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錦秋
摘要:在現代教育中,隨著核心素養(yǎng)的不斷發(fā)展,教師在實施多種教學活動時,都會把重點放在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上,通過多種途徑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從而使他們的綜合素質得到鍛煉,從而達到全面發(fā)展的目的。在數學學科中,教師要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必須從學生的性格特征出發(fā),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從而提高自己的核心素質。文章首先簡要地分析了當前我國小學數學道德教育滲透的問題,并著重探討了在核心素養(yǎng)下如何滲透小學數學道德教育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數學;德育教學
1引言
小學數學是一門與其他學科同樣重要的課程,它肩負著把道德教育滲透到學生身上的責任。這主要是因為我國小學教師的思想道德教育觀念不夠健全,沒有把立德樹人的思想貫穿到整個數學教學中去。從小學數學的基本素質來看,學生在數學上不僅要學到知識,還要學到更深的數學思維和方法,其中包含著很深的道德教育內涵,只有在這個層次上進行深入的挖掘,我們才能使學生得到更全面的發(fā)展。
2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數學德育教學滲透的現狀
2.1教師在數學課上的教育理念相對滯后
在當代數學教育中,教師在進行數學教育時,往往要按照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進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改革,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措施,以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然而,在當前的數學教學中,仍存在著一些教師的教學方式,過分強調學生的數學知識,使他們做大量的數學計算,以達到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水平,卻忽略了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影響了他們的品德修養(yǎng),妨礙了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2.2小學數學課中學生道德教育意識不足
在小學教育中,德育已成為一項十分重要的課程,在日常的教學中,除了要傳授各種文化知識外,還要對其進行品德修養(yǎng)。然而,在現實的數學課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太積極主動的學生,他們覺得只要掌握了數學的各種計算和實踐,就能達到教學的目的,而不愿接受各種道德教育,從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3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3.1有計劃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
盡管許多老師都明確要求將道德教育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但由于其內容的分散性,使其在教學中經常出現重復、隨機性強等問題。在長期的集訓式道德教育下,學生不能得到較好的道德教育,對其影響不大。所以,在今天的課程編排中,我們要把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納入到課堂中,要有系統(tǒng)的規(guī)劃和合理的銜接,使學生感覺到老師的教學內容是一個系統(tǒng)的。例如,在課程設置上,教師要把道德教育作為一個單獨的組成部分,納入到課堂教學的整體之中。比如,在每節(jié)課的開頭,都會有一個道德教育的小故事,將數學的知識引入到課堂中,讓學生通過故事來理解,這是一箭雙雕的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們會越來越習慣于這種教學過程,老師所灌輸的思想道德教育思想也會越來越深刻地烙印在他們的心中。
3.2從學生的生活中挑選一些切合實際的東西
數學在滲透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有著先天的優(yōu)越性,即我們在課堂上所教授的許多知識,都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從數學學科自身對學生的核心素質的要求出發(fā),我們還應該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和邏輯知識的方法,使其具備與道德教育思想相一致的能力。所以,如果合理地安排,我們可以很輕松地發(fā)現和學生的生活有關的東西,并對他們進行道德教育。老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同學們提供具有教育性的實用問題,引導學生通過閱讀題,深入體會到數學知識以外的深層含義。例如,在九月、十月、十一月,學校食堂一共節(jié)省了1200噸水,十月節(jié)省了20%,十一月份節(jié)省了25%。在這一題中,老師要把握“節(jié)約”這個字,在講完基本的計算定律后,向同學們灌輸節(jié)水的重要意義,并呼吁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學會節(jié)水型用電,逐步培養(yǎng)出具有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優(yōu)秀人才。再比如,在一個十字路口,是一個經常發(fā)生車禍的地方,在過去的三個月里,有20次車禍,第一個月有3次,第三個月有2次,第二個月有多少次?在此基礎上,老師不但要向同學們解釋相關的數學知識,更要提醒他們遵守交通法規(guī),從自己做起,提倡大家遵守交通法規(guī),避免意外。因此,教師在課堂上運用一些有教育性的數學問題,不但可以使學生對數學的認識更加深入,而且可以使學生了解到品德的內涵,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和道德觀念。
3.3加強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與形式
在小學的數學課上,老師們經常會用語言來灌輸思想道德教育,講的都是一些關于數學家的故事。實際上,我們可以開拓新的思維模式,讓更多的課程和更寬廣的課程內容,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道德教育,擴大小學數學的教學范圍。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我們可以通過影像、視頻、甚至是互聯網等多種形式,向學生提供更多的教育。例如,在傳授“時分”知識的時候,可以把新課引入:課件上,播放我國“嫦娥一號”探測器發(fā)射成功的錄像。新課結束后,課件上會播放“嫦娥一號”探測器在月球上著陸的場景,然后讓學生們告訴他們,“嫦娥一號”什么時候能降落?把新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興趣相結合,使學生能夠及時地了解國內外的重大事件,并激發(fā)他們的民族自豪感,激發(fā)他們對科技的熱愛,在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的同時,也可以促進他們的愛國情懷。
3.4結合數學發(fā)展歷史,開展德育教學滲透
在數學教學中實施德育滲透,提高學生的核心素質,必須通過對數學的全面剖析,并充分發(fā)揮我國的數學發(fā)展歷程,運用我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其在數學教學中認識到數學史,達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比如,在教“圓周率”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向同學們講解圓周率的發(fā)展,特別是要對祖沖之作一詳細的介紹,使學生們更好地認識到我們國家在這方面的發(fā)展,并能更好地向他們灌輸思想和道德。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這些名人的先進事跡,來激發(fā)他們的愛國情懷,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他們在數學上更有主動性。
4結束語
在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把道德教育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教育質量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從核心素養(yǎng)的大背景下進行有效的德育工作,從而真正地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和品德素質,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琬春.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數學德育教學滲透研究[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1(34):1.