素所影響,在學習和生活當中會表現出消極的情緒以及內心敏感的特點。作為班主任,既要注重班級成績的有效管理,同時又要對學生個人思想和行為素質進行把控。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綜合素質,教師可以融入德育思想,進行教學改革,進一步提升班級管理質量,促進學生學習意識和思想品質的共同強化。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班級管理
前言:隨著教學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當中,理念和模式也進行了不斷的創(chuàng)新,但是由于學生的思想存在的差異性,在管理過程中仍然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教師應打破傳統(tǒng)單一硬性教育習慣,與學生共同探討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塑造新的學習環(huán)境,鍛煉學生自主表達。在學習和生活當中運用不同的元素,啟發(fā)學生思想,尋找合適的德育滲透角度,開發(fā)學生思想,讓教育工作變得更民主、更開放,增進師生之間彼此了解,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綜合素質。
一、目前初中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不夠全面
隨著教學工作的不斷發(fā)展,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要不斷運用新的教學理念,幫助學生提升自我約束力。然而,由于初中生自身思想意志薄弱,對于教師的硬性管理會心存逆反思想,而更多的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比較重視學生薄弱之處,不懂得、不重視對學生實施激勵教育,導致學生在教師的語言當中,只能夠聽到自己不足的一面,嚴重影響學生的自信心培養(yǎng)。這樣會讓學生的思想變得消極,同時還會凸顯班級管理工作的片面性,并不利于初中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師生缺乏溝通
初中教育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關鍵時期,班主任在整個管理工作部署過程中,會將主要精力投放到班級整體成績和學生能力變化方面,對于教育過程和學生思想心態(tài)管理并沒有足夠的分析和探究,所制定的管理模式與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相違背,這樣學生很難接受教師的教學理念,師生之間缺乏應有的溝通,也會降低教師管理工作質量。初中生思想敏感,在課堂上缺乏主動表達的意識和積極性,教師對學生只是一味地指責和訓斥,并沒有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師生之間的溝通不平等,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以及班級的管理工作實施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二、初中班主任班級德育管理的實施策略
(一)深入學生群體,強化了解
大部分班主任會受應試教育理念影響,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果以及班級的整體成績,然而這樣的思想持續(xù)了很多年,對于班主任管理工作習慣和管理思維都會起到一定的影響,導致整個班級的氛圍會逐漸消極,這也是影響學生心態(tài)變化的主要因素。在新的教學時期,教師要尊重學生自主思維,結合不同的學生,要運用靈活的指導方法,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通過培養(yǎng)學生自主意識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這樣才能促進在學生進一步的了解,讓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思想能夠有準確的認知,改變原有課堂表現和學習心態(tài)[1]。與學生溝通交流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選擇感興趣的方面,與之交流放大學生自身優(yōu)勢,提升自信心,然后再滲透德育思想,這樣既能夠幫助學生改掉原有不良習慣,另外,通過教師的德育思想引導,能夠逐步強化學生自身積極的心態(tài)和思想,面對問題時,能夠運用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去分析,逐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和價值觀。
(二)結合實際案例,強化反思
在初中階段班級管理工作當中,運用德育思想對學生進行身心健康教育,一方面能夠符合目前素質教育的理念和要求,促進學生思想強化,另外,在德育思想滲透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不同的生活現象以及校園當中的不同表現,為學生構建案例討論環(huán)節(jié),這也能夠促進學生自我反思意識的強化。在素質教育階段,教師要從學生不同表現成因角度分析,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思想,運用不同的視角去分析相同的問題,這樣才能了解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特點[2]。例如,學生之間發(fā)生爭執(zhí)時,教師要改變直接指責的方式,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事件經過,并且通過語言表達讓學生感受到自身被理解、被尊重,這樣才能全面闡述自己行為的原味。教師可以采用一對一的引導方式,也可以三人在場共同解決,引導學生在闡述自己觀點之后,學會反思,學會理性處理問題。在交流中滲透德育思想,結合初中階段學生身心敏感的特點,進行事件的客觀評價,這樣才能被學生接受,提升自身形象,為以后管理工作開展打好前提基礎。
結論:總而言之,初中階段,班級管理工作質量對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會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結合目前初中生的學習現狀和行為習慣,教師要有效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不同時期學生的心理變化,這樣在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策略制定上能夠作為有效參考。在新的教學時期,教師要注重學生素質教育,有效滲透德育理念,結合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模式進行深入淺出地講解,開發(fā)學生對不同社會現象的認知思維,結合教學案例或者學生自身的表現去構建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與家長聯合教育,促進學生反思意識,并且在教師和家長共同努力下,能夠有效提升初中班級管理工作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喬海龍.潤物無聲 用愛心播種希望——淺談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J].知識文庫,2021(24):170-172.
[2]陳麗.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試題與研究,2021(19):131-132.
[3]王津,萬艷莉.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開展路徑探索[J].試題與研究,2021(10):122-123.9D2C42FD-1153-4C65-A0FE-32240106612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